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設國家記憶·印度、歷史人物·最熟悉的陌生人、歷史探索、專題敘事、專家視野5個欄目。收錄了《東西方交流的樞紐——從哈拉帕文明時期至貴霜時期的印度社會》《他者眼里的馬克思》《歷史上哈薩克汗國與中國睦鄰關(guān)系的回顧》等文章。
東西方交流的樞紐——從哈拉帕文明時期至貴霜時期的印度社會/李天祥002
印度文明的轉(zhuǎn)向者:葡屬印度面面觀/蘭子奇019
印度史學的發(fā)展與困惑/劉欣如040
“南美拿破侖”:拙劣而悲壯的模仿秀/汪楓054
羅伯斯庇爾與斷頭臺/曹忠鑫069
他者眼里的馬克思/黃益 張米084
貓與明代政治文化——從明宣宗《花下貍奴圖》談起/王宏凱104
冰封孤城下的五色旗/張星煜120
溫泉關(guān)戰(zhàn)役:改變了西方的歷史?/132
臘雞的文化史/余輝。145
歷哈薩克汗國與中國睦鄰關(guān)系的回顧/厲聲156
中亞迷思:歷史與現(xiàn)實中的哈薩克——楊恕專訪¨74
.......
隨著國家“”倡議的提出,絲綢之路及沿線國家歷史文化的研究成為重要課題。印度作為“”沿線上的主要國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古代印度是東西方交流的樞紐,佛教及其藝術(shù)在交流過程中成為重要領(lǐng)域。然而,有關(guān)古代印度早期社會對外交往的學術(shù)著年卻較為缺乏。本文梳理了相關(guān)著作和文章,從南亞、中亞佛教藝術(shù)變化的角度分析印度早期社會的對外交往。以時間順序介紹古代印度(下文如無說明,均指“古代印度”)各個時期對外交往的情況。
哈拉帕文明也稱印度河文明,其存在時間大約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是印度已知的早文明。哈拉帕文明的對外交往主要涵蓋三個區(qū)域哈拉帕文明的周邊地區(qū)、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哈拉帕文明在有重要資源的周邊社會建立城行控制,這樣的城市主要位于阿富汗和德干高原的納爾馬達河一帶。阿富汗擁有天青石,納爾馬達河一帶出產(chǎn)瑪瑙。哈拉帕文明控制了出產(chǎn)這兩種礦物的城市,然后通過水陸交通將礦產(chǎn)運輸?shù)酱笮统切屑庸ぶ圃臁:,再通過水陸交通與兩河流行貿(mào)易。哈拉帕文明與兩河流域的交往主要是通過迪爾蒙(今巴林)
在兩河流域出土的印章中,有一塊刻畫了來自麥路哈的使者到阿卡德王貢的畫面,麥路哈就是指印度河谷。伊朗高原處在印度河文明與兩河文明之間,可能成為了雙方陸路來往的交會處。位于伊朗高原東南部的吉羅夫特遺址發(fā)掘出了哈拉帕文明的印章,這可以作為雙方于行過物質(zhì)文化交流的佐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