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28 元
叢書名: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河南省考古發(fā)掘報告
- 作者:河南省文物局主編
- 出版時間:2022/12/1
- ISBN:9787030743657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K878.05
- 頁碼:768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28cm
《淅川申明鋪——2007~2009年度考古發(fā)掘報告》是一部全面系統(tǒng)公布河南南陽淅川申明鋪遺址2007~2009年發(fā)掘成果與專題研究的綜合性考古報告。申明鋪遺址此次揭露面積5500余平方米,發(fā)現(xiàn)了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東周時期的楚文化,一直延續(xù)到西漢、東漢、魏晉、唐、宋、明、清等若干歷史時期豐富的文化遺存。仰韶文化時期典型遺跡和石葉、小石片等遺物為研究史前石器技術(shù)演變提供了重要線索;東周時期豐富的文化遺跡與墓葬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楚文化研究的空白;兩漢時期墓葬為探討豫西南地區(qū)漢代葬俗、葬制以及與鄰近區(qū)域同時期墓葬的對比研究均提供了實物資料;同時,西晉、唐、宋、明、清時期的墓葬資料,也為了解家族墓地制度和地方歷史增添了考古材料。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wù),請掃碼獲取。
目錄
前言 (i)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節(jié) 地理位置與自然環(huán)境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自然環(huán)境 (3)
第二節(jié) 歷史背景與考古工作歷程 (6)
一、歷史背景 (6)
二、考古工作歷程 (6)
第三節(jié) 工作概況 (8)
一、田野工作經(jīng)過 (8)
二、工作方法 (9)
第四節(jié) 資料整理與報告編寫 (11)
一、資料整理 (11)
二、報告編寫說明 (13)
第二章 遺址分區(qū)與地層堆積 (15)
第一節(jié) 遺址分區(qū) (15)
一、遺址南區(qū)與北區(qū) (15)
二、布方和發(fā)掘情況 (16)
第二節(jié) 地層堆積 (16)
一、概述 (16)
二、南區(qū)地層堆積 (18)
三、北區(qū)地層堆積 (20)
第三節(jié) 遺址布局與文化分期 (22)
第三章 居址 (24)
第一節(jié) 史前時期 (24)
一、房址相關(guān)遺跡 (24)
二、灰坑 (47)
三、其他遺存 (79)
第二節(jié) 東周時期 (82)
一、灰坑 (82)
二、地層出土遺物 (156)
第三節(jié) 漢晉時期 (174)
一、灰坑 (174)
二、其他遺存 (190)
第四節(jié) 唐宋及以后 (195)
一、唐宋時期 (195)
二、明清時期 (208)
第五節(jié) 小結(jié) (212)
第四章 墓葬 (218)
第一節(jié) 史前時期 (218)
一、豎穴土坑墓 (218)
二、甕棺葬 (220)
三、小結(jié) (221)
第二節(jié) 東周時期 (221)
一、概述 (221)
二、墓葬分組舉例 (223)
三、東周墓葬的年代與分期 (333)
第三節(jié) 西漢時期 (350)
一、墓葬介紹 (350)
二、西漢墓葬的年代與分期 (430)
第四節(jié) 東漢至魏晉時期 (440)
一、東漢時期墓葬 (440)
二、西晉時期墓葬 (527)
第五節(jié) 唐宋及以后 (555)
一、唐代墓葬 (555)
二、宋代墓葬 (582)
三、清代墓葬 (587)
第五章 結(jié)語 (605)
一、申明鋪遺址考古發(fā)掘主要收獲與意義 (605)
二、余論 (607)
附錄一 申明鋪遺址的物理勘探 (611)
附錄二 申明鋪遺址出土釉陶的科技分析 (628)
附錄三 申明鋪遺址出土料珠——蜻蜓眼的科技分析 (639)
附錄四 申明鋪遺址出土鐵器的工藝考察 (649)
附錄五 申明鋪遺址出土鐵器腐蝕狀況的微觀分析 (656)
附錄六 申明鋪遺址出土兩漢錢幣的成分與金相分析 (661)
附錄七 申明鋪遺址仰韶文化玉石禮器的科技分析 (668)
附錄八 申明鋪遺址出土漢代家雞骨骼的動物考古學研究 (686)
附錄九 申明鋪遺址出土植物遺存的初步分析 (701)
附錄十 申明鋪遺址戰(zhàn)國至西漢先民的食物結(jié)構(gòu)與經(jīng)濟形態(tài)分析 (710)
附錄十一 申明鋪遺址出土陶器殘留物的科技分析 (722)
附錄十二 申明鋪遺址漢唐墓葬建筑材料的科技分析 (728)
編后記 (738)
插圖目錄
圖一 申明鋪遺址位置示意圖 (2)
圖二 申明鋪遺址地理位置圖 (2)
圖三 申明鋪遺址位置與環(huán)境示意圖 (3)
圖四 申明鋪遺址北區(qū)第四紀黃土剖面圖 (4)
圖五 申明鋪遺址地形、分區(qū)及布方位置圖 (17)
圖六 南區(qū)探方平面遺跡分布圖 (插頁)
圖七 北區(qū)探方平面遺跡分布圖 (插頁)
圖八 07T7等探方北壁剖面圖 (19)
圖九 07T21等探方東壁剖面圖 (19)
圖一〇 09T45等探方北壁剖面圖 (21)
圖一一 09T23等探方東壁剖面圖 (21)
圖一二 07D1~D5、07D7~D9平、剖面圖 (25)
圖一三 07D10~D18平、剖面圖 (27)
圖一四 07D19~D27平、剖面圖 (29)
圖一五 07D28~D37平、剖面圖 (30)
圖一六 07D38~D46平、剖面圖 (32)
圖一七 07D48~D56平、剖面圖 (34)
圖一八 07D57~D67平、剖面圖 (36)
圖一九 07D68~D74平、剖面圖 (37)
圖二〇 07D75~D80平、剖面圖 (38)
圖二一 柱洞出土器物 (43)
圖二二 南區(qū)柱礎(chǔ)坑07H26~H30平、剖面圖 (44)
圖二三 南區(qū)柱礎(chǔ)坑07H31、H42、H43、H77平、剖面圖 (45)
圖二四 07Z1~Z3平、剖面圖及出土器物 (47)
圖二五 灶坑出土石錛(07Z2∶1) (47)
圖二六 南區(qū)Aa型灰坑平、剖面圖 (49)
圖二七 南區(qū)Aa型灰坑出土器物 (50)
圖二八 南區(qū)Ab型灰坑平、剖面圖 (52)
圖二九 南區(qū)Ab型灰坑出土遺物(一) (53)
圖三〇 南區(qū)Ab型灰坑出土遺物(二) (54)
圖三一 07H14、H20平、剖面圖 (55)
圖三二 07H20出土器物 (56)
圖三三 07H23、H24、H65平、剖面圖 (57)
圖三四 07H80平、剖面圖 (57)
圖三五 07H80出土器物 (58)
圖三六 07H89平、剖面圖 (59)
圖三七 07H65、H89出土器物 (59)
圖三八 07H21平、剖面圖 (60)
圖三九 07H21出土器物 (61)
圖四〇 07H76平、剖面圖 (61)
圖四一 07H78、H81、H82平、剖面圖 (62)
圖四二 07H16平、剖面圖 (63)
圖四三 07H16出土器物 (64)
圖四四 07H51平、剖面圖 (65)
圖四五 07H51出土器物 (65)
圖四六 南區(qū)Ca型灰坑平、剖面圖 (66)
圖四七 07H53出土陶罐(07H53∶1) (66)
圖四八 07H59出土器物(一) (67)
圖四九 07H59出土器物(二) (68)
圖五〇 07H1平、剖面圖 (69)
圖五一 07H3平、剖面圖 (69)
圖五二 07H32平、剖面圖 (70)
圖五三 07H69平、剖面圖 (70)
圖五四 07H3、H32、H69出土器物 (71)
圖五五 07H5平、剖面圖 (71)
圖五六 07H5出土器物 (72)
圖五七 09H62平、剖面圖 (74)
圖五八 09H73平、剖面圖 (75)
圖五九 09H73出土器物 (75)
圖六〇 08H21平、剖面圖 (76)
圖六一 08H21出土器物 (77)
圖六二 09H47平、剖面圖 (77)
圖六三 09H47出土器物 (78)
圖六四 南區(qū)出土石片與石葉 (80)
圖六五 南區(qū)出土石器 (81)
圖六六 北區(qū)東周時期灰坑平面分布圖 (插頁)
圖六七 07H33平、剖面圖 (83)
圖六八 07H35平、剖面圖 (83)
圖六九 07H64平、剖面圖 (83)
圖七〇 07H66平、剖面圖 (84)
圖七一 07H68平、剖面圖 (84)
圖七二 07H83平、剖面圖 (85)
圖七三 07H45平、剖面圖 (85)
圖七四 07H45出土器物 (85)
圖七五 07H19平、剖面圖 (86)
圖七六 07H40出土器物 (86)
圖七七 07H41平、剖面圖 (87)
圖七八 07H71平、剖面圖 (87)
圖七九 07H72平、剖面圖 (87)
圖八〇 07H74平、剖面圖 (87)
圖八一 07H34平、剖面圖 (88)
圖八二 Ba、Bc、Ca型灰坑出土器物 (89)
圖八三 07H37平、剖面圖 (89)
圖八四 07H56平、剖面圖 (89)
圖八五 07H63平、剖面圖 (90)
圖八六 07H85平、剖面圖 (90)
圖八七 07H57平、剖面圖 (91)
圖八八 07H73平、剖面圖 (91)
圖八九 07H75平、剖面圖 (91)
圖九〇 07H44平、剖面圖 (92)
圖九一 07H50平、剖面圖 (92)
圖九二 07H54平、剖面圖 (92)
圖九三 07H55平、剖面圖 (93)
圖九四 07H67平、剖面圖 (93)
圖九五 07H86平、剖面圖 (94)
圖九六 07H70平、剖面圖 (94)
圖九七 09H46平、剖面圖 (95)
圖九八 09H46出土石鏟(09H46∶1) (95)
圖九九 09H51平、剖面圖 (95)
圖一〇〇 09H59平、剖面圖 (95)
圖一〇一 09H59出土器物 (96)
圖一〇二 09H75平、剖面圖 (97)
圖一〇三 09H50平、剖面圖 (97)
圖一〇四 09H50出土陶罐(09H50∶1) (97)
圖一〇五 08H30平、剖面圖 (98)
圖一〇六 08H37平、剖面圖 (99)
圖一〇七 08H37出土器物 (99)
圖一〇八 08H38平、剖面圖 (100)
圖一〇九 09H81平、剖面圖 (101)
圖一一〇 09H81出土器物 (102)
圖一一一 08H3平、剖面圖 (103)
圖一一二 08H7平、剖面圖 (103)
圖一一三 08H11平、剖面圖 (103)
圖一一四 08H11、08H33出土器物 (104)
圖一一五 08H12平、剖面圖 (104)
圖一一六 08H29平、剖面圖 (105)
圖一一七 08H33平、剖面圖 (105)
圖一一八 09H69平、剖面圖 (106)
圖一一九 09H70平、剖面圖 (106)
圖一二〇 09H66平、剖面圖 (106)
圖一二一 09H66出土器物 (107)
圖一二二 08H41平、剖面圖 (108)
圖一二三 08H41出土器物 (109)
圖一二四 09H80平、剖面圖 (109)
圖一二五 09H80出土陶紡輪(09H80∶1) (110)
圖一二六 08H42平、剖面圖 (110)
圖一二七 08H42出土陶罐(08H42∶1) (110)
圖一二八 09H72平、剖面圖 (110)
圖一二九 09H63平、剖面圖 (111)
圖一三〇 09H49平、剖面圖 (111)
圖一三一 09H63出土器物 (111)
圖一三二 08H9平、剖面圖 (112)
圖一三三 08H15平、剖面圖 (113)
圖一三四 08H27平、剖面圖 (113)
圖一三五 08H28平、剖面圖 (114)
圖一三六 08H34平、剖面圖 (114)
圖一三七 08H35平、剖面圖 (114)
圖一三八 08H35出土陶杯(08H35∶1) (115)
圖一三九 09H49出土器物 (115)
圖一四〇 08H24平、剖面圖 (116)
圖一四一 08H24出土器物 (117)
圖一四二 08H8平、剖面圖 (117)
圖一四三 08H8、H14、H18出土器物 (118)
圖一四四 08H14平、剖面圖 (119)
圖一四五 08H14∶1“十”字形刻符 (119)
圖一四六 08H18平、剖面圖 (119)
圖一四七 08H22平、剖面圖 (121)
圖一四八 08H23平、剖面圖 (122)
圖一四九 08H23出土器物 (123)
圖一五〇 08H26平、剖面圖 (124)
圖一五一 08H26出土石刀 (124)
圖一五二 08H31平、剖面圖 (125)
圖一五三 08H43平、剖面圖 (125)
圖一五四 08H45平、剖面圖 (126)
圖一五五 09H52平、剖面圖 (127)
圖一五六 09H52出土器物 (128)
圖一五七 09H53平、剖面圖 (128)
圖一五八 09H54平、剖面圖 (129)
圖一五九 09H54灰坑出土器物 (130)
圖一六〇 09H64平、剖面圖 (130)
圖一六一 09H64出土器物 (131)
圖一六二 09H65平、剖面圖 (132)
圖一六三 09H67平、剖面圖 (133)
圖一六四 09H67出土器物 (133)
圖一六五 09H74平、剖面圖 (134)
圖一六六 09H77平、剖面圖 (134)
圖一六七 09H77出土器物 (135)
圖一六八 09H78平、剖面圖 (136)
圖一六九 09H82平、剖面圖 (136)
圖一七〇 09H83平、剖面圖 (136)
圖一七一 08H16平、剖面圖 (137)
圖一七二 08H17平、剖面圖 (137)
圖一七三 08H39平、剖面圖 (138)
圖一七四 08H39出土器物 (139)
圖一七五 09H57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jié).地理位置與自然環(huán)境
一、地 理 位 置
淅川縣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邊陲,西接陜西,南鄰湖北,北有伏牛山脈,東為南陽盆地。丹江(圖版一,1)由西北向東南流經(jīng)淅川全境,在岵山以南和老鸛河(古析水)匯流后注入丹江口水庫。丹江口水庫位于鄂、豫、陜?nèi)〗唤缣帲乩砦恢檬种匾,是古代江漢流域通往關(guān)中的交通要道,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區(qū)。
申明鋪遺址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滔河鄉(xiāng)申明鋪村北(圖一),東北距離淅川縣城約50千米,屬于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的A級文物控制點,編號為2004.HN.X.A-5。遺址坐落在丹江南岸的二級階地上(圖二;圖版一,2),遺址北側(cè)緊鄰丹江,村南為低山丘陵區(qū),當?shù)胤Q之為捻溝嶺,遺址分布在一道西北—東南走向的崗脊上,略呈南北縱長方形,地形為西北高東南低,分別隸屬于申明鋪村一、二、四、八四個村民組。遺址中心區(qū)域坐標為:東經(jīng)111°17′47″,北緯33°00′47″,海拔高程為161~163米,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圖三)。遺址附近屬于丹江沖積平原——順陽川的西部,丹江在遺址附近由西向東南流過,南面依靠低山,北面在丹江北岸也是一道東西向丘陵,遺址附近是比較典型的河谷沖積型平緩的坡地(圖版二,1),遺址東南約2千米處是水田營遺址和堰甘嶺楚漢墓地,向西在滔河與丹江交會處為下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申明鋪遺址東、北側(cè)為丹江長期侵蝕形成的斷崖,高度在3~10米之間,遺址的一部分已被沖毀淹沒。為了保護江邊農(nóng)田和房屋財產(chǎn)安全,當?shù)卮迕裨诘そ骱拥兰有蘖艘坏赖[石壩以減緩江水流速,阻擋水流對河岸的沖刷,正是因為采取了這一措施,不僅保住了村民的農(nóng)田和磚瓦窯等設(shè)施,也使得申明鋪遺址得到了有效保護(圖版二,2)。
二、自 然 環(huán) 境
淅川縣地處秦嶺山系東南余脈延伸地段,境內(nèi)丘陵起伏,重巒疊嶂,丹江從縣西北向東南注入丹江口水庫,該流域地處秦嶺—淮河這一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附近,具有明顯的區(qū)位優(yōu)勢;該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具有過渡特征,即華北旱作農(nóng)業(yè)與江南稻作農(nóng)業(yè)的交匯過渡、古動物與古人類南北交往的過渡等,這里逐漸形成了古代南北方文化交流中的一條重要廊道。區(qū)域內(nèi)有許多河谷階地和沖積平原,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植被茂盛,物產(chǎn)豐富,宜于農(nóng)作。
。ㄒ唬┑匦
淅川為南陽盆地的西部邊緣,境內(nèi)北、西、南三面環(huán)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南部丹江水庫區(qū)為構(gòu)造盆地地貌,地表主要為第四紀沉積物,縣境地貌類型可分為山地(大部分屬于侵蝕剝蝕低山、殘丘)、丘陵(主要為洪積壟崗)和河川平地(包括河谷階地、河漫灘地和開闊盆地型的沖積平原等)。丹江谷地及兩岸為坳陷盆地構(gòu)造,如淅川盆地和李官橋盆地等,其中淅川盆地包括荊紫關(guān)至盛灣劉溝一帶,地勢向南、西傾斜,申明鋪遺址就處在淅川盆地的東南部,附近因受斷裂帶影響,產(chǎn)生了一系列小褶皺,盆地地表多為白堊紀的紅色沉積和近代沖積物,境內(nèi)地層走向為西北—東南向。
由于丹江的切割,淅川山地可分為西北和丹南兩部分。申明鋪遺址所在的滔河鄉(xiāng)屬丹南山區(qū),東西向分布的主要有太山、四峰山、三尖山等低山綿延起伏,海拔高程為157~1086米,其中四峰山主峰四峰并立,巖層多為石灰?guī)r、白云巖等,遺址南側(cè)的捻溝嶺即為四峰山的北部延伸地帶。
申明鋪遺址周圍的地貌為黃土臺地,相當于丹江南岸的二級階地,與其南側(cè)捻溝嶺間形成約800米寬的黃土坡原,經(jīng)過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已故研究員周昆叔先生對遺址北區(qū)丹江南岸約9米厚的剖面進行觀察,認為遺址附近的地層堆積均為黃土沉積物(圖四)。
2011年春夏之際,我們分別邀請了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夏正楷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周昆叔研究員對申明鋪遺址周圍進行了實地考察。經(jīng)過對遺址周圍地貌、河流、地層及土壤等的分析,初步得出如下結(jié)論。
首先,丹江沿岸臺地上堆積的黃土是古代先民賴以生存的土地基礎(chǔ)。申明鋪遺址沿丹江南岸的狹長地帶分布,這里恰是臨河的黃土堆積的臺地。地勢相對比較平坦,相對高度在10米左右,距離水源較近,有豐厚的黃土堆積,適宜耕作,這些地區(qū)是先民的優(yōu)先選擇。其次,丹江寬谷是人們優(yōu)先選擇的生活場所。申明鋪遺址選址于此正是丹江沿岸水土環(huán)境適宜所致。這里的丹江一級階地發(fā)育不好,說明全新世期間河流下切作用不明顯,水流較穩(wěn)定,這有利于人類在江邊定居,河流在這一段形成了2000余米的寬谷,這里水勢較平緩,也利于人們對水和水產(chǎn)的利用。
。ǘ┧
淅川縣河流均屬長江流域的漢江水系。丹江為漢江的一級支流,滔河、老鸛河等又是丹江的一級支流,河水直接注入丹江,在滔河和老鸛河等河流兩側(cè)還有許多支流小溪!端(jīng)注 丹水》條下有這樣的記載:“丹水出京兆上洛縣西北冢嶺山,東南過其縣南,又東南過商南縣,又東南至丹水縣,入于均!钡そ,古稱丹水、淅江、粉青江。發(fā)源于陜西省秦嶺山脈南麓的鳳凰山,自商南縣月亮灣入淅川境,流經(jīng)淅川9個鄉(xiāng),從香花鄉(xiāng)西南部出境,入湖北省,至丹江口市注入漢江,全長378.6千米,淅川境內(nèi)長116.6千米。在馬蹬的岵山南麓與老鸛河匯合,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又匯入漢水。丹江在大石橋以上屬山區(qū)型河道,河槽深,比降陡,洪枯流量變幅大,20世紀60年代中期,丹江口水庫蓄水后,自滔河申明鋪以下成為庫區(qū)。明代以來,由于流域內(nèi)植被屢遭破壞,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每逢暴雨,河水夾帶大量泥沙沉積下游,致使河床不斷抬高,主流滾動無常。近年來申明鋪村北的丹江主河道就經(jīng)常南北擺動,至今已將河道寬度拓寬至2000多米。申明鋪遺址北側(cè),丹江在這一區(qū)域蜿蜒貫穿,河漫灘寬闊,腹地較平坦,從村南捻溝嶺上下來兩條小溪,形成溝壑,雨季溪流分別經(jīng)遺址東西兩側(cè)流入丹江。
。ㄈ夂
淅川氣候?qū)俦眮啛釒Т箨懶约撅L半濕潤氣候。四季特征為:春季回暖快,偏東南風多,氣溫升降劇烈;夏季降雨集中,旱澇不均;秋季涼爽,多連陰雨;冬季西北風多,雨雪少,干冷,嚴寒期短。由于西北方向有秦嶺、伏牛山的天然屏障和境內(nèi)西北部諸山峰形成兩道防線,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冷空氣的入侵。
(四)土壤
淅川土壤類型有潮土、砂姜黑土、黃棕壤和紫色土等。潮土分黃潮土和灰潮土兩個亞類,多沿丹江兩岸分布。申明鋪遺址附近的土壤就屬于潮土堆積,主要是河流泥沙淤積而成。
。ㄎ澹┲脖缓娃r(nóng)作物
淅川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區(qū),具有明顯的過渡性氣候特征,植被類型較復(fù)雜。申明鋪遺址附近主要是以草甸植被為主的群系。平原丘陵草甸群系有以狗牙根、龍須草、芭茅和菊科為主的草甸,主要分布于坡地、田埂、溝旁、路邊及河灘等地。這里的農(nóng)作物種類不多,以小麥、玉米為主,間作豆類、棉花、紅薯等,沿河沙地多種植花生。由于氣候溫潤,遺址附近適宜多種農(nóng)作物生長。
第二節(jié).歷史背景與考古工作歷程
一、歷史背景
淅川縣因淅水縱貫境內(nèi)形成百里沖積平川而得名。這一地區(qū)是古代南北方文化交匯之地,相傳楚國歷史上的早期都城丹陽即營建于此,后來歷代在此多有建制。丹江口水庫及其周邊區(qū)域自古以來就是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qū)。在這里發(fā)現(xiàn)有恐龍蛋化石地點、古生物化石地點,更有內(nèi)涵豐富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如下王崗遺址、黃楝樹遺址、馬嶺遺址等,還有數(shù)量眾多的楚文化遺存,是研究不同歷史時期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區(qū)。
據(jù)《淅川縣志》及相關(guān)文獻記載,淅川在舜帝時為堯子丹朱的封地。西周時為楚祖熊繹的封地。春秋時期,淅川為析,楚族在丹江流域興起,開始在丹江流域營建都邑丹陽,這一帶分屬楚國及其附庸國——鄀國。戰(zhàn)國時,西北部為秦國商於地,余為楚國丹析地,因其重要的交通位置,淅川成了秦楚反復(fù)爭奪之地:公元前312年,秦楚于丹陽會戰(zhàn),秦國占領(lǐng)淅川;公元前304年,秦國退還淅川于楚國;公元前298年,終歸秦國管轄。秦統(tǒng)一后,在丹江一帶設(shè)立南陽、漢中和弘農(nóng)三郡,淅川縣分屬南陽郡和弘農(nóng)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設(shè)丹水(治今寺灣)、中鄉(xiāng)二縣。西漢,淅川又分屬三縣:北、中部屬析縣;西南部為丹水縣,屬弘農(nóng)郡;東南部屬順陽縣,屬南陽郡;漢哀帝時(公元前6年),順陽改為博山,封為侯國。東漢,博山復(fù)名順陽,仍為侯國,與丹水縣同屬荊州南陽郡,并封南鄉(xiāng)三戶亭為侯地。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升南鄉(xiāng)為郡,下轄丹水縣、南鄉(xiāng)縣和順陽侯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設(shè)丹水、南鄉(xiāng)、順陽三縣,屬南鄉(xiāng)郡。西晉時,晉武帝改南鄉(xiāng)郡為順陽郡,郡治在今李官橋一帶,下轄順陽、丹水、南鄉(xiāng)三縣。南北朝時,西魏始設(shè)淅川縣。唐置淅州,治馬蹬,并置淅川、丹水、順陽三縣。五代,梁復(fù)置淅川縣。北宋、金、元略有改易。明成化六年(1470年),淅川自內(nèi)鄉(xiāng)分出置縣,屬南陽府鄧州,治馬蹬。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升格為淅川廳。1913年3月撤廳改縣。1948年5月,置淅川縣人民民主政府,屬南陽地區(qū)行政公署。1949年3月改為淅川縣人民政府,屬河南省南陽市(1994年之前稱南陽地區(qū)行政公署)aa 王本慶:《淅川縣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