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
那是2016年初冬的孔孟之鄉(xiāng),一個值得銘記的溫馨日子,一個特殊的機緣,我們提出“自由儒學”這一概念。幾年來,這一概念逐漸得到哲學界的重視,成為一個關乎漢語思想前途的新的可能性。自由儒學不是儒學,不是儒學的一個部分或分支,不是儒學發(fā)展的最新形態(tài)或階段,而是哲學,是自由理性的純粹哲學,旨在對儒、釋、道、墨、法等傳統(tǒng)諸家學說之精神進行形而上學的重釋和澄明。
之所以稱為自由儒學,因自由儒學最初乃針對儒學而來,是基于對儒家道德根基的追問而產生。近代以來,人類道德哲學的一個基本成果,是明確自由須是道德的根基,那么,自由是否也應該是儒家仁義道德的根基?如果是,自由儒學當為儒學的根本意涵;如果不是,儒家當如何應對這一追問?
儒有遠超、遠古于孔門和傳統(tǒng)儒學之意。在甲骨文中,儒與大人、與作為生命之源的水、與沐浴祭祀有關,有儒帝子、儒人、儒師、子儒之稱!吨芏Y·天官·冢宰》將儒界定為“以道得民”?梢钥闯鲈谶h古時代,儒已經喻示著某種神圣性和高貴性,這種神圣性和高貴性具有精神意義,可以與莊子和尼采對神圣和高貴的理解相呼應。到《說文解字》時代,儒的含義被具體界定為術士,雖然儒的地位已經有所降低,但其自古以來的關乎天人之際的基本意涵尚在。通天人之際的神圣性和高貴性,是“儒”這一概念最值得闡發(fā)的意涵,也是我們以“儒學”二字配“自由”的一個內在考量。
另外,儒學曾長期占據漢語學術文化的主流地位,“自由儒學”之名,意在凸顯以儒學為哲學反思和理論批判的主要對象。這種反思批判是根基性、形而上學性的,是純粹哲學的,是思的。
二
儒、釋、道等諸家諸教之分,有其歷史和理論意義,但對于哲學,這種區(qū)分沒有實質性意義。哲學關注的是文化學術的根本邏輯、根本問題和根本理路,哲學的這些根本關切是通過思實現的。哲學是思的學問,思乃是哲學之為哲學的根本所在。自由儒學不是儒學,而是哲學,是思的學問。自由儒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