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從政治、文化、宗教、社會、經濟等角度對唐玄宗注疏三經的時代背景進行梳理的基礎之上,把注疏三經作為歷史性事件放置于整個思想史之中,結合其特殊的政治身份,以注疏三經為中心,深入剖析唐玄宗對道、儒、佛思想及三教關系的理論闡釋,從中把握其道儒佛“同乎大通,皆眾妙門”的思想主旨以及“以道為宗,三教融補”的關系特點;以歷史哲學的研究方法展開客觀分析,探尋其在注疏三經基礎上建構的思想體系所呈現出的理論特質與內在邏輯,并在思想史、社會史、宗教史等境域下探討其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王玲霞,女,1984年生,河南滎陽人。2016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F為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在站博士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唐宋道教文化、道教與少數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研究。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國道教》、《回族研究》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現主持 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參與多項 、省部級相關課題。
序 孫亦平
導論
第一章 唐玄宗的主要著述與思想淵源
第一節(jié) 唐玄宗注疏三經概述
一 唐玄宗注疏三經的歷史背景
二 三經注疏概述
第二節(jié) 唐玄宗道儒佛思想的淵源
一 黃老思想與《河上公章句》
二 魏晉玄學與隋唐重玄旨趣
三 儒家與佛教思想
第二章 唐玄宗妙本正性的道教思想
第一節(jié) 虛極妙本:宇宙生成論
一 何為妙本
二 妙本與虛無、自然、道之關系
三 妙本降和氣的宇宙生成模式
第二節(jié) 道性清凈:道性論
一 眾生皆有道性
二 柔弱清凈,本性自然
第三節(jié) 心與道冥:心性論
一 妙本正性,自本而降
二 逐境生心,攝跡歸本
三 性分三品,善愚有別
第三章 唐玄宗清靜無為的修道治國思想
第一節(jié)兼忘契道:修道論
一 復歸清靜以修心性之道
二 養(yǎng)沖和之氣以 之學
第二節(jié) 無為而治:治國論
一 無為而無不為的治國思想
二 無為至道的治國境界
第四章 唐玄宗道為理本的儒家孝道思想
第一節(jié) 唐玄宗注《孝經》的思想特征
一 悌孝人倫,百行之首
二 冀闡微言,君子倡本
三 移孝作忠,至德要道
第二節(jié) 唐玄宗對道儒關系的認識
一 道為理本,孝實天經
二 融儒弘道,協(xié)助治國
第五章 唐玄宗融通釋老的佛教中道思想
第一節(jié) 唐玄宗的佛教政策
一 恢復李唐,抑制佛教
二 載弘道教,援佛入道
第二節(jié) 唐玄宗注《金剛經》的思想特征
一 趣于中道,重玄宗趣
二 融通佛老,眾妙之門
第三節(jié) 唐玄宗對道佛之關系的闡釋
一 從抑佛到“分門一致”
二 佛道互攝,不可或缺
第六章 唐玄宗道儒佛思想的理論特質與影響
第一節(jié) 唐玄宗道儒佛思想的理論特質
一 同乎大通、皆眾妙門的思想主旨
二 以道為宗、三教融補的理論特色
第二節(jié) 對道教發(fā)展的影響
一 對道教理論建設的豐富
二 對道教注老旨趣的導向
三 對道教社會地位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對儒家與佛教發(fā)展的影響
一 對儒家發(fā)展的影響
二 對佛教發(fā)展的影響
第四節(jié) 從政策上三教并行到理論上三教融合的轉變
結語:唐玄宗道儒佛思想之特點與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