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中為什么會有“射”而非其他?
孔子竟然是一位優(yōu)秀的射手和射藝教師。
如何從“射”清晰地看中國漢字的流變?
《射書十四講:中華射藝史話》涉及了中國從遠古到1950年的歷史,幾乎無所不包。大多數(shù)中國歷史、文學、哲學和藝術(shù)中的著名人物都將一一從“射藝”這一新奇的主題下走過。從那狹窄的窺孔中,我們能聽到他們的竊竊私語,閱讀他們的金玉良言。我們可以一睹中國人譜寫的皇皇史詩——懷抱十字弩的長城守衛(wèi)在箭塔里擠作一團,他們共同抵御著來自崇山峻嶺和大漠荒原的獵獵寒風。風帶著苦艾的氣味,吹向了守衛(wèi)身后的石階。
作者
〔英〕謝肅方 Stephen Selby
射箭文化研究學者,古代兵學研究專家,香港歷史博物館顧問。1970—1974 年在愛丁堡大學攻讀中國語言、文學,并獲得了碩士(榮譽)學位。2007—2010 年,擔任亞太經(jīng)合組織知識產(chǎn)權(quán)專家小組主席。2011 年后,任華東師范大學、暨南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臨沂大學兼職教授。
譯者
陳雨石,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歐亞大陸武備文化交流史,在 CSSCI 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多篇,練習中國傳統(tǒng)射箭、日本弓道多年。
贠琰,教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內(nèi)亞史、歐亞大陸武備文化交流史,在 CSSCI 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一部,練習中國傳統(tǒng)射箭多年。
目錄
序? 馬明達/05
中譯本自序/13
英文版自序/15
致謝/21
譯者前言/25
卷一 緒論/003
卷二 傳說中的神射手/011
卷三 射手的巫術(shù)/029
卷四 射禮/049
卷五 儒家的理想/069
卷六 弓、箭和靶/087
卷七 事實、小說或奇聞?/113
卷八 弩和其他類型的弓/145
卷九 中國的中世紀/175
卷十 融合中的中國/207
卷十一 矯枉過正——明代/241
卷十二 明清轉(zhuǎn)型/275
卷十三 末日/313
卷十四 終卷/337
附錄? 成都最后的制弓人——武泳華訪談/345
參考文獻/351
譯后記/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