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關系著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問題,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后繼有人的問題。因此,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理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點。本書堅持與時俱進,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注重實踐操作,對于進一步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研究、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研究內容、提高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水平等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期待本研究能夠為提升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作出一定貢獻。
紅色基因是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不同歷史階段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光榮傳統(tǒng)與優(yōu)良作風、精神譜系的內在核心,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果的延續(xù),是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神內核因子。新時代大學生是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全面推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關系著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問題,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后繼有人的問題。因此,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理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點。
本書立足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這一主題,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邏輯理路,全面闡釋了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相關概述,追溯了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思想理論淵源,探究了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現(xiàn)實狀態(tài),剖析了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原則、目標、內容與方法,建構了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實踐路徑。全書主要包括以下六章。
第一章是緒論。主要對選題背景、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研究重點和難點、創(chuàng)新點進行了全面梳理。
第二章是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相關概述。主要是對是什么進行具體回應。從新時代大學生的特征、紅色基因的內涵及其特征出發(fā),通過對相關概念的解析,進一步界定紅色基因、紅色文化、紅色資源三者間關系,進而闡釋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的發(fā)展歷程;分析紅色基因的外顯存在形式,主要有紅色檔案、紅色文物、紅色地標、紅色展館、紅色藝術(紅色文學、紅色音樂、紅色影視、紅色美術作品);基于新時代背景從多個視角審視、比較、總結、探尋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重要意義、時代訴求及現(xiàn)實挑戰(zhàn)。
第三章是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理論基礎與思想資源。主要對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理論基礎與思想資源進行梳理、提煉、分析、考察、反思。重點是分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論述。主要包括理論闡釋、信念精神、宗旨意識、傳統(tǒng)作風、自我革命五個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對傳承紅色基因提出加強科學保護、開展系統(tǒng)研究、打造精品展陳、強化教育功能四個具體要求。闡釋了什么是紅色基因,為什么要傳承紅色基因,怎樣傳承紅色基因,為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第四章是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現(xiàn)狀考察。這一章是對為什么的回答。在對我國20余所高校的2654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和高校部分教師展開深度訪談的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對當前高校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深入探討。明晰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過程中已取得的成績,對存在的問題深入剖析背后原因,為下一步研判提供實踐依據(jù)。
第五章是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目標、原則、內容與方法。這一章是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綜合分析、系統(tǒng)闡釋部分,指出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要明確目標,即培養(yǎng)大學生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總體目標,培養(yǎng)大學生成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踐行者是具體目標。遵循三個相統(tǒng)一基本原則,即黨性與人民性相統(tǒng)一原則、繼承性與創(chuàng)新性相統(tǒng)一原則、科學性與實效性相統(tǒng)一原則;明晰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內容是蘊含紅色基因的理想信念教育,蘊含紅色基因的傳統(tǒng)作風教育,蘊含紅色基因的精神譜系教育;運用四個相結合的方法,即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榜樣示范與體驗感染相結合、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相結合、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
朱彤(1979年11月出生),現(xiàn)任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檔案館館長,博士,副研究員。全國青年檔案業(yè)務骨干(2022年)。從事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文化研究。發(fā)表核心及C刊論文10余篇,多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主持7項省部級檔案相關科研項目,其中一項獲北京市檔案優(yōu)秀科技成果三等獎。作為主編出版《尋訪·記憶口述學科史》《尋訪·記憶口述校史》《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校友口述訪談實錄》三本書籍(地質出版社)。
第一章 緒 論.........................................................................................................1
一、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1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8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20
四、研究的重點、難點與創(chuàng)新點................................................................24
第二章 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相關概述...............................................27
一、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相關概念............................................27
二、紅色基因的外顯存在形式....................................................................39
三、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重要意義、時代訴求及現(xiàn)實挑戰(zhàn)....52
第三章 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理論基礎與思想資源...........................63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提供豐富理論基礎............63
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提供思想資源................82
第四章 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現(xiàn)狀考察...................................................90
一、問卷調查與訪談概況............................................................................90
二、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取得的成績............................................98
三、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存在的問題..........................................107
四、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117
第五章 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目標、原則、內容與方法.................126
一、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目標..................................................126
二、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原則..................................................134
三、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內容..................................................143
四、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方法..................................................155
第六章 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實踐路徑.............................................161
一、增強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中大學生內在驅動力..................161
二、豐富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中紅色基因的外顯存在形式......171
三、營造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的適宜環(huán)境體系..........................183
附 錄
附錄1 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調查問卷.................................200
附錄2 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教育訪談提綱.................................206
參考文獻.................................................................................................................208
后 記.....................................................................................................................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