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的文化解析》 從“中國夢”新時代的新概念、“中國夢”的演進軌跡、“中國夢”的當下使命、文化為“中國夢”立基等幾個方面,從文化的根底處解析“中國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大建設”叢書》(11冊)是重慶出版集團與復旦大學強強聯(lián)合,傾力打造的重點出版項目,是全面、立體、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該叢書由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吳曉明等擔任主編,由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專家撰寫,分別就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具體作出論述。叢書是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通俗化讀物,緊扣黨的十八大精神,視野廣泛,深入淺出,用大眾化的樸實文風、深入淺出的理論語言,科學解讀“中國夢”。 “大學者寫小書,大道理通俗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大建設叢書》的顯著特點和獨特魅力。
張濤甫,文學博士,現(xiàn)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系主任。主要從事政治傳播、中國傳媒改革、媒介與社會等領(lǐng)域的研究。在中外學術(shù)期刊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出版著作《紀實與虛構(gòu)》、《報紙副刊與中國知識分子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表達與引導》、《大時代的旁白》等。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十余項。在《人民日報》、《環(huán)球時報》、《新京報》、《南方都市報》、《東方早報》、《文匯讀書周報》 、《瞭望東方周刊》、《新民周刊》、《青年記者》等報刊撰寫時評、隨筆數(shù)百篇。
總 序
前 言
第一章 “中國夢”:新時代的新概念
一、國家夢與民族夢
二、個人夢
三、世界夢
四、“中國夢”的文化底色
第二章 “中國夢”的演進軌跡
一、救國夢
二、建國夢
三、強國夢
第三章 “中國夢”的當下使命 總 序
前 言
第一章 “中國夢”:新時代的新概念
一、國家夢與民族夢
二、個人夢
三、世界夢
四、“中國夢”的文化底色
第二章 “中國夢”的演進軌跡
一、救國夢
二、建國夢
三、強國夢
第三章 “中國夢”的當下使命
一、中國發(fā)展的短板
二、凝聚共識
三、向世界說明中國
四、機遇和挑戰(zhàn)
第四章 “美國夢”
一、“美國夢”的產(chǎn)生
二、“美國夢”是怎樣煉成的?
三、“美國夢”的反思
第五章 文化:為“中國夢”立基
一、文化自覺
二、文化自信
三、文化整合
四、文化傳播
結(jié) 語
第一章 “中國夢”:新時代的新概念
“中國夢”這個概念,既熟悉又陌生,既遠又近。2012年11月29日,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不久的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他說:“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2013年3月17日,中國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在其近25分鐘的講話中,9次提及“中國夢”,44次提到“人民”。他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爸袊鴫簟睔w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xiàn),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他還用了“三個必須”來指明實現(xiàn)“中國夢”的路徑: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中國夢”的提出,引起了中外輿論的強烈反應!爸袊鴫簟奔て鹆酥型廨浾搸缀跻恢碌摹肮舱瘛薄_@不僅表現(xiàn)在國內(nèi)輿論界,還表現(xiàn)在西方國家主導輿論話語權(quán)的國際輿論里。美國威爾遜中心公共政策學者汪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中國夢”的提法在中國社會有高度一致的認同。韓國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鎬說:一個沒有夢想的民族是無法在世界民族的競爭中生存的,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要想繼續(xù)在發(fā)展道路上有所作為,就要樹立自己的目標,堅定自己的夢想。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學國際關(guān)系研究所專家西蒙諾夫說:“中國夢”為中國發(fā)展設定了“一個能在人們心中激起共鳴的目標”。
當下中國正處在一個“大時代”,而不是“小時代”。我們置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發(fā)生了全方位的深刻變革。歷史上幾乎沒有哪個朝代會有當下中國這么精彩、復雜,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切膚地感受到時代的這種復雜與精彩。面對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時代復雜性,人人都會有一種無力感和無助感。憑借一己之力,是難以駕馭這種撲面而來的復雜性的。面對超負荷的環(huán)境巨變,我們的眼力、智力和心力,統(tǒng)統(tǒng)感到不夠用了,即便有發(fā)達的媒介、先進的技術(shù)輔助我們,但脆弱的個體、有限的能力負載不動沉重的外部重壓。面對時代之重,我們的精神就顯得太輕了;時代是大的,而我們的精神是小的。一個大時代應有與之相匹配的時代精神,但是,現(xiàn)實的反差甚為突出。在現(xiàn)實中國,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缺憾觸目驚心。30多年的改革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同時也改變了中國世道人心,導致了中國人思想觀念、社會心態(tài)的大轉(zhuǎn)型,F(xiàn)實主義的改革,催化了國人觀念的“現(xiàn)實主義”化。我們始料未及的是:與我們快速發(fā)展物質(zhì)文明同步的是,精神文明也在加速度“物質(zhì)化”。如今存在一個畸形的現(xiàn)象:粗鄙是粗鄙者的通行證,高雅是高雅者的墓志銘。中國社會集體“躲避崇高”,三百六十度地擁抱物質(zhì)主義。人們將“物質(zhì)”作為精神的救生圈,致使拜物教登堂入室,成為大眾信仰。“小時代”觀念具有極大的傳染性,造成國人精神世界的大面積“沙化”。若把思想文化領(lǐng)域的遍地流沙重新變綠,中國要為之付出高昂的代價。近幾十年來,我們在創(chuàng)造經(jīng)濟發(fā)展奇跡過程中,不小心,我們的精神文化掉隊了。這個時代是一個“唯物主義”的時代,或者至少可以說,是一個“唯物”的時代。由于“唯物”,這個時代在精神和心靈生活方面就顯得相對貧弱了,可以說沒有什么值得特別炫耀的。1935年,許地山在北京大學作了一個《造成偉大民族的條件》演講,談到“心”與“物”的關(guān)系,許地山說了這樣一段話:“物質(zhì)生活雖然重要,但不能無節(jié)制地享用。沉湎于物化享受的民族是不會有高尚的理想的。一衣一食,只求充足和有益,愛惜物力,守護性情,深思遠慮,才能體會他與宇宙的關(guān)系。那只會享樂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蔽镔|(zhì)與性靈,一個多了,另一個就少了。一個民族如果沉湎于拜物教,將對物的占有作為共同體的旨趣,這種民族是建立在流沙之上,很難巍峨起來的。以前,我們被困在貧窮的圍城里,沒有比較,人們好像不覺得很苦,人際關(guān)系也相對單純;如今,我們脫貧了,小康了,煩惱和不快卻像幽靈似的纏著我們,揮之不去,不招自來。究其原因,從世道的角度來看,就在于人與人之間橫亙著“物質(zhì)”。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一旦被“物質(zhì)”主宰,道德的籬笆就難以擋得住人與人的爭執(zhí)與沖突。人與心的關(guān)系,一旦被“物欲”控制,即會人心離異,心神不寧。
世風中的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的嚴重錯位,是因心與物的倒置引發(fā)的。在物質(zhì)匱乏的時候,人們?yōu)槲镔|(zhì)所困,為生計所累,心中滿載著物欲的痛苦,怎么也敞亮不起來。等到我們不稀罕物質(zhì)的時候,痛苦卻一點也沒少,甚至還變本加厲。因為在我們心中,欲望在加速度奔跑。物質(zhì)的烏龜怎么也跑不過欲望的兔子。心為物所役,就失去潤澤的心性、溫暖的善意,就會缺少對生命尊嚴的敬重,喪失對大自然之美的敏感。當代中國就遇到這種情境。
當下中國需要從“物”的城堡中走出來,從以鄰為壑的私欲中走出來,從精神的麻木和文化沙漠中走出來,從各自的“小時代”算盤中走出來,為國家、民族以及人民大義考慮,抬起尊嚴的頭顱,仰望我們頭上的星空,凝聚共同體力量,確立前行的方位。用精神的力量、集體的力量托起一個偉大的時代。不能任由時代精神失控地“物化”下去了,要有“引體向上”的力量,防止我們精神文化的集體下沉。
目前,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大家沉浸在物質(zhì)主義的狂歡中,甚至連精英們也沉湎于此。大家競相“躲避崇高”,只會造成大面積的精神“失重”。為此,須有全社會的廣泛覺醒,更要有知識文化精英的深度自覺與有力行動。問題是,如今的知識文化精英面對濁浪滔天的物質(zhì)聲音,不敢高聲語,恐驚夢中人;更有甚者,知識文化精英失去了發(fā)聲的能力。面對蕓蕓眾生,他們不知道怎么說話。于是,很多精英就放棄啟蒙策略,轉(zhuǎn)身以媚俗去邀寵,給庸俗以滿滿的“熊抱”,充當“好好先生”,收獲一些廉價的掌聲。這樣做,只會將時代精神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輕。這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不能承受之輕”!
過度“物化”的思想觀念對一個民族來講也是很不利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過:中國成不了超級大國,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可以用來推進自己的權(quán)力,進而削弱西方國家的具有“傳染性”的學說。今天中國出口的是電視機,不是思想觀念。撒切爾夫人的觀點聽起來覺得很刺耳,但說得不無道理。在一個全球化時代,國家之間的交往不可能只是物質(zhì)層面的,精神文化交往不能缺席。在全球交往中,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國家之所以能有話語權(quán),是因為他們善于利用“軟實力”搞議程設置,長于以文化的名義謀求實際利益。比如,美國《時代》周刊曾在封面文章《美國夢的歷史》中梳理了“美國夢”的生成歷史,認為“美國夢”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制造美國議題,喚起民眾對國家和生活未來的信心,尤其是在國家遭遇困境的時候。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不能依靠“物質(zhì)”一條腿走路,應有精神的力量為其崛起護法、護航。
在普遍的精神失重的當下中國,亟須有精神力量的引領(lǐng)。從這個意義上理解“中國夢”的意義,就會覺得它的極端重要性。中央對“中國夢”的權(quán)威解讀是:“中國夢”的本質(zhì)內(nèi)涵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國家、民族、人民,構(gòu)成了“中國夢”的三大主體,這種排序反映了“中國夢”的當然邏輯,是不可逆的。雖然說,“中國夢”是國家夢、民族夢,同時也是人民夢,在三者之間,國家和民族這兩大主體具有優(yōu)先性,個人的夢是依附在國家、民族之上的,也就是說,國家夢、民族夢、個人夢是不可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