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宗講義(近代佛門泰斗諦閑法師講解天臺宗經典,了解大乘止觀法門、佛教禪修及天臺宗思想的必讀之作)
定 價:40 元
叢書名:歸元文庫
- 作者:諦閑法師 著
- 出版時間:2014/5/1
- ISBN:9787567520028
- 出 版 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B946.1
- 頁碼:352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諦閑法師是近代天臺宗的泰斗,著作眾多。本書主要收集了他的《大乘止觀述記》、《教觀綱宗講義》、《始終心要略解》三部書。
《大乘止觀法門》為南朝陳代慧思大師所著,以如來藏緣起思想為基礎,闡述了大乘止觀的學理及修行方法,對后世天臺宗及禪宗都有極大的影響!洞蟪酥褂^述記》即是對本書的講解,重點揭示了本書的主旨及止觀修行的方法。
《教觀綱宗》是明末蕅益智旭大師闡揚天臺教觀的名著,天臺宗教義與觀行并重,理論與實修雙運。本書是研究天臺宗和修學佛法的必讀書。
《始終心要》為唐代湛然大師所著,闡釋了真諦、俗諦、真諦三諦及空觀、假觀、中觀三觀,提出立三觀,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的思想,是一部很重要的佛學經典。
諦閑法師對這三部經典做了講解,是理解天臺宗及佛學的很好的入門書。
近代佛門泰斗諦閑法師講解天臺宗經典了解大乘止觀法門、佛教禪修及天臺宗思想的必讀經典
諦閑法師(1858--1932)浙江黃巖人,號卓三。畢生幸勤弘法,誨人不倦,教通三藏,學究一乘,為天臺泰斗。對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眾。一生著述宏豐,有《圓覺經講義》、《圓覺經親聞記》、《大乘止觀述記》、《教觀綱宗講義》、《金剛經新述》、《楞嚴經敘指味疏》、《始終心要略解》、《念佛三昧寶王論義疏》等書。
《歸元文庫》總序
大乘止觀述記/001
教觀綱宗講錄/247
始終心要解略抄/321
有人問沙門曰:“夫稟性斯質,托修異焉。但匠有殊彫(雕),故器成不一。吾聞大德,洞于究竟之理,鑒于玄廓之宗。故以策修,冀聞正法爾!
有人問者,大師設為問端,以資發(fā)起,不必實指何人。沙門,梵語,此云勤息,勤修眾善,息滅眾惡也。以廣義言之,凡在人道,皆可稱沙門,以人人皆宜修善息惡故。然自古相承,此二字久為出家人之專稱矣,故師即以自承。善有多多,如有漏善,無漏善,二邊善等。惡亦多多,根本不外貪瞋癡。就出家人言,必須修戒定慧,息貪瞋癡。不然,非沙門也。即在圣位,亦皆如是勤息,何況凡夫耶?性者,即本書自性清凈心,乃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性是。質者體質,即是五陰色身。稟,稟受。斯,此也。凡有此身,皆稟此性。不稟此性,便非生物。托,依托。修,進修。異者,十法界之差別。稟性斯質,本是一而不異,所謂性相近也。托修異焉,乃致異而不一,所謂習相遠也。蓋因迷悟之心,托染凈之緣,起逆順之修,成十界之異,可不懼哉。匠,師匠,彫即雕字,雕鑿也。殊,不一也。器成不一者,如一木材,因匠人雕鑿之高低不一,故成器之精粗美惡,亦因之而不一。此喻師友皆以其所自得者,傳授于人。自非有過人之資,即隨所傳習者,而成種種差別。如遇惡友,即牽入三惡道。遇善人,即導歸三善道。學出世間法者,倘不遇善知識,而遇邪知邪見,及外道邪師,求其不入歧途,難矣;蛴鲎粤藵h,即今證果,亦不過成一自了漢。能遇大道心人,勸令發(fā)大心自度度他,廣修萬行,即可望成菩薩。更能遇凈土家,教令念佛,回向往生,則一生取辦,徑登不退,尤妙之妙也。此即所謂匠有殊雕,器成不一。由此可知,吾人得遇善知識,真堪慶幸,不可當面錯過也。大德二字,褒贊之詞,所謂名稱遠聞,道尊德備是也。洞者,洞達。理者,理性,即是性德。此之性德,古今不變,萬劫常新,故曰究竟。鑒者,明澈。宗者,修德。不滯淺近,是為深玄,所謂發(fā)深心也。不局小境,是為寬廓,所謂發(fā)大心也。此洞于二句,即是顯其大德之詞。末二句之意若曰:因慕大師性修二德,所以策勵修行,希冀得聞正法爾。佛所說法,如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以及自度則說小乘,度人則說大乘,莫非正法,今問者未有專指,泛云正法,故科目謂之泛標。
沙門曰:“余雖幼染緇風,少餐道味。但下愚難改,行理無沾。今辱子之問,莫知何說也!
染,習也。青黑色為緇,出家人衣緇,在家人衣白。師幼即出俗,故曰幼染緇風。道者,無上菩提妙道,即指佛法言。少餐,猶云淺嘗。難改者,謙言習氣未除。無沾者,用功如掘井,未及于泉,無所沾溉,故曰無沾。若謂余雖幼年出家,淺嘗法味。但以下劣愚魯,習氣尚在。以致行道未證妙理,何能沾溉及人。蓋一以示謙退,一以觀來機。因問者泛云正法。以下愚故,不能懸鑒他心。莫知問意所屬,從何說起耶?故下文緊接云:辱子之問,莫知何說也。
標宗大乘大乘是體,即吾人一念之心性。今不曰標題,而曰標宗者,體之與宗,本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全性起修,則不二而二。全修在性,則二而不二。然此番問答,皆是說修。如曰:大乘行法,謹即奉持。又曰:要藉行成其德,皆修也。故以標宗目之。前科是泛標正法,茲乃確指大乘。小乘戒定慧三學,各別而修,不能圓融。大乘則戒中即有定有慧,定中即有戒有慧,慧中即有戒有定,法法融通。舉一即三,而三而一,此大乘小乘之別也。
外人曰:“唯然大德,愿無憚勞,為說大乘行法。謹即奉持,不敢遺忘!
外人,即前第一番請法之人。然前曰有人,今曰外人者,何故?前不知其為何等人,故泛稱有人。今彼請問大乘行法,乃是由外向內之人,故稱外人,并非貶其為旁門外道。須知外字普賅凡圣,若其未悟三諦融通妙理,則心游理外,雖證阿羅漢辟支佛圣果,亦名外人;雖是凡夫,而已了得此理者,即非外人。即別教十住十行十向菩薩,亦外人也。何以故?因其先空、次假、后中,次第歷別而修,不了圓融妙理故。蓋凡心有內外者,皆名外人。是故能知心外無法,萬法緣生,即空即假即中,三諦圓融,此名字位內人也;依此起行,觀行位內人也;從修而悟,相似位內人也。如諸大菩薩,如理親證,乃分證位內人,佛為究竟位內人。此內外之分也。唯然者,敬諾之詞。大德者,褒贊之稱。說大乘行法,甚不易易,故曰愿無憚勞。既曰大乘,又曰行法,可見請法者,非僅欲聞大乘之名,乃愿得大乘之法門而實行耳。末二句,至誠之極。謹字,即表顯其至誠。即者,聞斯行之,不敢稍懈。奉者,奉以自度。持者,持以度人?梢姶巳吮闶瞧兴_心腸,大乘根器。不敢遺忘者,非但不忘所說之法,亦不敢忘其說法之恩也。
沙門曰:“善哉佛子,乃能發(fā)是無上之心,樂聞大乘行法。汝今即時已超二乘境界,況欲聞而行乎?然雖發(fā)是勝心,要藉行成其德。但行法萬差,入道非一。今且依經論,為子略說大乘止觀二門。依此法故,速能成汝之所愿也!
善哉佛子,贊嘆之詞。先用善哉二字以慰其心,能請大乘行法,又能謹即奉持,故善而稱之曰佛子。下數句,正明佛子之義。無上心者,菩提心是,即大悲心也。惟菩提心,稱為無上。試觀世人,莫不但求自利而不利他,發(fā)此大心,實為甚難。此人乃能發(fā)心擔荷大法,豈非大悲心乎?惟大悲心能拔眾生之苦,故曰無上。發(fā)菩提心,必克菩提之果,為佛親種,堪紹佛位,故稱之曰佛子也。樂者,歡喜也。樂聞大乘行法,正明其能發(fā)無上之心。二乘者,羅漢辟支是。二乘人于菩薩法,無好樂心,故能發(fā)大心,即超二乘。即時已超者,言即此發(fā)心之時,已超過矣。云何即超?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外一心。所以發(fā)此因心,即超二乘。夫但能發(fā)心,并未進修,即已超過。況聞即行之,則超過二乘多多矣。勝心,即無上之心。要,必也。藉,仗也。德者,三諦之理。未修成,謂之理,即俗諦真諦中諦是也。已修成,謂之德,即俗諦成解脫德,即真諦成般若德,即中諦成法身德是也。愿如海,必須行如山,方能成就其愿,故言必仗修行以成其德。萬差者,方便有多門也。行門既有萬差,故入道非止一途。有從空門入者,有從假門入者,有從雙亦門入者,有從雙非門入者。每教有四門,四教即十六門。引而伸之,其數無量,故曰萬差非一。必依經論者,示其言不越軌。所謂佛祖言說,皆是一鼻孔出氣是也。略者,要略也。略說者,大乘行門,具有萬差。今則惟說止觀,故曰略。所以惟說止觀者,以此法門,能生一切法,攝一切門故。又大乘止觀法門,經論廣備。今則說其綱要,故曰略。又廣作分別,尚在后文,此處但略開示名義耳,故曰略也。依此修習,不離當念可以成德,故曰速能成汝之愿。如大師于一夏中,即修成六根清凈位次,即是速能成愿榜樣。
外人曰:“善哉愿說,充滿我意。亦使余人展轉利益,則是傳燈不絕,為報佛恩。”
善哉愿說,歡喜踴躍之詞。展轉,有橫豎二義:由一傳十,由十傳百,普遍無邊,此橫也;師弟父子,遞相傳說,盡未來際,此豎也。若能展轉相傳,則利益大矣。佛法,乃佛之心燈。聞此法門,自得利益,欲他亦得利益,是為以心印心,即是傳燈不絕,燈絕則不能展轉利益矣。今之愿展轉利益,燈燈相傳者,何故?為報佛恩故。佛以說法度生為事,惟傳佛法,能報佛恩耳。
沙門曰:“諦聽善攝,為汝說之。所言止者,謂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但以虛妄因緣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作是觀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為止。所言觀者,雖知本不生,今不滅,而以心性緣起,不無虛妄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故名為觀。
諦聽者,審實而聽,一心而聽。若身在道場,而妄想紛馳,即非諦聽。此聞慧也。善攝者:善,善巧也;攝,收攝也。謂將一切妄想放下,將心攝在聽處。蓋必善巧收攝其心念,方能諦聽。此思慧也。從聞思而起修,三慧具足,方是真聞法人。此諦聽善攝句,是誡詞。下為汝說之句,是許詞。若不能諦聽善攝,說復何益?故先誡后許也。自此以下,正示止觀矣。講者固須廣說,聽者宜擇要而行,諸君其善聽之。
吾人自無始來,念念流動,不得停息。止者,即止其流動也。夫人之不能止其流動之念者,無他,隨一切諸法而轉耳。若知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一切諸法,惟是一心,有何分別?如能作如是觀,妄想自能不流,不流則止矣。此中自所言止者,至故名為止三行文,極關緊要。若能洞知此等道理,對境隨緣,皆作如是觀,尚復有何妄想?妄想既息,非止而何?知字觀字,最當注意。倘不能如是知,如是觀,而勉強止之,如何能止?是為以石壓草,妄想更多,反增其病矣。今將此三行文,分三節(jié)詳說之:即一、當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二、當知一切諸法,但以虛妄因緣故,非有而有;三、當知彼一切從虛妄因緣而有之諸法,有即非有,惟是一心,體無分別。所謂一切諸法者,何法耶?如五蘊,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法界等,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凡由因緣和合而生之法皆是,故以一切字諸字包括之。此一切諸法,就表面上看去,生滅不停。吾人不察,迷為諸法實有,乃隨之而妄想紛起,此大誤也。必須從其根本上體會,而知諸法本無自性,皆從因緣和合而生。既是諸法無性,是為非有,當體不生。本既不生,今何有滅?故曰:一切諸法,從本以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也。此理,約三止言,名為體真止;約三觀言,名為從假入空觀,即《中論》所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也。此第一節(jié)之要理,吾人必應知之者也。
又因緣所生諸法,固性自非有,然而不無虛妄幻相。有幻相故,所以非有現有。故又曰:但以虛妄因緣故,非有而有。當知非有而有,乃是幻有。若真實有之,即不得云非有而有矣。此理,約三止言,名為方便隨緣止;約三觀言,名為從空入假觀,亦即《中論》所云,“亦名為假名”是也。此第二節(jié)之要理,吾人必應知之者也。
又彼因緣和合而有之諸法,既是幻有,本自無生,則是有即非有矣。諸法既非有而有,有即非有,本無生滅而見有生滅者,當知唯是一心變現之虛相。若泯相入體,本無有與非有之可言。故又曰: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也。無分別者,空有二邊,皆無分別。何以故?空有是對待法,心體絕待無外故。此理,約三止言,名為息二邊分別止;約三觀言,名為中道第一義觀,即《中論》所云,“亦名為中道”是也。此第三節(jié)之要理,吾人必應知之者也。
若明得此三節(jié)中法由心起,心外無法之理,事事皆作是觀,則不為境轉,妄念不流,不流則息,故名為止也。此種功夫,便是背塵合覺。雖然若但修止行,則住在不生不滅中,心體大用,幾乎息矣,故又必修習觀行功夫。本文曰:雖知本不生今不滅。雖者,未盡之詞也。心性緣起者,此心不守自性,隨緣而起,所謂隨染緣凈緣,造十法界是也。以其隨緣即起,故有應世之用。然雖有世用,須了知其虛妄。有世用而不了知虛妄,是為凡夫。我佛說為流浪生死,莫出苦輪者,便是此輩。知虛妄而無世用,是為二乘。我佛說為墮無為坑,焦芽敗種者,便是此輩。此中虛妄世用四字,字字緊要,不可不知。猶如幻夢非有而有二句,正明虛妄世用之義。夢字范圍極廣,睡時固是夢,醒時亦是夢。且如凡夫見思煩惱,二乘塵沙煩惱,菩薩無明煩惱皆夢也。究極言之,惟佛無夢耳。何以故?佛是究竟覺故;谜,假也,如做戲然。明明知其假,卻隨緣而做,然雖做卻不可不知是假。諸善知識,一切諸法,無非是幻。有是幻,空是幻,中道亦是幻。十方諸佛,即是大幻師。我輩今日建道場,作佛事,亦是以幻除幻。永明大師曰:降伏鏡像魔軍,大作夢中佛事。廣度如化含識,同證寂滅菩提。此之謂觀。此種功夫,便是全體起用也。須知此一行余文中,雖知本不生今不滅句,即是隨緣不變。以三止三觀配之,即體真止,入空觀也。而以心性緣起不無虛妄世用句,即是不變隨緣,亦即方便隨緣止,入假觀也。猶如幻夢非有而有,即息二邊止,中道觀也。又此大乘止觀法門,極圓極頓。雖止觀分說,實則止觀不二。寂而常照,言止而觀在其中;照而常寂,言觀而止在其中。且不止而止,止而無止,無止無不止;其觀亦然,是之謂妙止觀。吾人若于此妙止觀道理,略得消息,受用不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