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為明代梅得春編集。梅氏為幕僚而兼通醫(yī)藥,于萬歷二十三年(1595)撰成此書。其書3卷,共收藥560味,分12部。梅氏謂該書可統(tǒng)會杏林百氏之元(元者,善之長),故以會元名書。該書早于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成書,且李時珍未能見到此書,故其書設(shè)立藥條,非同《本草綱目》以藥物基原(種)為條目,而是以處方藥名立條,如熟地黃、生地黃,白芍藥、赤芍藥,草烏、川烏等各分別立條。各藥先明性味良毒、反畏及升降浮沉、陰陽歸經(jīng)等,次述藥物主治及配伍用藥法等,或闡釋其理。條末或簡述藥物形態(tài)、質(zhì)量鑒別或藥物炮制等內(nèi)容。其書所引多為《證類本草》《湯液本草》《本草衍義補遺》,尤推崇朱丹溪用藥法。該書國內(nèi)僅見清初書目著錄,原書失傳,惟日本存該書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序刊本一部。
【1】醫(yī)典重光珍版海外中醫(yī)古籍善本叢書依托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重點課題及國家科技部課題,搜尋散佚海外的、國內(nèi)失傳的古醫(yī)籍、失傳的珍稀版本,具有極高的版本價值、文獻(xiàn)價值和應(yīng)用價值。【2】每種古醫(yī)籍包括影印本、繁體校點本及簡體校點本,做到影排對照,繁簡互檢。【3】我國醫(yī)史文獻(xiàn)學(xué)科帶頭人鄭金生教授和張志斌教授擔(dān)綱整理、校點,顧問為王永炎院士及第六屆樹蘭醫(yī)學(xué)杰出貢獻(xiàn)獎中華圖書特殊貢獻(xiàn)獎獲得者、德國知名漢學(xué)家文樹德教授,日本知名漢學(xué)家真柳誠教授。
從事中醫(yī)及醫(yī)史文獻(xiàn)研究53年。曾任中醫(yī)醫(yī)史文獻(xiàn)學(xué)科學(xué)術(shù)帶頭人。主持海外散佚古醫(yī)籍的搶救回歸課題7項,主持的課題獲得部局級科技一等獎2個,2等獎6個。獲2016年全國優(yōu)秀古籍圖書一等獎,2004中華中醫(yī)藥學(xué)會科學(xué)技術(shù)獎?著作獎一等獎、2003年第4屆全國古籍整理優(yōu)秀圖書二等獎。
卷上 /001
藥性升降浮沉補瀉之法2/002
五臭湊五臟例/002
諸經(jīng)瀉火之藥/002
引經(jīng)報使 /002
草部第一 計一百九十四3 味 /003
當(dāng)歸 /003
防風(fēng) /003
升麻 /004
羌活 /004
獨活 /004
柴胡 /005
葛根 /005
前胡 /005
甘4 菊花 /006
細(xì)辛 /006
白芷 /006
芎? /007
藁本 /007
1 目錄:原書各卷有目錄,今均集中于書前,各藥后增標(biāo)頁碼。原各卷目錄末之卷目
錄終刪訖。各部藥數(shù)用小字。
2 藥性……之法:此條前原有附字。原書將此條及此下三條作附錄,綴于上卷目錄之
后。今去附字,將此四條標(biāo)題補入上卷目錄之首,正文置于草部之前。
3 四:據(jù)正文實際藥數(shù)當(dāng)作五。
4 甘:原無。據(jù)正文補。
麻黃 /007
桔梗 /008
半夏 /008
南星 /009
人參 /009
天門冬 /010
麥門冬 /010
甘草 /010
熟地黃 / 011
生地黃 / 011
白術(shù) /012
蒼術(shù) /012
黃耆1 /013
白芍藥 /013
赤芍藥 /014
石菖蒲 /014
遠(yuǎn)志 /014
五味子 /014
知母 /015
貝母 /015
黃芩 /015
黃連 /016
胡黃連 /016
大黃 /017
連翹 /018
龍膽草 /018
天花粉 /018
1 耆:原作蓍,據(jù)《證類本草》卷七黃耆條改。
瓜蔞仁 /019
苦參 /019
香附子 /019
縮砂仁 /020
玄胡索 /020
秦艽 /020
威1 靈仙 /020
木香 /021
澤瀉 /021
車前子 /021
玄參 /022
牛膝 /022
天麻2 /022
白蒺藜 /023
防己 /023
紫菀 /023
百部 /024
款冬花 /024
馬兜鈴 /024
百合 /024
茵陳蒿 /024
郁金 /025
姜黃 /025
蓬莪術(shù) /025
京三棱 /025
白豆蔻 /026
1 威:原作葳,不合命名原意,據(jù)《證類本草》卷十一威靈仙改。
2 天麻:原脫。據(jù)正文補。
草豆蔻 /026
紅豆蔻 /026
肉豆蔻 /026
茴香 /027
旋覆花 /027
肉蓯蓉 /027
鎖陽 /027
山藥 /028
菟絲子 /028
黃精 /028
巴戟天 /028
破故紙 /029
何首烏 /029
葶藶子 /029
石斛 /030
蒲黃 /030
續(xù)斷 /030
艾葉 /030
地榆 /031
大小薊 /031
白薇 /031
金銀花 /031
益母草 /031
青黛 /032
藍(lán)實 /032
紅花 /033
附子 /033
烏頭 /033
天雄 /034
白附子 /034
高良姜 /034
萆薢 /035
木通 /035
通草 /035
瞿麥 /035
牛蒡1 子 /036
射干 /036
常山 /036
青蒿 /037
蛇床子 /037
牽牛子 /037
甘遂 /038
大戟 /038
山豆根 /038
木賊 /038
使君子 /039
蘆薈 /039
石韋2 /039
仙茅 /039
蘭葉 /039
芫花 /040
紫草 /040
蘆根 /040
燈心草 /040
1 蒡:原作旁,據(jù)《證類本草》卷九惡實條改。
2 韋:原作葦,據(jù)《證類本草》卷八石韋條改。
海藻 /041
昆布 /041
藜蘆 /041
白斂 /041
白及1 /042
蒼耳 /042
水萍 /042
牡丹皮 /042
地膚子 /043
商陸 /043
骨碎補 /043
白頭翁 /043
阿魏 /044
蓽澄茄 /044
蓽撥 /044
馬藺花 /044
淫羊藿 /045
狗脊 /045
白鮮2 皮 /045
茅根 /045
劉寄奴 /046
貫眾 /046
葫蘆巴3 /046
預(yù)知子 /046
1 及:原作芨,據(jù)《證類本草》卷十白及條改。
2 鮮:原作蘚,據(jù)《證類本草》卷八白鮮皮條改。
3 巴:原作芭,據(jù)《證類本草》卷十一葫蘆巴條改。
茵芋 /046
萎蕤 /047
草決明 /047
萱草根 /047
赤箭 /047
狶薟1 草 /047
蒲公英 /048
漏蘆 /048
萆麻子 /048
茜根 /048
羊躑躅 /049
夏枯草 /049
庵子 /049
營實 /049
絡(luò)石 /049
生卷柏 /050
麥句2 姜 /050
丹參 /050
景天 /050
沙參 /050
王不留行 /051
白花藤 /051
石龍芮 /051
敗醬 /051
酸漿 /051
1 狶薟:原誤作稀簽,據(jù)《證類本草》卷十一狶薟條改,下同此誤徑改。
2 句:原誤作狗,據(jù)《證類本草》卷七天名精條改,與正文合。
大青 /052
王瓜 /052
澤蘭 /052
白藥 /052
葒1 草 /052
甘松香 /053
王孫 /053
茅香花 /053
莨菪子 /053
鉤吻 /053
青葙2 子 /054
羊蹄根 /054
狼毒 /054
馬鞭草 /054
苧根 /054
甘蕉根 /054
續(xù)隨子 /055
金星草 /055
鶴虱 /055
蚤休 /055
山慈菰 /055
馬勃 /056
海金沙 /056
雞冠子 /056
草烏 /056
川烏 /056
1 葒:原誤作紅,據(jù)《證類本草》卷九葒草條改,與正文合。
2 葙:原誤作箱,據(jù)《證類本草》卷十青葙子條改。
卷中 /057
木部第二 計八十九1 味 /058
桂/058
茯苓 /058
赤茯苓 /059
茯神 /059
琥珀 /059
松脂 /059
槐角實 /060
槐花 /060
柏子仁 /061
側(cè)柏葉 /061
枸杞子 /061
地骨皮 /061
黃蘗 /062
山茱萸 /062
竹葉 /063
苦竹葉2 /063
竹瀝 /063
杜仲 /063
藿香 /064
厚樸 /064
烏藥 /064
益智子 /064
豬苓 /065
巴豆 /065
1 八十九:據(jù)正文實際藥數(shù)當(dāng)作九十。
2 苦竹葉:原脫。據(jù)正文補。
皂莢 /065
天丁 /066
桑白皮 /066
吳茱萸 /066
川椒 /067
胡椒 /067
蘇方木 /067
麒麟竭 /067
山梔子 /068
檳榔 /068
大腹皮 /069
合歡 /069
枳殼 /069
枳實 /070
荊瀝 /070
蔓荊子 /070
郁李仁 /070
訶子 /071
干漆 /071
川楝1 子 /071
桑寄生 /072
沒藥 /072
丁香 /072
沉香 /073
檀香 /073
蘇合香 /073
1 楝:原作練,通楝。雖為通假字,然此處為藥名,按凡例改用常用藥名。后同
不注。
乳香 /073
龍腦香 /074
辛夷1 /074
茶茗 /074
紫葳 /074
雷丸 /075
五倍2 子 /075
木鱉子 /075
蜜蒙花 /075
天竺黃 /076
榆皮 /076
楮實子 /076
五加皮 /076
金櫻子 /077
秦皮 /077
秦椒 /077
胡桐淚 /077
墨/077
安息香 /078
仙人杖 /078
海桐皮 /078
石楠 /078
樗木皮 /078
棕櫚子 /079
衛(wèi)矛 /079
黃藥根 /079
1 夷:原誤作香。據(jù)正文改。
2 倍:原作棓,據(jù)《證類本草》卷十三五倍子條改。
白楊皮 /079
桄榔子 /080
莽草 /080
芫花 /080
牡荊實 /080
蕪荑 /080
虎杖根 /081
蕤仁 /081
楓香脂 /081
降真1 香 /081
柳花 /081
釣藤 /082
沒石子 /082
山茶花 /082
菜部第三 計二十二味 /082
生姜 /082
干姜 /082
紫蘇 /083
荊芥 /083
薄荷 /083
蘿卜子 /084
白芥子 /084
蔥/084
雞蘇 /084
韭/085
瓜蒂 /085
香薷 /085
1 真:原誤作貞,據(jù)《證類本草》卷十二降真香條改,與正文合。
冬葵1 子 /085
莧實 /086
白冬瓜 /086
甜瓜 /086
苦瓠 /086
水芹 /087
馬齒莧 /087
茄/087
薤/087
葫/087
果部第四 計三十一味 /088
橘皮 /088
青皮 /088
山查 /088
蓮子 /089
藕/089
雞頭子 /089
覆盆子 /089
大棗 /089
桃仁 /090
杏仁 /090
宣木瓜 /091
烏梅 /091
梨/091
沙糖 /091
胡桃 /092
荔枝核 /092
1 葵:原誤作瓜,據(jù)《證類本草》卷二十七冬葵子條及實際內(nèi)容改,與正文合。
葡萄 /092
栗子 /092
芰實 /093
橙子皮 /093
櫻桃 /093
柿/093
枇杷葉 /093
柑子 /094
甘蔗 /094
安石榴 /094
楊梅 /094
林檎 /094
海松子 /095
橄欖 /095
烏芋 /095
米谷部第五 計二十一味 /095
胡麻 /095
粳米 /096
粟米 /096
麥蘗 /096
薏苡仁 /096
浮小麥 /097
神曲 /097
罌粟殼 /097
麻仁 /098
淡豉 /098
赤小豆 /098
白扁豆 /098
酒/099
醋/099
飴糖 /099
菉豆 /099
蕎/099
醬/100
黍米 /100
粱1 米 /100
大豆黃卷 /100
卷下 /101
金部第六 計十一味 /102
金屑 /102
銀屑 /102
生銀 /102
密陀僧 /102
鐵精 /103
鐵漿 /103
秤錘 /103
鐵華粉2 /103
古文錢 /104
馬銜3 /104
銀膏 /104
玉石部第七 計六十一味 /104
玉屑 /104
1 粱:原作梁,通粱。 雖為通假字,然此處乃藥名,按凡例改用常用藥名。后同不注。
2 華粉:原作粉華。據(jù)正文乙轉(zhuǎn)。
3 銜:原作啣。同銜。據(jù)改。
丹砂 /104
云母 /105
石鐘乳 /106
石膏 /106
滑石 /107
樸硝 /107
芒硝 /108
玄明粉 /108
硝1 石 /108
紫石英 /109
赤石脂 /109
雄黃 /109
石硫黃 / 110
靈砂 / 110
硇砂 / 111
硼砂 / 111
水銀 / 111
輕粉 / 112
白礬 / 112
砒霜 / 112
無名異 / 112
食鹽 / 113
青鹽 / 113
空青 / 113
曾青 / 113
禹余糧 / 114
綠礬 / 114
1 硝:原作消,據(jù)正文改。
磁石 / 114
凝水石 / 114
陽起石 / 115
孔公孽 / 115
珊瑚 / 115
石蟹 / 115
馬腦 / 115
天子藉田三推1 犁下土 / 116
伏龍肝 / 116
石灰 / 116
鐺墨 / 116
鉛2 丹 / 117
胡粉 / 117
酸漿水 / 117
青礞石 / 117
井華水 / 118
菊花水 / 118
臘3 雪 / 118
泉4 水 / 118
半天河水 / 119
繅絲湯 / 119
花蕊石 / 119
梁上塵 / 119
潦水 /120
甘爛水 /120
1 推:原誤作堆,據(jù)《證類本草》卷四天子藉田三推犁下土條改,與正文合。
2 鉛:原誤作松,正文亦同,乃 之誤。 即鉛,據(jù)改。
3 臘:原作臈。同臘。據(jù)改。
4 泉:原作漿,據(jù)《證類本草》卷五泉水條改。
冰水 /120
代赭 /120
石燕 /120
鹵堿1 /121
膩粉 /121
陳壁土 /121
海石 /121
自然銅 /121
人部第八 計十七味 /122
人乳汁 /122
亂發(fā) /122
頭垢 /122
人牙齒 /122
耳塞 /123
童便 /123
人中白 /123
婦人月水 /123
天靈蓋 /123
人血 /124
胞衣 /124
胞衣水 /124
人中黃 /124
男子陰毛 /124
人精 /124
妊婦爪甲 /125
髭須 /125
禽部第九 計十七味 /125
1 堿:原作鹹,今改作堿,注見正文卷下鹵堿條。
丹雄雞 /125
鶩肪 /126
鷓鴣 /126
雁肪 /126
雄雀屎 /126
蝙蝠 /127
雉肉 /127
孔雀屎 /127
鴟頭 /127
? /127
鳩/128
烏鴉 /128
練鵲 /128
白鴿 /128
慈烏 /128
鶻 /129
鵜鴣 /129
獸部第十 計二十味 /129
龍骨 /129
龍齒 /129
麝香 /130
牛黃 /130
阿膠 /131
鹿茸 /131
鹿角 /131
鹿角霜 /132
鹿角膠 /132
犀角 /132
羚羊角 /133
虎脛骨 /133
膃肭臍 /133
象牙 /134
牛乳 /134
青羊膽 /134
羊肉 /134
牡狗陰莖1 /135
豬肉 /135
麂/135
蟲部第十一 計四十七味 /135
蜂/135
蜜/136
露蜂房 /136
黃蠟 /136
白蠟 /136
蜻蛉 /137
螢火 /137
石蠶 /137
?蟲 /137
蜚蠊 /137
蝸牛 /137
樗雞 /138
蠐螬 /138
文蛤 /138
猬皮 /138
蜘蛛 /139
1 陰莖:原作腎。據(jù)正文改。
葛上亭長1 /139
芫青 /139
地膽 /140
鼃/140
白僵2 蠶 /140
原蠶蛾3 /141
全蝎 /141
桑螵蛸 /141
蟬蛻 /142
斑貓4 /142
虻蟲 /142
水蛭 /142
蜈蚣 /142
蛤蚧 /143
蝦蟆 /143
白頸5 蚯蚓 /144
真珠 /144
牡蠣 /144
五靈脂 /145
真珠牡 /145
玳6 瑁 /145
海蛤 /145
蛤蜊 /146
1 亭長:原作長亭。據(jù)正文乙轉(zhuǎn)。
2 僵:原作姜,據(jù)正文改。
3 蛾:原脫,據(jù)正文補。
4 貓:原作毛,據(jù)正文改。
5 白頸:二字原無。據(jù)正文補。
6 玳:原作瑇,同玳,據(jù)改。
蜆/146
蚌蛤 /146
車螯 /147
蚶/147
淡菜 /147
鼠婦 /148
田中螺 /148
牡鼠 /148
魚部第十二 計二十一味;附蛇類1 計九種 /148
烏賊魚 /148
蠡魚 /149
魚 /149
鯽魚 /149
鮑魚 /150
鯉魚 /150
鰻鱺魚 /150
魚甲2 /150
鮫魚 /150
白魚 /151
鱖魚 /151
青魚 /151
河豚魚 /151
石首魚 /151
鯔魚 /152
鱸魚 /152
鱟/152
1 類:原無,據(jù)正文補。
2 魚甲:原作甲魚,據(jù)《證類本草》卷二十一 魚甲條乙轉(zhuǎn)。
馬刀 /152
鱔魚 /152
蟹/153
蝦/153
蛇蛻 /153
白花蛇 /153
烏蛇 /153
金蛇 /154
銀蛇 /154
蝮1 蛇膽 /154
敗龜板 /154
鱉甲 /155
鯪鯉甲 /155
校后記 /157
藥名拼音索引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