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夫龍,山東棗莊人。文學博士,博士后,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與文化、人文教育與傳統(tǒng)文化。中國郭沫若研究會理事,中國老舍研究會理事,中國武俠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及成果鑒定專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教育BU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評審專家,山東省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東省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委員。獨立主持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BU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各一項,獨立主持在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參與國家級課題和省部級課題多項。已出版專著三部、編著五部,參著、參編文學史和作品選多部。在國內(nèi)CSSCI、中文核心等各類期刊,以及海外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九十余篇。
序 俠氣豪情:中國新文學作家的另一面
緒論 文學與俠文化:古老而常新的文化因緣
第一節(jié) 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歷史、現(xiàn)狀與反思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思路與創(chuàng)新點
上編 中國新文學作家與俠文化的歷史性關系
第一章 俠文化:理論方法與思想資源
第一節(jié) 俠的起源:諸學說批判與綜合說提出
第二節(jié) 俠的歷史詮釋與當下定位
第三節(jié) 俠文化的思想資源
第四節(jié) 俠文化精神的內(nèi)涵
第二章 中國新文學作家的俠文化淵源
第一節(jié) 晚清尚武任俠思潮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家學背景與生活環(huán)境的濡染
第三節(jié) 地域民風及其文化精神的浸潤
第四節(jié) 個性氣質(zhì)和現(xiàn)代性體驗的激發(fā)
第三章 中國新文學作家的俠性心態(tài)及其時代特征
第一節(jié) 崇俠情結:俠性心態(tài)的集中體現(xiàn)
第二節(jié) 文化碰撞與價值耦合
第三節(jié) 俠性與人性的融匯:人格建構的現(xiàn)代思路
第四節(jié) 大、小傳統(tǒng)的溝通:文化建構的價值探尋
下編 中國新文學作家與俠文化的精神相遇
第四章 批判中建構:人格建構和文化建構
第一節(jié) 魯迅:舉起投槍的精神界斗士
第二節(jié) 老舍:激揚劍膽鑄民魂的現(xiàn)代文俠
第三節(jié) 沈從文:湘西游俠精神的歌者與行者
第五章 認同與張揚:復仇精神和反抗意志
第一節(jié) 郭沫若:鳴奏俠文化精神的現(xiàn)代神曲
第二節(jié) 蔣光慈:高舉復仇利刃的革命俠僧
第三節(jié) 蕭軍:擎起民族復仇精神和反抗意志的火炬
第六章 反思中否定:精神鴉片和迷魂湯
第一節(jié) 茅盾:武俠小說是小市民的迷魂湯
第二節(jié) 鄭振鋒:武俠小說的流行關系我們民族的運命
第三節(jié) 瞿秋白:呼喚中國的西萬諦斯
第四節(jié) 革命者立場上的否定之反思
第七章 自由與逍遙:原始正義和生命激情
第一節(jié) 劉紹棠:構建慷慨悲歌、俠骨柔腸的江湖世界
第二節(jié) 莫言:重鑄自由正義、雄強任俠的生存空間
第三節(jié) 賈平凹:再造俠匪烏托邦的想象
結語 俠文化:靈魂召喚與價值期待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