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記
2020年是祖父阿英誕辰120周年,原想和安徽教育出版社商量再版《阿英全集》,把原來未編入《阿英全集》的阿英與友朋書信,補編到全集附錄中。但和出版社接洽后,才知道再版也要重新申請書號,終未能實現(xiàn)。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館副館長(時任文學(xué)館征集編目部主任)計蕾女士得知后建議將這些書信結(jié)集單行出版,并表示文學(xué)館對捐贈者出書有資助規(guī)定。這樣,由我寫了一個申請,很快就被批準了,但由于這些書信涉及諸多前輩的著作權(quán),文學(xué)館方面提出一定要取得相關(guān)的出版授權(quán)。
由于各方面原因,這近百人絕大多數(shù)都長期未聯(lián)系了,為重新取得聯(lián)系,前后斷續(xù)用了一年多時間。聯(lián)系過程中既有欣喜,也有失望,充滿曲折。有時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了,但想到不能前功盡棄,還是艱難前行。在各方面人士熱心幫助下,預(yù)期目標得以實現(xiàn)。特別要感謝計蕾女士、駱賓基先生之女張小新女士、丁景唐先生之女丁言昭女士和新文學(xué)史料編輯部的郭娟女士,多次幫助聯(lián)系到授權(quán)人。黎丁先生的女兒黃欣然女士長居英國,不但多次通過國內(nèi)的朋友幫助查找聯(lián)系,還提供了兩封阿英致黎丁先生信件的掃描圖像,填補了阿英書信的部分空缺。除此之外,在聯(lián)系一些地方的文聯(lián)和作協(xié)查找授權(quán)人時也大都得到熱情相助。
原輯錄的幾封重要書信,遵照授信人親屬的意見,沒有收入本書,但他們都認為這些書信的整理和出版是很有意義的事,愿意保持聯(lián)系、交流和挖掘新的史料信息。
本書輯錄的書信,由于涉及近百人手跡,字體各異、內(nèi)容廣泛,識讀起來較有難度,使人困擾的是柳亞子先生的信,因其手書自成一體,寫信時往往急急寫就,有些字還部首不全。按亞子先生的說法,如果把他寫的字單獨拿出來,自己也不一定認識。有回憶文章說亞子先生在給友人的信中開玩笑說:我的字如果認不出來,改天我上門去給你解說。為了盡可能準確識讀亞子先生的書信,我先后幾次查對了亞子先生的著作、書信輯錄、日記、年譜和傳記中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亞子先生的外孫柳光遼教授年幼時生活在亞子先生身邊,雖自謙自己的專業(yè)是造槍修槍,嚴格講對文史是外行,對外祖父手書沒有太多審核的本領(lǐng)。但在多次微信來往切磋中確認了不少難識之字,并告知相關(guān)事件的背景,對亞子先生幾封信的正確識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遺憾的是亞子先生的信終還是有幾處未能識讀出來。
郭老的女兒郭平英女士把對郭老幾封信的多方考證情況全部發(fā)給我,并將郭老致阿英的九封信連同注釋按《郭沫若書信集》的格式排好發(fā)給我參考,同時提出很多有價值的意見,使我受益匪淺。
本書輯錄的書信時間跨度從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雖然只是阿英與友朋信件的一小部分,但從不同側(cè)面反映了祖父阿英一生的若干重要時期和事件:30年代和40年代初在上海的革命文學(xué)和抗日戲劇活動、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初期在新四軍和蘇北根據(jù)地的文化工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京津地區(qū)文藝工作和活動、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對晚明和晚清文學(xué)資料的購藏和研究、1963年紀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展覽會期間的工作和長年不懈對中國人民百年反侵略文學(xué)資料的搜集等……。遺憾的是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祖父在20世紀20年代大革命前后的書信,希望未來能有新的史料彌補這個缺憾。
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館藏有大量珍貴的書信資料,通過整理出版使之在社會上發(fā)揮更大作用是一件有益的工作。如果能通過一定的方式讓學(xué)習(xí)研究文學(xué)史的院校師生參與整理,進行發(fā)掘研究,通過各種方式公開于社會,使這些資料更好地為社會所用,對促進革命文學(xué)、華夏文化的傳承無疑是有益的。
感謝浙江省圖書館王巨安先生、北京大學(xué)顧曉光老師、中國人民大學(xué)張一帆老師和文史資料鑒藏家方繼孝先生等為部分書信給予的審閱修正。
感謝為本書提供支持和幫助的所有親友和各方人士,恕不能一一提名。
感謝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館、中華文學(xué)基金會和作家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阿英致友朋書信
阿英致趙景深 003
阿英致舒新城 014
阿英致黃定慧 017
阿英致錢毅、錢小惠附致吳之理 019
阿英致錢瓔 021
阿英致沈柔堅 038
阿英致錢毅 040
阿英致錢小惠 058
阿英致華應(yīng)申 067
阿英致許姬傳 069
阿英致梅蘭芳、許姬傳 070
阿英致錢厚祥 072
阿英致白樺 073
阿英致陳樾山 074
阿英致郭沫若 076
阿英致陳紹賢 078
阿英致周揚 079
阿英致王重民 081
阿英致王松泉 082
阿英致關(guān)德棟 094
阿英致樓適夷 097
阿英致江澄波 099
阿英致張舫瀾 120
阿英致齊燕銘 122
阿英致胡從經(jīng) 124
阿英致徐平羽 126
阿英致夏衍、徐平羽 129
阿英、黃苗子致沈雁冰 130
阿英致廖承志、李一氓 131
阿英致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133
阿英致李一氓 134
阿英致胡喬木 135
阿英致陳司長 136
阿英致何其芳 137
阿英存《紅樓夢》出國展覽籌備處致中央檔案館 138
阿英致黎丁 139
阿英致錢曉云 141
友朋致阿英書信
柳亞子致阿英 149
黃克誠致阿英 159
吳曉邦致阿英 161
塞克致阿英 163
錢筱璋致阿英 164
陳學(xué)昭致阿英 168
程硯秋致阿英 169
梅蘭芳致阿英 171
沈雁冰致阿英 172
田漢致阿英 175
李綸致阿英 181
馬彥祥致阿英 183
郭沫若致阿英 197
吳祖光致阿英 202
夏衍致阿英 206
趙家璧致阿英 209
李一氓致阿英 241
馬少波致阿英 248
吳作人致阿英 252
徐平羽致阿英 254
尚小云致阿英 257
劉瓊致阿英 260
洪深致阿英 262
柯靈致阿英 263
趙景深致阿英 265
馬連良致阿英 268
史東山致阿英 271
賴少其致阿英 272
王莘致阿英 274
許姬傳致阿英 275
蕭軍致阿英 277
惠浴宇致李一氓、阿英 278
徐調(diào)孚致阿英 279
滕鴻濤致阿英 284
阮章競致阿英 285
黃雨秋致阿英 286
鄭維山、張南生致阿英 287
王古魯致阿英 289
蔡楚生致阿英 298
袁水拍致阿英 299
沙汀致阿英 300
張靜廬致阿英 302
趙楓川致阿英 306
方紀致阿英 307
張光年致阿英 308
鄭振鐸致阿英 310
白樺致阿英 311
華君武致阿英 312
邵子南致阿英 313
端木蕻良致阿英 314
賈芝致阿英 315
荒蕪致阿英 316
宋之的致阿英 317
許廣平致阿英 318
王重民致阿英 320
范文瀾致阿英 324
何其芳致阿英 325
李希凡致阿英 327
馬寧致阿英 329
胡考致阿英 333
王昆侖致阿英 334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致阿英 337
貴州大學(xué)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致阿英 339
蘇州古舊書店及江澄波致阿英 340
新華社辦公室致阿英 357
范煙橋致阿英 358
王松泉致阿英 360
歐陽予倩致阿英 365
姜德明致阿英 366
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1956級同學(xué)致阿英 372
黎丁致阿英 373
錢小惠致阿英 374
王冶秋致阿英 381
徐琮致阿英 382
唐弢致阿英 384
丁景唐致阿英 386
戈寶權(quán)致阿英 389
李治、李寧致阿英 391
張仃致阿英 392
程小青致阿英 393
王克芬致阿英 394
舒蕪致阿英 396
傅鐘致阿英 398
李凌致阿英 399
邵荃麟致阿英 400
齊燕銘致阿英 402
啟功致阿英 404
康濯致阿英 405
劉凌滄致阿英 406
劉繼卣致阿英 407
林林致阿英、對外文委宣傳司供稿處致阿英 408
冀勤致阿英 411
上海魯迅紀念館致阿英 412
于立群致阿英 413
焦菊隱致阿英 415
魏巍致阿英 416
郁風(fēng)致阿英 417
陳登科致阿英 418
臧克家致阿英 420
吳曉鈴致阿英 422
葉恭綽致阿英 423
大村益夫致阿英 425
彼得羅夫致阿英 427
沈慧致阿英 428
后記 430
通信人辭條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