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可作為力學、機械、結構等專業(yè)研究生和相關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教材。對斷裂力學基本理論進行講授,結合編著者們的相關科研成果,對有一定難度的斷裂實例問題進行講授,便于學生學習了解解決斷裂相關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 緒論1.1斷裂力學發(fā)展簡介1.2斷裂力學研究對象和任務1.3應力集中和斷裂破壞1.4斷裂力學研究方法第二章 裂紋尖端附近應力應變場2.1 裂紋的基本形式2.2 平面應力狀態(tài)與平面應變狀態(tài)2.3 平面問題的彈性方程2.4 Ⅰ型裂紋尖端附近的應力應變場2.5 Ⅱ型、Ⅲ型裂紋尖端的應力應第三章 應力強度因子3.1 三種基本裂紋應力強度因子3.2 復合型裂紋應力強度因子3.5 實際裂紋的近似處理3.6 塑性區(qū)及其修正3.7 含裂紋體的能量分析第四章 材料斷裂韌性測試原理和方法4.1 材料斷裂韌性4.2 測試原理和測試方法4.3 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第五章 裂紋斷裂判據(jù)5.1 單一型裂紋的斷裂判據(jù)5.2 復合型裂紋的斷裂判據(jù)5.3 *大周向正應力理論5.4 能量釋放率理論5.6 COD原理及其判據(jù)5.7 J積分原理及其判據(jù) 第六章 復合材料斷裂力學及實例分析第七章 結構斷裂止裂及實例分析
同現(xiàn)有國內(nèi)外教材相比,本教材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1.聯(lián)系材料科學發(fā)展的前沿問題,本教材結合復合材料相關科研課題研究結果,對復合材料斷裂破壞機理進行教授;針對研究生層次的學生,加入結構斷裂相關科研成果實例,對結構斷裂問題的分析方法和思路進行講授,教學與科研結合,突出教材應用性。
前言
結構或材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類似于裂紋的缺陷,這些缺陷或是結構材料中固有的,或是制造加工過程中形成的,也可能是結構運行過程中由于疲勞而產(chǎn)生的,裂紋擴展引起結構斷裂破壞。隨著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容器、管道及各種平臺結構中部件的斷裂現(xiàn)象頻繁發(fā)生,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經(jīng)濟財產(chǎn)損失。
斷裂力學作為固體力學的一個分支,研究裂紋起始與擴展的力學模型,建立控制裂紋擴展的力學判據(jù)。近幾十年來,斷裂力學迅速發(fā)展,隨著斷裂力學研究成果在各工程領域的應用,各種因斷裂而引起的惡性事故大大減少,對保證結構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工科專業(yè)學生普及斷裂力學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工程中的斷裂破壞是非常復雜的,涉及影響裂紋擴展的各種因素,而對斷裂問題的研究和分析同樣具有復雜性。在斷裂力學教材中引入實例分析,結合科研工作成果,聯(lián)系實際工程中的斷裂問題進行授課,理論結合實際,能讓學生深入理解斷裂破壞的方式及其相應的力學機理,了解斷裂力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除第1章緒論外,本書包含兩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第2~6章)為基礎理論篇,包括裂紋尖端的應力場和位移場、應力強度因子、CTOD原理及其判據(jù)、材料斷裂韌度測試原理和方法、J積分原理及其判據(jù);第二部分(第7、8章)為工程應用篇,包括復合材料板斷裂、加筋板結構斷裂止裂分析。具體撰寫分工如下:第1章緒論由姜翠香撰寫,第2章由鄭華升撰寫,第3章由何理撰寫,第4章由姜翠香、余剛、王難爛撰寫,第5章由蔣培撰寫,第6章由張威撰寫,第7章由徐旺撰寫,第8章由姜翠香撰寫。全書由姜翠香、徐旺統(tǒng)稿。
在本書出版之際,謹向為本書編寫提供支持與幫助的蔡路軍、曾國偉等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碩士研究生邵濱參與了部分繪圖工作,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
本書獲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教材專項經(jīng)費資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我們參閱了有關文獻,在此對這些文獻的作者表示感謝!
由于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6年至今:武漢科技大學。2004年-2006年:武漢理工大學固體力學博士后。2004年畢業(yè)于華中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獲博士學位。擔任湖北省力學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結構疲勞與斷裂、非金屬復合材料。
第1章緒論(1)
1.1斷裂力學理論及其發(fā)展應用(1)
1.1.1線彈性斷裂力學理論(1)
1.1.2彈塑性斷裂力學理論(2)
1.2結構止裂研究簡介(3)
1.3損傷容限設計(4)
思考題(5)
參考文獻(5)
第2章裂紋尖端的應力和位移(6)
2.1裂紋的基本類型(6)
2.2彈性理論基礎(7)
2.2.1彈性力學的基本方程(7)
2.2.2平面問題的應力函數(shù)(9)
2.2.3平面問題的復變函數(shù)解(10)
2.3典型裂紋尖端的應力場和位移場(10)
2.3.1Ⅰ型裂紋的應力場和位移場(11)
2.3.2Ⅱ型裂紋的應力場和位移場(15)
2.3.3Ⅲ型裂紋的應力場和位移場(16)
思考題(18)
參考文獻(18)
第3章應力強度因子(19)
3.1裂紋應力強度因子(19)
3.1.1 KⅠ疊加原理及應力場疊加原理(20)
3.1.2無限大板Ⅰ型裂紋應力強度因子(22)
3.1.3無限大平板Ⅱ、Ⅲ型裂紋問題應力強度因子(27)
3.2復合型裂紋應力強度因子的計算(29)
3.2.1復變應力函數(shù)的普遍形式(29)
3.2.2Ⅰ、Ⅱ型復合裂紋問題應力強度因子的表達式(31)
3.3有限寬板穿透裂紋應力強度因子(34)
3.3.1威廉氏(Williams)的應力函數(shù)和應力公式(34)
3.3.2K的計算式(36)
3.3.3借用無裂紋邊界條件(邊界應力)求系數(shù)Dj(37)
3.3.4三點彎曲和緊湊拉伸試樣KⅠ的表達式(38)
3.4實際裂紋的近似處理及疊加原理應用(39)
3.4.1缺陷群的相互作用(40)
3.4.2實際裂紋的安全處理(42)
3.4.3鉚釘孔邊雙耳裂紋的KⅠ(44)
3.4.4旋轉葉輪(或軸)內(nèi)孔端裂紋的KⅠ(45)
3.5塑性區(qū)及其修正(49)
3.5.1塑性區(qū)的形狀和大小(49)
3.5.2裂紋尺寸(54)
3.5.3應力強度因子計算(55)
3.6含裂紋體的能量分析(58)
3.6.1裂紋擴展的能量釋放率G(58)
3.6.2G和K的關系(61)
思考題(64)
參考文獻(64)
第4章CTOD原理及其判據(jù)(66)
4.1CTOD基本概念(66)
4.2小范圍屈服條件下的CTOD(67)
4.3Dugdale模型(68)
4.4CTOD計算公式(69)
4.4.1裂紋尖端塑性區(qū)長度(69)
4.4.2裂紋尖端張開位移(70)
思考題(73)
參考文獻(73)
第5章材料斷裂韌度測試原理和方法(74)
5.1斷裂韌度(74)
5.1.1斷裂韌度的基本原理(75)
5.1.2裂紋擴展的能量理論(75)
5.2平面應變斷裂韌度KⅠC的測試(77)
5.2.1測量KⅠC的原理(78)
5.2.2試樣和試驗裝置(79)
5.2.3試驗程序(81)
5.2.4試驗結果處理和KⅠC有效性判斷(82)
5.2.5測試低溫斷裂韌度KⅠC(83)
5.3表面裂紋斷裂韌度KⅠe的測試(85)
5.3.1測試原理和方法(86)
5.3.2試樣預制及拉斷(87)
5.3.3KⅠe有效性判斷及應用(88)
5.4平面應力斷裂韌度KC的測試(89)
5.4.1COD法(89)
5.4.2R曲線法(91)
5.5臨界裂紋尖端張開位移c的測試(92)
5.5.1測試原理和方法(93)
5.5.2Vc和c的換算關系(93)
5.5.3臨界點的確定(94)
5.5.4確定起裂點的電位法(95)
5.6裂紋擴展速率da/dN的測試(96)
5.6.1疲勞裂紋擴展特性(96)
5.6.2測試da/dN的原理(98)
5.6.3測試裂紋長度a的一些方法(100)
5.6.4試驗程序(104)
思考題(107)
參考文獻(107)
第6章J積分原理及其判據(jù)(108)
6.1J積分的定義(108)
6.2J積分的守恒性(109)
6.2.1計算沿閉合回路的J積分(109)
6.2.2計算沿任意閉合回路的J積分(110)
6.3線彈性狀態(tài)下J積分與能量釋放率、應力強度因子的關系(110)
6.3.1J積分與能量釋放率的關系(110)
6.3.2J積分與應力強度因子的關系(112)
6.4J積分和CTOD的關系(113)
6.5J積分準則(114)
6.6J積分的測試和臨界性(114)
6.7J積分與彈塑性斷裂力學的發(fā)展(116)
思考題(117)
參考文獻(117)
第7章復合材料板斷裂(118)
7.1各向異性線彈性體本構關系(118)
7.2二維各向異性材料的Stroh理論(119)
7.3平面應變問題的Lekhnitskii理論(121)
7.4界面裂紋的應力強度因子(122)
7.4.1Dundurs參數(shù)(123)
7.4.2界面裂紋的應力強度因子(124)
7.5多材料板界面端彎曲斷裂參數(shù)計算的辛離散有限元法(125)
7.5.1含V形切口多材料板彎曲的哈密頓體系(125)
7.5.2辛離散有限元方程(130)
7.5.3數(shù)值算例(132)
思考題(141)
參考文獻(141)
第8章加筋板結構斷裂止裂分析(142)
8.1有限加筋板的線彈性斷裂分析(142)
8.1.1彈性力學控制方程(142)
8.1.2線彈性裂紋問題的復應力函數(shù)(143)
8.1.3邊界配置方法求解含中心裂紋有限板的問題(147)
8.1.4有限加筋板應力強度因子的分析與計算(149)
8.2局部加強無限大板的線彈性斷裂及止裂分析(155)
8.2.1含裂紋無限大板的應力和位移復變函數(shù)表達(155)
8.2.2考慮加強腹板橫向剛度時裂紋板應力強度因子的分析與計算(157)
8.2.3不考慮加強腹板橫向剛度時裂紋板應力強度因子的分析與計算(170)
思考題(173)
參考文獻(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