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論述了傳統(tǒng)天然蠟燙蠟技術和合成蠟燙蠟技術的研究成果,闡述了天然蠟和合成蠟的性質(zhì)、燙蠟技藝、燙蠟性能、燙蠟機理等有關燙蠟處理在木材領域中新的研究成果,并將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同時討論了一些燙蠟技術應用中的問題。
宋魁彥,博士,東北林業(yè)大學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北林業(yè)大學教學名師,曾獲黑龍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主講的“木制品工藝學”課程獲得黑龍江省省級精品課程;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木材與人類生活”主講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現(xiàn)代家具研究、古家具與建筑研究、設計與材料研究、木材理學與人居環(huán)境、木材保護與功能修飾。曾在芬蘭和加拿大從事合作研究工作。曾指導和正在指導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共125人,在國內(nèi)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發(fā)表學術論文達300多篇,授權專利100余項。撰寫專著11部,已主持并完成了黑龍江省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研究任務)七項和橫向科研項目四項。
上篇 天然蠟燙蠟技術
1 緒論
1.1 燙蠟技術歷史背景
1.2 天然蠟的應用和研究進展
1.2.1 天然蠟的應用
1.2.2 天然蠟的研究進展
1.3 天然蠟在木材中的應用研究
1.3.1 天然蠟燙蠟技藝研究
1.3.2 天然蠟對木材的保護作用
1.4 木材的環(huán)境學特性
1.4.1 木材的視覺特性
1.4.2 木材的觸覺特性
1.4.3 木材的調(diào)節(jié)特性
1.5 天然蠟燙蠟木材評價研究
1.5.1 單指標評價
1.5.2 多指標評價
1.6 存在的問題
2 天然蠟性質(zhì)
2.1 蜂蠟
2.1.1 蜂蠟來源
2.1.2 蜂蠟理化性能
2.1.3 蜂蠟特征官能團
2.1.4 蜂蠟結(jié)晶結(jié)構(gòu)
2.1.5 蜂蠟熱重分析
2.1.6 蜂蠟熔融行為分析
2.2 蟲白蠟
2.2.1 蟲白蠟來源
2.2.2 蟲白蠟理化性能
2.2.3 蟲白蠟特征官能團
2.2.4 蟲白蠟結(jié)晶結(jié)構(gòu)
2.2.5 蟲白蠟熱重分析
2.2.6 蟲白蠟熔融行為分析
3 天然蠟燙蠟技藝與表面性能優(yōu)化
3.1 材料與工具
3.1.1 材料
3.1.2 工具
3.2 天然蠟燙蠟技藝
3.2.1 燙蠟性能影響因素
3.2.2 表面打磨過程
3.2.3 著色過程
3.2.4 燙蠟過程
3.2.5 工藝流程圖
3.2.6 表面性能標準
3.3 天然蠟燙蠟木材表面性能
3.3.1 天然蠟燙蠟木材附著力
3.3.2 天然蠟燙蠟木材硬度
3.3.3 天然蠟燙蠟木材耐熱性
3.3.4 天然蠟燙蠟木材耐冷液性
3.3.5 天然蠟燙蠟木材耐磨性
3.3.6 天然蠟燙蠟木材耐水性
3.3.7 天然蠟燙蠟木材抗沖擊性
3.3.8 天然蠟燙蠟木材耐霉菌性
3.4 天然蠟燙蠟木材表面性能優(yōu)化
3.4.1 優(yōu)化方法
3.4.2 純蜂蠟燙蠟木材性能優(yōu)化
3.4.3 共混蠟燙蠟木材性能優(yōu)化
4 天然蠟燙蠟木材表面裝飾性能
4.1 燙蠟木材顏色
4.1.1 試驗方法
4.1.2 天然蠟燙蠟木材顏色
4.1.3 著色燙蠟木材顏色
4.1.4 仿珍著色燙蠟木材顏色
4.2 燙蠟木材光澤度
4.2.1 試驗方法
4.2.2 天然蠟燙蠟木材光澤度
4.2.3 著色燙蠟木材光澤度
4.3 燙蠟木材粗糙度
4.3.1 試驗方法
4.3.2 天然蠟燙蠟木材粗糙度
4.3.3 著色天然蠟燙蠟木材粗糙度
4.4 燙蠟木材表面紋理
4.4.1 試驗方法
4.4.2 天然蠟燙蠟木材紋理
4.5 燙蠟木材表面心理量
4.5.1 試驗方法
4.5.2 天然蠟燙蠟木材心理量
4.5.3 著色燙蠟木材視覺心理量
5 天然蠟與木材結(jié)合機理
5.1 燙蠟木材疏水性
5.1.1 試驗方法
5.1.2 燙蠟木材疏水性分析
5.2 天然蠟與木材的特征官能團
5.2.1 試驗方法
5.2.2 天然蠟與木材表/界面官能團分析
5.3 天然蠟與木材的結(jié)晶結(jié)構(gòu)變化
5.3.1 試驗方法
5.3.2 天然蠟燙蠟木材結(jié)晶結(jié)構(gòu)分析
5.4 燙蠟木材微觀結(jié)構(gòu)
5.4.1 試驗方法
5.4.2 天然蠟燙蠟木材微觀結(jié)構(gòu)分析
5.5 燙蠟木材的熱穩(wěn)定性
5.5.1 試驗方法
5.5.2 燙蠟木材的熱穩(wěn)定性分析
6 天然蠟燙蠟木材耐老化特性
6.1 天然蠟燙蠟木材表面顏色變化
6.1.1 試驗方法
6.1.2 燙蠟云杉木材表面顏色變化
6.1.3 燙蠟榆木木材表面顏色變化
6.2 天然蠟燙蠟木材表面性能變化
6.2.1 試驗方法
6.2.2 顏色變化
6.2.3 光澤變化
6.2.4 天然蠟燙蠟木材附著力變化
6.2.5 天然蠟燙蠟木材接觸角變化
6.2.6 天然蠟燙蠟木材含水率變化
6.3 天然蠟燙蠟木材的耐老化機理
6.3.1 天然蠟燙蠟木材蠟層表面形貌變化
6.3.2 天然蠟燙蠟木材界面化學結(jié)構(gòu)變化
7 天然蠟燙蠟木制品品質(zhì)綜合評價
7.1 燙蠟木制品品質(zhì)評價指標構(gòu)建
7.1.1 評價指標的選取
7.1.2 評價指標體系構(gòu)建
7.2 燙蠟木制品的品質(zhì)權重確定
7.2.1 判斷矩陣構(gòu)造
7.2.2 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
7.2.3 獲得權重和排序
7.2.4 原始數(shù)據(jù)處理
7.3 燙蠟木制品的評價模型構(gòu)建
7.3.1 層次分析法評價模型
7.3.2 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評價模型
7.3.3 支持向量機評價模型
7.3.4 燙蠟木材品質(zhì)評價模型校驗
上篇參考文獻
下篇 合成蠟燙蠟技術
8 合成蠟燙蠟技術發(fā)展趨勢
8.1 合成蠟燙蠟技術研究背景
8.2 合成蠟改性研究
8.2.1 合成蠟的化學改性
8.2.2 合成蠟的物理改性
8.3 合成蠟在木材中的應用研究
8.3.1 合成蠟處理木材技術
8.3.2 合成蠟對木材的保護作用
8.4 合成蠟處理木材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