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德的學理定義入手,介紹作為價值邏輯、功能邏輯的德學判斷原理、原則及其因果律,指出德學擁有貫通諸學術領域的第一性原理和完備的定性判斷邏輯原則。該體系作為中華哲思的頂層理論建構,可以用于定位中西各種哲學思想成果,對于個人生存發(fā)展、家庭和睦、社會進步等都具有廣泛且高曕的決策參考意義。本書包含以下內(nèi)容:德學的實踐理性學理意義;德學的經(jīng)營視野;德學學理體系;管理學方法論的德學內(nèi)涵;德學學理視域下的經(jīng)營者修養(yǎng);德學問答選;兩篇作者認為比較重要的相關學術論文,兩篇本科生用德學視野做的作業(yè)(分別為針對科學研究問題和律法構建問題的應用),以及兩篇本科生的德學課程學習感悟和收獲。
▲亮點一:獨特的德學學理體系。德學學理體系所包含的內(nèi)容橫跨自然界和人類活動世界,擁有將實踐和空間結合為一體的嚴密的邏輯形式,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邏輯體系。這個邏輯體系是科學性判斷背后的邏輯權柄,是中華哲思的頂層理論建構,能定位中西各種哲學思想成果,對于個人、家庭、社會等都具有廣泛且高曕的決策參考意義。
▲亮點二:豐富多元的內(nèi)容架構。本書涵蓋德學的實踐理性學理意義、德學的經(jīng)營視野、德學學理體系,剖析管理學方法論的德學內(nèi)涵,探討德學學理視域下的經(jīng)營者修養(yǎng),還有德學問答選、相關的重要學術論文、本科生基于德學視野的作業(yè)及學習感悟收獲,內(nèi)容全面,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際應用案例與學習者心得分享,助力讀者多維度理解德學。
▲亮點三:通俗易讀的表達形式。本書以作者在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生通識課上的講義為基礎編寫,力求通俗好讀。書中還融入了學生提出的疑問及作者的解答,從而拉近德學與讀者的距離,讓看似高深的德學智慧更易被大眾接納,為希望深入把握德學思想的讀者提供參考。
德學是關于中華文明智慧層面的學理體系。這個學理體系所包含的內(nèi)容,橫跨自然界和人類活動世界。她擁有將實踐和空間結合為一體的嚴密的邏輯形式,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邏輯體系。這個邏輯體系包含了科學合理性判斷的邏輯原則,是科學性判斷背后的邏輯權柄。至于其中的理由,需要讀者有足夠的耐心進行理論觀察才能夠了解。本書可以是幫助讀者進行這一理論審視的參考,也可以是理解中國邏輯之思想高度的一個拄杖。
如果早幾年在網(wǎng)上查德學這個概念,我們還基本上看不到它的學理詮釋。德學可以有的另一個學術名稱,是價值分析學。這個學術體系的基本概念、邏輯建構是完備的,應用場景遍及一切學術領域。價值分析涉及的問題極為深廣,近現(xiàn)代以來關于價值分析的方法論的研究一直不太成功。所以,在與價值分析關系最為緊密的經(jīng)濟學、管理學等領域,那個在學術意義上具有關鍵地位的價值分析的方法論一直是缺失的,有待彌補。
筆者2016年受《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編輯部之邀撰寫價值分析詞條。經(jīng)筆者建議,該詞條被設定為一個大詞條,限制字數(shù)1500字;赜^歷史上為價值問題付出努力的眾多哲學家們的洋洋巨著,用1500字講解價值分析的要求顯然十分嚴苛。所以這個詞條的內(nèi)容對于大眾,甚至對于編著全書的專家們都顯得很干,不太好把握。筆者2023年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專著《價值形式辯證邏輯原理》中,用了一萬多字講解價值邏輯下的中國哲學體系。該專著匯集了筆者十多年來在哲學、經(jīng)濟學、管理學、中醫(yī)學、教育學、陽明心學等領域的思考。但作為哲學專著,其使用的語言風格仍然顯得過于學術,好幾位同行朋友都直言看不懂。由此看來,筆者的碼字任務還沒有完成。
本書的緣起是應企業(yè)管理出版社的邀約,寫作要求是通俗好讀。于是筆者根據(jù)自己給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生開的通識課講義內(nèi)容、學生們學習中問到的問題,加上學生們對于德學思想體系的思考和應用,撰寫了這本《中華德學與現(xiàn)代經(jīng)營》。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生通識課中華德學原理源流與經(jīng)典學習導引在學生中很受歡迎,在各專業(yè)的本科生中口碑不錯。所以看來這門看似高深的智慧之學,在理解方面并非遙不可及。這本書的面世,或許多少能給希望更加深入地把握德學思想的讀者提供一些參考,也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價值分析詞條增加一些潤色和理解的空間。
本書的編寫是與研究生李欣然合作完成的。李欣然同學是一位思維縝密,對內(nèi)心感受十分敏銳的學生,很有理論洞察力。她在研究生階段對德學學理體系的內(nèi)容進行了十分細心的梳理和審視。在基本接受的前提下,也提出了很多的疑問,筆者因而對她的問題進行了回答。問答加上李欣然同學的理論梳理和理解,加起來有兩萬多字。很大程度上,她也是在為很多存此疑問的讀者質詢。在筆者看來,這些問題的提出是對這個學術體系能夠走向讀者的極大貢獻。沒有這些問題的提出,德學就如同空中樓閣,似乎很難接上地氣。
本書包含以下內(nèi)容:德學的實踐理性學理意義;德學的經(jīng)營視野;德學學理體系;管理學方法論的德學內(nèi)涵;德學學理視域下的經(jīng)營者修養(yǎng);德學問答選;兩篇筆者認為比較重要的相關學術論文,兩篇本科生用德學視野做的作業(yè)(分別為針對科學研究問題和律法構建問題的應用),以及兩篇本科生的德學課程學習感悟和收獲。
因為筆者本身學識淺薄,作為對中華文明核心精神的粗淺理解,本書的編寫難免掛一漏萬,不足之處在所難免。祈愿有識之士慧眼指正,以期日后進行完善。
程少川
程少川,男,生于1965年,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2020年中國決策學領域具影響力學者,提出并倡導中華德學學理體系,出版專著《價值形式辯證邏輯原理》,研究橫跨中西哲學、教育學、經(jīng)濟學、管理學、中醫(yī)學等眾多領域。
李欣然,女,山西太原人,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蘭州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研究領域為管理哲學、管理決策與中國德學。
第一章 引 言
第二章 德學的實踐理性學理意義
第三章 德學的經(jīng)營視野
一、價值存在于關系之中
二、天人若一與修齊治平的經(jīng)營之道
第四章 德學學理體系
一、德學的基本范疇
二、玄而又玄的關系
三、關系邏輯的基本結構元亨利貞
四、認識元亨利貞
五、價值形式辯證邏輯原理
六、價值分析的方法論
七、價值形式辯證邏輯原理下的基本結論
八、德學學理體系的學理地位和方法論意義
第五章 管理學方法論的德學內(nèi)涵
一、管理學性質爭論的起因與基本問題
二、管理本質的學理抉擇
三、現(xiàn)代管理理論的價值含義
第六章 德學學理視域下的經(jīng)營者修養(yǎng)
一、認識經(jīng)營發(fā)展的價值實現(xiàn)空間
二、經(jīng)營者的價值理性觀察視野
三、價值經(jīng)營的德學觀察視野
四、組織可持續(xù)經(jīng)營的路徑及其原理
五、超越資本經(jīng)營觀的企業(yè)家價值選擇觀察
第七章 德學問答選
一、解讀《價值形式辯證邏輯原理》范疇之間的關系
二、關于元亨利貞關系之困惑與梳理的回應
三、關于元亨利貞認識與應用的問答
附錄一 德學與價值邏輯立場下的理論探索和應用
中國哲學視域下的中國價值管理理論體系研究
整體性視域下的《周易》德學學理邏輯與學術意義導引
基于德學視域的無線輸電安全性價值評估
德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中的學術意義的思考
于中華德學原理源流與經(jīng)典學習導引課程中收獲的自我提升及成事之道
中華德學原理源流與經(jīng)典學習導引課程收獲與體會
附錄二 中華德學學理要點
主要參考文獻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