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教師部分已發(fā)表論文的文集,全書包括自然辯證法、系統(tǒng)科學哲學、科學技術哲學、科學實踐哲學、產業(yè)哲學和科技倫理與環(huán)境倫理六部分,各部分在學科領域都具有一定的代 表性。透過本文集,讀者既可以了解不同時期教師們關心的學術熱點問題,也可以看到研究水準提升的過程。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總序/1
前言/1x
自然辯證法
自然選擇單位的問題解析/3
“CP對稱性破缺起源”的發(fā)現與自然辯證法/12
信息時代的空間觀念——對流空間概念的反思與拓展/20
凱德洛夫與中國/28
論科學中的信念/39
試論科學技術中的形象思維/51
理論對于經驗的主導作用與整體主義/60
大數據方法:科學方法的變革和哲學思考/68
自然辯證法應重視科學實踐方法論/81
自然辯證法課程改革中的STS課程體系建設/91
系統(tǒng)科學哲學
試論系統(tǒng)的整體性原理/99
耗散結構理論、時間和認識論/108
柯爾莫哥洛夫:復雜性研究的邏輯建構過程評述/119
科學技術哲學
科學說明和歷史解釋——論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方法論統(tǒng)一性/131
科學中的認知與價值一與陳瑞麟教授商榷/149
隱性知識、隱性認識和科學研究/158
論科學的“祛利性”/166
實驗實在論中的儀器問題/175
科學修辭學對于理解主客問題的意義/185
技術哲學與技術史/195
技術終將失控?——“深藍”獲勝引起的思考/209
論當代技術哲學的經驗轉向——兼論分析技術哲學的興起/217
從意識形態(tài)批判到“后技術理性”建構——馬爾庫塞技術批判理論的現代性詮釋/226
科學實踐哲學
走向實踐優(yōu)位的科學哲學一科學實踐哲學發(fā)展述評/237
再論兩種地方性知識——現代科學與本土自然知識地方性本性的差異/249
實踐建構論:對一種科學觀的初步探討/260
產業(yè)哲學
產業(yè)哲學唯物史觀視野中的產業(yè)哲學/273
試論產業(yè)發(fā)展人性關懷的哲學根基/282
產業(yè):打開了的人的本質力量的書/290
產業(yè)哲學視野中全球生產方式的演化及其特征——從福特制、豐田制到溫特制/297
科技倫理與環(huán)境倫理
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倫理責任/311
進化與倫理中的后達爾文式康德主義/320
生態(tài)女性主義及其意義/330
阿倫·奈斯的深層生態(tài)學思想/340
蓋亞假說——一種新的地球系統(tǒng)觀/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