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部小說講述了一個大學畢業(yè)遠去異鄉(xiāng)工作的青年與身邊人共同經歷了職場與愛情的成長與磨練之后走向人生新的階段。本書一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初入社會的主人公喬問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與未知的人生充滿了迷茫,也是在這個最迷茫的階段,他幸運地遇到了女孩谷筱涵;第二部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心中逐漸明確了要做一件不一樣的事情的想法,這種想法推動了他在工作與愛情中對人生意義的追逐,并且在他大展才華、遭受挫敗的工作中不斷修正著自己心中對意義的認知;最后一個部分是一場疫情突如其來,人們平靜的生活被就此打破,喬問所追求的人生意義以及他與谷筱涵的愛情在他們奔赴疫區(qū)做志愿者的經歷中獲得了領悟與考驗。本書一共有兩條主線,其中一條是喬問與谷筱涵,另一條是與喬問同年工作的同事伍子平以及他的女友鄉(xiāng)村教師田婉,他們兩個人也是與主人公喬問和谷筱涵一同在相互交集又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中不斷成長與改變,最終收獲了甜蜜的愛情。
凡所經歷,皆為值得
我一向喜歡秋天,秋高氣爽連呼吸都會感覺到格外通暢。有的人感覺秋天是憂郁的、是傷感的,讓人缺乏進取的斗志,但秋天也是一個會讓人百感交融的時節(jié),在經歷了寒冬、暖春、熱夏的積累和沉淀之后,你會在金秋感知收獲,體味成長。倘若采一抹濃秋放入一灣清泉,用時光慢煮,待水沸而秋融之后,溢出的應該就是這人生的味道了。
何如人生?每個人的境遇不同、經歷不同,眼中的、心中的人生也自不相同。我能想到的用來形容人生的詞語中,最合意的就是認知二字,我覺得人生倒蠻像是我們識字的過程,從拼音、筆畫到單字釋意,再到組詞、造句、行文,而在讀書萬卷之后,我們往往又要回過頭來重新品讀一個字的內涵,悟到深處你便會發(fā)現有時真的是一字勝千文。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實踐和認識是相輔相成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huán)往復以致無窮是認識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因此人生就是一個在不斷的實踐中不斷刷新自己認知的過程。
可是年輕的我們總是過于貧窮,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以至于我們在夢想面前變得越來越矮、越來越小,最后縮成了一個影子印在了上面。倘若我們能夠就此作罷,安心于眼下平淡的日子,或讀書或工作或生活,也會是一種自我的成功。可是,偏偏我們又總會在某個不確定的瞬間,心里莫名迸發(fā)出一種為夢想而奮不顧身的狂熱與沖動,形象的如我非常喜歡的影視劇《亮劍》中的那句靈魂臺詞: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但是我們敢于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記得之前有人曾對我說過這樣一段話,人一輩子就像是在鋼絲繩上行走,上上下下,起起伏伏。倘若你用盡全力能讓自己穩(wěn)穩(wěn)當當地走下來已然就是莫大的成功了,而有些人在用盡全力試圖跳到更高的繩子上去,卻不知繩子的高度在一開始就是被設定好了的。我在內心對這番話是表示認同的,這應該是很大部分人在幾十年的學、聞、踐、知中凝練成的人生箴言。但我更愿意這樣去理解這番話,或許我們用盡全力之后,卻終究歸于平凡,或許我們因此上下起伏嘗歷辛苦,但不知不覺,我們竟在腳下的鋼絲繩上跳出了一段豐富而深情的旋律,我相信經歷過的都是成長。
因此,我寫作此書的目的實有兩則。其一是想記錄下這個因未知包容的可能與遐想,帶給自己好奇與向往,而又因未知裹挾的旋渦與激流,帶給自己恐懼與迷茫的年紀;其二則是愿以我之所思所感寄予筆下的人物與故事,與所有內心波瀾又彷徨的我們同享、共勉。
2019年1月1日
于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