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主講“反腐”“修身”的雜文集。
從新聞記者到紀檢干部,多年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匯成此集。微言大義,激濁揚清。把道理講實,講細,講透,把實實在在的利害關系講明白,讓人知大勢、明紀法、存敬畏、行正道。關注社會發(fā)展,關心人類命運,關懷個體感受,發(fā)聲,是為了社會更美好。那些看似淺顯的道理,不但要說,還要常說,只有大家都說,這個社會才是健康的,充滿朝氣和活力的。
《松間輕語》文章篇幅不長,語言樸實無華,字里行間彌漫著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在李偉明先生娓娓講述中,讀者很容易被其細膩的文筆和富有哲理的語言深深吸引,同時讀后又會讓人引發(fā)無限思考,發(fā)人深省,《松間輕語》可謂是一部融故事性、趣味性和哲理性于一體的優(yōu)秀集子。
20世紀90年代末,著名
雜文家邵燕祥先生發(fā)表過一
篇題為《不再做反腐文章》
的雜文,大意是說自己多年
來寫了許多反腐文章,都夠
出一本書了,但貪污腐敗的
案件連年直線上升,可見寫
了也沒用,所以不再為此浪
費筆墨。我當時正值對社會
滿懷憧憬的年紀,讀了邵先
生的文章之后,深不以為然
,專門寫了一篇與他唱反調
的小文章《不說也不行》,
認為“喪失了說的權利,我
們就會更可憐,只能眼睜睜
看著別人放肆貪污腐敗”,
所以,“該說的,還是要說
,說了未必有用,不說一定
沒用”。該文先后在《寧波
日報》《江西工人報》發(fā)表
過,除了自己有印象,當然
談不上任何影響。
那時,我在報社工作,
寫這篇小文章是站在輿論監(jiān)
督的角度,認為群眾應該通
過“多說”,對貪官造成一定
的輿論壓力,免得他們太肆
無忌憚。
我也沒想到,十幾年后
,自己會從一名新聞記者變
成一名紀檢干部。一晃,在
紀檢機關工作快八年了,先
后干了三個崗位,分別是地
級市紀委宣傳部部長、監(jiān)督
檢查室主任,縣級市紀委書
記(按例兼任市監(jiān)委主任)
,不管是哪個崗位,都與反
腐敗直接相關。紀委的宣傳
部,按我的理解,其存在的
**意義就是以不同的方式
對干部進行廉政教育:監(jiān)督
檢查室則屬于辦案部門之列
,直接處理問題線索(也就
是處理人)。至于紀委書記
,那更是黨風廉政建設與反
腐敗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在職
責范圍內。不管在哪個崗位
,我都覺得,一體推進“三
不”(不敢腐、不能腐、不
想腐),最需要時間、也是
最難解決的就是“不想”的問
題。
在紀委工作,看問題的
角度已和當年在媒體時有所
不同。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做的
不僅僅是監(jiān)督干部,還應著
眼于呵護干部成長。如何才
能讓公職人員自覺遠離腐敗
?當我面對面接觸了大量活
生生的案例之后,更加感到
,要讓干部少犯錯誤,豈能
不做“反腐文章”。從關心干
部的角度來說,反腐倡廉的
相關話題、相關道理一定要
說,不但要說,還要多說常
說。
的確,有些人認為,反
腐敗靠“說”是沒用的,貪官
們并不會把那些道理聽進耳
里記在心里。一度,我也對
此頗為疑惑,不敢確定廉政
教育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否多余。直
到有一次,和一名落馬的縣
級政府一把手在留置場所面
對面,當我問到他這個問題
時,他非?隙ǖ乇硎荆毫
政教育非常有用,就是你們
平時“說”得太少了,以至過
一段時間后,自己緊繃的神
經又漸漸松弛了,加上大權
在握等原因,于是最終沒避
免今日這個結局。他還說,
如果不是因為平時也算看了
一些案例通報、接受了一些
警示教育,使自己有所收斂
,那么,他犯下的事還會更
大。
既然連落馬官員都認為
我們說得太少,有必要多說
,那么,我們就該反思:我
們平時說得到底夠不夠?說
的方式到底行不行?說的效
果到底好不好?倘若能把握
節(jié)奏,改進方式,注重效果
,對干部多些貼心而管用的
溝通交流,讓他們切實知大
勢、明紀法、存敬畏、行正
道,不是在很大程度上保護
了干部嗎?
正是有感于此,從擔任
紀委宣傳部長開始,我便有
意識地結合工作中的所見所
聞所感所思所悟,陸續(xù)寫了
一批不妨稱為“廉政隨筆”的
文章。文中提到的案例,有
些是外地的(都在權威媒體
公開報道了),有的則發(fā)生
在身邊(當然,這種情況,
就不具體點名了—也沒必要
點名,因為,教訓主要體現
在事情上,至于發(fā)生在誰身
上并不重要)。文章在報刊
發(fā)表后,還在自己的公號推
送過,希望與更多的讀者尤
其是公職人員分享這些體會
。這一部分文章,主要收錄
在本書的上輯。
做了數年的廉政教育,
我覺得,這事并不算什么技
術活,它未必需要太高深的
理論,太高大上的形式。它
更需要的是,把道理講實,
講細,講透。也就是說,要
實實在在把利害關系講明白
。馬克思說過,“思想”一旦
離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丑
。對多數干部來說,能結合
其自身利益,把貪腐的后果
說清楚,讓他們端正三觀,
守住內心,基本就算成功了
,太空洞的說教反而沒法讓
人入耳入心入腦。
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
廳印發(fā)《關于加強新時代廉
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并發(fā)
出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
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高
層把廉潔文化建設放在這種
高度,可謂正當其時。全面
從嚴治黨快十年了,除了繼
續(xù)保持懲治的高壓態(tài)勢,確
實需要著力解決一些根本性
的問題。而文化的力量,正
可以幫助我們從源頭上解決
問題,關鍵要看我們是否重
視發(fā)揮它的作用,是否懂得
借助它的力量。我想,作為
一名基層紀檢監(jiān)察干部,有
機會,還是要多和公職人員
談談這些切身的體會,聊聊
這些粗淺的道理,盡可能從
思想觀念上影響一批人,讓
他們切實認識到貪腐的無意
義。尤其是對年輕的公職人
員,更要把這件事擺在重要
位置。新入職人員是一張白
紙,讓他們走正第一步,走
好每一步,需要的就是廉政
教育時時抓.廉潔話題常常
說。如果這一代人的內心厚
植了廉政文化之根,若干年
后的政治生態(tài)就可能大有改
李偉明,男,1973年生于江西省寧都縣,雜文作家。贛州市第二屆“十大紅都之子”。出版《我想我說》《平常人事》《領導干部讀資治通鑒》《那時心情》《歷史不會開玩笑——李偉明讀史隨筆選》《青春誤會》《吳村逸事》《疑似夢境》《書田守望》《向古人借智慧:歷史的回音》等著作。
不但要說,還要常說——《松間輕語》自序
上輯 人在職場
工作需要好心情
知道與做到
守住“雅好”
加固“第一道防線”
幾千個號碼背后是權力的威風
諾基亞之敗,領導者之鑒
給“問題”一條出路
儉以養(yǎng)廉
文化滋養(yǎng)其“根”,才有“枝繁葉茂”
走好第一步,走正每一步
勿為“浮云”遮望眼
且防“平流無石處”
行走鄉(xiāng)村話“振興”
水務局何時“不逼供”?
豈因“進退”而沉淪
“船到碼頭”當慎終
“窮怕了”可怕嗎?
著手解決內心的問題
謹防虛榮心催生貪欲
警惕“甘言”
覆者悔己遲,來者防未萌
“如醴之交”不靠譜
念及親人淚滂沱
收人錢財矮三分
警鐘還須時時敲
人在“低谷”尤須慎
僥幸之念不可存
透過“摳門”說“私心”
保佑貪官的菩薩定然不是好菩薩
權力太大莫得意
不事苞苴夢亦清
喇叭與脾氣
小小點贊耐尋味
物欲填不滿精神的空虛
形式主義為何屢治不絕
身處“淤泥”當如何
寧為草芥不為藤
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看病與監(jiān)督
不以文采論英雄
下輯 心游萬仞
可以沒錢,不可無信
不知沙縣小吃,無須驚愕
手表與時間
你是不是想多了
保留一點簡單
何時告知原因
“享受豬肉二斤”
攀登的樂趣
從遵守時間規(guī)定做起
“敕封狀元”散發(fā)的腐朽氣息
“回爐”事件的道歉關乎誠信
十幾架相機包圍一株瘦梅
有圖未必有真相
讓靈魂跟上
有感于電信詐騙團伙的落網
“撞臉”源于創(chuàng)造意識的缺失
別了,職稱外語
當心網絡掏空了大腦
重要的是過程
“準考證新聞”泛濫引發(fā)的杞人之憂
當“寬松教育”不再那么“神”
常識不可漠視
為“殼”所累難致遠
時評何妨“慢一拍”
“水滸市”及地名、區(qū)劃
倒車上坎
偷換概念非私事
“神醫(yī)輩出”的背后必有不作為
上錯車
廉官“李有叔”,原來是誤讀
過度城市化的三大隱憂
爭論何妨求同存異
礙人礙己,幫人幫己
當幸福來得太突然
減到最后是雜文
讓人負累的“儀式感”
我不是“紅人”
文憑這東西
多問一句
心有他人即為俠
網上拉票檢驗什么
華榮之言后為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