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jù)作者多年來從事電能質量領域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學識與經驗積累策劃編寫的。
本書全面講述了現(xiàn)代電能質量知識體系的理論、方法與技術,重點闡述了電能質量領域的電壓質量、電流質量和波形質量下的基本概念與定義,詳細描述了涉及發(fā)、供、用電各方的電能質量本質特征與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并且結合質量特點介紹了電力系統(tǒng)運行特性、評估方法和指標測量、國內外相關標準和為提高電能質量所采取的治理措施等。全書共有8章,另外按照新形態(tài)教材的體系安排,為配合本教材的相關知識,本書還配有可電子閱讀的附錄性學習材料:附錄A代表性功率理論體系綜述,附錄B電壓暫降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附錄C諧波和間諧波限值,附錄D電能質量經濟性調查案例,讀者可查閱、自主學習。
本書內容與電力系統(tǒng)各
學科方向緊密關聯(lián),重視基礎理論、明晰概念和定義、
注重結構和層次,并緊密結合電氣工程實際
1 電能質量概論
1.1 引言
1.1.1 供電運行與電能質量的關系
1.1.2 電力系統(tǒng)對電能質量的要求
1.1.3 提高電能質量的意義
1.2 電能質量概念、 定義及分類
1.2.1 電能質量術語
1.2.2 基本概念與定義
1.2.3 電能質量的分類
1.3 電能質量現(xiàn)象描述
1.3.1 瞬變沖擊與振蕩
1.3.2 短時間電壓變動
1.3.3 長時間電壓變動
1.3.4 電壓不平衡
1.3.5 波形畸變
1.3.6 電壓波動
1.3.7 頻率變化
1.4 電能質量標準簡介
1.4.1 電能質量標準化
1.4.2 電能質量國家標準簡介
2 正弦和非正弦條件下的功率理論基礎
2.1 概述
2.2 正弦波形下三相交流系統(tǒng)的功率理論
2.2.1 三相平衡系統(tǒng)無功功率的物理解釋與討論
2.2.2 三相不平衡系統(tǒng)的功率定義與分解方法
2.3 非正弦波形下電路系統(tǒng)的功率理論
2.3.1 單相非正弦電壓電路
2.3.2 單相非線性負載電路
2.3.3 單相非正弦系統(tǒng)功率定義與分解方法
2.3.4 三相不平衡系統(tǒng)的功率定義與分解方法
3 供電電壓變動與系統(tǒng)頻率變化
3.1 概述
3.2 供電電壓變動特征
3.2.1 電壓的方均根值計算
3.2.2 典型電壓變動特征
3.3 供電電壓偏差
3.3.1 電壓偏差產生的原因
3.3.2 電壓偏差過大的危害
3.3.3 調壓方式與調整措施
3.3.4 電壓偏差的監(jiān)測與考核
3.4 長時間電壓中斷
3.4.1 長時間電壓中斷的分類
3.4.2 供電可靠性指標
3.4.3 提高供電可靠性的措施
3.5 電力系統(tǒng)頻率偏差
3.5.1 頻率變化與頻率偏差
3.5.2 頻率偏差過大的危害
3.5.3 系統(tǒng)頻率與電壓的關系
3.5.4 頻率控制
3.5.5 頻率偏差的監(jiān)測與考核
4 電壓和電流三相不平衡
4.1 概述
4.2 三相對稱與三相不平衡的基本概念
4.3 三相不平衡產生原因
4.3.1 供電線路的不平衡
4.3.2 用電環(huán)節(jié)的不平衡
4.4 三相不平衡的影響和危害
4.5 三相不平衡度指標與測量
4.5.1 三相不平衡度的定義
4.5.2 三相不平衡度的限值
4.5.3 三相不平衡度的測量和取值
4.6 改善三相不平衡的措施
4.6.1 不平衡負荷合理分布
4.6.2 不平衡負荷接入電源方式
4.6.3 不平衡負荷特殊供電方式
4.6.4 不平衡負荷的平衡化補償
5 電壓波動與閃變
5.1 概述
5.2 電壓波動
5.2.1 電壓波動的定義
5.2.2 波動性負荷對電壓特性的影響
5.2.3 電壓波動限值
5.3 閃變機理與視覺系統(tǒng)模型
5.3.1 閃變參數(shù)定義與實驗方法
5.3.2 閃變視覺系統(tǒng)模型
5.4 閃變嚴重度評估方法
5.4.1 起因與危害
5.4.2 閃變水平與限制指標
5.4.3 閃變嚴重度簡捷預測算法
5.5 電壓波動與閃變的測量
5.5.1 電壓波動的同步檢測法
5.5.2 IEC閃變測量環(huán)節(jié)分析
5.6 電弧爐用電特性分析與電壓波動抑制
5.6.1 基本參數(shù)與運行特性
5.6.2 電功率變化圓圖
5.6.3 電壓波動與閃變的計算
5.6.4 交流電弧爐電壓波動抑制措施
6 電壓暫降與短時中斷
6.1 概述
6.2 電壓暫降與短時中斷的相關性
6.3 電壓暫降與短時中斷的起因
6.3.1 短路故障
6.3.2 感應電機啟動
6.3.3 大容量變壓器投運
6.3.4 雷擊
6.4 電壓暫降對敏感用電設備的影響
6.4.1 CBEMA、ITIC與SEMIF47曲線
6.4.2 計算機與電子設備
6.4.3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6.4.4 交流接觸器
6.4.5 低壓變頻器
6.5 電壓暫降幅值、 臨界距離與凹陷域
6.5.1 輻射狀配電系統(tǒng)的電壓暫降幅值與臨界距離
6.5.2 非輻射狀配電系統(tǒng)的電壓暫降幅值與臨界距離
6.5.3 凹陷域
6.6 三相不平衡電壓暫降
6.6.1 單相故障
6.6.2 相間故障
6.6.3 兩相接地故障
6.6.4 三相不平衡電壓暫降分類
6.7 電壓暫降特征量檢測方法
6.7.1 方均根值計算方法
6.7.2 缺損電壓計算方法
6.7.3 瞬時電壓dq分解法
6.8 電壓暫降評估指標與標準
6.8.1 單次事件指標
6.8.2 節(jié)點指標
6.8.3 系統(tǒng)指標
6.8.4 供電可靠率修正指標
6.9 電壓暫降與短時中斷抑制技術
6.9.1 供電側緩解措施
6.9.2 用戶側接口處的緩解措施
6.9.3 設備本體緩解措施
6.9.4 敏感用戶系統(tǒng)接入點選擇
7 電力諧波與間諧波
7.1 概述
7.2 波形畸變的基本概念
7.2.1 波形畸變
7.2.2 方均根值和總諧波畸變率
7.2.3 三相電路中的諧波
7.3 供用電系統(tǒng)典型諧波與間諧波源
7.3.1 磁飽和裝置
7.3.2 整流器
7.3.3 電力機車
7.3.4 電弧爐
7.3.5 家用電器
7.3.6 間諧波源
7.3.7 超高次諧波源
7.4 諧波與間諧波的影響和危害
7.4.1 諧波對變壓器的影響
7.4.2 諧波對電機的影響
7.4.3 諧波對電氣元件使用壽命的影響
7.4.4 諧波對通信的干擾
7.4.5 諧波對電能計量的影響
7.4.6 間諧波的影響和危害
7.4.7 超高次諧波的影響和危害
7.5 諧波諧振與放大
7.5.1 系統(tǒng)阻抗
7.5.2 諧波電流放大與諧振
7.6 電容器與串聯(lián)電抗器的電壓和電流
7.6.1 無功功率補償引起的母線電壓升高
7.6.2 電容器與串聯(lián)電抗器的電壓和電流
7.7 諧波抑制技術
7.7.1 整流器與諧波控制
7.7.2 無源電力濾波器
7.7.3 有源電力濾波器
8 電能質量指標評估與經濟評估
8.1 概述
8.2 指標評估流程及組合計算方法
8.2.1 指標評估流程
8.2.2 時間組合及計算方法
8.2.3 相數(shù)組合及計算方法
8.3 電能質量指標評估方法
8.3.1 指標評估方式的分類
8.3.2 單項評估和綜合評估
8.3.3 指標量化評估和質量等級評估
8.3.4 監(jiān)測點評估和系統(tǒng)評估
8.3.5 公眾評估和定制評估
8.4 電能質量經濟損失評估方法
8.4.1 電能質量經濟損失的成本構成
8.4.2 引起經濟活動中斷的經濟損失評估
8.4.3 未引起經濟活動中斷的電能質量經濟損失評估
8.4.4 電能質量經濟損失調查
8.5 電能質量治理投資分析方法
8.5.1 電能質量治理相關成本與投資方案經濟性
評價流程
8.5.2 投資與資金的時間價值
8.5.3 電能質量治理投資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