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一五六輯包括十六篇文章,人生況味欄目,作家王淼以溫暖而堅硬的筆觸,追溯了父親從1935年出生到如今的人生經歷,述說了歷史大潮中小人物的紛繁生活。舊影鉤沉欄目有三篇文章,文史學者楊潛考證的《私人相簿里的鬼子兵》,透過云志藝術館所藏老照片,解讀一個日軍侵華期間的影像,如臨其境,還原了戰(zhàn)爭現(xiàn)場;甘險峰教授則通過一個日本攝影愛好者植田茂的一幅攝影作品,查證了20世紀早期的攝影藝術,以及植田茂在歷史流變中的人生經歷;青年影像學者于岳《新中國音樂人的芳華》則通過一本畢業(yè)紀念冊,呈現(xiàn)了新中國第一代音樂人的風采。名人一瞬欄目的三篇文章,分別回顧了自臺灣來大陸工作的陳炳基、記錄了80年代作者與愛潑斯坦的交往,以及深情回憶了真性情的藝術家朱新建。本輯人與攝影欄目開始發(fā)表郭建良的攝影作品和攝影感悟。此外,私人相簿有兩篇文章,人生況味還有四篇文章。故時風物的兩篇文章分別是青年學者韓陽的《舊照里的獨樂寺山門與觀音閣》和路大荒先生的后人路方紅女士撰寫的《蒲松齡故居及墓園修復始末》。
一宗照片,那場戰(zhàn)爭……
馮克力
這輯《老照片》從發(fā)排到付梓,恰在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和抗戰(zhàn)勝利兩個紀念日之間。而近期所發(fā)生的一些熱點事件,則在表明,那場戰(zhàn)爭雖然已經過去了七十九年,但它的影響和余波,卻未曾消減,并不時地喚起后人的記憶,撥動著人們的神經。
本輯楊潛《私人相簿里的鬼子兵》,其中的圖片,均出自云志藝術館收藏的一個日軍曹長的私人影集。關于此宗影像的獨特價值,誠如作者所言,由于它的私人屬性,未經官方審查,也無不宜發(fā)表的顧忌,與當年日本官方用于宣傳而刻意擺弄的那些戰(zhàn)地寫真相比,似更接近鬼子兵的本相。即便如此,解讀和呈現(xiàn)此宗照片,也并非簡單的事情,作者為鉤沉、梳解這些背景資料相對闕如的圖片,探微索隱,旁征博引,頗見功力。而作者的分寸與拿捏,多少也是對那場戰(zhàn)爭余波的某種回應。此中的微妙與況味,讀者自可體悟。
日本的侵華戰(zhàn)爭,既影響了中國的國運,也改變了許多中國人的命運。臺灣青年陳炳基因不滿日本侵略者的奴化與歧視,從反抗殖民壓迫到投身中共所領導的革命,背井離鄉(xiāng),在大陸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見本輯陳小兵《從艋岬出發(fā)的無悔人生》)。七七事變后,正就讀燕京大學的山西青年李靜清毅然中斷學業(yè),回鄉(xiāng)投身抗日斗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見本輯秦志敏《我的姥爺和姥姥》)。日本人打進家鄉(xiāng)來的那年,王淼的父親才兩三歲,而他跟隨奶奶去鄉(xiāng)下逃難,藏在路邊的墳頭后面躲避日本人的馬隊那一刻,成了他此生最初的記憶(見本輯王淼《父親》)。如今的中國家庭,上溯兩三代,幾乎都有蒙遭日本侵略的或苦難或悲壯的經歷;蛟S正是這些感同身受的遭際,才使得絕大多數(shù)的國人對各色侵略者所標榜的大東亞共榮圈之類的說辭,具有了天然的免疫,對于侵略與反侵略的正邪之辨,通常也是不會迷失的。
須知這免疫,可是以六百多萬平方公里國土的淪喪、三千多萬軍民的死傷、幾億民眾的顛沛流離和五千多億美元的財產損失為代價的,怎能不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