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tǒng)整理了第六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shù)經(jīng)驗傳承工作指導老師潘樹和教授臨床50余年中積累的關(guān)于中藥應用的寶貴經(jīng)驗。本書分為總論、各論兩篇,總論部分重點闡述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重要價值、中藥治病機制、臨床治病用藥原則與思路、藥物配伍和煎服方法等;各論部分參照《藥品化義》風、濕、寒、氣、血等十三門形式,分類展示了筆者關(guān)于臨床習用的八十余味中藥的心得體會,并選附案例,以為補充。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對中醫(yī)臨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醫(yī)藥學理論博大精深,蘊藏著豐富的寶藏,與古人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密切相關(guān),經(jīng)過數(shù)千年不斷充實和發(fā)展,形成了獨具特色、完整的理論體系。要想真正理解、掌握中醫(yī)藥學理論并運用于臨床,博覽熟讀歷代經(jīng)典醫(yī)籍、精思敏悟是必經(jīng)之路。古往今來,凡名醫(yī)大家,無不是在熟讀經(jīng)典古籍名著、繼承前人寶貴經(jīng)驗基礎(chǔ)上厚積薄發(fā)而成為一代宗師的。
中醫(yī)藥的生命在療效,療效來自正確的辨證和精當?shù)挠盟。因此,只有在正確辨證的前提下,熟諳藥物的功用、性味、歸經(jīng),靈活地加以配伍應用,才能提高臨床療效。
筆者臨證五十余載,堅持讀經(jīng)典、勤臨床、拜名師,熟讀歷代經(jīng)典,勤求古訓,融會心機,在臨床中將經(jīng)典原文學深學透,緊密聯(lián)系臨床,提高自己思辨能力及解決疑難病的水平。
在悠長的時光里,一代代醫(yī)家次第閃耀,理論薪火相傳。他們的名言著述,深藏瑰寶,令我輩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筆者臨床對《傷寒論》《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等經(jīng)典理論潛心鉆研,并吸收了《湯液本草》《藥品化義》《長沙藥解》《本經(jīng)疏證》等古籍精華,延伸藥物功能作用,勤于臨床,辨證靈活用藥,每每深得奧旨。為了傳承中醫(yī),我有責任、有義務將自己的臨床經(jīng)驗體會傳給中青年一代中醫(yī)。故此,萌發(fā)了撰寫用藥經(jīng)驗集的想法,乃于診讀余暇,追溯往昔,旁搜近驗,歸納整理,編成書稿。
本書分為總論、各論兩篇,總論部分重點闡述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重要價值、中藥治病機制、臨床治病用藥原則與思路、藥物配伍和煎服方法等;各論部分參照《藥品化義》風、濕、寒、氣、血等十三門形式,分類展示了筆者關(guān)于臨床習用的八十余味中藥的心得體會,并選附案例,以為補充。
2021 年本人所著的《中醫(yī)臨床辨治實錄》,內(nèi)容主要是通過研讀《傷寒雜病論》在辨證論治方面獲得的心得體會,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本次所著內(nèi)容主要是在臨床中反復應用中藥的體會。《中醫(yī)臨床辨治實錄》談及用藥但詳于辨證,本書談及辨證但詳于用藥,兩書可謂是姊妹篇。獻芹之舉,倘能于讀者有些許幫助,我愿足矣。
潘樹和
2023 年8 月于承德
潘樹和,主任中醫(yī)師,河北省首屆名中醫(yī),全國第六批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shù)經(jīng)驗傳承工作指導老師,獲振興承德杰出人才貢獻獎、承德市專業(yè)技術(shù)拔尖人才。從事中醫(yī)臨床工作50余年,對疑難雜病有較高的診治水平和獨特的診療方法。近幾年,對《傷寒論》六經(jīng)辨證、方證理論有深刻理解,用經(jīng)方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脾胃病、發(fā)熱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心身性疾病等,療效顯著。從六經(jīng)表證、焦膜入手治愈眾多疑難性疾病。
上篇 總 論
第一章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用藥規(guī)律/2
第一節(jié) 臨證用藥首辨陰陽/2
一、 四氣秉受于天/2
二、 五味秉受于地/2
三、 四氣、五味調(diào)整陰陽/2
第二節(jié) 臨證治病用藥原則與思路/3
一、 寒熱溫涼、五味藥性/3
二、 用藥須究形、色、氣、味/4
三、 氣味厚薄分,升降五類別/5
四、 升降沉浮在臨床中的應用/6
五、 藥物配伍/6
第二章 三焦證治及用藥/8
一、 三焦治則/8
二、 三焦氣化機制及用藥/8
第三章 方劑的應用/9
一、 方從法立、以法統(tǒng)方/9
二、 方劑分類/9
三、 方劑的組成和變化/ 10
四、 中藥量效關(guān)系/ 11
第四章 中藥炮制與煎服/ 12
一、 炮制/ 12
二、 中藥煎服法/ 13
下篇 各 論
第一章 風藥/ 16
一、 麻黃/ 16
二、 葛根/ 18
三、 柴胡/ 22
四、 白芷/ 26
五、 獨活/ 27
六、 蔓荊子/ 29
七、 細辛/ 30
八、 風藥補益/ 31
第二章 濕藥/32
一、 白術(shù)(附:蒼術(shù))/ 32
二、 防己/ 35
三、 萆/ 36
四、 濕藥補益/ 37
第三章 寒藥/38
一、 桂枝/ 38
二、 干姜(附:生姜、炮姜)/ 43
三、 吳茱萸/ 46
四、 附子/ 48
五、 寒藥補益/ 49
第四章 火藥/50
一、 黃連/ 50
二、 黃芩/ 53
三、 知母/ 55
四、 石膏/ 56
五、 連翹/ 58
六、 梔子/ 59
七、 大黃/ 61
八、 火藥補益/ 62
第五章 痰藥/63
一、 半夏/ 63
二、 瓜蔞/ 67
三、 貝母/ 68
四、 天花粉/ 69
五、 痰藥補益/ 70
第六章 燥藥/ 71
一、 火麻仁/ 71
二、 秦艽/ 72
三、 燥藥補益/ 73
第七章 氣藥/74
一、 厚樸/ 74
二、 枳實(附:枳殼)/ 75
三、 香附/ 78
四、 橘皮(附:橘絡、橘核、化橘紅、青皮)/ 79
五、 桔梗/ 82
六、 木香/ 84
七、 川楝子/ 85
八、 氣藥補益/ 86
第八章 血藥/87
一、 丹參/ 87
二、 澤蘭/ 88
三、 赤芍(附:白芍)/ 89
四、 桃仁/ 92
五、 紅花/ 93
六、 地榆/ 94
七、 蒲黃/ 95
八、 水蛭/ 96
九、 血藥補益/ 97
第九章 肝藥/98
一、 當歸/ 98
二、 續(xù)斷/100
三、 生地/101
四、 山茱萸/103
五、 天麻/104
六、 何首烏/105
七、 肝藥補益/106
第十章 心藥/ 107
一、 石菖蒲/107
二、 遠志/108
三、 酸棗仁/109
四、 柏子仁/111
五、 茯神/112
六、 心藥補益/112
第十一章 脾藥/ 113
一、 甘草/113
二、 黃芪/114
三、 人參(附:林下山參)/117
四、 芡實/121
五、 薏苡仁/122
六、 車前子/123
七、 澤瀉/124
八、 豬苓/125
九、 脾藥補益/126
第十二章 肺藥/ 127
一、 沙參(南沙參)/127
二、 石斛/128
三、 山藥/129
四、 桑白皮/130
五、 紫菀/131
六、 款冬花/132
七、 麥冬/133
八、 杏仁/134
九、 五味子/135
十、 射干/136
十一、 白前/137
十二、 肺藥補益/138
第十三章 腎藥/ 139
一、 牛膝/139
二、 玄參/140
三、 菟絲子/141
四、 肉蓯蓉/142
五、 鱉甲/143
六、 地骨皮/144
七、 女貞子/145
八、 墨旱蓮/146
九、 龍眼肉/146
十、 熟地黃/148
十一、 杜仲/149
十二、 沙苑子/150
十三、 補骨脂/151
十四、 腎藥補益/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