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兼收并蓄式的作品集,旨在講述歐洲人在過去八百年間對中國的認知與理解。
編者別出心裁地選取了歷史上十六位在西方影響力大的代表性人物關于中國的看法和觀點,他們包括馬可·波羅、塞繆爾·珀切斯、利瑪竇、萊布尼茨、伏爾泰、孟德斯鳩、約翰·巴羅、黑格爾、馬克思、古伯察、馬克斯·韋伯、羅素、卡爾·榮格、波伏娃、茱莉亞·克里斯蒂娃、羅蘭·巴特等,其身份包括商人、旅行家、傳教士、外交官、思想家、哲學家、作家等,其著述涵蓋從歐洲人與中國初步接觸到歐洲啟蒙時代對中國的認知,再到近現(xiàn)代對中國的看法,直至20世紀70年代對中國的親身考察經歷。
本書立足當代,引導讀者在從歷史視角看中國的同時也重新審視現(xiàn)代中國,更有助于讀者弄清楚歐洲與中國關系的歷史淵源。
凱瑞·布朗(Kerry Brown),倫敦國王學院中國學教授,劉氏中國研究院院長
1967年生于英國肯特郡,擁有劍橋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倫敦泰晤士河谷大學漢語普通話研究生文憑(優(yōu)等)以及利茲大學中國政治和漢語專業(yè)博士學位。
英國著名且非;钴S的中國研究領域的教授,擔任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亞太項目高級研究員、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政府學院客座教授、德國全球事務研究所《當代中國事務雜志》(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聯(lián)合主編,以及肯特考古學會候任會長。
20122015年,擔任悉尼大學中國政治學教授和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并主持歐洲-中國研究與咨詢網絡(ECRAN)工作;20062012年,任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亞洲項目負責人;19982005年,供職于英國外交和聯(lián)邦事務部任英國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后擔任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東帝汶科科長;19941996年,旅居中國內蒙古地區(qū)。
著有二十多部關于當代中國的作品,涵蓋中國歷史、政治、文化、城市等多個領城。近年著作包括:《五城記》《中英關系的未來》《中國夢:中共文化和權力的來源》《中國的世界:中國想要什么》。
鄧澄兒
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外交和傳播,擁有政府和治理專業(yè)碩士學位。曾擔任新華社國際新聞主播、新華社手機電視臺國際合作部主管。
全球化智庫(CCG)由王輝耀博士和苗綠博士于2008年在北京創(chuàng)辦。2018年,全球化智庫成為首家獲得聯(lián)合國特別咨商地位的中國智庫。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2020年度的《全球智庫報告》中,躋身全球頂級智庫百強榜單,名列第64位。據中國工程院與浙江大學研究機構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21年度《全球智庫影響力評價報告》,全球化智庫在全球智庫TOP100榜單中名列第26位,在中國智庫TOP100榜單中名列第7位,連續(xù)兩年位列中國社會智庫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