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是著名散文家祝勇的散文選集, 全書分為三輯: 第一輯“人物”收錄了《紙上的李白》《月下的李白》等篇目, 再現(xiàn)了李白等歷史人物的精神世界; 第二輯“古物”收錄了《一座書城》《雨過天青》等篇目, 這一輯以古籍、古瓷等為書寫對象, 講述了文物在流傳過程中不為人知的故事; 第三輯“風物”收錄了《等待月亮》《走進深巷》等篇目, 這一輯多從日常生活著筆, 描摹自然景觀, 捕捉個體在山水間的自在心靈。
紙上的李白
寫詩的理由完全消失
這時我寫詩
——顧城
一
很多年中,我都想寫李白,寫他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上陽臺帖》。
我去了西安,沒有遇見李白,也沒有看見長安。
長安與我,隔著歲月的荒涼。
歲月篡改了大地上的事物。
我無法確認,他曾經(jīng)存在。
二
在中國,沒有一個詩人像李白的詩句那樣,成為每個人生命記憶的一部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中國人只要會說話,就會念他的詩,盡管念詩者,未必懂得他埋藏在詩句里的深意。
李白是“全民詩人”,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民藝術家”,憂國憂民的杜甫反而得不到這個待遇,善走群眾路線的白居易也不是,他們是屬于文學界、屬于知識分子的,唯有李白,他的粉絲曠古絕今。
李白是唯一,其他都是之一。
他和他以后的時代里,沒有報紙雜志,沒有電視網(wǎng)絡,他的詩,卻在每個中國人的耳頭心頭長驅直入,全憑聲音和血肉之軀傳遞,像傳遞我們民族的精神密碼。中國人與其他東亞人種外觀很像,精神世界卻有天壤之別,一個重要的邊界,是他們的心里沒有住著李白。當我們念出李白的詩句時,他們沒有反應;他們搞不明白,為什么中國人抬頭看見月亮,低頭就會想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所以我同意歷史學家許倬云先生的話:“(古代的)‘中國’并不是沒有邊界,只是邊界不在地理,而在文化。”許倬云:《說中國——一個不斷變化的復雜共同體》,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54頁。李白的詩,是中國人的精神護照,是中國人天生自帶的身份證明。
李白,是我們的遺傳基因、血液細胞。
李白的詩,是明月,也是故鄉(xiāng)。
沒有李白的中國,還能叫中國嗎?
三
然而李白,畢竟已經(jīng)走遠,他是作為詩句,而不是作為肉體存在的。他的詩句越是真切,他的肉體就越是模糊。他的存在,表面具象,實際上抽象。即使我站在他的腳印之上,對他,我仍然看不見,摸不著。
誰能證實這個人真的存在過?
不錯,新舊唐書,都有李白的傳記;南宋梁楷,畫過《李白行吟圖》——或許因為畫家自己天性狂放,常飲酒自樂,人送外號“梁風子”,所以他勾畫出的是一個灑脫放達的詩仙形象,把李白疏放不羈的個性、邊吟邊行的姿態(tài)描繪得入木三分。但《舊唐書》是五代后晉劉昫等撰,《新唐書》是北宋歐陽修等撰,梁楷更比李白晚了近五個世紀,相比于今人,他們距李白更近;但與我一樣,他們都沒見過李白,僅憑這一點,就把他們的時間優(yōu)勢化為無形。
只有那幅字是例外。那幅紙本草書的書法作品《上陽臺帖》,上面的每一個字,都是李白寫上去的。關于《上陽臺帖》真?zhèn),歷來聚訟不一。徐邦達先生認為,此帖時代不早于五代,比較接近北宋,前隔水上瘦金書“唐李太白上陽臺”標題一行,為趙佶即位(二十歲)以前所作。參見徐邦達:《古書畫偽訛考辨》,見《徐邦達集》第10冊,故宮出版社2015年版,第126頁。曾收藏此帖的張伯駒先生則斷為李白真跡,而宋徽宗題字為偽。張伯駒先生說:“余曾見太白摩崖字,與是帖筆勢同。以時代論墨色筆法,非宋人所能擬!赌墔R觀》斷為真跡,或亦有據(jù)。按絳帖有太白書,一望而知為偽跡,不如是卷之筆意高古!眳⒁姀埐x:《煙云過眼》,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73頁。它的筆畫回轉,通過一管毛筆,與李白的身體相連,透過筆勢的流轉、墨跡的濃淡,我們幾乎看得見他的手腕的抖動,聽得見他呼吸的節(jié)奏。
四
這張紙,只因李白在上面寫過字,就不再是一張普通的紙。盡管沒有這張紙,就沒有李白的字,但沒有李白的字,它就是一片垃圾,像大地上的一片枯葉,結局只能是腐爛和消失。那些字,讓它的每一寸、每一厘,都變得異常珍貴,先后被宋徽宗、賈似道、乾隆、張伯駒、毛澤東收留、撫摸、注視,最后被毛澤東轉給北京故宮博物院永久收藏。
從這個意義上說,李白的書法,是法術,可以點紙成金。
李白的字,到宋代還能找出幾張。北宋《墨莊漫錄》載,潤州蘇氏家,就藏有李白《天馬歌》真跡,宋徽宗也收藏有李白的兩幅行書作品《太華峰》和《乘興帖》,還有三幅草書作品《歲時文》《詠酒詩》《醉中帖》,對此,《宣和書譜》里有載。到南宋,《乘興帖》也漂流到賈似道手里。
只是到了如今,李白存世的墨稿,除了《上陽臺帖》,全世界找不出第二張。問它值多少錢,那是對它的羞辱,再多的人民幣,在它面前也是一堆廢紙,丑陋不堪。李白墨跡之少,與他詩歌的傳播之廣,反差到了極致。但幸虧有這幅字,讓我們穿過那些燦爛的詩句,找到了作家本人。好像有了這張紙,李白的存在就有了依據(jù),我們不僅可以與他對視,甚至可以與他交談。
一張紙,承擔起我們對于李白的所有向往。
我不知該譴責時光吝嗇,還是該感謝它的慷慨。
終有一張紙,帶我們跨過時間的深淵,看見李白。
所以,站在它面前的那一瞬間,我外表鎮(zhèn)定,內心狂舞,頃刻間與它墜入愛河。我想,九百年前,當宋徽宗趙佶成為它的擁有者,他心里的感受應該就是我此刻的感受,他附在帖后的跋文可以證明。《上陽臺帖》卷后,宋徽宗用他著名的瘦金體寫下這樣的文字:
太白嘗作行書,乘興踏月,西入酒家,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
根據(jù)宋徽宗的說法,李白的字,“字畫飄逸,豪氣雄健”,與他的詩歌一樣,“身在世外”,隨意中出天趣,氣象不輸任何一位書法大家,黃庭堅也說“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宋\]黃庭堅:《山谷題跋》,見《山谷題跋校注》,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年版。,只不過他詩名太盛,掩蓋了他的書法知名度,所以宋徽宗見了這張?zhí),才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無知,原來李白的名聲,并不僅僅從詩歌中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