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編寫就是針對大學語文課程的特點,進行的嘗試性改革。我們結(jié)合多年教學過程中的摸索和體會,以史為基本線索,以作品鑒賞為核心內(nèi)容,以教學過程中比較成功的“一講”為體例進行編排,力求尋找一條流暢的教學思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對史的講解,并不強調(diào)絕對的完整性,而是根據(jù)作品有所側(cè)重,以作品鑒賞的需要為基準,取舍詳略。詳則借助于教師的研究成果,略則一語帶過。對作品的講解,盡可能從文學角度作詳盡的賞析,甚至可以講到美學的層面。由于時間有限,作品不可能講得太多,因此,我們盡可能做到舉一反三,向?qū)W生傳授鑒賞作品的方法。
本書主要是針對大學語文教學而編著,也可以作為廣大讀者自修教材。
第一講 文學的產(chǎn)生和古代神話
第二講 《詩經(jīng)》
第三講 先秦歷史散文
第四講 先秦諸子散文
第五講 楚辭與屈原
第六講 秦漢散文與《史記》
第七講 漢樂府民歌
第八講 漢魏六朝賦
第九講 陶淵明與魏晉南北朝詩歌
第十講 初唐文學與《春江花月夜》
第十一講 盛唐山水田園詩和邊塞詩
第十二講 李白和《行路難》
第十三講 杜甫和《登高》
第十四講 白居易與新樂府運動
第十五講 李商隱和晚唐詩歌 第一講 文學的產(chǎn)生和古代神話
第二講 《詩經(jīng)》
第三講 先秦歷史散文
第四講 先秦諸子散文
第五講 楚辭與屈原
第六講 秦漢散文與《史記》
第七講 漢樂府民歌
第八講 漢魏六朝賦
第九講 陶淵明與魏晉南北朝詩歌
第十講 初唐文學與《春江花月夜》
第十一講 盛唐山水田園詩和邊塞詩
第十二講 李白和《行路難》
第十三講 杜甫和《登高》
第十四講 白居易與新樂府運動
第十五講 李商隱和晚唐詩歌
第十六講 唐代散文
第十七講 詞的發(fā)展與北宋前期的詞
第十八講 蘇軾詞與北宋中后期詞
第十九講 李清照的詞
第二十講 辛棄疾與南宋中后期詞
第二十一講 元曲
第二十二講 中國古代小說的發(fā)展與《紅樓夢》
第二十三講 郭沫若與《天狗》
第二十四講 新月派詩歌
第二十五講 現(xiàn)代派詩歌
第二十六講 艾青與《我愛這土地》
第二十七講 現(xiàn)代散文
第二十八講 現(xiàn)代小說
第二十九講 中國現(xiàn)代戲劇
第三十講 西方文學的起源:古希臘文學
第三十一講 人性的張揚:文藝復興文學
第三十二講 自由的藝術(shù)精靈: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
第三十三講 直面現(xiàn)實的精神救贖:19世紀現(xiàn)實主義文學
備講作品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