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修訂版根據(jù)作者的客戶和讀者反饋,對內容做了刪減精修,補充了實戰(zhàn)所需的內容,更新了工具、方法和案例,夯實了工作坊設計領域的理論知識和模型工具。本書不同于常見的引導工具書,主要介紹了如何通過工作坊設計將引導目標和價值落地,為此,貢獻了工作坊行進路線圖、凌波五步等簡單實用、獨具特色的實戰(zhàn)內容。全書涵蓋了工作坊引導師在工作坊設計之前、工作坊設計過程中、工作坊設計過后的工作,呈現(xiàn)了真實場景下的引導大畫面、全流程和多細節(jié),讀者可直接按圖索驥,應用實踐。全書文字對話性強,體例活潑有趣,包含多個插圖、表格和案例,方便讀者閱讀理解和輕松學習。
林士然? 工作坊引導師、隱喻教練?? 帶領AF四模塊公開課(引導魔法箱、工作坊設計、引導者狀態(tài)和隱喻引導術)? 帶領戰(zhàn)略規(guī)劃與戰(zhàn)略解碼、文化共創(chuàng)與文化共識、高管團隊融合、行動學習工作坊
引導常識篇 1
第1 章 引導簡介 2
何謂引導 2
為何有引導師這個角色 4
誰適合做引導師 6
第2 章 引導的顯著價值和適用場景 8
引導的顯著價值 10
引導的適用場景 12
引導的典型應用場景 14
工作坊理論篇 17
第3 章 工作坊簡介 18
工作坊的含義 19
工作坊的特征 20
工作坊的類別 21
工作坊與培訓的區(qū)別 21
從培訓課程設計到工作坊設計 23
第4 章 工作坊的假設 31
人們有意愿參與目標達成 33
人們已經具備足夠的資源和資源整合能力 34
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讓目標達成更容易 34
意愿× 資源× 創(chuàng)造性過程=好的結果 35
第5 章 工作坊的原理 36
空間與場域的變化引發(fā)不一樣的表現(xiàn) 40
角色與關系的轉換激發(fā)參與動力 41
注意力與關注點的調整喚起更多的資源 42
提問與對話激發(fā)人們的更佳表現(xiàn) 43
激情與責任感的喚醒驅動人們敢于面對挑戰(zhàn) 44
第6 章 工作坊的設計 45
工作坊的關鍵服務對象 46
工作坊的關鍵服務對象 47
工作坊行進路線圖 49
工作坊設計的內容 52
工作坊設計的挑戰(zhàn) 52
第7 章 專業(yè)引導師與工作坊引導師 53
IAF 認證職業(yè)引導師六項核心技能 53
CTF 認證專業(yè)引導師的四項核心素質 55
CWF 工作坊引導師的五項勝任素質 56
需求把脈篇 63
第8 章 把脈發(fā)起人需求 64
工作坊開始前的工作流程 64
工作坊授權級別 66
工作坊主題與議題 67
工作坊前因后果路線圖 70
工作坊合約達成 74
小結:發(fā)起人訪談與期望管理 75
第9 章 把脈參與者需求 78
參與者利益相關性分析 78
參與者意愿與資源分析 81
團隊發(fā)展階段分析 83
團隊文化風格分析 85
參與者投入度準備 87
工作坊需求確認表 88
拿到工作坊需求確認表后的工作 95
工作坊應用場景調查 95
過程設計篇 97
第10 章 凌波五步 98
凌波五步簡介 100
凌波五步的操作流程 101
凌波五步的核心問句 108
凌波五步流程設計表 109
借力明星問題模型設計好議題 111
第11 章 工作坊常用流程 115
七個常用基礎流程 115
七個常見主題流程 120
工作坊流程排序的四種套路 131
第12 章 工作坊常用引導工具 139
分組研討 139
組合設問 140
鉆石模型 142
焦點討論 144
世界咖啡 145
漫游掛圖 150
團隊共創(chuàng) 151
拼圖共創(chuàng) 154
視覺共創(chuàng) 156
情境創(chuàng)設 159
收斂漏斗 161
行動矩陣 162
設計提示篇 163
第13 章 工作坊場域設計 164
何謂場域 164
場域的四個聯(lián)想 164
場域的四個典型特征 165
場域的設計 166
REST 場域管理模型 168
第14 章 開場設計與離場設計 176
開場設計 176
離場設計 187
第15 章 工作坊設計過后 192
工作坊設計預演 192
工作坊過程記錄 195
工作坊跟蹤輔導 196
工作坊回放反思 197
工作坊案例整理 198
堅持成長 202
保持覺察 203
附錄A 中科院心理所家校共育公益項目介紹 208
一、項目背景 208
二、項目規(guī)劃和進度 208
離場調查 221
引導規(guī)律研究院簡介 222
AF 引導規(guī)律? 四模塊簡介 223
后記 225
參考文獻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