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陰陽之道:中國書法之美(“文化傳家”系列叢書)
本書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沈國麟先生的書法隨筆專著。旨在通過分析中國書法的筆墨、結構、章法等要素,向讀者揭示蘊含在中國書法中的美。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從提按、方圓、快慢、平奇、疏密、巧拙等六對矛盾統一的關系來探討中國書法書寫之美;下篇主要從線條、結構、章法、來路、個性、氣韻等六個方面來探討如何欣賞中國書法之美。作者從中國傳統哲學理念——陰陽之道入手,向讀者展示了中國書法美學,并且在日常書寫中讓讀者體會到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一陰一陽謂之道。書法是毛筆在宣紙上的行走,是生命的興衰起伏、是人生的陰晴圓缺。本書凝聚著作者多年來的書寫經驗和筆墨思考,希冀讀者在生活中體會美感,在筆墨中照見自己。中國書法之美,在日常書寫中體會書法之美,領悟人生的真諦。
總序 生活•生命 20世紀 30年代,林語堂先生在撰寫他的代表作《生活的藝術》時,曾給中國讀者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中國人之生活藝術久為西方人士所見稱,而向無專書,苦不知內容,到底中國人如何藝術法子,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鑒石,如何養(yǎng)花、蓄鳥、賞雪、聽雨、吟風、弄月……我小的時候讀《生活的藝術》時便有困惑: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果真如此愜意嗎?林先生是五四新文化那一批人中講好中國故事的代表,作為“兩腳踏中西方文化”的他,對東西方文化有著深刻的領悟,我長大了才慢慢懂得,林先生是寫出了中國人生活的精髓。觀山玩水、看云鑒石,不只是生活中的游戲,而是在困苦中找到生活的快樂。 《論語》開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頭兩句就是講快樂的,而第三句的“不慍”,指的是不生氣,其實講的也是快樂。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歷史,可謂磨難重重,危難興邦,可是中國人對生活的態(tài)度是,再苦難的生活,依然要在痛苦中尋找快樂,在苦難中看到光明,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扶貧考察活動。當時我們去了陜西最貧困的縣,看到最貧困的老百姓住的是窯洞。走進窯洞,環(huán)顧四周,可謂家徒四壁,非常簡陋。但我忽然瞧見在窗戶上還貼著紅燦燦的窗花,感覺到即使在那么貧困的環(huán)境中依然能夠看到生活的希望,這大概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歷經劫難,依然能夠在艱難困苦中崛起富強的原因吧! 明代才子金圣嘆的《不亦快哉》三十三則,細細品味,都是講生活日常。第一快是講炎炎夏日,鳥都不敢在天上飛,大汗淋漓,吃不下飯,地上潮濕,蒼蠅亂飛。無可奈何之際,忽然大雨傾盆,蒼蠅也不見了,終于可以安心吃飯,這難道不是讓人快樂的事嗎?第二快是講十年不見的老友,忽然前來拜訪,趕緊問妻子有沒有酒錢,妻子把簪子取下交給自己,讓去買酒,這難道不是讓人快樂的事嗎?夏天炎熱吃不下飯,可見住房條件不怎么好;朋友來訪,拿不出酒錢,只能用妻子的簪子去換,可見生活捉襟見肘,看上去金大才子的生活似乎并不如意。三十三則不亦快哉,大都是講在不怎么快樂的場景中品味快樂!白怨挪琶鼉上喾痢,才華橫溢往往也命運多舛。宋代大才子蘇東坡一生沉浮頓挫,屢經挫折,他提出了人生十六件賞心樂事:清溪淺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話;暑至臨溪濯足;雨后登樓看山;柳陰堤畔閑行;花塢樽前微笑;隔江山寺聞鐘;月下東鄰吹簫;晨興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開甕勿逢陶謝;接客不著衣冠;乞得名花盛開;飛來家禽自語;客至汲泉烹茶;撫琴聽者知音。這十六件樂事與文章無關,與官場無關,與功名無關,與榮辱無關。被官場潑了一身臟水后,蘇學士依然能夠在平常生活中找到人生的樂事,不由得讓人佩服。 歷經艱難樂境多。生活給了我們磨難,我們要從磨難中找到快樂。中國歷史上不乏那些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生活家”,比如孔子?鬃硬粌H好學,而且主張樂以忘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最快樂的事是帶著學生去春游,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后,一路吟唱著回家!澳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 詠而歸!彼莻美食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他收學生不要昂貴的學費,只要十條臘肉就可以——“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可能只是他的一句玩笑,也許他最愛吃臘肉;他“溫良恭儉讓”,有時也會訓斥學生,比如罵宰予爛泥扶不上墻——“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我以為理想的生活也許是這樣的:不過分樂觀,也不過分悲觀,而是達觀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可以追求功名利祿,但不為功名利祿所困;懂得世事多變,卻也抱著美好生活的希望;看盡世態(tài)炎涼,仍然熱情地生活著;經歷人情冷暖,照舊與人為善;了解人生艱難,依然能在生活中找到快樂。 然而有快樂就會有痛苦,有痛苦而后有反思,有反思而后有求索,有求索而后有覺醒,有覺醒而后有通達,有通達而后有悲憫。 悲憫,悲的是天,憫的是人。天和人是一體的。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天人合一。所謂天人合一是本來為一,絕非意識想象而合。宇宙是大生命,生命是小宇宙。在中國古代的傳統農業(yè)社會里,春耕秋收,離不開天地的蘊化,因此古人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皆自觀天象來定。人事與天地自然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古代中國的天文氣象之發(fā)達,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備的知識系統。例如節(jié)氣就是古人在干支歷表中根據一年中天文氣象的變化確立的特定節(jié)令。二十四節(jié)氣周行不殆,循環(huán)往復,揭示了氣候變化的規(guī)律,并將天文、氣候、自然變化和人事更替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中國人對時間的表達方式。古人睹花木生滅之序,順陰陽氣機之變,成人事繁盛之業(yè)。天人合一,意味著天地宇宙和人事心意是一體的。“體上合一,用以分別!边@是中國人的生命觀。 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呢?生命是人從生到死的一段旅程。在這段旅程中,人要經歷時間上的延續(xù)和空間上的轉換。生命是悲喜,是榮辱,是舍得,是浮沉,是聚散,是成敗,是離合,是生死。在時空變化中,人的這一段生命要經歷種種高低起伏和春夏秋冬。但凡擁有燦爛文化的文明,對生命一定有獨到的看法?鬃诱f:“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崩献诱f:“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鼻f子最是活潑可愛,逍遙自在。莊子的妻子去世,他非但沒有哭,反而在一旁敲著瓦盆唱歌。他說:妻子沒來到這人世間之時,本來就沒有生命,沒有形體,如今又從活著走向死亡,這就和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運行一樣,死去的她安然地躺在天地之間,這本就是生命的常理。輪到莊子自己要死的時候,他的弟子想要厚葬他,他制止說:我是要以天地作我的棺材,以日月作我的連璧,以星辰作我的珠璣。萬物都為我送葬,我的葬儀是十分完備了。弟子說:我們恐怕老鷹會吃掉老師的身體。莊子說:在天上被老鷹吃,在地上被螻蟻吃,奪取老鷹的食物送給螻蟻,為什么這樣偏心呢! 莊子說: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生命中有許多無可奈何,面對生命中的事與愿違求而不得,安心接受它,就仿佛是命運的安排一樣。莊子認為這是德的極致。莊子的生命觀為我們提供了某種超越性。接受它,是要超越它。超越生命中的成敗得失,超越生命中的榮辱起伏,乃至超越生命中的旦夕禍福。 生命有數宜體會,時光無長莫怠荒。中國傳統文化里有著許多對生活和生命的體會及領悟。例如香事,蘊含著中國人對于生活的品味,對于生命的體察;花道,意在靜觀花木,領悟人生;書法,是漢字的藝術,每一個漢字都仿佛是 一個生命;太極,是內在生命的外化;中醫(yī),是中國人的生活之道,是生命能量的調節(jié)和調整…… 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而且綿延不絕、長久不斷。學習傳統文化絕不是僅僅背背詩讀讀經而已,而需要系統地學習和理解數千年來中國人的觀察方式與思維方式,再通過自己的實踐來理解和體會,這才是真正知行合一地學習傳統文化。日用而不知,傳統文化只有跟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才能有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這套書聚焦傳統文化,旨在寫出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精神,取名文化傳家,意在讓傳統文化通過中國人的核心單位——家,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家國于心,人月兩圓。家國情懷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樸素也是最深切的情感。生命在家庭中繁衍,生活在家庭中美滿。從孝親敬老、興家樂業(yè),走向濟世救民、匡扶天下——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家國同構,心懷天下。愿傳統文化能夠不斷滋養(yǎng)我們的生活和生命,愿傳統文化能夠維系家國,惠及天下。 沈國麟 二〇二一年中秋于復旦燕園
沈國麟,1978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紹興,現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上榮獲上海市社科新人、上海市曙光學者等稱號,出版、主編和翻譯了11部學術著作,發(fā)表幾十篇學術論文,榮獲十多個各類學術獎項。藝術上師從韓天衡先生,現為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炎黃畫院特聘畫師,復旦大學書畫篆刻研究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新苑書畫社社長,曾在美國耶魯大學舉辦個人書法展,作品入選國內外多次大展,并被國內外多個機構收藏。
目錄
總序 生活·生命 沈國麟 序篇 筆墨自敘 一 幼年發(fā)蒙 二 少年攻藝 三 韓門立雪 四 我求我法 上篇 中國書法的陰陽之道 一 提按 二 方圓 三 快慢 四 平奇 五 疏密 六 巧拙 下篇 中國書法的欣賞之道 一 線條 二 結構 三 章法 四 來路 五 個性 六 氣韻
附篇 問汝平生功業(yè):天下三大行書與書法人生 一 死生亦大:王羲之《蘭亭序》 二 震悼心顏:顏真卿《祭侄文稿》 三 苦雨蕭瑟:蘇軾《寒食帖》
參考書目 中國書法的欣賞之道
書法終究是要給人欣賞的,一個時代的書法水平,不僅僅體現在書寫者的水準,也體現在觀眾的欣賞水平。那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呢? 中國古代藝術評論容易讓人看得云里霧里。評論家靠自己的想象給讀者以很多的比喻,不深入了解書法的人還真看不懂。唐代最著名的書論《書譜》中評價王羲之的字“志氣平和,不激不厲,而風規(guī)自遠”,什么叫志氣平和?什么叫風規(guī)自遠?梁武帝稱贊王羲之的字“字勢雄逸,如龍?zhí)扉T,虎臥鳳闕”。一般人怎么看王字也看不出“龍?zhí)扉T,虎臥鳳闕”。到了晚清,康有為的書論代表作《廣藝舟雙楫》又打起了很多比方:《爨龍顏》若軒轅古圣,端冕垂裳!妒T銘》若瑤島散仙,驂鸞跨鶴……《吊比干文》若陽朔之山,以瘦峭甲天下!兜笞裰尽啡缥骱孕忝烂局小稄埫妄垺啡缰芄贫Y,事事皆美善。《馬君起浮圖》若泰西機器,處處有新意……如果你對魏碑沒有深究,你都不知道康有為在說什么。 像這樣的比喻在古代書論中比比皆是,F代人一來對文言文已然陌生,二來普通大眾書法素養(yǎng)不夠,無法真正進入書法的意境中,也體會不到這些比喻的妙處。但書法終究是要給人欣賞的,一個時代的書法水平,不僅僅體現在書寫者的水準,也體現在觀眾的欣賞水平。那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呢? 一、線條 線條是中國傳統書畫的生命。寫字畫畫的人,窮其一生練的就是那一根線條。法國大藝術家羅丹也曾說過:通貫大宇宙的一條線,萬物在它里面感到自由自在,就不會產生出丑來。線條是世間萬物的一種抽象,所謂“世間萬物皆草書”。草書是線條的交錯與狂舞,看盡世態(tài)炎涼,寫盡人間冷暖。 線條是生命的律動,是陰陽,是聚散,是舍得,是悲喜,是榮辱,是浮沉,是成敗,是離合,是生死,是性命,是命運。 什么樣的線條才是好的線條?書法中的線條指的是書寫者用毛筆蘸墨,在紙上行筆,與紙之間的摩擦力產生的墨線。什么樣的筆才是好筆?什么樣的紙才是好紙?這也沒有定論。我小的時候買不起好的宣紙,經常在報紙上練字,后來又在毛邊紙或者元書紙上習字,效果也不差。寫書法的人一根線條往往要練幾十年。書寫者一遍一遍反復練習的是自己的筆性。筆性好的人,毛筆就如同自己手上延伸的一個器官,想要它怎么樣就怎么樣。韓煜老師曾跟我說:“就算給你一塊抹布,你也要寫出好的線條來。” 但抹布畢竟不是毛筆,毛筆是中國書法的主要工具。與西方人的書寫工具不同的是:毛筆是軟的。東漢大書法家蔡邕在《九勢》中說“唯筆軟則奇怪生焉”。奇就奇在毛筆是軟的,因為軟,所以才能千變萬化;難也難在毛筆是軟的,因為軟,所以極度考驗書寫者對筆的掌控能力,在千變萬化中如何掌握“度”是對書寫者的最大考驗。 能舉起 100公斤杠鈴的大力士,未必能寫得出一根有力的線條。線條的力度是由書寫者身體中的能量傳遞到筆管、筆鋒,再經過紙張的摩擦顯現出來的一種力量。質量高的線條,應該是富有彈性的,體現出一個“健”字,就像運動員的肌肉健碩而又發(fā)達,而不是肥胖癥患者的肌肉浮腫而又無力。初學顏真卿,很容易寫出有肉無骨的線條。因為顏體楷書,線條偏粗,字形偏肥,一味地追求形似,則很容易把線條寫肥,而失去了里面的筋骨。 質量高的線條,應該是富有立體感的。古時有個比喻叫“錐劃沙”:用錐子在沙里劃,兩邊的沙子均勻隆起,中間則深深凹成一線,顯得渾厚飽滿,具有立體感。富有立體感的線條需要中鋒行筆,初學者掌握不好毛筆,常常走偏。偏鋒寫出來的線條,立體感就很差。 質量高的線條,應該是具有張力的。書法中有個比喻叫“萬歲枯藤”(圖73、圖74),長了一萬年的藤蔓,雖然表面枯燥了,但內在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它盤旋轉曲,蜿蜒而上,具有極大的張力。書法線條講究的力量,是萬歲枯藤中孕育的生命力。 質量高的線條,講究“積點成線”。一根長長的線條,放大了看,其實是一個一個點累積而成的線。因此,用筆的過程中,講究不斷地頓挫,形成富有彈性、立體感,具有張力的線條。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根線條是徐渭草書中的長線條,例如這幅“一篙春水半溪煙,抱月懷中枕斗眠。說與傍人渾不識,英雄回首即神仙”。第二列“中”字的豎筆拉長,把“積點成線”中的點展現出來,近看是一個一個的點,遠看是一根長長的線。 徐渭的草書把線條的頓挫運用到了極致,仿佛是他一生坎坷波折的寫照。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等,明代中期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徐渭自幼就以才名著稱鄉(xiāng)里,但 20歲考中秀才后,經歷八次考試,始終未能中舉。25歲時,徐家財產又被豪紳霸占,次年,妻子得病早逝,可謂“家破人亡、功名不就”。37歲那年,徐渭輾轉入府浙閩總督胡宗憲,協助其抗擊倭寇。而后嚴嵩倒臺,胡因為依傍嚴而受彈劾,死于獄中。作為幕僚的徐渭害怕受到迫害,精神病發(fā)作,用釘子釘入耳朵,又用錐子刺進自己的腎臟,反復自殺多次;又因懷疑后娶之妻張氏不貞,將妻子殺死而被捕入獄 7年。出獄后,徐渭已是 53歲。他北上蒙古、北京等地,最后回到故鄉(xiāng),自嘲“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最后在窮苦潦倒中結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我與徐渭同鄉(xiāng),自幼聽爺爺奶奶聊起他在紹興當地的一些趣聞逸事,覺得他是一個狂人、怪人。經過 400多年,民間依然流傳著他的故事,可見這個人的影響力不一般。徐渭有點像凡·高,都是一輩子郁郁不得志,后來發(fā)了狂。徐渭用鋼釘插耳朵,凡·高干脆把耳朵割下來,兩個人在藝術上都才華橫溢,但藝術上的造詣卻都沒有給兩人帶來生活上的舒適,生活不但不舒適,而且都在窮困潦倒中結束自己的一生。徐渭生前的書畫還是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可以賣字畫為生,但他不會經營自己,據說死的時候,身邊唯有一只狗與之相伴。 徐渭稱自己“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可見書法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就線條而言,他的書法特別講究波折頓挫,體現著一種強烈的節(jié)奏感。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線條也非常講究節(jié)奏感,但徐渭的節(jié)奏感更加強烈,而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前文中提及的“提按”在徐渭的用筆中顯得格外顯眼。按就重重地按,提就輕輕地提,提按之間增加了線條的厚重和力度,節(jié)奏感增強了線條的張力。那種抑揚頓挫、那種搖曳擺動、那種慷慨淋漓,像極了他的人生。也許書法才最能淋漓盡致地書寫他內心的郁結與創(chuàng)痛。觀讀徐渭的書法作品,看著他的線條,仿佛看到了那個才華橫溢又坎坷困頓、慷慨悲歌又悲狂郁結的明朝才子。 藝術家往往不得于世,哪怕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中國書法史上有一種獨具一格的字體叫“瘦金體”,初創(chuàng)者是宋徽宗趙佶。 瘦金體是最尊貴的藝術家,用第一等的筆,在第一等的紙上,第一等的自信寫出的第一等的線條(圖 77)。瘦金體的線條非常華麗,非常細的筆就這樣在絹上或者紙上彈跳出去,那么自信,那么華貴,達到書法美學的巔峰。太細的線條不太容易把握,因為一細很容易無力,而宋徽宗對筆和線的把握登峰造極,再怎么細的線條,一經他手,便顯得鋒利有力,極富彈性。 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趙佶,兩位藝術家皇帝,都是亡國之君,命運跟他們開了個玩笑!端问贰飞险f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就是說徽宗什么事都干得出色,唯獨當不好皇帝。我有的時候想,像宋徽宗這樣的藝術人才,當個親王也許是最適合他的,可命運卻偏偏選擇他當這個皇帝,而且在王朝氣數將盡的時候當皇帝。政治的影響力是短暫的,藝術的影響力是長久的。南北兩宋有多少皇帝是讓后人記得住的呢?如果評價徽宗的一生,究竟是看他政治上的失敗,還是看他藝術上的成功呢?線條忌拖。一拖則無力,一拖則顯得輕浮。質量好的線條,應該是寫進紙里的,而不是浮在表面上的。我初學草書時,由于一味貪快,沒把筆鋒調整好,就這樣拖過去,線條會顯得死氣沉沉,沒有生氣。線條忌描。字是寫出來的,而不是畫出來的。我初習魏碑,總想用毛筆寫出碑刻的感覺,但圓錐形的毛筆寫不出刀的感覺,所以只能描。但一描,整個線條就塌掉。 線條忌滑。尤其是寫細線條的時候,毛筆很容易滑過紙面,從而不能入木三分。我有一次參加區(qū)里的書法比賽,看到一個老先生評委,一張一張地翻看作品的反面,看字的線條有沒有滲透到背面,以此來判斷書法的好壞。這種方法雖然有點極端,但有一定的道理。有力的線條一定是力透紙背的。 二、結構 以前韓煜老師在給我們上課時,最喜歡引用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的名句:“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彼J為:所謂個人風格,主要是體現在字的結構上。 什么是結構?結構是組成整體的各個部分之間的安排與關系。在書法中,結構指的是字的形狀和姿態(tài),體現在筆畫之間、部首之間的關系。結構體現的是漢字的空間美感。 歐陽詢曾經總結出“結體三十六法”,總結出書法結構的三十六種排法——排疊、避就、頂戴、穿插、向背、偏側、挑 、相讓、補空、覆蓋、貼零、黏合、捷速、滿不要虛、意連、覆冒、垂曳、借換、增減、應副、撐拄、朝揖、救應、附麗、回抱、包裹、小成大、小大成形、小大與大小、各自成形、相管領、 應接、褊、左小右大、左高右低、 左短右長,卻好。這個三十六法主要是針對楷書的。歐陽詢是唐人。中國書法史上有個著名論斷:“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態(tài)!笨瑫教拼敬_立了法度!叭ā毕鄠飨禋W陽詢作,講的就是楷書結構的法度。 歐陽詢是唐代大家,他創(chuàng)造的歐體已經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范式。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了“范式”這一著名概念。范式指的是某一科學共同體在某一專業(yè)或學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這種信念規(guī)定了他們的共同的基本觀點、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范式是一種基本模式。反觀書法領域,我認為在中國書法史上,也存在著藝術上的范式。大書法家就是創(chuàng)造某種范式的人。這種范式不僅僅是一種個人風格,而且是開創(chuàng)了某種共同的書寫模式。范式影響了后世無數書寫者,為后世的書寫者奠定了一個風格基礎和框架。晉代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無疑是創(chuàng)造了一種范式,元代的大書法家趙孟 回到“二王”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書風;唐代的歐陽詢和顏真卿無疑也確立了中國楷書的兩大范式——歐體和顏體。論結構一個瘦一個肥。后世學書者練習楷書,學習最多的恐怕就是這兩種范式。 漢字的結構最為微妙。初習書法,總以為要把字寫得四平八穩(wěn)才是好的。橫要平豎要直,每個字要寫得中正。但后來才發(fā)現,寫字并非寫得中中正正才好。楷書、行書、草書的字形一般都呈左低右高之勢。尤其是橫畫,一般都取左低右高之勢。我猜想是因為唐代以后,人們開始坐在椅子上,雙足下垂,把紙攤平在桌子上寫字,而大部分人是用右手寫。用右手從左向右寫,自然會把橫畫往右斜上方寫,所以造成橫畫左低右高之勢,整個字形會往右上方傾斜,結構上左邊小,右邊大。 有很多書法家把左低右高的字形運用到了極致,明末大書家黃道周就是典型的例子。 黃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又字螭若、螭平,號石齋,福建漳州人,世人尊稱石齋先生。他作為一個傳統的儒家士大夫,又處于改朝換代之際,度過了波瀾壯闊的一生。論治學,黃道周精通理學、易學、天文學、史學,自 23歲開始講學著作,終生不輟;論經世,他 38歲考中進士后,歷任翰林編修、經筵展書官、詹事府少詹事、翰林侍講學士,直至南明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首輔);論諫言,他敢于直言,朝堂之上,不畏人言,據理爭辯,不惜觸犯龍顏,數次被貶官;論忠君,他為南明籌兵抗清,自稱“大明孤臣”,終至被俘就義,百年后,被清乾隆帝追謚“忠端”;論書法,他一改董其昌秀麗典雅的書風,用筆剛勁有力,筆勢雄健奔放,痛快淋漓。 黃道周書法的結構頗具特點,他把漢字左低右高的態(tài)勢運用到了極致。我測量了一下,黃道周的很多字傾斜度竟然達到 45度。右邊翹得非常高有什么好處呢?右邊抬高,可以有足夠的空間來安排繁多的筆畫,使整個字不至于過于局促。如果每個字都斜得很厲害,字與字連在一起,視覺上呈現出一種險勢,仿佛排山倒海,氣勢如虹。黃道周的大幅行草創(chuàng)作凸顯了這一特點。 字的結構表現出字的姿態(tài)。字是有生命的,有精氣神的,有骨有肉的。讀字就像觀人一樣,字的姿態(tài)各異,就好像看到人的表情神態(tài)不一樣。字形像人形,如哭如笑,如跑如跳,如臥如坐。王羲之《喪亂帖》里的四個字“痛當奈何”,“痛”“當” 兩字向左傾斜,有點扭曲,好像有點痛苦;而“奈”“何”兩字又比較局促,匆匆收筆,仿佛對于時局無可奈何,只能草草收場作罷。東晉時期的《爨寶子碑》出土于云南,寫法奇特,是晉代石碑中的奇葩,康有為曾評價其“端樸若古佛之容”。在我看來,《爨寶子碑》中每一個字都可以回味。如 “樂”字,上大下小,像上海人說的“大頭小腰包”。如果小時候我寫字寫成這樣,一定會被老師罵的,但《爨寶子碑》中很多字的結構都是出其不意的。那個時候的漢字還沒有經過唐代的規(guī)訓,所以顯得非常原生態(tài),生機勃勃。這個“樂”上面方頭方腦的,甚是可愛,下面兩點,向左右翹起,仿佛展開裙邊跳舞一般,婀娜多姿。 又如五代楊凝式的代表作《韭花帖》中的“實”字,寶蓋頭與下面的“貫”之間有很大的空白,仿佛是這個字戴了頂高帽子,而且把帽子戴歪了,有點滑稽,又有點可愛,顯示作者構思非常巧妙。 伊秉綬的隸書在清代獨樹一幟。他寫隸書的結構頗具風格,用筆尚圓,但字形見方見扁。整個字看上去胖胖的、笨笨的,甚是可愛,而且還很幽默。如“變化氣質 陶冶性靈”中的“化”“冶”“性”等字,都透露著一股憨厚之氣。像伊秉綬隸書這樣特色的結構會使得整個字古拙重大。隸書一般取橫勢。橫勢的字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體態(tài)扁方,寬比高長;第二,橫畫加粗,豎畫變細;第三,在橫畫中,兩頭往上翹,使得整個字形有飛揚起來的感覺。 關于結構,蘇東坡有個著名的論斷:“大字難于結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余!睂懘笞秩菀咨y,寫小字容易寫得局促。中國書法史上寫小楷多有能手,明代的王寵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王寵(1494—1533),明代書法家,字履仁、履吉,號雅宜山人,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書畫家多以長壽著稱,但王寵短命,享年才 40歲。同時代的文徵明,活到了 90歲。除了壽短外,王寵一生仕途不濟,考了八次都不中,僅以邑諸生貢入南京國子監(jiān)成為一名太學生,世稱“王貢士”“王太學”。也許王寵一身才氣,沒有發(fā)揮在科舉考場上,而是揮灑在了書法上面。他在短短的 40年時間里,留下了諸多書法佳作,尤其是小楷,在明代書法史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王寵的小楷用筆非常短,短到橫豎經常以點來代替,像春天的小嫩芽一樣萌動。因為筆短,所以整個字的結構留出了很多空白。上文說到黑白的問題,中國書法向來講究計白當黑、知白守黑,空白和線條是同等重要的。韓先生在教我們看字的時候,經常要我們看一個字的白留得好不好看。在我看來,空白還孕育著一個字的氣,好字的氣是非常飽滿的。王寵小楷的氣氤氳游入字中,泛出字外,撐滿整幅作品,使得小楷一點也不局促,反而顯得寬綽有余。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