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湖北茅箭藥用植物志
本書是在第四批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普查人員多年實地考察研究的結(jié)果,由十堰市茅箭區(qū)人民醫(yī)院主持并借鑒了前人的文獻積累編寫而成,是十堰市茅箭地區(qū)第一部資料齊全、翔實的地方性植物志書和中草藥工具書。本書系統(tǒng)記載和論述了茅箭地區(qū)野生和常見栽培植物,約400種,包括菌類、地衣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等。每種植物以中文名稱、拉丁學(xué)名、形態(tài)特征、分布、生境、功能主治等條目進行記錄。每種植物均附原植物照片。
楊光明,副主任醫(yī)師,十堰市茅箭區(qū)人民醫(yī)院□□書記、院長,十堰市茅箭區(qū)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工作領(lǐng)導(dǎo)小組主任,主持完成多項省市級科研課題。
一、胡桃科001
1. 野核桃 001 2. 化香樹 002 二、殼斗科003 3. 栗 003 三、榆科004 4. 紫彈樹 004 四、杜仲科005 5. 杜仲 005 五、?005 6. 楮 005 7. 構(gòu)樹 006 8. 無花果 007 9. 雞桑 008 10. 桑 008 六、蕁麻科009 11. 透莖冷水花 009 12. 廬山樓梯草 010 13. 糯米團 011 14. 苧麻 012 七、桑寄生科013 15. 銹毛鈍果寄生 013 八、蛇菰科014 16. 筒鞘蛇菰 014 九、蓼科015 17. 虎杖 015 18. 蠶繭草 016 19. 金線草 017 20. 赤脛散 017 21. 杠板歸 018 22. 紅蓼 019 23. 酸模 019 24. 酸模葉蓼 020 25. 稀花蓼 021 十、商陸科022 26. 垂序商陸 022 27. 商陸 022 十一、紫茉莉科023 28. 紫茉莉 023 十二、馬齒莧科024 29. 馬齒莧 024 十三、落葵科025 30. 落葵 025 十四、石竹科026 31. 箐姑草 026 32. 剪秋羅 027 33. 麥藍(lán)菜 027 34. 瞿麥 028 35. 鶴草 029 十五、藜科029 36. 地膚 029 37. 菊葉香藜 030 38. 藜 031 十六、莧科031 39. 土荊芥 031 40. 喜旱蓮子草 032 41. 牛膝 033 42. 雞冠花 034 43. 凹頭莧 034 十七、仙人掌科035 44. 仙人掌 035 十八、木蘭科036 45. 紅茴香 036 46. 武當(dāng)木蘭 037 002 湖北茅箭藥用植物志 47. 五味子 038 十九、樟科038 48. 山胡椒 038 二十、毛茛科039 49. 白頭翁 039 50. 康定翠雀花 040 51. 卵瓣還亮草 041 52. 毛茛 042 53. 牡丹 042 54. 芍藥 043 55. 石龍芮 044 56. 天葵 045 57. 金佛鐵線蓮 046 58. 太行鐵線蓮 047 59. 威靈仙 047 60. 瓜葉烏頭 048 61. 打破碗花花 049 二十一、小檗科050 62. 八角蓮 050 63. 鄂西十大功勞 051 64. 淫羊藿 051 二十二、木通科052 65. 五月瓜藤 052 66. 三葉木通 053 二十三、防己科054 67. 青風(fēng)藤 054 二十四、三白草科055 68. 蕺菜 055 69. 三白草 056 二十五、金粟蘭科057 70. 金粟蘭 057 二十六、馬兜鈴科058 71. 馬蹄香 058 72. 華細(xì)辛 059 二十七、獼猴桃科059 73. 硬毛獼猴桃 059 二十八、山茶科060 74. 茶 . 060 二十九、藤黃科061 75. 貫葉金絲桃 061 76. 黃海棠 062 77. 元寶草 063 78. 長柱金絲桃 063 三十、罌粟科064 79. 白屈菜 064 80. 紫堇 065 三十一、十字花科066 81. 北美獨行菜 066 82. 蔊菜 067 83. 蘿卜 067 84. 薺 . 068 85. 山萮菜 069 86. 蕓苔 069 三十二、金縷梅科070 87. 紅花檵木 070 88. 牛鼻栓 072 三十三、景天科072 89. 費菜 072 90. 珠芽景天 073 91. 凹葉景天 074 92. 大苞景天 075 93. 佛甲草 075 三十四、虎耳草科076 94. 七葉鬼燈檠 076 95. 虎耳草 077 96. 大葉金腰 078 97. 落新婦 079 三十五、繡球花科080 98. 山梅花 080 99. 中國繡球 080 100. 繡球 081 三十六、海桐花科082 101. 海金子 082 三十七、薔薇科083 102. 地榆 083 103. 棣棠花 084 104. 火棘 084 105. 沙梨 085 106. 龍芽草 086 107. 柔毛路邊青 087 108. 木瓜 088 109. 枇杷 089 110. 三葉海棠 089 111. 西府海棠 × 090 112. 粉團薔薇 091 113. 玫瑰 092 114. 七姊妹 092 115. 軟條七薔薇 093 116. 野薔薇 094 117. 月季花 094 118. 山楂 095 119. 桃 096 120. 翻白草 097 121. 三葉委陵菜 098 122. 插田泡 098 123. 高粱泡 099 124. 空心泡 100 125. 山莓 101 三十八、豆科101 126. 扁豆 101 127. 白車軸草 102 128. 刺槐 103 129. 野大豆 104 130. 野葛 105 131. 杭子梢 106 132. 紅豆樹 107 133. 尖葉鐵掃帚 107 134. 槐 108 135. 苦參 109 136. 紫云英 110 137. 赤豆 111 138. 決明 111 139. 落花生 112 140. 馬棘 113 141. 豌豆 114 142. 蠶豆 114 143. 救荒野豌豆 115 144. 皂莢 116 三十九、酢漿草科117 145. 酢漿草 117 四十、牻牛兒苗科118 146. 野老鸛草 118 四十一、大戟科119 147. 蓖麻 119 148. 地錦草 120 149. 乳漿大戟 120 150. 續(xù)隨子 121 151. 澤漆 122 152. 山麻桿 123 153. 鐵莧菜 124 154. 烏桕 125 155. 石巖楓 126 四十二、蕓香科127 156. 花椒 127 157. 簕欓花椒 128 158. 硯殼花椒 129 159. 黃檗 130 四十三、苦木科131 160. 臭椿 131 四十四、楝科132 161. 楝 132 162. 香椿 133 四十五、遠(yuǎn)志科133 163. 瓜子金 133 四十六、馬桑科134 164. 馬桑 134 四十七、漆樹科135 165. 黃連木 135 166. 黃櫨 136 167. 紅麩楊 137 四十八、槭樹科138 168. 飛蛾槭 138 四十九、七葉樹科139 169. 七葉樹 139 五十、鳳仙花科140 170. 耳葉鳳仙花 140 171. 鳳仙花 141 五十一、冬青科142 172. 貓兒刺 142 五十二、衛(wèi)矛科143 004 湖北茅箭藥用植物志 173. 苦皮藤 143 174. 南蛇藤 144 175. 衛(wèi)矛 145 五十三、黃楊科146 176. 頂花板凳果 146 五十四、鼠李科147 177. 多花勾兒茶 147 178. 貓乳 148 179. 薄葉鼠李 149 180. 棗 150 181. 枳椇 151 五十五、葡萄科152 182. 白蘞 152 183. 烏蘞莓 153 五十六、錦葵科155 184. 錦葵 155 185. 木槿 156 五十七、椴樹科157 186. 扁擔(dān)桿 157 五十八、瑞香科158 187. 芫花 158 五十九、堇菜科159 188. 堇菜 159 189. 犁頭葉堇菜 160 190. 紫花地丁 161 六十、葫蘆科162 191. 絞股藍(lán) 162 192. 栝樓 163 193. 絲瓜 165 六十一、千屈菜科166 194. 福建紫薇 166 六十二、石榴科167 195. 石榴 167 六十三、柳葉菜科169 196. 丁香蓼 169 197. 黃花月見草 170 198. 小花月見草 171 六十三、八角楓科172 199. 八角楓 172 六十四、五加科173 200. 常春藤 173 201. 刺楸 174 202. 通脫木 175 203. 五加 176 六十五、傘形科178 204. 2豆菜 178 205. 白芷 178 206. 川芎 179 207. 野胡蘿卜 180 208. 茴香 181 209. 竊衣 181 210. 旱芹 182 211. 水芹 183 212. 芫荽 184 六十七、杜鵑花科184 213. 杜鵑 184 六十八、柿科185 214. 柿 185 六十九、安息香科186 215. 野茉莉 186 七十、山礬科187 216. 白檀 187 七十一、木犀科188 217. 連翹 188 218. 木犀 189 219. 女貞 190 220. 小葉女貞 191 221. 迎春花 191 七十二、馬錢科192 222. 醉魚草 192 七十三、夾竹桃科193 223. 絡(luò)石 193 224. 蔓長春花 194 七十四、茜草科195 225. 雞矢藤 195 226. 茜草 195 227. 22蛇根草 196 228. 梔子 197 七十五、旋花科198 229. 打碗花 198 230. 番薯 199 231. 飛蛾藤 199 232. 牽牛 200 233. 菟絲子 201 七十六、紫草科202 234. 盾果草 202 235. 厚殼樹 202 七十七、馬鞭草科203 236. 臭牡丹 203 237. 海州常山 204 238. 狐臭柴 205 239. 馬鞭草 206 240. 蔓荊 206 七十八、唇形科207 241. 薄荷 207 242. 地筍 208 243. 風(fēng)輪菜 209 244. 細(xì)風(fēng)輪菜 210 245. 韓信草 210 246. 蕕狀黃芩 211 247. 活血丹 212 248. 藿香 213 249. 筋骨草 213 250. 裂葉荊芥 214 251. 石薺苧 215 252. 丹參 216 253. 荔枝草 216 254. 南川鼠尾草 217 255. 夏枯草 218 256. 夏至草 219 257. 野草香 220 258. 紫花香薷 221 259. 益母草 221 260. 紫蘇 222 七十九、茄科223 261. 白英 223 262. 龍葵 223 263. 酸漿 224 八十、玄參科225 264. 裂葉地黃 225 265. 藍(lán)豬耳 226 266. 紫萼蝴蝶草 227 267. 阿拉伯婆婆納 227 268. 北水苦荬 228 269. 山羅花 229 270. 松蒿 229 271. 匍莖通泉草 230 八十一、紫葳科231 272. 凌霄 231 八十二、爵床科232 273. 爵床 232 八十三、胡麻科232 274. 芝麻 232 八十四、苦苣苔科233 275. 降龍草 233 276. 旋蒴苣苔 234 八十五、車前科235 277. 車前 235 八十六、忍冬科236 278. 樺葉莢蒾 236 279. 接骨草 237 280. 金銀忍冬 238 281. 忍冬 238 282. 雙盾木 239 八十七、敗醬科240 283. 敗醬草 240 284. 糙葉敗醬 241 285. 纈草 241 八十八、桔?242 286. 半邊蓮 242 287. 紫斑風(fēng)鈴草 243 288. 桔梗 243 289. 湖北沙參 244 290. 杏葉沙參 245 八十九、菊科245 291. 百日菊 245 292. 蒼耳 246 293. 茅蒼術(shù) 247 294. 大麗花 248 295. 一年蓬 248 006 湖北茅箭藥用植物志 296. 鬼針草 249 297. 艾 250 298. 黃花蒿 251 299. 藿香薊 252 300. 刺兒菜 252 301. 薊 253 302. 菊苣 254 303. 毛華菊 255 304. 野菊 255 305. 苦苣菜 256 306. 鱧腸 257 307. 山馬蘭 259 308. 泥胡菜 259 309. 牛膝菊 260 310. 蒲公英 261 311. 千里光 262 312. 秋英 263 313. 蓍 263 314. 矢車菊 264 315. 鼠曲草 265 316. 天名精 266 317. 黃腺香青 267 318. 菊芋 267 319. 線葉旋覆花 268 320. 多須公 269 321. 佩蘭 270 322. 紫菀 270 九十、百合科271 九十一、石蒜科286 九十二、薯蕷科288 九十三、鳶尾科291 九十四、燈心草科293 九十五、鴨跖草科294 九十六、禾本科297 九十七、棕櫚科302 九十八、天南星科303 九十九、香蒲科307 一○○、莎草科308 368. 球穗扁莎 308 369. 碎米莎草 309 一○一、蘭科309 370. 云南石仙桃 309 371. 白及 310 372. 杜鵑蘭 311 373. 蕙蘭 312 374. 毛萼山珊瑚 313 375. 天麻 313 一○二、卷柏科314 376. 江南卷柏 314 377. 卷柏 315 一○三、木賊科316 378. 節(jié)節(jié)草 316 一○四、陰地蕨科317 379. 陰地蕨 317 一○五、海金沙科318 380. 海金沙 318 一○六、中國蕨科319 381. 野雉尾金粉蕨 319 一○七、鱗毛蕨科319 382. 貫眾 319 一○八、水龍骨科320 383. 抱石蓮 320 384. 石蕨 321 385. 有柄石韋 321 386. 水龍骨 322 387. 江南星蕨 323 一百○九、銀杏科323 388. 銀杏 323 一一○、松科324 389. 馬尾松 324 一一一、柏科325 390. 側(cè)柏 325 一一二、紅豆杉科326 391. 紅豆杉 326 中文名索引328 拉丁名索引332 參考文獻338
1.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 別名:山核桃
一、形態(tài)特征 喬木或有時呈灌木狀,高達(dá)1□-□5米,胸徑達(dá)1-1.5米;幼枝灰綠色,被腺毛,髓心薄片狀分隔;頂芽裸露,錐形,長約1.5厘米,黃褐色,密生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通常40-50 厘米長,葉柄及葉軸被毛,具9-17枚小葉;小葉近對生,無柄,硬紙質(zhì),卵狀矩圓形或長卵形,長8-15厘米,寬3-7.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斜圓形或稍斜心形,邊緣有細(xì)鋸齒,兩面均有星狀毛,上面稀疏,□□濃密,中脈和側(cè)脈亦有腺毛,側(cè)脈11-17對。雄性葇荑花序生于去年生枝頂端葉痕腋內(nèi),長可達(dá)18-□5厘米,花序軸有疏毛;雄花被腺毛,雄蕊約13枚左右,花藥黃色,長約1毫米,有毛,藥隔稍伸出。雌性花序直立,生于當(dāng)年生枝頂端,后來伸長達(dá)8-15厘米,雌花排列成穗狀。雌花密生棕褐色腺毛,子房卵形,長約□毫米,花柱短,柱頭□深裂。果序常具6-10(13)個果或因雌花不孕而僅有少數(shù),但軸上有花著生的痕跡;果實卵形或卵圓狀,長3-4.5(-6)厘米,外果皮密被腺毛,頂端尖,核卵狀或闊卵狀,頂端尖,內(nèi)果皮堅硬,有6-8條縱向棱脊,棱脊之間有不規(guī)則排列的尖銳的刺狀凸起和凹陷,仁小;ㄆ4-5月,果期8-10月。 二、產(chǎn)地、生長環(huán)境與分布 茅箭區(qū)山區(qū)均有分布,多生長于海拔800-□000米的雜木林。 三、藥用部位 野核桃種仁。 四、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未成熟綠色果實或成熟果皮,鮮用或曬干。 五、性味 味辛、 微苦,性平,有毒。歸胃經(jīng)。 六、功能主治 野核桃油:潤腸通便;殺蟲;斂瘡。主腸燥便秘;蟲積腹痛;疥癬;凍瘡;狐臭。野核桃仁:潤肺化痰;溫腎助陽;潤膚;通便。主燥咳無痰;虛喘;腰膝酸軟;腸燥便秘;皮膚干裂。 七、成分 種仁含油40%-50%,蛋白質(zhì)15%-□0% ,糖類,維生素A、B、C等。樹皮及外果皮含大量鞣質(zhì)。 八、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0-50g,或搗碎嚼10-30g;驌v爛沖酒。外用:適量,搗爛,涂搽。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