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日記》是有“最后的儒家”之稱的梁漱溟先生現(xiàn)存全部日記(近80萬字)的匯編,并附數(shù)十張首次公開的珍貴私家歷史照片。梁先生早年起即有記日記的習慣,現(xiàn)存日記始于1932年,終于1981年,歷經(jīng)“文革”抄家等磨難才得留存。著者早年投身鄉(xiāng)村建設,巡視抗戰(zhàn)敵后,調(diào)停國共兩黨爭端,上縉云山閉關修佛,解放后參觀城鄉(xiāng)新變與土地改革,“文革”抄家受辱,政協(xié)學習論辯,常年堅持著述修行等等,長達50年的行止經(jīng)歷及感受心境,在日記中都有樸實的記錄。本書是梁漱溟日記首次完整單行,編者撰寫了導讀性質的前言和每一年大事提要,修訂及增補注釋600余條,并編制主要人名索引近2000條,是深入研究梁漱溟,了解20世紀中國社會與政治變遷的珍貴的實錄。
·一部劫后余生的精神秘檔,80萬字的梁漱溟日記(1932—1988)全本首次公開單行;?首次公開數(shù)十張梁漱溟珍貴私家歷史照片;?“最后的儒家”50年實錄與獨白,新舊中國半世紀國運縮影
◆ 立根本土,眼光向下,面朝世界與未來,深研中國社會基本問題的原創(chuàng)型思想家
◆ 為蒼生起,奔走于大地,從實踐來,往實踐中去,篤行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實干家
◆ 獨立思考,表里如一,悲天憫人,執(zhí)守良知,錚錚鐵骨,百年唯一見的知識分子楷模
梁漱溟(1893—1988),20世紀中國最具獨立風骨及知行合一的思想家、社會實踐者。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早歲信佛而后歸儒,亦不廢佛;以中學學歷而執(zhí)教北京大學。壯年辭去教職,長期從事鄉(xiāng)村建設;發(fā)起民盟,為調(diào)停國共奔走呼號。1949年后屢受批判而始終不屈,傲然宣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一生以“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相號召,在兩個問題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問題,即人為什么活著;二是社會問題,亦可云中國問題,即中國向何處去。主要作品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xiāng)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幼年不學四書五經(jīng),而入洋學堂,念《英文初階》《地球韻言》,身后被譽為“中國最后一個儒家”“國學大師” ◆ 立根本土,眼光向下,面朝世界與未來,深研中國社會基本問題的原創(chuàng)型思想家
◆ 為蒼生起,奔走于大地,從實踐來,往實踐中去,篤行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實干家
◆ 獨立思考,表里如一,悲天憫人,執(zhí)守良知,錚錚鐵骨,百年唯一見的知識分子楷模
梁漱溟(1893—1988),20世紀中國最具獨立風骨及知行合一的思想家、社會實踐者。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早歲信佛而后歸儒,亦不廢佛;以中學學歷而執(zhí)教北京大學。壯年辭去教職,長期從事鄉(xiāng)村建設;發(fā)起民盟,為調(diào)停國共奔走呼號。1949年后屢受批判而始終不屈,傲然宣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一生以“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相號召,在兩個問題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問題,即人為什么活著;二是社會問題,亦可云中國問題,即中國向何處去。主要作品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xiāng)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幼年不學四書五經(jīng),而入洋學堂,念《英文初階》《地球韻言》,身后被譽為“中國最后一個儒家”“國學大師”
?兩度欲自殺,一度想出家;哀民生疾苦,嘆“吾曹不出如蒼生何”,積極入世求解中國與人生兩大問題
?24歲以中學學歷登北大講壇,教授印度哲學;7年后,主動辭去教職,投身新教育和鄉(xiāng)村建設
?巡歷抗戰(zhàn)游擊區(qū)8個月,敵兵圍堵,飛機轟炸,數(shù)次險死還生,始終泰然自若
?發(fā)起民主同盟,調(diào)查李聞慘案,力促國共和談,奔走8年,被稱之為“中國的甘地”
?與毛澤東幾次通宵長談,激辯中國道路;1953年向最高領袖“要雅量”,成“反面教員”
?只批林不批孔,再遭全國性大批斗而不改初衷,宣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
?“文革”抄家,資料全無,仍筆耕不輟;1975年《人心與人生》完稿,前后費時約50年,稱“使命完畢,可以去矣”
編者前言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7年
1938年
——敵后游擊區(qū)域行程日志
1941年
1947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附:省身錄
1952年
1953年 編者前言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7年
1938年
——敵后游擊區(qū)域行程日志
1941年
1947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附:省身錄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6年
1957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主要人名索引
1939年6月21 日 (舊歷端陽),晨五時起行往岱崮。才西北行七里許,忽聞曾家疃方面有敵兵發(fā)見,即停止前進。繼而傳來槍炮聲,遂折回南墻峪,隱于山溝內(nèi)。復移至西墻峪。夜晚九時離西墻峪,越西嶺至王家庵子,經(jīng)上峪、下李莊,由佛莊過公路(夜三時五十分通過)北行。
22 日 晨十時抵坡里。從昨晚起行至此,共約百里之路。陸升訓同學任八路特務團團長,其團部今駐此;茧y之后見而倍覺親切。隨繼續(xù)前進至公莊休息。下午五時亦文特來相迎,即偕住岱崮與同人同學會見甚歡。其時已昏夜,落雨。
23 日 午間得諜報敵人分從東方及南方兩路而來。蓋第三大隊駐此已逾一周,復有省府廳處零散人員日漸紛集于此,遂形成目標。亦文當即傳知整裝準備出發(fā),適張里元靳子欽亦率所部來會。彼此策商行止,經(jīng)決定里元等向北走,我等西行。臨行,亦文分囑公竹川(懋淇)同學隨我身邊照料,秦弘同學率武裝一小隊為我任警衛(wèi)。下午四時離岱崮到茶葉坪曾停息,續(xù)于昏暗細雨中行進。雨落愈大,昏暗愈甚,出手不辨五指,山路崎嶇坎坷而油滑。兩次聞人墜落溝澗,似人太多,隊太長,竟不暇顧。愚雖騎馬,而夾在人眾行列,舉步遲緩有類蝸牛,通夜行不過5 里。
24 日 黎明,雨不稍停,衣履濕透,饑疲且冷。行抵對經(jīng)峪一小村,亦文讓我先入休息,彼則率大隊更前進至石人坡休息。我等入村不見一人,而訝其衣被柴糧俱在。方解衣烘烤覓求飲食之間,聞石人坡方面槍聲大作,知是接觸開火。不敢怠緩,出村向東北一高山攀登,此時大得馬力。為免遭敵人跟蹤,囑靖波泮清率同秦弘武裝隊另行活動,而我與艮庸、竹川等五六人尋路下山隱藏。初隱于后山窩一鄭姓人家(有老人胸懸十字,知為天主教徒),方得喘息,忽又告警。出門見有挾衣裹糧扶老攜弱者即隨之行,至山腳入巖洞內(nèi)隱蔽。洞內(nèi)幾已人滿,見我等異鄉(xiāng)人物,指點隱于最后。此時前后各山頭敵我兩軍漸集,不久開火,各種槍聲、炮聲、炸彈聲、飛機聲震耳。兩軍往返沖奪,或遠或近,近者如在頭頂。約從午后二時起始,七時后其聲乃漸疏漸停。洞內(nèi)人眾整日屏息靜聽,待至黑夜槍聲全停息,即勸我等趕緊他徙(徙往神仙洞)。我等亦不愿累及老百姓,但出洞于黑暗中爬行未遠,知敵我兩方哨兵警戒甚嚴,無法通過,只得仍退回原洞內(nèi)過夜。
25 日 夜來人眾先后各自離去,皆不知其所往。天明,洞內(nèi)只余我等六人(艮庸、竹川、健三、茂林、蔭平與我)。約早七時許敵我兩方復開火。此時洞內(nèi)空無他人,可以走動向外瞭望,對面山頭敵人旗幟、軍官等皆在目中。約十時后戰(zhàn)場轉至西北方,槍聲稀少,敵旗撤走。三兩敵人下山搜索,兩次經(jīng)洞口外走過,卻不入內(nèi)探視,我等乃得以安然無事。緊張既過,陡然思食,蓋不進食已兩日矣。遂就群眾所遺筐籃檢覓食物,而群眾亦陸續(xù)回洞收取所遺,不覺相對失笑。據(jù)云,敵人曾巡搜至鄭家,見我馬,謂必有游擊隊在此。鄭婦詭稱從鄰村延醫(yī)所用,而敵察見鞍下系有小提包(內(nèi)有洗漱刮須各用具)非鄉(xiāng)村所習見,怒鞭之甚重。以是雖慶更生,而我等卻無處可以安身。經(jīng)商定由鄭西堂(老人之子)引至北岱崮,露宿于山上大石隙間。雨后大風徹夜,寒冷不能入寐。
26 日 經(jīng)竹川之侄公培光介紹移住西小峪,住于莊長郭子升之叔父家。竹川即為蒙陰當?shù)厝,其族姓在蒙陰甚蕃(諺云蒙陰縣,公一半)。后此轉移多得公姓之助。午后二時槍炮聲又從西北方傳來,出戶向山溝隱蔽,適與泮清、秦弘相遇。然彼二人竟與靖波相失。
27 日 上午仍遠聞槍炮聲。有第三政治大隊宣傳隊孟隊長及大隊所雇之挑夫多人從石人坡逃回來,備言日前遭敵人包圍情況,大隊人員傷亡甚多。囑竹川、培光往十字澗探聽消息,晚八時返,決定即夜一時出發(fā)。出發(fā)前,幸得靖波來會。
28 日 由公培光引路于早八時行抵姚里坪,計程12 里。路經(jīng)十字澗曾與新編第四師二團相遇。十時離姚里坪,午后二時行抵姚峪。原擬往上東門公懋法(竹川族弟)家,途中聞其附近謝子(莊名)有敵人。改而西行至此。進莊借宿,竟不期而遇之。蓋懋法亦以避敵來此也。
29 日 竹川弟兄引我至附近道士海(地名)隱蔽,謂此間稍可休息兩日。艮庸等則仍留姚莊。
30 日 囑艮庸、竹川、泮清二人往石人坡,為第三政治大隊辦理善后。抵石人坡南山時,聞北方有炮聲,一路偵察前進。雖滿目荒涼而山巔尚見一二牧童,村內(nèi)仍聞驢鳴。遇鄉(xiāng)民一人請其導訪孫明孝莊長,獲悉有負傷之我隊官長士兵王仲全等三人留村養(yǎng)傷,當往探視慰問,并各留給養(yǎng)傷費用。適有本隊孫醫(yī)官德芳由鄰村來視。因偕往當日戰(zhàn)地巡視,殘跡凄涼,殊不忍睹?傆嬯囃25 人,橫尸山間及道左,多數(shù)已為土掩蓋,間有露半身者面目模糊不可辨。乃各就原地加工累石圍之,不使暴露。并共同相度得一可作公墓之處,備將來再行改葬。午后三時與孫醫(yī)官等作別而歸,比抵姚峪已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