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學報(復刊第十四輯)》收入12篇古典文學研究方面的新成果,這些文章,或側(cè)重文獻的考辨梳理,或側(cè)重中國文學傳統(tǒng)命題的闡釋重構(gòu),或借助新發(fā)現(xiàn)的文獻材料論證文學史現(xiàn)象?芍^開卷有益。如,李靜《崑山與安期: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新解》通過對道教文獻的梳理,得出崑山安期各指《馬君傳》中太真夫人、安期先生的結(jié)論,并論證謝靈運有機會讀到具天師道基因的《馬君傳》,由此對詩末四句作出使全詩邏輯更顯通暢的全新解釋。又如,潘銘基《論<群書治要>去取<史記>之敘事原則》因《治要》載《漢書》八卷,載《史記》僅一卷半,比例懸殊,故而細繹其去取《史記》的原則和精神,并嘗試將《治要》摘錄《史記》的敘事原則歸納為五個主題,展現(xiàn)了以細讀之法研究類書的新成果。
《嶺南學報(復刊第十二輯)》收入14篇古典文學研究方面的新成果,著重探討了中國文學傳統(tǒng)中的抒情與敘事問題,對抒情與敘事的關(guān)系、各自邊界、參互為用等進行了深入分析。此外對淹沒于歷史長河中的某些為人忽略的人物和史實的探微發(fā)覆,亦頗具卓識,為學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和研究視角。如對詩言志之本義的探微、對杜亞泉啟蒙思想和生態(tài)意識的發(fā)覆,等等。
本期學報作者包括詹杭倫、陳才智、鄭吉雄等知名專家。詹杭倫,西華師范大學文學學士,四川師范大學文學碩士,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F(xiàn)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教授。曾任四川師范大學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臺灣成功大學中文系訪問教授,臺灣逢甲大學中文系、明道管理學院中文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中國古代詩學、辭賦學、中國文藝理論、中西比較詩學、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已出版學術(shù)專著十部。
中國文學的興寄傳統(tǒng)/馬里揚(1)
社而賦事與賦法的早期生成/曹勝高(33)
先秦賦研究論著敘録/蹤凡(55)
崑山與安期: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新解兼及謝靈運與早期上清傳記《馬君傳》之關(guān)係/李靜(81)
北魏墓誌文獻所見入北瑯琊王氏兼論宣武、孝明帝時期對待入北南人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金溪(101)
論《群書治要》去取《史記》之敘事原則/潘銘基(149)
唐代比興觀辨析以詩格爲中心/張萬民(173)
葉清臣行年攷(上)/陳才智(195)
論潘之淙《書法離鈎》的書法美學中心思想/詹杭倫、黃淑鈴(223)
隱士逸民與出處進退清儒論隱/鄭吉雄(239)
《詞韻選雋》與乾隆時代詞韻編纂思想/倪博洋(279)
抒情自我玄思自我詩性自我以淡思爲主導的抒情模式在晉宋詩歌的發(fā)生與展開/曹舟(299)
《嶺南學報》徵稿啟事(335)
撰稿格式(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