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經(jīng)600年風雨滄桑的天安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心臟。作為近代中國歷史的見證者,它不僅目睹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衰落的悲涼,見證了中國人民一次次要民主爭自由,反抗外國侵略和反動統(tǒng)治的斗爭,更是共和國舉行重大慶典、盛大集會和外事迎賓的神圣重地。新中國領(lǐng)袖們的每一項重大決策,中國大地上發(fā)生的每一件大事,幾乎都會在天安門前有所體現(xiàn)。
權(quán)威軍史專家傾力奉獻,圖文并茂,真實再現(xiàn)共和國領(lǐng)袖的風采,給人以思想和視覺的震撼。是一部值得閱讀、收藏的珍貴紅色經(jīng)典。 天安門作為中國近代史的見證者,它不僅目睹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衰落的悲涼,見證了中國人民一次次要民主爭自由,反抗外國侵略和反動統(tǒng)治的斗爭,同時還見證了新中國發(fā)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更是共和國舉行盛大慶典的神圣重地。 打開沉重厚密的天安門歷史檔案,見證新中國開國大典最光輝的歷史時刻。
曹宏 1948年8月生于河北,畢業(yè)于南開大學中文系。退休前為國防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曾著有《嚴寒扼殺“布拉格之春”:蘇聯(lián)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始末》、《潛艇與戰(zhàn)爭》、《坦克懌杰:古德里安》、《中國雄師:第四野戰(zhàn)軍》、《第三野戰(zhàn)軍》、《大衛(wèi)之劍:以色列摩薩德行動
報告之一 打開沉重厚密的天安門歷史檔案
01/世界上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廣場,當屬天安門廣場
02/昔日天安門外同時上演著“金榜題名”和“秋后問斬”
03/歷史悠久的城樓興建,滿清入關(guān)起了“天安門”之名
04/金水橋、華表與石獅的來歷和典故
05/廣場遭遇庚子之劫,民國年間又改建
06/天安門廣場喜獲新生后,首先清理陳年垃圾
07/天安門城樓于1969年秘密重建,后來揭開神秘面紗
報告之二 英雄紀念碑和博物館建設(shè)揭秘
01/紀念碑的開工比共和國誕生早十幾小時
02/極富民族特色的造型設(shè)計,毛澤東、周恩來親筆題字
03/做好壯闊精美的浮雕裝飾,歷經(jīng)8年紀念碑隆重揭幕
04/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成為一部立體形象的“二十五史”
05/油畫《開國大典》經(jīng)歷坎坷命運,國家博物館匾牌高掛又開新篇
06/年復(fù)年、日復(fù)日,廣場國旗與旭日同升 報告之一 打開沉重厚密的天安門歷史檔案
01/世界上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廣場,當屬天安門廣場
02/昔日天安門外同時上演著“金榜題名”和“秋后問斬”
03/歷史悠久的城樓興建,滿清入關(guān)起了“天安門”之名
04/金水橋、華表與石獅的來歷和典故
05/廣場遭遇庚子之劫,民國年間又改建
06/天安門廣場喜獲新生后,首先清理陳年垃圾
07/天安門城樓于1969年秘密重建,后來揭開神秘面紗
報告之二 英雄紀念碑和博物館建設(shè)揭秘
01/紀念碑的開工比共和國誕生早十幾小時
02/極富民族特色的造型設(shè)計,毛澤東、周恩來親筆題字
03/做好壯闊精美的浮雕裝飾,歷經(jīng)8年紀念碑隆重揭幕
04/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成為一部立體形象的“二十五史”
05/油畫《開國大典》經(jīng)歷坎坷命運,國家博物館匾牌高掛又開新篇
06/年復(fù)年、日復(fù)日,廣場國旗與旭日同升
報告之三 天安門廣場上卷起“五四”學生運動的風暴
01/“克林德碑”變?yōu)椤肮響?zhàn)勝碑”,部分國民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
02/新文化運動領(lǐng)袖走上廣場大講臺
03/巴黎和會激怒的學生,在天安門前引發(fā)“五四”事件
04/游行隊伍匯聚天安門廣場,隨后前往“火燒趙家樓”
05/“五四”愛國風暴在全國引起反響,天津?qū)W生周恩來等積極參與
06/ 天安門廣場的風暴沖擊全國,軍閥政府被迫拒簽巴黎和約
報告之四 廣場上響起抗日民族解放的最強音
01/“華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張書桌了”的呼聲驚起了北平學生
02/一二·九當天,長安街旁的新華門前出現(xiàn)大請愿
03/一二·九一星期后,一二·一六爆發(fā)第二次大示威
04/天安門抗日之火燃遍全國,推動了全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
報告之五 籌備開國大典選定天安門廣場
01/在西柏坡山溝里,共產(chǎn)黨領(lǐng)袖們感到勝利比預(yù)想來得更快
02/毛澤東強調(diào)永遠以馬恩列斯為師,并告誡不要當李自成
03/劉少奇訪蘇與開國大典提前
04/圍繞國號出現(xiàn)爭論,開始毛澤東喊的是“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萬歲!”
05/選定天安門為開國大典地點,使它永遠與新中國同在
06/天安門城樓大“整容”,領(lǐng)袖親手升起五星紅旗
報告之六 天安門迎來歷史上最光輝的時刻——開國大典
01/在世界矚目的偉大日子里,毛澤東按鈕升起五星紅旗
02/毛澤東在天安門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未說“站起來了”這句話
03/中蘇兩國攝影師為盛典留下歷史鏡頭,可惜蘇方的彩色膠片燒毀
04/經(jīng)過3個月緊張訓練,解放軍的閱兵震驚中外
05/在“我們自己的飛機來了”的歡呼聲中,解放軍有了自己的空軍
06/面對萬眾歡騰的大游行,毛澤東站立6個小時,回去也無睡意
報告之七 “文化大革命”時期廣場上漾起“紅海洋”
01/八大報告剛通過幾天,毛澤東在天安門上便對劉少奇表示了不同意見
02/“八·一八”毛澤東檢閱紅衛(wèi)兵由來始末
03/毛澤東8次檢閱紅衛(wèi)兵,數(shù)目達1,100多萬人
04/“文革”頭5年間,天安門上站在毛澤東身邊的只有林彪一人
05/“接班人”林彪對毛澤東的對抗公開化,在天安門上竟不辭而別
報告之八 “四五”運動和廣場上的百萬人悲戚
01/“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周恩來去世,引來百萬人到廣場自發(fā)舉行國葬
02/“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清明節(jié)廣場上發(fā)出怒吼
03/天安門前也成為毛澤東的追悼大會會場
04/舉國歡慶粉碎“四人幫”時,天安門又成沸騰的海洋
報告之九 廣場上建起的偉人圣殿紀念堂
01/保存毛澤東遺體的前前后后也充滿了斗爭和風波
02/人們擔心“如果遺體保護不好,我們就會成為千古罪人”
03/經(jīng)過十幾年努力,現(xiàn)在宣布“完全可以萬無一失地長期保護下去”
04/紀念堂選址在何處?是香山、景山、玉泉山還是天安門……
05/萬人拼搏,半年間在廣場南部建起紀念堂
06/三中全會后鄧小平談到紀念堂說:“我不贊成把它改掉”
07/毛主席紀念堂永遠受到人們的敬仰
08/在毛主席紀念堂內(nèi),解放后黨的第一代領(lǐng)袖群體聚一堂
報告之十 天安門城樓上的外交活動內(nèi)幕
01/新中國成立時最早上天安門的蘇聯(lián)人,來的卻不是政府官員
02/赫魯曉夫一上天安門加深“蜜月”關(guān)系,下城樓卻不同意給中國核技術(shù)
03/赫魯曉夫二上天安門時,竟當面向毛澤東說要撤回專家
04/屢屢上天安門城樓上的親王成為毛澤東、周恩來的朋友
05/毛澤東與西哈努克并肩登上天安門
06/美國作家斯諾登上天安門是中國發(fā)出的信號,尼克松卻未看懂
07/讓小球推動大球轉(zhuǎn),中美交往大門終于打開5
08/尼克松訪華成功,在天安門上表達交往信息的斯諾卻在此時長辭人間
報告之十一 廣場上的14次大閱兵見證了軍隊現(xiàn)代化進程
01/開國大典時毛澤東“又愉快又不愉快”,受閱部隊雖意氣風發(fā)卻裝備陳舊
02/35周年國慶大閱兵展示改革開放后的國防新面貌
03/50年大慶閱兵,是半世紀以來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縮影
04/閱兵顯示中國國防同過去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05/60年大慶新世紀大閱兵,壯我國威、軍威
報告之十二 廣場見證港澳回歸和北京申奧成功
01/香港回歸經(jīng)歷了艱難歷程,終于在1997年迎來了盛況
02/天安門廣場上豎起象征香港回歸的倒計時牌
03/澳門的順利回歸,再次引起歷史廣場上倒計時的歡呼聲
04/申奧成功的喜悅,使沸騰的天安門廣場徹夜不眠
世人都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位于市中心的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心臟。自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以來,天安門廣場便成了新中國慶典活動的重要場所。那一個個雄偉壯觀的場面,那一片人山人海的歡聲鼎沸,早已經(jīng)印記在億萬人的心中……
歡聲背后卻凝聚著多少艱辛和淚水?廣場隆隆行進的方隊,背后卻有著多少故事?
在那高聳的城樓之上,明清兩朝宮廷的隱密,共和國60多年的曲折經(jīng)歷,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印刻在這座世界第一大廣場上,后人是否都能知曉?
讓我們掀開歷史的塵封,從廣場的歷史再看到它的現(xiàn)在——
01/
世界上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廣場,當屬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面積最大、氣勢最宏偉的城市中心廣場。這不是夸張之辭,而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市區(qū)中心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北端,五星紅旗在廣場上空高高飄揚,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在廣場中央,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壯麗的中國革命和歷史博物館在廣場東西兩側(cè)遙遙相對,毛主席紀念堂和彩繪一新的正陽門城樓矗立在廣場南部。整個廣場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歷史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百萬人舉行集會,堪稱世界廣場之最。
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任何一個廣場,建筑面積都不能與之相比。如莫斯科著名的紅場,大小只是天安門廣場的1/10。
新中國成立后,天安門廣場已成為新中國的象征,是全國人民最向往的地方。
講到天安門,就要講到北京,是首都的地位造就了這一凝聚天下人心的廣場。
北京作為中國的都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傳說中的帝堯時代建立的都邑——“幽都”,就在北京這個地方。當時,那個時候還沒有完整意義上的國家,夏以前還是部落聯(lián)盟時期,首領(lǐng)居住的地方一般連城墻都沒有,頂多四周挖條溝,再修個土圍子,還稱不上城市。
北京真正形成城市,是在什么時候呢?
周武王滅商后,封召公于北燕,北燕定都薊城(今北京廣安門以北和白云觀一帶),這便是北京城的前身。公元前5世紀至3世紀,戰(zhàn)國七雄中的燕國,也是以薊城為首都。
現(xiàn)代的出土文物證明,那時的城市還很繁華,已經(jīng)是當時北方的大都會。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薊城就成了秦朝的46郡之一。一直到唐朝末葉,這里既是一個商業(yè)中心,也是一個軍事重鎮(zhèn)。北京曾先后稱幽州、燕山府。
公元10世紀,契丹人連犯中原,并在中國北方建立了遼朝,燕京是它的陪都,號稱南京。據(jù)史書記載,城內(nèi)繁華程度雖比不上北宋的首都開封,不過宋朝的人士來此一游,均說景物之盛與南朝已無太大區(qū)別。
作為一個大王朝的首都,北京定都的歷史應(yīng)該追溯到850多年前,即金代。2003年,北京舉行了隆重的建城850周年紀念,便是從金中都算起。
從東北白山黑水起兵的金國滅遼、滅北宋后,于公元1153年遷都燕京,改名中都。從此,這里成了一個割據(jù)中國半壁江山的王朝的首都。后來,元滅金,元世祖忽必烈在此建立新都,并建新城,改名為大都。這里就成了全國唯一的政治中心,并享譽海內(nèi)外。
1367年,朱元璋派大將徐達北伐。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成為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同年9月,徐達大軍攻克元大都,元朝統(tǒng)治被推翻。
為了削除前朝的“王氣”,朱元璋下旨將大都改名北平府,將大都北城墻向南收縮了3公里,另建新墻一道。1380年,朱元璋的四兒子燕王朱棣,遵父命鎮(zhèn)守北平。
1398年,朱元璋駕崩,其孫朱允繼位,年號建文,是為明惠帝,又稱建文帝。此時,鎮(zhèn)守北平的朱棣已重兵在握,一心想要篡奪皇位,遂于1399年以入京誅奸臣為名,向南京進兵,史稱“靖難之役”。4年之后,叔叔打敗了侄兒,奪取了大明帝位,燕王朱棣搖身一變,成為了明成祖,并改年號為永樂。
坐上龍椅的朱棣,并未忘記自己起家的“龍興之地”北平,并深知逃到塞外的蒙古族殘余勢力,仍可能卷土重來。為了能夠更有效地控制北方,保住明王朝的千古基業(yè),明成祖打算將國都由南京遷至北平。
一些大臣看出朱棣的遷都意愿后,便開始“急皇上之所急”,搜腸刮肚地為明成祖尋找起遷都的理論依據(jù)來。據(jù)《明成祖實錄》所載,永樂元年,禮部尚書李至剛等上書朱棣說:“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統(tǒng)。而肇跡之地,皆有升崇,竊見北平布政司實皇上承運興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師!
1403年2月4日,朱棣將北平改稱為北京,但在正式遷都前暫稱“行在”(即皇帝外出時的行宮)。1406年,朱棣派大臣赴四川、湖廣、江西、浙江等地征集木料,燒造磚瓦,并征派各地工匠、軍士、民工,開始了大規(guī)模營建宮殿樓閣的浩大工程,直到14年后的1420年方告完工。1421年(永樂十九年),朱棣頒詔正式遷都北京。
明宮城(即現(xiàn)在的故宮)建在元大都城的中心,沿用了元朝大內(nèi)的舊址而稍向南移。其主要建筑都布置在北京城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上,兩側(cè)勻稱地排列許多建筑群,且左右對稱。這座成為了北京核心部分的帝王宮闕,至今仍保存得十分完整。它巍峨壯麗,千姿百態(tài),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是中國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堪稱世界建筑的瑰寶。
宮城之外還有范圍更大的皇城,筑高大紅墻圍繞,同樣是百姓不得進入的皇家禁地;食菄鷫﹂L3,225丈9尺4寸(約10,753米)。從現(xiàn)今遺留下來的東皇城根、西皇城根、西安門和東安門等地名,我們可大致描繪出皇城的范圍:東西皇城根相連,為皇城的北墻(即現(xiàn)在的平安大道位置);東皇城根向南,經(jīng)過東安門再向南,與東長安街相接,為皇城東墻;西皇城根向南,經(jīng)過西安門再向南,沿太液池西岸(即現(xiàn)在中南海的西墻)與西長安街相接,為皇城西墻,東西長安街為皇城南墻所在。
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皇城的正門——承天門(今天的天安門)建成。這一年,可以算是天安門的建成之始。在皇城的最南端,還建有一座磚石結(jié)構(gòu)3個洞的券門,為皇城的最南門“大明門”,大致在今天毛主席紀念堂的位置上。
在大明門左右兩側(cè),是兩道通脊紅墻,分別向東向西,再折而向北,形成一個長540米、寬65米的中央大道。然后紅墻再分別折向東、西,與位于今天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門前的兩座磚石結(jié)構(gòu)的3洞券門(東為長安左門,西為長安右門)相接,再往北,與天安門城墻一線的皇城相接,形成一個東西長365米,南北寬約125米的橫向廣場,并與中央大道組成為一個瘦長的“T”型廣場。更確切地說,就是由一條倒凸字形的圍墻,圈出了天安門廣場最早的雛形。
明朝在皇宮南邊這種建筑的多樣格式,使承天門即后來的天安門前的廣場顯得布局嚴整且富于變化,氣勢也更加開闊。
P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