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先以解析語言、文化和思維的關(guān)系為切入點,明確三者的關(guān)系,指出造成中英兩種語言差異的主要語境因素:地理環(huán)境、社會及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文字的演變、語言哲學、神話寓言、社會價值觀念等方面。從第二章到七章分別對比分析了中英語言的相關(guān)語境及其差異對語言造成的影響以及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第八章歸納分析了文化語境差異在中英語言的影響。第九章主要通過大量翔實的案例分析了文化翻譯的原則和方法。
文化是英語學習中一個無法回避的要素,但目前英語學習中文化認知的缺失,尤其是文化對比認知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妨礙了英語學習者的進步與提高。本書從語言、文化談起, 通過大量例子對比分析了中英兩種語言的異同,有助于語言學習者理解語言與文化的關(guān)系,拓展思維,提升能力。
文化是英語學習中一個無法回避的要素。在學習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在英語中會是這樣的表達?例如我們說的“您先請”,在英語中是“After you.”。初學者往往以為英語本該如此,但隨著英語學習的深入,這樣的疑問越來越多,文化也成為英語學習中越來越大的障礙。英語學習中文化認知的缺失,尤其是文化對比認知的缺失,不僅會造成我們的語言表達不地道、不自然,導致一些錯誤,而且會成為英語水平進一步提高的“攔路虎”。
事實上,語言是文化殿堂的窗戶。通過這扇窗戶,我們可以欣賞到琳瑯滿目、五彩繽紛的文化現(xiàn)象,培養(yǎng)美美與共的審美能力,所以在英語學習中,文化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要素,而理解文化則是一個更高的要求。英語學習不但是學習語言的形式、掌握語言交際能力的過程,而且是擴展語言文化、提升社會文化理解力、拓展思維方式的過程。
正是基于“知根(語言的文化根源)、知異(中英語言思維的差異)、踐行(指導外語學習應(yīng)用)”的出發(fā)點,本書從三個方面探析漢語和英語的語言文化。本書首先辨析了語言和文化的概念。本書第二部分對比分析了造成中英兩種語言差異的主要因素,如環(huán)境、神話、文字的演變等,以及相關(guān)差異對語言造成的影響以及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本書最后一部分從語言類型、語義、句法和文化方面結(jié)合大量翔實的舉例分析了文化翻譯的原則和方法。
本書不但從理論上突出了語言文化的主題,闡述了中英語言文化語境的重要性,而且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踐,以跨文化理論為基礎(chǔ),細致歸納了中英互譯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劉穩(wěn)良和左世亮共同負責撰寫本書的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陳彥會負責撰寫第四章。此外,靳詩霞、王小英、劉云華、劉倩和馬向南等研究生同學也參與了本書的文字整理工作。
作者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借鑒了很多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期待本書能在讀者的英語學習或工作中發(fā)揮指導、啟迪的作用。
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作者
2021年9月
劉穩(wěn)良:
教授,上海應(yīng)用技術(shù)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從事外語教學工作,先后講授了大學英語、語言學、詞匯學、跨文化交際、中國文化、中英語言文化對比等課程,具有豐富的外語教學經(jīng)驗。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外語教學、中英語言文化對比。先后公開發(fā)表了相關(guān)領(lǐng)域論文20余篇。
左世亮:
助理研究員,上海應(yīng)用技術(shù)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主要研究領(lǐng)域:翻譯技術(shù)、翻譯理論與實踐。
陳彥會:
講師,上海應(yīng)用技術(shù)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主要研究領(lǐng)域:中英語言文化對比。
第一章語言和文化1
第一節(jié)英語學習中的文化1
第二節(jié)語言和文化的含義3
第二章中英語言與文化因素6
第一節(jié)語言與環(huán)境因素6
第二節(jié)語言與神話傳說18
第三章英漢語言文字體系對比分析30
第一節(jié)文字的起源30
第二節(jié)中英語言文字對比35
第四章英漢語言對比與文化翻譯49
第一節(jié)文化與翻譯的關(guān)系49
第二節(jié)英漢語言類型對比與翻譯51
第三節(jié)英漢語義對比與翻譯78
第四節(jié)英漢句法對比與翻譯83
第五節(jié)英漢文化對比與翻譯102
參考文獻122
附錄一翻譯服務(wù)規(guī)范第1部分:筆譯126
附錄二翻譯服務(wù)規(guī)范第2部分:口譯135
附錄三翻譯服務(wù)譯文質(zhì)量要求141
附錄四雙語平行語料加工服務(wù)基本要求148
三、抽象與具體
抽象指從眾多事物中舍棄個別的、非本質(zhì)的屬性,抽出共同的、本質(zhì)的屬性。它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具體指細節(jié)方面很明確的、不籠統(tǒng)的過程或事物。
英語思維常用比較抽象的概念表達具體的事物,比較重視抽象思維的運用,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而漢語思維則更習慣運用具體的方法表達抽象的概念,具有較強的形象性和具體性。這兩種思維方式反映在句子詞匯的使用層面上就是英語常用大量的抽象名詞來表達具體的概念,而漢語常用大量具體的詞來表達具體的概念。
(一)英語重抽象表達
西方人傾向于使用表達同類事物的整體詞語來表達具體事物或客觀現(xiàn)象,尤其是喜歡用抽象性的名詞、不定式、動名詞乃至主語從句來充當話題的主體。英語的名詞化往往會導致表達的抽象化。英語的抽象表達法(method of abstract diction)主要見于大量使用的抽象詞語。這類詞語指稱籠統(tǒng),覆蓋面廣,因而便于用來表達復雜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緒。如:
The signs of the times point to the necessity of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經(jīng)濟體制需要改革,這已經(jīng)越來越清楚了。
句中的signs、necessity和modification是抽象表達,這句話可以轉(zhuǎn)述為“It is becoming clear that the economic system must be modified.”。再如:
No year passes now without evidence of the truth of the statement that the work of gover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已變得越來越困難了,每年都證明確實如此。
句中的“no...without...”結(jié)構(gòu)和“evidence of the truth of the statement”是委婉的抽象表達,這句話可以轉(zhuǎn)述為“Every year shows again how true it is that the work of gover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抽象表達法在英語中的使用相當普遍,尤其常用于社會科學論著、官方文章、法律文書、商業(yè)信件等文本。這種表達得以流行,有以下幾個原因。
(1)西方認為抽象思維是一種高級思維,是文明人的象征。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原有的感性表達方式已不足以表達復雜的理性觀念,因而需要借助抽象、概括的方法。
(2)抽象詞語意義模糊,便于掩飾作者的真實意圖,或所述內(nèi)容本就不準確、不真實。
(3)英語的詞義虛化手段豐富,十分方便抽象表達的使用。這些手段主要有用虛化詞綴構(gòu)詞、使用介詞等。如:
Man's warm blood makes it difficult for him to live long in the sea without some kind warmth
人的血液是熱的,如果得不到一定的熱量,人就難以長期在海水中生活。
總之,英語有過分使用抽象表達法的傾向。
(二)漢語重具體表達
漢語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措辭具體、意義明確、敘述直接,常常借助比喻和形象,因而比較平易、樸實。漢語用詞傾向于具體,常常以實的形式表達虛的概念,以具體的形象表達抽象的內(nèi)容。同一個詞,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動詞,還可以是形容詞或其他詞。如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整個散曲基本上由名詞構(gòu)成,沒有虛詞。全詩借用具體的形象表達了抽象的內(nèi)容,語言簡潔、邏輯清晰、意義明確、主題鮮明、節(jié)奏感強、形散神聚。由于英語的形態(tài)特征,盡管譯者再現(xiàn)原文風格的時候,已經(jīng)盡量避免使用連接詞等,其譯文還是使用了如at、the、and、with和分詞后綴“-ing”,以及單復數(shù)和第三人稱等詞。
譯文:Tune to“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l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譯者 施文林(Wayne Schlepp)
英漢語言各自經(jīng)歷了不同的發(fā)展,有各自的文化特點,在表達上的形象和抽象程度不同,在翻譯時就必須注意這一點,既要傳達出源語的意思,又要符合目的語的習慣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