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六年。“行人起開!”咣當——“勿妨接財!”咣當—“吉日吉時!”咣當——“禮拜金山!”咣當——重重的鑼聲由遠及近,潘家大集熙熙攘攘的人們,不管是賣布的還是賣菜的,慌忙把自己的貨物往路邊拽了又拽,有人干脆把身子退進溝里,一腳踏在路面,一腳跐著溝坡,兩米寬的路面,瞬間清場……
蜿蜒曲折而又富饒的金脈藏在那座山、那座城里。
金燦燦的背后是幾代人蹚平的崎嶇、搏出的輝煌。
看到的是金都招遠,胸懷的是中國力量!
序言: 金脈承千年,文字永流傳
“玲瓏背”位于羅山,因有豐富的黃金儲量被載入世界地質史冊,而羅山,則是渤海灣畔最高的山,為山東招遠所轄。億萬年前的火山噴發(fā)造就了羅山的瑰麗和神奇。羅山的黃金開采遺跡可以追溯至春秋時代,黃金開采的文字記錄起自宋朝。羅山腹地有座“玲瓏金礦”,為歷代朝廷高度重視。這片黃金礦田,直到現(xiàn)在依然在被開采。在上千年的時光里,羅山為歷朝歷代貢獻了無數(shù)的黃金。在抗日戰(zhàn)爭中,招遠向延安秘密輸送黃金13萬兩,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yè);新中國建立后,招遠境內勘探出兩千多條黃金礦脈,黃金產量連續(xù)42年位居全國第一!爸袊S金第一村”在招遠,“中國黃金第一鎮(zhèn)”在招遠,招遠市2002年被命名為“中國金都”。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槍桿子里面出政權”,但是沒有錢就買不了武器。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招遠黃金以及依托黃金成立的北海銀行,是經濟戰(zhàn)線上支撐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最重要的基石。在為了中國革命勝利而去奪取黃金的漫漫長路上,無數(shù)先烈在白色恐怖中秘密與敵人斗智斗勇,甚至付出了妻離子散、英勇犧牲的代價。直到半個多世紀后,招遠13萬兩黃金送延安的秘密壯舉才被公開。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國家一窮二白,直到改革開放之前,支撐中國國際外交和國內行業(yè)建設的重要經濟來源,依然是黃金,黃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國家最重要的創(chuàng)匯產品。1975年,毛澤東委托周恩來抓黃金事業(yè),周恩來總理把這個歷史重任交給了國務院副總理王震。招遠境內全域金礦林立,無數(shù)黃金工作者從四面八方會聚招遠,肩負行業(yè)使命,殫精竭慮,把中國的黃金開采冶煉從艱難的手工采選,一步步推向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生產,一些黃金技術取得專利權甚至走在世界前沿。
招遠自古以來就是因金而生的,這座伴隨黃金成長的小城,仿佛中華大地上一座黃金鑄造的金色豐碑。作為中國黃金協(xié)會的老兵,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作為一個縣級市,招遠的黃金對于中國革命和中國建設的貢獻,令任何一個縣市都難以望其項背。毋庸置疑,這一矚目成就的背后是黃金大地上幾代民眾的舍生忘死、砥礪奮進、矢志不渝、前赴后繼。是他們,用鮮血和汗水為這片土地贏得了“金”字桂冠,而這一榮譽的背后,有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故事令人感慨萬千……《金城天府》的作者將這翻天覆地的時代變化和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進步付諸文字,繪制出一幅悲壯豪邁、氣勢恢宏的百年畫卷。
上千年的黃金生產歷史,造就了金都招遠的神奇道場,也造就出招遠民眾和黃金業(yè)者“金質為尊,金品為王”般的品性。作者王冶是一位資深記者,她在家鄉(xiāng)蓄力三十年,打磨出這部關于黃金的史詩級別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這是一部“含金量”非常高的文學作品,用心閱讀這本書,可以了解招遠黃金前世今生的坎坷來路,可以細品親情愛情友情的善緣意境,可以思考家國在上的歷史擔當。作為一個在黃金行業(yè)摸爬滾打了四十年的從業(yè)者,我非常欣慰有人站出來,用文學語言為黃金著書立傳。金脈承千年,文字永流傳,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文學殿堂中,《金城天府》的出版,使黃金史上從此有了一朵永不凋零的金色花朵。祝賀王冶女士,祝賀招遠,也祝福中國黃金行業(yè)所有同仁。
中國黃金協(xié)會黨委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
后記
這是一棵黃金之樹,根深扎在招遠百年、千年,無法撼動。
從仰望這棵黃金之樹的茂密枝葉,到尋求千尺樹根的神秘姿態(tài),令我下定決心的,是一次觸及靈魂的拍攝。那是在2014年1月20日,作為招遠電視臺的記者,我扛著攝像機陪同中央電視臺攝制組拍攝《萬兩黃金送延安》,尋找那些年那些事的人證和物證。
那天,天氣奇寒,但是碧空萬里,沒有絲毫雨雪征兆。剛剛踏進玲瓏地界,就有雪花在陽光下?lián)湎蜍嚧埃齼蓛,清晰可辨,似有話說。我心里一動,對同行的人輕輕耳語:“是不是那些遠去的英靈有所感應?”
等到了羅山,雪花也就消停了,大地上干干凈凈。
日寇侵華掠奪中國黃金的罪證——玲瓏通洞依然還在。攝制組爬上羅山,拍攝了玲瓏通洞附近兩座日本人修建的炮樓,那些炮樓依然十分堅固,供機槍對外大面積掃射的梯狀窗口,令人看后心有余悸。
得知攝制組來意,玲瓏金礦辦公室主任打開了一座建筑物久已封閉的大門,那正是日本人在羅山玲瓏金礦建立的第一座選廠。登山,爬梯,進屋。濃重的霉味和陳腐氣息撲面而來,我下意識地低下了頭。定神,抬頭,掃視;璋瞪铋煹氖覂龋孟癫鍧M了槍戟,森嚴陰沉。支撐起那座十幾米高的建筑的立柱、橫柱,包括斜插加固的柱子,全是粗大的木頭,帶有黑舊的顏色。它們縱橫交錯,一眼看去,不像是車間倒像是電影中令人恐怖的牢獄。
站在選廠二樓面西拍攝,對面的車間又闊又深,因為閉門鎖戶,光線很暗。就在那時,我攝像機鏡頭對準的車間屋頂,突然有一片如水一樣的東西從屋頂?shù)目吡袨a落進室內,是水,還是光,辨不真切。但是,毫無縫隙的動感流瀉,真真切切存在著,這讓大家一度各種猜測,卻并不能確定那是什么。
選廠內部拍攝結束,收工。
跨出選廠的大門,門外的景象令人目瞪口呆:不過一刻鐘的時間,天地之間,從無到有,已經白茫茫一片。雪如噴吐,差不多在地上鋪了兩個銅錢厚,那雪,還在飛揚、飛揚……
這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嗎?
不!我心凄厲!
強盜入侵,招遠兒女眾志成城,將黃金秘密送抵延安,在這條秘不能宣的經濟大動脈上,在共和國崛起的血色道路上,曾經有中華民族一批又一批無法盡數(shù)的優(yōu)秀兒女,或奉獻了生命,或永遠地消失。我感到靈魂的震顫,像有什么東西戳中了心靈,瞬間從脊梁直抵頭頂,我甚至有些驚駭。
這段驚天地泣鬼神的黃金歷史,七十年后才淺淺浮現(xiàn),我被震驚得喘不過氣來。此后經年,無論如何,我都忘不掉站在玲瓏金礦看到的羅山白茫茫的顏色;我也忘不掉站在日本人所建的那座陰森的選廠中,那一場我從未見過的雪之動感十足的無縫流瀉。
我的家鄉(xiāng)盛產黃金,諸多神秘的黃金故事和黃金大咖的經歷,曾經給了我太多真實的感觸與感動。我曾問過一位礦長,第一次下礦井的印象是什么,他答非所問:“第一次下井上來之后我就發(fā)起了高燒!”還有一位礦長說:“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圍著礦區(qū)轉一圈,只要看見有樹被毀,井下一準出工傷!”
在近三十年的記者生涯中,我曾經采訪過不少礦長和礦工,也曾扛著攝像機,幾乎走遍了招遠市屬金礦地上地下采選和冶煉的全部工段。新聞表達其實早就滿足不了我內心對家鄉(xiāng)的敬重。作為一名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的會員,我曾想用真實的文字記錄家鄉(xiāng)黃金的百年歷史,無奈時光流逝、時代變遷,感覺太多的東西捉不住。那些無法定格的事、那些遠去的人,終究還是以文學作品的姿態(tài)沉淀下來,之所以在這部作品中引入真實的戰(zhàn)斗和英雄人物,比如趙書策和靈山戰(zhàn)役,因為這是北海銀行和膠東抗大活動在招遠的重要佐證,而在若干革命歷史大事記錄和展館中,招遠是被嚴重忽略的一環(huán),幾乎了無痕跡。這讓追蹤昔日現(xiàn)場的我,常常忍不住落淚生悲。
小說高于現(xiàn)實,超脫地域限制,尤其不適合應用真實的名稱。但是,我不愿意,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告訴世人:“這就是黃金招遠!無與倫比!”我愛生活在這片黃金土地上的父老鄉(xiāng)親們沉默的高貴,他們如同深藏在黃金大地的金脈,安靜神秘、耐人尋味。如果說寫作是一場靈魂的修行,那么《金城天府》就是我從心底對家鄉(xiāng)招遠的禮敬。
創(chuàng)作《金城天府》時,由于閱歷有限,我?guī)缀醪殚喠怂泄_發(fā)行的與招遠以及招遠黃金相關的歷史和文史資料,也曾跑遍了周邊縣市的檔案館、革命歷史博物館,采訪了相關事件的親歷者。不能一一盡敘,特此致謝,如有不當與不妥,敬請聯(lián)系。
感謝中國黃金協(xié)會黨委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濤先生、南非碩豐集團董事長孫曉棟先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君善先生的大力支持;感謝招遠大尹格莊金礦原礦長穆太升先生的專業(yè)指正;感謝好友孫少榮、王曉燕、閆海燕的真情相助。
謹以此書獻給我的父親,獻給招遠的父老鄉(xiāng)親和奮斗在黃金戰(zhàn)線上的朋友。新書出版在即,沒有喜悅,唯有忐忑,生怕能力不及,對不起腳下這片厚重的黃金大地……
王 冶
2023年4月8日
王冶:招遠電視臺記者,山東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出版散文作品集《鳥島囈語》。
序 言…………………………001
上 部
第一章…………………………003
第二章…………………………013
第三章…………………………023
第四章…………………………034
第五章…………………………049
第六章…………………………060
第七章…………………………074
第八章…………………………086
第九章…………………………098
第十章…………………………110
第十一章………………………126
第十二章………………………143
第十三章………………………152
第十四章………………………177
第十五章………………………191
第十六章………………………207
下 部
第一章…………………………215
第二章…………………………230
第三章…………………………247
第四章…………………………263
第五章…………………………278
第六章…………………………295
第七章…………………………307
第八章…………………………321
第九章…………………………334
第十章…………………………352
第十一章………………………372
第十二章………………………384
第十三章………………………395
第十四章………………………404
后 記…………………………447
上部
第一章
民國十六年。
“行人起開!”咣當——
“勿妨接財!”咣當——
“吉日吉時!”咣當——
“禮拜金山!”咣當——
重重的鑼聲由遠及近,潘家大集熙熙攘攘的人們,不管是賣布的還是賣菜的,慌忙把自己的貨物往路邊拽了又拽,有人干脆把身子退進溝里,一腳踏在路面,一腳跐著溝坡,兩米寬的路面,瞬間清場。
有個外地來的客商大為吃驚:“是誰這么大的排場?”
一好心人迅速將其拽到旁邊,低聲解釋:“金疙瘩拜山時辰掐得準,耽誤了老爺進山接財,鞭子不長眼!”
聲聲斷喝,越來越壯,銅鑼開道,旌旗招搖,四個大漢挑著碩大的朱紅食盒,疾步而行,李老爺坐在滑竿上,就連眼角的余光都沒有瞥給集市上的人們。
這隊人馬疾速穿過集市,直奔羅山,趕集賣貨的人才重新擺布攤位,說話也開始輕松活泛起來?蜕踢在疑惑:“不是說只有狀元故里,新人結婚的時候才能敲狀元鑼嗎?”
“這個地方出門敢敲鑼的,除了金疙瘩還有誰?!”一個賣布的頭也不抬地回答。
“有錢就可以敲重鑼?!”那人滿臉艷羨地望著那隊遠去的人馬,仿佛漏掉一次直面金身的機會。許久之后,他滿面狐疑地回過頭問:“不是說金疙瘩家日進斗金嗎?怎么會穿著布衣短褂?”
“黃金只賜彎腰人!”有人作答。
金疙瘩家大業(yè)大,冬有貂皮大氅,夏天納涼穿的是令人咂舌的竹節(jié)衣,素常連水果都由花朵一樣的小丫鬟去了皮掏了核,小心地用帕子側身托著送到唇邊,才肯張口。唯獨“拜山神、接金脈”這件事情,金疙瘩絕不含糊,十天一小拜,一個月一大拜,必定親力親為,身上穿著粗布短衣進羅山。山神賞賜,才會行不落空,接到金脈,才能穩(wěn)發(fā)大財,金疙瘩當然虔誠滿滿。
銅鑼開道,拜山神,接金脈,這是李府的做派,也是李府的警告,商販擋路,自有背槍帶刀的家丁厲聲呵斥,馬鞭劈頭蓋臉甩下來:“耽擱老爺接金,你們全家的命都不夠償!”
金疙瘩家的鞭子不是嚇唬人的,商販損了貨物只能自認倒霉,事后回家養(yǎng)傷不說,當下還得磕頭如搗蒜地賠禮。
潘家大集知道底細的人都學乖了,聽到鑼聲,會麻溜起身讓路,鑼聲就是信號:金疙瘩要去羅山接金脈了!
羅山是一座神奇的黃金之山,自古以來盛產黃金。
這座大山里有多少黃金,沒人知道,這里祖祖輩輩的人們唱著一首歌謠:“羅馬山,金玲瓏,金梁玉柱在其中,誰若找到開山匙……”
黃金因其尊貴,自古以來,就成為神權的象征。
黃金天賜神授,相傳需要有緣、得法,方能獲得。
前者不言而喻,后者自有許多傳說佐證:
相傳有個南方佬會相金,他從南方一路走到北方,在羅山看出了名堂,就在當?shù)乜蜅0烤米。此人在羅山一不務工,二不經商,一年四季在羅山除了轉山轉水別無他事。
羅山盛產黃金,大雨過后,羅山的浮皮金砂會被溪流雨水裹挾,沖積到特定的地帶集中沉淀,這樣的金窩窩,簡直就是聚寶盆,定期收集金砂即可。這南方人在羅山一住就是二十年,一次在山中遇雨受寒,病倒在客棧,店家跑前跑后,精心照料,南方人的身體好轉,人也醒悟過來:金子再多,也得有命花。
這人想明白之后,就有了回家的打算。感恩店家對待自己親如家人,南方人返鄉(xiāng)之前,把客棧掌柜帶上羅山,指著金窩告訴店家:這個石窩乃是聚寶盆,每次羅山下大雨之后,就可以到這個金窩窩拾取金砂。
店家半信半疑,還是按捺不住好奇,依言行事,果然在雨后拾到金砂,屢試不爽。店家欣喜若狂,遂把這個秘密告訴了老婆。這婆娘雨后跟著丈夫來到山上,果然看到一個比蒜臼子大不了多少的溪流窩眼中,存了肉眼可見的金砂。這女人貪財,慫恿丈夫:“這個金窩太小了,要是把這個金窩窩擴一擴,積存的金砂豈不更多?”
店家習慣了聽從自家娘兒們的吆喝,當下兩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是把堅硬巖石上的金窩窩,擴大了一倍不止。哪里知道,自從這個金窩被改變形狀之后,每次下過大雨,就再也看不到任何金砂了。
又過了十年,南方佬穿金戴銀,舊地重游,走進羅山客棧,見到客棧非但沒有起色,反而一派頹敗之象,店家的精神也有些不濟,南方佬大驚:“老哥,我估摸您早就該家大業(yè)大了,這是咋了?”
店家告訴南方佬,自打他們擅自擴了金窩,再也沒見到一粒金砂。老婆追悔莫及,得了心病撒手而去;自己顧了這頭顧不上那頭,對客人照顧不周,生意被新開的客棧分流,越來越蕭條,弄成了這般光景。南方佬仰天長嘆:“黃金不從貪心人!”
也有人并無求財之心,卻在羅山河沙中無意踢蹬出塊狗頭金,悄無聲息帶回家,日子不顯山不露水地充盈起來——此乃羅山山皮子上裸出的浮金,風吹日曬,松動成砂,遇水而動,遇到的人便有大幸運,叫命里有財。
羅山是一座金山,開采過黃金的山民不勝枚舉,少數(shù)有心且大膽的后代,會在深山老坑里一點一點撬了含金礦石,悄悄帶回家,小打小鬧砸砸淘淘,整點金砂,這事須得萬分小心,否則就會有牢獄之災:羅山自古就有官府盯著,擅自采礦被官府擒獲,要被沒收罰錢,甚至獲罪。
黃金貴不可言,其魅力自不必多說,想在羅山求財?shù)娜撕芏,其中不乏有權有勢者。只是這些人沒有緣法,到了羅山胡采亂挖,或者找不到金脈,竹籃打水一場空;或者山神降罪,事故頻發(fā),終究還是發(fā)不了財。
疙瘩李的祖上貴為四府道臺,李府一是有采金批文;二是有接金神諭;三是有坐金之婦,順風順水在羅山開采黃金幾十年。
金疙瘩李家在羅山深處,開金洞,采礦石,年復一年,采出的礦石大多都是富礦,好多黃金礦石里的黃金肉眼可見:或如碎米之嵌,或如麥麩斜插,或像碎線臥卷,明晃晃的金子在陽光下清晰可辨,喜煞個人。這些細微的黃金與沉重的巖石緊密結合在一起,唯有碾碎磨成細粉用水淘,才能提煉出黃金。
羅山平闊處,金疙瘩堆砌起一眼望不到邊的大磨和溜床,碎礦,提金;碎礦的人汗流浹背掄大錘,把大石塊敲成小石塊;推大磨就像驢打磨,幾個壯漢圍著大石磨呼呼啦啦轉,不停地把碎石磨成石粉。碎石大錘和石頭大磨大得令人驚詫,干活的人臉上頭上落著一層厚厚的石粉,破布蒙著鼻子嘴巴,睫毛沾了石粉灰,一個個灰頭土臉,日復一日地機械掄錘、推磨打轉,看著令人絕望,端的不如拉溜提金有趣。
提金的溜板像床板一樣,只是一頭高一頭低,一字排開,選礦人蹲在溜床高處揮著小笤帚,從左邊掃到右邊,從右邊掃到左邊,片刻不停。工人旁邊置有一口蓄水大甕,溜板斜鋪在溜床上,與地面連接處,挖有與溜床等寬的淺坑。大甕甕底鉆有一個指頭粗細的透眼圓洞,工人用長線一頭系了壓墜,扔在甕里,另一頭系了指頭粗細長短的小木桿搭在大甕外面。無須用水,就把小木桿塞進洞眼止水。拉溜時只需要拔掉木桿,水就從溜床高處落向溜板,扯出一幅緩緩的水面。工人把磨細的礦石粉鏟到溜床上,五指握攏茅草扎的小笤帚,對著落在溜床水面的礦石粉拍拍蘸蘸,在水中攤勻,接著翻掌,手心朝上,晃動手腕,小笤帚在不急不緩的水面,一左一右、不緊不慢劃著扇面掠過礦石粉,石渣石末順水滾動,落進溜板前方的地坑,細微的金粒和金末,則會形同貪睡的小懶人,順水晃動幾下,便栽倒在溜板上,待得溜板陰干,拿了帶毛的兔蹄,打掃溜板上閃閃發(fā)光的金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