本書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以經濟現代化作為中國經濟史教材的主線,注意揭示影響中國近現代經濟發(fā)展的內外因聯系,力求使讀者能夠結合中國經濟現代化發(fā)展史實,加深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理解,認清經濟發(fā)展與制度變革相互之間的緊密聯系,增強對基本國情的認識,為進一步從事中國歷史和經濟理論的學習與研究打下堅實基礎。全書立論翔實有據,重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科學性強。同時,吸收了本學科最新研究成果,并融會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新意較多,是一部較為理想的中國近現代經濟史教程。
一、 關于經濟史學
經濟史學是這樣一門學科,它主要通過考察一國(或一個區(qū)域)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相互作用的具體歷史發(fā)展過程,探索這個國家(或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特點及有關規(guī)律,再進一步總結人類社會經濟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律。與經濟學其他分支學科相比,經濟史學應做到“三個側重”,即經濟史研究要做到: 1.規(guī)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而側重實證分析,使經濟史研究內容更為生動具體; 2.短期考察與中長期考察相結合而側重中長期考察(十年以上為中期,百年以上為長期); 3.突變因素考察和漸變因素考察相結合,而側重漸變因素的考察,可以說經濟史相當于地質學,經濟學其他分支學科相當于地理學各分支,經濟史研究要為經濟學理論發(fā)展提供豐富素材及深層次的規(guī)律性成果. 1
中國經濟史學會前會長吳承明先生認為一切經濟學理論都應視為方法論,經濟史研究可以根據問題的性質和資料的可能,采取不同的經濟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的方法來分析和論證,同時也指出了經濟史研究對經濟學理論發(fā)展的重要性。他認為經濟史有廣闊的天地,無盡的資源,它應當成為經濟學的源,而不是經濟學的流. 2著名經濟史學家諾斯(Douglass C. North)在接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發(fā)表的演說中指出:“經濟史探討的是一段歷史時期的經濟演變過程。該領域的研究目的不僅是為了對以往的經濟活動作出新的說明,同時,通過提出某種分析框架還可以對經濟理論有所貢獻。這種新的分析框架能夠使我們理解經濟的變遷!痹诮Y束演說時他又說:“在求得對一段歷史時期經濟實績理解的漫長道路上,我們才剛剛出發(fā)。今后的研究就是要把依據歷史證據得出的新假設具體化,這樣做不僅能提出一個能夠解釋歷史經濟演變的理論框架,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豐富了經濟理論,使它能更有效地對付廣泛的現實問題,這些現實問題超出了現有經濟理論的認識范圍。希望就在前頭。" 3
經濟史學科綜合性很強。因為經濟史研究要突變因素考察和漸變因素考察相結合,而側重漸變因素的考察,必然要把政治制度、社會習俗、文化等方面影響經濟中長期發(fā)展的漸變因素考察納入研究視野,必然要比經濟學其他分支學科綜合性強得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希克斯(John R. Hicks)在經濟理論許多方面都有杰出的貢獻,但是他認為自己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是探討社會經濟長期發(fā)展規(guī)律的《經濟史理論》。他在這本名著中指出: "經濟史的一個主要功能是作為經濟學家與政治學家、法學家、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關于世界大事、思想和技術等的歷史學家--可以相互對話的一個論壇。" 4
前言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教程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J.A. Schumpeter,曾任經濟計量學會會長和美國經濟協會會長)在總結治學經驗時所說的話: "‘科學的’經濟學家和其他一切對經濟課題進行思考、談論與著述的人們的區(qū)別在于掌握了技巧或技術,而這些技術可分為三類:歷史、統計和‘理論’。三者結合起來構成我們的所謂‘經濟分析’. ”在這三門技術中,熊彼特認為經濟史是“最重要的一門”基本學科。因為:“首先,經濟學的內容實質上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獨特的過程,如果一個人不掌握歷史事實,不具備適當的歷史感或所謂歷史經驗,他就不可能指望能理解任何時代(包括當前)的經濟現象;其次,歷史的敘述不可能是純經濟學的,它必然要反映那些不屬于純經濟的‘制度方面’的事實,因此,歷史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讓我們了解經濟與非經濟的事實是怎樣聯系在一起的,以及各種社會科學應該怎樣聯系在一起;第三,我相信,目前經濟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錯誤,大部分是由于缺乏歷史的經驗,而經濟學家在其他條件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 “如果我重新開始研究經濟學,而在這三門學科中只許任選一種,那么我就選擇經濟史。" 5
二、 關于《中國近現代經濟史》課程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課程是為大學生和研究生認識中國經濟現代化歷史發(fā)展過程,掌握經濟發(fā)展與制度變革相互之間的緊密聯系,探索中國近現代經濟發(fā)展的主要特點及規(guī)律性, 增進對中國基本國情的認識而設置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
本課程教學內容涵蓋了16世紀至21世紀初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由古及今的重要歷程6,主要包括16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經濟概況、鴉片戰(zhàn)爭后不平等條約制度的形成及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清后期社會經濟制度變革、民國時期經濟制度變革及其局限、中國近代工業(yè)化的艱難發(fā)展、近代農業(yè)經濟的緩慢發(fā)展、抗戰(zhàn)時期的經濟戰(zhàn)線、新民主主義經濟的成長、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在大陸的建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探索中的曲折前進、改革開放與國民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任重道遠等。
本課程所用教材入選“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與以往中國近代和現代經濟史教材相比,本教材在內容方面有以下主要特點:
1.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發(fā)展觀,努力克服以往教材過于強調消極面的影響,著重揭示16世紀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種種新挑戰(zhàn)頑強拼搏,不斷變革舊制度發(fā)展民族經濟,不斷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史實,力求“通古今之變”并突顯“發(fā)展”這一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的主旋律;同時又依據事實揭示近現代中國發(fā)展中的艱難,前進路上的坎坷曲折.
2. 堅持從基本國情出發(fā),例如以往教材都忽略了人口增長對經濟的影響,而本教材將經濟發(fā)展中人口增長因素放在應有的地位;又如以往有些教材忽略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的歷史作用,而本教材將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適應國情,在民族復興歷程中曾發(fā)揮關鍵歷史作用等內容放在重要地位;本教材亦對違背國情走彎路的歷史教訓作適當總結。
3. 努力做到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有前輩學者認為,“以論代史”或“以論帶史” 盡管頗為流行,“卻是不科學的,我們應當反對的”7。也有前輩學者認為,如果年輕學生對清末民初苛捐雜稅只有籠統的概念,卻把“厘金”當作一種金屬,則說明近代經濟史課程沒學好。本教材編者認為學習中國經濟史課程的學生剛入門時要特別注意不走歪道,要提防受“以論代史”或“以論帶史”的不良影響;認為經濟史學內容應當側重實證分析,盡管篇幅很緊,仍應注重結合具體歷史過程、結合重大事件影響,進行扼要的案例分析。以利于引導學生在延伸閱讀時能結合案例分析做到“論從史出”,進一步使“史”與“論”有機結合。
與此相關,“從司馬遷起,寫人物就是中國史學的優(yōu)良傳統。但近代史學,尤其是經濟史,似乎丟掉了這個優(yōu)良傳統”8,本教材則努力繼承和發(fā)揚這個優(yōu)良傳統,在篇幅很緊的條件下,仍力求經濟史書中有“人”,具體的“人”,對毛澤東主席所講工交事業(yè)四個“不能忘記”之人以及其他經濟史代表人物都要做扼要評介。
4. 尊重史實,視野寬闊,重點突出。有些教材強調用以往西方主流經濟學模式來研究中國經濟史,因而把文化、制度、戰(zhàn)爭等因素都忽略了。這樣既不尊重史實,視野也褊狹。本教材尊重史實,強調制度變革對經濟發(fā)展的推動作用,對洋務新政、近代三次經濟立法高潮、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等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影響都有專門章節(jié)進行實事求是的論述!昂推健迸c“發(fā)展”是當代國際關系的兩大主題,但是戰(zhàn)爭不斷發(fā)生,戰(zhàn)爭的威脅一直存在,這種情況對經濟影響極大。在備戰(zhàn)及戰(zhàn)爭條件下,社會經濟運行會有一些新特點,因此自20世紀以來軍事經濟學(或稱戰(zhàn)爭經濟學、國防經濟學)成為經濟學的重要分支。但是目前國內高校一般都不開設軍事經濟學或國防經濟學的課程,為了使高校學生更多地了解世界經濟實情,本教材設立專章結合對軍事經濟學的簡要介紹分析抗戰(zhàn)時期經濟戰(zhàn)史實。
本課程教學方式主要采用課堂講授、課外閱讀、分組討論相結合方式,課堂教學和討論需用30~32課時。本課程每章后面都列有思考題和延伸閱讀推薦書目,供學生課外閱讀參考。
三、 學習本課程的主要意義
1. 了解中國現代化歷史,增強愛國主義教育,加深對中國革命的認識。為了反抗內外壓迫,爭取獨立和富強,迎接新挑戰(zhàn),在近代早期中華民族一些有識之士也開始了努力開拓,積極進行現代化事業(yè)的奮斗歷史。有很多中國歷史之最,例如中國最早自己建造的鐵路、最早的造船廠、鋼鐵廠、棉紡織廠等等,都是在近代出現的。但是近代中國社會是處于多個帝國主義國家聯合控制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經濟關系方面,外國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民族資本主義、封建地主制,甚至農奴制、農村公社制等同時并存。在依靠許多帝國主義國家支持下才能存在的中國反動政權,屈從于帝國主義壓力,對人民的壓榨搜刮特別殘酷。因此,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一般規(guī)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表現為上層建筑的反作用特別增大。在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中華民族優(yōu)秀人物推動本國工業(yè)化的努力一再遭到挫折。中國一些先進分子認識到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改變舊制度,才能為現代化建設掃除障礙,于是又開始前仆后繼的偉大的中國革命斗爭。我們不能割斷歷史,學習《中國近現代經濟史》課程,可以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老前輩們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更好地總結中國現代化歷史經驗,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更好地認識中國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更好地理解中國為什么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2. 更深刻地認識中國國情。人口多,底子差,發(fā)展極不平衡,這是中國國情的一些基本特征。而這些基本特征又有其歷史根源。在近代中國,帝國主義的經濟掠奪和剝削,中國反動政權對人民的殘酷壓榨,使得中國人民越來越貧困,社會經濟發(fā)展遲緩;而各個帝國主義國家各自考慮自己的利益,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形成了中國軍閥割據,加深了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嚴重的不平衡性。通過學習《中國近現代經濟史》課程,可以更好地了解這些基本特征的歷史根源,更深刻地認識中國國情。
3. 為進一步從事經濟學理論學習和研究打下堅實基礎。經濟史研究是經濟學理論發(fā)展的根源。學習經濟學專業(yè)的同學都想知道:經濟史能給經濟學家提供什么?經濟學家麥克洛斯基(D. N. McCloskey)認為經濟史能提供(1)更多的經濟事實, (2)更好的經濟事實, (3)更好的經濟理論, (4)更好的經濟政策, (5)更好的經濟學家。9諾貝爾獎得主索洛(Robert M. Solow,曾任經濟計量學會會長和美國經濟協會會長)譴責當代經濟學“沒有從經濟史那里學習到什么”,而是脫離歷史和實際,埋頭制造模型;批評美國的經濟史也像經濟學“同樣講整合,同樣講回歸,同樣用時間變量代替思考”,而不是從社會制度、文化習俗和心態(tài)上給經濟學提供更廣闊的視野。他說,經濟史學家“可以利用經濟學家提供的工具”,但不要回敬經濟學家“同樣一碗粥”. 10周恩來總理曾指出《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這本書如寫得好,對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幫助。11一位中國經濟史學前輩學者曾批評一些經濟學家“不愿費時間與艱苦的勞動對中國經濟長期發(fā)展的事實、統計資料、趨勢進行分析,一些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長期發(fā)展的情況與特色不甚了了”。他也批評在20世紀80年代關于股份制、租賃制、證券市場的理論論著中,宣稱它們是中國80年代才出現的新事物,是“第一個”,而不知道它們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出現在中國土地上,并有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歷史與經驗教訓。12我們通過學習《中國近現代經濟史》課程,可以更好地認識和分析中國近代經濟發(fā)展的歷史趨勢和規(guī)律性,掌握社會經濟發(fā)展與制度變革相互之間的緊密聯系,了解企業(yè)成長與市場發(fā)育之間的相互關系,了解生產與交換的相互關系,可以為進一步從事經濟學理論學習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注 釋
1.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十五”研究狀況與“十一五”發(fā)展趨勢》上卷,第404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 吳承明:《市場·近代化·經濟史論》有關章節(jié),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6.
3. 道格拉斯·C.諾斯:《經濟實績的歷史透視》, (美)《美國經濟評論》1994年第6期。
4. 約翰·希克斯:《經濟史理論》(中譯本),第4~5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5. 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經濟分析史》(中譯本),第一卷,第28~29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6. 吸收著名經濟史家吳承明先生關于中國自16世紀以來已有現代化因素出現的觀點,詳見吳承明:《現代化與中國十六、十七世紀的現代化因素》,載于《中國經濟史研究》1998年第4期。
7. 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第1卷,第1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 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第1卷,第1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 D. N. McCloskey, Does the past have useful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4(2), 1976.
10. Robert M.Solow, Economics: is something missing in Economic History and the Modern Economist, 1986.
11. 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第1卷,第8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 趙德馨:《經濟史與經濟理論的有機結合--當代經濟學發(fā)展的趨勢之一》,載《趙德馨經濟史學論文集》,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一、 關于經濟史學I
二、 關于《中國近現代經濟史》課程III
三、 學習本課程的主要意義IV
第一講 16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社會經濟概況1
一、 經濟發(fā)展與人口劇增2
二、 地主經濟與農民經濟4
三、 商品經濟發(fā)展新階段5
四、 在嚴格限制下中外貿易不斷擴大7
第二講 條約制度的形成及其對中外經濟關系
的影響12 一、 列強侵華戰(zhàn)爭與不平等條約制度的形成13
二、 外國資本在華勢力擴張14
三、 中外貿易的主要變化22
四、 中國國際收支狀況的惡化31
目錄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教程第三講 清后期社會經濟制度變革39
一、 農民大起義的沖擊及清廷財稅制度的變化40
二、 洋務新政的成就與局限43
三、 “戊戌維新”的經濟變革主張50
四、 “清末新政”及近代中國第一次經濟立法高潮52
第四講 民國時期社會經濟制度變革59
一、 辛亥革命與第二次經濟立法高潮60
二、 國民革命與第三次經濟立法高潮63
三、 國民黨政府的國家資本主義舉措69
第五講 國內市場與商人資本的發(fā)展變化77
一、 國內市場的擴大及其局限78
二、 大宗商品流轉模式及其對工農產品價格的影響 80
三、 新式商業(yè)的崛起與商業(yè)的三重結構82
四、 金融業(yè)新舊勢力的盛衰更替85
五、 商人資本的發(fā)展94
第六講 近代工業(yè)化的艱難發(fā)展97
一、 民族近代產業(yè)產生與發(fā)展的主要條件98
二、 主要工礦行業(yè)發(fā)展概況100
三、 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111
四、 中國近代工業(yè)化發(fā)展的主要特點115
第七講 農業(yè)經濟的緩慢發(fā)展122
一、 封建性地權分配關系與租佃關系123
二、 局部農業(yè)開發(fā)及農業(yè)新經營方式的出現127
三、 農業(yè)科技推廣及其障礙132
四、 農業(yè)生產基本狀況及30年代的危機134
五、 蘇區(qū)的土地革命136
第八講 抗戰(zhàn)時期的經濟戰(zhàn)線140
一、 日偽在淪陷區(qū)的金融掠奪及對華貨幣戰(zhàn)141
二、 日偽在淪陷區(qū)的工農業(yè)掠奪和統制145
三、 日偽貿易壟斷政策及對華貿易戰(zhàn)和物資戰(zhàn)153
四、 國統區(qū)戰(zhàn)時經濟體制的調整及對日經濟作戰(zhàn)154
第九講 新民主主義經濟的成長162
一、 抗日根據地經濟斗爭特點及新民主主義經濟方針163
二、 大生產運動與根據地財政經濟的好轉166
三、 國統區(qū)通貨膨脹的惡化與城鄉(xiāng)經濟的衰退168
四、 新民主主義革命三大經濟綱領及其實施情況176
第十講 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在大陸的建立182
一、 “一窮二白”--舊中國的歷史遺產183
二、 土地改革的全面開展187
三、 “米棉之戰(zhàn)”--治理通脹的非凡成就188
四、 調整工商業(yè)的舉措190
五、 國民經濟的全面恢復和發(fā)展191
第十一講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197
一、 新歷史條件下工業(yè)化道路的選擇198
二、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及其主要內容200
三、 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的開始204
四、 “統購統銷”政策的實施210
五、 社會主義改造的提前完成213
第十二講 探索中的曲折前進220
一、 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形成221
二、 “三面紅旗”、“八字方針”與“文革”224
三、 以備戰(zhàn)為中心的“三線建設”232
四、 對外經濟關系的變化234
五、 經濟建設的成就與主要問題237
第十三講 改革開放與國民經濟的迅速發(fā)展(1) 240
一、 扭轉乾坤--現代化建設成為中心任務241
二、 農村改革與“一號文件”242
三、 城市改革的起步247
四、 擴大對外開放249
五、 新經濟增長因素的迅速成長254
第十四講 改革開放與國民經濟的迅速發(fā)展(2) 258
一、 “南方講話”與“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59
二、 “三步走”戰(zhàn)略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61
三、 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263
四、 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點265
五、 “兩個大局”與區(qū)域經濟協調發(fā)展269
六、 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任重而道遠271
主要參考書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