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安石的生命與學術歷程出發(fā),在與北宋其他思想流派的比較中,展現(xiàn)荊公新學的獨特價值以立足經典的制度建構為核心的事功之學。亦論述新學門人的生平、著述,新學的盛衰與影響。附錄為王安石《易解》輯佚。
較之十多年前的《荊公新學研究》,本書在緒論中極有見地地評析了荊公新學研究的若干問題,包括反思道學中心的學術史敘述將通向理學的心性之學視為發(fā)展方向與評價維度。具體論述中,王安石及其門人對各經典的吸收、闡釋、利用與學術影響成為增訂本著力尤多的塊面,在論述的深度與廣度上有很大提升?梢哉f本書是從學術文化角度理解王安石變法的鑰匙。也是以王安石為切入點,理解儒家及百家佛老的窗口。
劉成國,男,生于1977年,山東高密人。2002年獲浙江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現(xiàn)為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紫江青年學者。2004年至2016年任教于浙江工業(yè)大學人文學院,2008年破格1年晉升教授。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20092010)、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駐訪學者(2015)。出版專著有:《荊公新學研究》、《變革中的文人與文學:王安石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考論》、《王安石年譜長編》。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史》、《中華文史論叢》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
增訂本序………………………………………………………… 李華瑞 1
序………………………………………………………………… 肖瑞峰 1
緒 論 荊公新學研究中的若干問題…………………………………1
第一節(jié) 新學之名………………………………………………………6
第二節(jié) 新學的分期與盛衰…………………………………………10
第三節(jié) 新學的學派屬性……………………………………………15
第四節(jié) 新學的本質和特色…………………………………………22
第一章 王安石的學術歷程與思想發(fā)展( 上)………………………31
第一節(jié) 少年求學……………………………………………………31
第二節(jié) 初露鋒芒……………………………………………………48
第三節(jié) 出處之道……………………………………………………59
第四節(jié) 走向經學……………………………………………………72
第五節(jié) 草創(chuàng)《 易解》…………………………………………………83
第六節(jié) 注釋《 洪范》…………………………………………………97
第二章 王安石的學術歷程與思想發(fā)展( 下)……………………118
第一節(jié) 江寧講學……………………………………………………118
第二節(jié) 注釋《 周禮》…………………………………………………136
第三節(jié) 修訂《 字說》…………………………………………………145
第四節(jié) 出入自在……………………………………………………155
第五節(jié) 斷裂與連續(xù)…………………………………………………165
第三章 荊公新學門人與著述考……………………………………179
第一節(jié) 新學門人考…………………………………………………179
第二節(jié) 王安石著述考………………………………………………212
第三節(jié) 新學學者著述考…………………………………………251
第四章 荊公新學的學術建構和理論特色…………………………272
第一節(jié) 重敘道統(tǒng)以儒為主、 整合百家的學術取向………272
第二節(jié) 建構本體……………………………………………………283
第三節(jié) 辨析人性……………………………………………………291
第四節(jié) 學以至圣圣人觀與功夫論…………………………318
第五節(jié) 制度之源天道與人性之間…………………………332
第六節(jié) 義理解經新學的治經特色、 成就與弊病…………347
第五章 荊公新學的盛衰………………………………………………383
第一節(jié) 新學在宋代的盛衰………………………………………383
第二節(jié) 理學與新學的對峙………………………………………413
第三節(jié) 蜀學對新學之批評………………………………………457
第六章 荊公新學對宋代學術思想史之影響………………………486
第一節(jié) 《 周官新義》 與宋代《 周禮》 學……………………………486
第二節(jié) 斷爛朝報 與《 春秋》 學…………………………………502
第三節(jié) 新學與 孟子升格………………………………………510
第四節(jié) 尊經卑史:北宋后期的史學之厄………………………527
第五節(jié) 新學與宋代的性命之學…………………………………539
附錄 王安石《 易解》 輯佚………………………………………………550
參考文獻…………………………………………………………………601
后記………………………………………………………………………626
增訂本后記………………………………………………………………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