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間性視野中的紀伯倫研究》以現代性語境下“神圣”的失落為問題追索的起點,在阿拉伯- 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關系”視野中,重新挖掘20世紀上半葉旅美阿拉伯作家紀伯倫文學創(chuàng)作和生命存在中的“神圣”內涵,進而對這位享譽世界的“先知”作家的生活與文學創(chuàng)作展開深入系統的研究。 作為一部探討文化理論和學術問題個案的專著,《文化間性視野中的紀伯倫研究》通過具體、鮮活的文學研究實例,探討東西方文化的關系、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的特殊性、東西文化二分法、文學史寫作等文化理論和學術問題。全書既有文學審美的可讀性,又有學術探討的學理性,不僅對讀者重新認識和理解紀伯倫有所助益,而且對外國文學個案研究方法論的更新,也做出了貢獻。
2006年6月,我在四川大學通過了博士學位論文《西方語境中的紀伯倫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這篇論文從“西方語境”的視角對紀伯倫的文學創(chuàng)作進行主題研究,是國內紀伯倫研究的一個學術上的補遺,雖然當時的論文得到校內外評審專家的好評,但我仍感到很不滿足:因為紀伯倫承載了我太多的感動、觸動了我太多的思想,這篇力求“規(guī)范”的學位論文,遠遠不能說明這一切。
2007年9月,我入北京師范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為王向遠教授。因為在原單位仍兼有教學任務,我在王老師身邊受教的時間有限,但在短暫的兩年學習期間,我仍從他的授課和著作中得到相當大的啟發(fā),并且這些啟發(fā)直接影響了我在博士后階段進一步深入拓展紀伯倫研究。由于這些啟發(fā)涉及我現階段與博士階段研究的承繼和發(fā)展,也涉及我在書稿中的重要研究思路,所以有必要做一個簡要的說明。
首先,將個案研究與理論探索結合起來。記得一次聽王老師給本科生上課,他談到“艱深”的理論問題時,說:“理論是什么?很簡單,是文學實踐規(guī)律性的總結而已,其實遠沒有想象得那么難。”
馬征,回族,1974年9月生于河南許晶。2003年,于廣西師范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歐美文學。2006年,于四川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2006年,于青島大學文學院任教,2007年9月-2009年12月,在北京師范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F任教于河南大學文學院。近年來主要從事紀伯倫研究、英語伊斯蘭文學研究。已在《國外文學》、《東方叢刊》、《跨文化對話》、《文藝理論與批評》、《外國文學研究》等刊物公開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
序一
序二
導論
紀伯倫文學創(chuàng)作的研究現狀和展望
(一)漢語世界紀伯倫作品的譯介和研究
(二)漢語世界紀伯倫作品經典地位的確立:文學史中的紀伯倫
(三)英語世界紀伯倫作品的出版、譯介和研究
(四)東西方文化想象中的紀伯倫:漢語和英語世界的“紀伯倫形象”比較研究
(五)國內紀伯倫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研究方法、學術創(chuàng)新和現實意義
(一)以文本個案研究為出發(fā)點,進行理論探討
(二)文化間性視角
(三)宗教學視角——兼談中國民間的紀伯倫閱讀
撰寫目標
第一章 紀伯倫文學創(chuàng)作的思想與文學背景
第一節(jié) 思想背景:“神圣”的失落與記憶
一作為生命存在方式的“神圣”
二現代社會“神圣”的失落與記憶
第二節(jié) 與紀伯倫文學創(chuàng)作相關的文學背景描述
一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最初10年的美國波士頓文學和東方想象
二美國現代主義運動和“小雜志”
三阿拉伯現代文學與紀伯倫的文學創(chuàng)作
第二章 紀伯倫文學創(chuàng)作的“精神三變”
第一節(jié) 紀伯倫的生活歷程和文學創(chuàng)作
一積淀期:早期阿拉伯語文學創(chuàng)作(1905-1911)
二初創(chuàng)期:雙語文學創(chuàng)作(1911-1921)
三高潮期:英語文學創(chuàng)作(1921-1931)
第二節(jié) 負重的駱駝:早期阿拉伯語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東方書寫”
一負重的東方
二“愛與美”的救贖
三“愛與美”的化身:作為救贖之地的東方
四早期阿拉伯語文學創(chuàng)作中“東方書寫”的原因解析
第三節(jié) 革命的獅子:雙語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東方書寫”
一“暴風雨”的隱喻
二與早期阿拉伯語作品中“東方書寫”的比較研究
三“個體/社會”模式的文化解析:兼與同時期英語文學作品的比較研究
第四節(jié) 純真的孩童:英語文學創(chuàng)作的超越性關懷
一“圣經文體”與紀伯倫的文學創(chuàng)作
二“英語寫的敘利亞文學”:文化間性視野中的“圣經文體”
三“圣經文體”與紀伯倫英語文學作品在美國的接受
第三章 “神圣”的精神探索:從《瘋人》到《人子耶穌》
第一節(jié) 《瘋人》:顛覆制度化的“神圣”體系
第二節(jié) 《先行者》:顛覆之后的反思
第三節(jié) 追溯生命的神圣:《人子耶穌》中耶穌形象的隱喻意義
一數字“7”的隱喻
二作為神圣時間的歷史循環(huán)
三生命的神圣:耶穌形象的隱喻意義
第四章 建構新的“神圣”:愛、美與生命
第一節(jié) 《大地之神》中的愛、美與生命
一死亡與神圣
二圍繞“神圣”展開的對話
三愛是生命:神性寄寓肉身
四愛是美:神性寄寓感性
五作為神圣生命體驗的“愛、美與生命”
第二節(jié) 文化間性視野中的“愛、美與生命”
一“紀伯倫風格”:一種“間性狀態(tài)”
二現代西方“語境化”的蘇非與紀伯倫的文學創(chuàng)作
三感性與神性:在現代西方生命之流中追溯神圣
四偶在的真實與神性的和諧:“泛神論”思想與審美觀探討
第五章 生命的證詞:“神圣”作為生命存在方式
第一節(jié) 早期波士頓生活:“先知”理想自我的形成
一“理想自我”形象的范型
二“理想自我”形成的現實契機
三先知:“理想自我”形象的形成
第二節(jié) 生命的證詞:“神圣”生活方式的選擇
余論只是一個“起點”的紀伯倫
附錄論文補遺
參考文獻
紀伯倫作品、書信和傳記資料
其他中文文獻
其他英文文獻
網上資源
學位論文
后記
紀伯倫既受到阿拉伯傳統文化的熏陶,又受到西方現代文化的影響,他能熔東西方文化于一爐,燴阿拉伯民族傳統文學與歐美現代文學技巧于一鼎,故而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能別樹一幟,獨具一格。
紀伯倫說:“你們的思想稱什么‘猶太教、婆羅門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我的思想卻認為:‘只有一個絕對抽象的宗教,它有多種表象,卻一直是一種抽象。它的途徑雖有分歧,卻如同一只手掌伸出的五指!薄
“我受過孔子的教誨;聽過梵天的哲理;也曾坐在菩提樹下,伴隨過佛祖釋迦牟尼……我曾在西奈山上看到過耶和華面諭摩西;曾在約旦河邊見到過基督顯示的奇跡;還曾在麥地那聽到過阿拉伯先知的教義……我記得降在印度的哲理、格言;能背誦出自阿拉伯半島居民心中的詩篇;也懂得那些體現西方人情感的音樂……”
“人類劃分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集體,分屬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qū)。而我認為自己卻既不屬于任何一國。又不屬于任何一地。因為整個地球都是我的祖國,整個人類都是我的兄弟……”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紀伯倫及其思想、作品是東西方各種宗教、信仰,各種文化交融、混血,共同孕育、培養(yǎng)的結果。因此,他的確不只屬于黎巴嫩、阿拉伯世界、東方,也不只屬于美國、西方,而是屬于全世界,屬于全人類。
在我看來,這大概就是文化間性視野中的紀伯倫。
紀伯倫說:“我愛故鄉(xiāng),愛祖國,更愛整個的大地。因為正是這大地將人孕育,而神圣的人性就是神性精神降臨在人世……那神性在各國之間巡行,宣揚博愛,指出人生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