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290 元
叢書名: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古鎮(zhèn)題材文藝創(chuàng)作規(guī)劃課題
- 作者: 程峰 著
- 出版時間:2018/1/1
- ISBN:9787541078644
- 出 版 社:四川美術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J222.7
- 頁碼:165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用較為寫實的水墨寫生藝術形式來寫記這些眉山傳統(tǒng)民居村落,以及當?shù)貧v史文化的神情風韻,是基于幾方面的思考。
水墨寫生的藝術形式與其所記寫的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是非常融洽的。當年“喚魚池”邊蘇軾與王弗這~對青年男女,想必是用眉山方言傾訴內心的情思愛意,所以他們的愛情故事才如此美麗動人而至今流傳。如此事不可考,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他二人在瑞豐碼頭別離、喚魚池邊唱和的故事,如用眉山方言來講述一定比用廣東話來講述會更加安逸更加精彩。
采用較為寫實的藝術形式是出于個人情感體驗的宣泄,以及用作品記錄風土人情,立傳名俗風物的文獻性思考。列夫·托爾斯泰曾說:“藝術不是技藝,它是藝術家體驗了的感情的傳達。”也如宗白華先生所言:“藝術不僅滿足美的要求,而且滿足思想的需要!辈捎幂^為寫實的藝術形式記寫正是為了拉近作品所記寫的風物與觀者間的距離和情感的溝通,而更加易于讓人回望懷想,也增添這些作品的文獻價值。
采用較為寫實的水墨寫生藝術形式來寫記眉山更是為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蘇軾主張畫外要有情,有寄托,反對形似和程式束縛的書畫觀,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這是對詩和畫的共同要求,也是對詩人、畫家人品的高標準要求。蘇軾認為“古來畫師非俗士,摹寫物象略與詩人同”(《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他認為王維乃高雅之士,自然其詩畫具有空無的“象外”思想,故能“得之于象外,有如翮謝樊籠”。憑著這樣的主張和認知,蘇軾才會詩云:“藍溪白石出,玉川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保ā稏|坡題跋》卷五《書摩詰藍田煙雨圖》)。
“天工”已包含對“形似”的認可,“清新”則意境超俗,風格獨具,也與“形似”不沖突。什么是“天工與清新”,“狀難寫之景,如在日前”,形神兼?zhèn)渚褪谴朔N境界。也就是說,蘇軾并非“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他認為不能僅僅以形似來論畫,但并沒有否認形似的重要。把蘇軾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這兩句話與“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等同起來的觀點是對先賢的誤解。藝術是需要生命的,“沒有生命,便沒有藝術”(法·羅丹),而“藝術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對個別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德·歌德),那就是對其真與美的掌握和描述。當然這樣的作品不可能僅以“形似”“神似”予以簡單的評判,美的形式還需要超俗的思想陪伴,因為“藝術不僅滿足美的要求,而且滿足思想的需要”。對此可讀“邊鸞雀寫生,趙昌花傳神”,蘇軾詩中提到的邊鸞、趙昌,分別是唐代和北宋時期著名的國畫大家,蘇軾在詩中充分表達了對他們的贊美。
邊鸞,唐代畫家,長安人,唐德宗時曾任右衛(wèi)長史。善畫花鳥、草木、蜂蝶、雀蟬,尤善畫折枝花。他精于寫生,妙于設色,下筆輕利,用色鮮明,把唐代花鳥畫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在中國花鳥畫獨立成科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唐德宗貞元年間,邊鸞曾被詔于玄武殿寫貌孔雀。其所畫一正一背,翠彩生動,金羽渾灼,若連清聲,宛應繁節(jié)。趙昌,北宋四川廣漢人,自號“寫生趙昌”。他是繼黃荃后又一能為花卉傳神的繪畫大家。歐陽修評其時名畫就曾說:“近時名畫,李成、巨然山水,包鼎虎、趙昌花果。”盡管其時趙昌已聲名卓著“曠代無雙”,但仍堅持寫生,自言“師造化始得天趣,一日不對花寫生,心中便無花”“寧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不寫生”!摆w昌的寫生畫以筆墨勾秋花蟲草,形象準確自然”,其所繪《寫生蛺蝶圖》即是100幅中國傳世名畫之一,2009年11月7日故宮博物院就曾以《寫生蛺蝶圖》復制品贈送來訪的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
邊鸞、趙昌均非“俗士”,均具“天工”之才,故而均能使其作品高逸“清新”。即是說,他們的品行與能力契合東坡先生的繪事主張,故而能得到蘇軾的稱贊。他們是中國繪畫史上開創(chuàng)性的代表人物,在中國繪畫史上影響深遠。蘇軾在其不少詩詞作品中,都有關于書畫的評論,但在其題畫詩《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中的“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無疑是其為經(jīng)典的論畫名句。行筆至此,仍會再次想到蘇軾的這一繪事觀念對今日的繪畫現(xiàn)狀,諸如方法、樣式、品鑒、創(chuàng)新等等,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東坡故里“不僅是自然界中的仙境,也是歷史文化中的圣地”。在眉山寫生,就是要盡力去表現(xiàn)眉山誘人的天然美景和亮麗的歷史文化,就是要盡力去表現(xiàn)眉山那些即將遠去的民風鄉(xiāng)貌,這是仙境的誘惑,歷史的呼喚,文化的自覺,更是繪事者的責任。
在眉山寫生,任務艱巨,也曾有一種擔心,擔心在這仙境圣地,能否完成自己的初心。好在我心中始終記得美國作家西奧多·德萊賽的這句話“藝術是積蓄在苦難和耐勞的人的靈魂中的蜜”。同時我也想,先賢圣哲寬闊的文化胸襟,尤其是峨眉山、瓦屋山和青衣江靈山圣水的護佑,即使有所欠缺和不足,也一定會得到包容和支持,也一定會心想事成的。而今當《水韻墨律》系列寫生畫集第六集,《水韻墨律眉山市——程峰寫生畫集》即將付梓之際我尤感欣慰,更常;赝朊忌、瓦屋山的方向,感謝這姐妹仙山的圣靈,祈禱仙山腳下東坡故里這一方圣地風物永葆文脈長盛。同時,也總是在心中默誦陸游《眉州披風榭拜東坡先生遺像》中的詩句:蜿蜒回顧山有情,平鋪十里江無聲。孕奇蓄秀當此地,郁然干載詩書城。
“膠西高處望西川,應在孤云落照邊。瓦屋寒堆春后雪,蛾眉翠掃雨余天。治經(jīng)方笑春秋學,好士今無六一賢。且待淵明賦歸去,共將詩酒趁流年!碧K軾在《寄黎眉州》中吟唱的瓦屋山、蛾眉山為姐妹山。兩山相距約90公里,位于眉山洪雅縣的瓦屋山和位于樂山峨眉山市的蛾眉山,距眉山市區(qū)均約80公里。
在美麗的傳說中,原本沒有瓦屋山、峨眉山。月宮的嫦娥和瑤池的仙女,覺得蜀中勝地,沒有高聳入云的大山實在是可惜,于是兩位決定為蜀中大地造兩座高山,也為開辟便于自己修煉仙道的場所。兩座高山造好后,二仙請?zhí)捉鹦侨∶捉鹦钦f:姐姐是月宮嫦娥,所造之山就取名峨眉山,妹妹造的山依其形狀就取名叫瓦屋山,并稱此兩山為姐妹山。這就是峨眉山和瓦屋山的由來。
動人的傳說,加上“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的先天麗質,自然引來無數(shù)感人的美譽之詞:“蜀國多仙山,蛾眉邈難匹”(李白),“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杜甫),“峨眉煙翠新,昨夜風雨洗”(岑參),“白玉如玉城,翠嶺出其上”(陸游),以及生于這兩座仙山腳下對其山水有著特殊感情的蘇軾詩云:“君不見,蛾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題孫思邈真人洞》),“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余天”;在如此兩座姐妹仙山腳下的眉山市,才會養(yǎng)育出蘇家三大文豪,他們以“浩然正氣”的思想內核,以東坡文化獨具的語言風格在中國文學最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占有了三席,這是一個多么燦爛輝煌的文學圣地!
靠著兩座仙山的護佑,伴著青衣江圣水的滋養(yǎng),眉山人才輩出。據(jù)清嘉慶《四川通志》錄載:兩宋進士總計4305人,其中眉山進士計1132人,在進士總人數(shù)中逾四分之一。僅東坡區(qū)即占855人,在該志144個列有進士姓名的府、州、軍、監(jiān)和縣中排名第一,為排名第二的遂寧432人的2倍,是排名第四的成都218人的4倍;仁壽174人,排名第七位;洪雅56人,排名第十六位;丹棱22人,排名第三十一位;青神17人,排名第三十七位;彭山8人,排名第五十八位。如此眉山,風景如畫,人杰地靈,是自然界中的仙境,也是中國文學史上千年不衰的輝煌標志,更是中華歷史文化中莊嚴巍然的圣地。如此眉山,值得詩的贊美、畫的描繪。
描繪眉山紅墻綠水翠竹荷池中“勝跡莊嚴”的三蘇祠,“古樹巍然,文獻一家”中“百坡亭”旁的“披風榭”、“抱月亭”邊的“云嶼樓”,以及玻璃江畔四目仙翁真府的“蟆頤觀”;描繪眉山“古中巖寺”神秘的“千佛長廊”,“漢陽鎮(zhèn)老碼頭”絲綢古道上的纖夫,“秀麗的平羌小三峽”清波上的漁舟;描繪眉山“大雅堂”前宋代建造的“丹棱白塔”,詩僧可朋歸隱的“竹林寺”,以及具有我國最早茶市之稱的“橋樓子”,和張獻忠“彭門沉船處”的“江口古鎮(zhèn)”;描繪眉山的仁壽“魁星閣”“能仁寺”“文星巖”“牛角寨大佛”“冒水鄉(xiāng)的拈花大佛”和“高峽出平湖”的黑龍灘水庫,以及毛澤東贊為“千古一人”的虞丞相;描繪眉山“瓦屋山”下“泮池”旁的“宮保府”,“古鎮(zhèn)柳江”的“曾家大院”和“高廟古鎮(zhèn)”上的“烈士紀念館”,以及峨眉半山“眺望金頂最佳處”的七里坪“風情小鎮(zhèn)”……
用較為寫實的水墨寫生藝術形式來寫記這些眉山傳統(tǒng)民居村落,以及當?shù)貧v史文化的神情風韻,是基于幾方面的思考。
水墨寫生的藝術形式與其所記寫的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是非常融洽的。當年“喚魚池”邊蘇軾與王弗這~對青年男女,想必是用眉山方言傾訴內心的情思愛意,所以他們的愛情故事才如此美麗動人而至今流傳。如此事不可考,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他二人在瑞豐碼頭別離、喚魚池邊唱和的故事,如用眉山方言來講述一定比用廣東話來講述會更加安逸更加精彩。
采用較為寫實的藝術形式是出于個人情感體驗的宣泄,以及用作品記錄風土人情,立傳名俗風物的文獻性思考。列夫·托爾斯泰曾說:“藝術不是技藝,它是藝術家體驗了的感情的傳達!币踩缱诎兹A先生所言:“藝術不僅滿足美的要求,而且滿足思想的需要!辈捎幂^為寫實的藝術形式記寫正是為了拉近作品所記寫的風物與觀者間的距離和情感的溝通,而更加易于讓人回望懷想,也增添這些作品的文獻價值。
采用較為寫實的水墨寫生藝術形式來寫記眉山更是為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蘇軾主張畫外要有情,有寄托,反對形似和程式束縛的書畫觀,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這是對詩和畫的共同要求,也是對詩人、畫家人品的高標準要求。蘇軾認為“古來畫師非俗士,摹寫物象略與詩人同”(《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他認為王維乃高雅之士,自然其詩畫具有空無的“象外”思想,故能“得之于象外,有如翮謝樊籠”。憑著這樣的主張和認知,蘇軾才會詩云:“藍溪白石出,玉川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保ā稏|坡題跋》卷五《書摩詰藍田煙雨圖》)。
“天工”已包含對“形似”的認可,“清新”則意境超俗,風格獨具,也與“形似”不沖突。什么是“天工與清新”,“狀難寫之景,如在日前”,形神兼?zhèn)渚褪谴朔N境界。也就是說,蘇軾并非“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他認為不能僅僅以形似來論畫,但并沒有否認形似的重要。把蘇軾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這兩句話與“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等同起來的觀點是對先賢的誤解。藝術是需要生命的,“沒有生命,便沒有藝術”(法·羅丹),而“藝術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對個別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德·歌德),那就是對其真與美的掌握和描述。當然這樣的作品不可能僅以“形似”“神似”予以簡單的評判,美的形式還需要超俗的思想陪伴,因為“藝術不僅滿足美的要求,而且滿足思想的需要”。對此可讀“邊鸞雀寫生,趙昌花傳神”,蘇軾詩中提到的邊鸞、趙昌,分別是唐代和北宋時期著名的國畫大家,蘇軾在詩中充分表達了對他們的贊美。
邊鸞,唐代畫家,長安人,唐德宗時曾任右衛(wèi)長史。善畫花鳥、草木、蜂蝶、雀蟬,尤善畫折枝花。他精于寫生,妙于設色,下筆輕利,用色鮮明,把唐代花鳥畫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在中國花鳥畫獨立成科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唐德宗貞元年間,邊鸞曾被詔于玄武殿寫貌孔雀。其所畫一正一背,翠彩生動,金羽渾灼,若連清聲,宛應繁節(jié)。趙昌,北宋四川廣漢人,自號“寫生趙昌”。他是繼黃荃后又一能為花卉傳神的繪畫大家。歐陽修評其時名畫就曾說:“近時名畫,李成、巨然山水,包鼎虎、趙昌花果!北M管其時趙昌已聲名卓著“曠代無雙”,但仍堅持寫生,自言“師造化始得天趣,一日不對花寫生,心中便無花”“寧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不寫生”!摆w昌的寫生畫以筆墨勾秋花蟲草,形象準確自然”,其所繪《寫生蛺蝶圖》即是100幅中國傳世名畫之一,2009年11月7日故宮博物院就曾以《寫生蛺蝶圖》復制品贈送來訪的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
邊鸞、趙昌均非“俗士”,均具“天工”之才,故而均能使其作品高逸“清新”。即是說,他們的品行與能力契合東坡先生的繪事主張,故而能得到蘇軾的稱贊。他們是中國繪畫史上開創(chuàng)性的代表人物,在中國繪畫史上影響深遠。蘇軾在其不少詩詞作品中,都有關于書畫的評論,但在其題畫詩《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中的“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無疑是其最為經(jīng)典的論畫名句。行筆至此,仍會再次想到蘇軾的這一繪事觀念對今日的繪畫現(xiàn)狀,諸如方法、樣式、品鑒、創(chuàng)新等等,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東坡故里“不僅是自然界中的仙境,也是歷史文化中的圣地”。在眉山寫生,就是要盡力去表現(xiàn)眉山誘人的天然美景和亮麗的歷史文化,就是要盡力去表現(xiàn)眉山那些即將遠去的民風鄉(xiāng)貌,這是仙境的誘惑,歷史的呼喚,文化的自覺,更是繪事者的責任。
在眉山寫生,任務艱巨,也曾有一種擔心,擔心在這仙境圣地,能否完成自己的初心。好在我心中始終記得美國作家西奧多·德萊賽的這句話“藝術是積蓄在苦難和耐勞的人的靈魂中的蜜”。同時我也想,先賢圣哲寬闊的文化胸襟,尤其是峨眉山、瓦屋山和青衣江靈山圣水的護佑,即使有所欠缺和不足,也一定會得到包容和支持,也一定會心想事成的。而今當《水韻墨律》系列寫生畫集第六集,《水韻墨律眉山市——程峰寫生畫集》即將付梓之際我尤感欣慰,更常常回望峨眉山、瓦屋山的方向,感謝這姐妹仙山的圣靈,祈禱仙山腳下東坡故里這一方圣地風物永葆文脈長盛。同時,也總是在心中默誦陸游《眉州披風榭拜東坡先生遺像》中的詩句:蜿蜒回顧山有情,平鋪十里江無聲。孕奇蓄秀當此地,郁然干載詩書城。
程峰,1948年12月生于成都。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省政協(xié)書畫研究院名譽副院長,四川省張大千藝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委員會專家委員,原四川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曾任四川省政協(xié)(特邀)委員、成都市錦江區(qū)政協(xié)委員等。
蘇軾寄黎眉州
遠景樓
勝跡莊嚴
蘇墳山
老翁井
蟆頤觀
報恩寺
大旺山白塔寺
武廟
重瞳觀
寨子城
東坡喚魚
瑞峰古渡
白塔寺
中巖寺圣景
瑞峰崖墓
中巖千佛
眉山古中巖
漢陽鎮(zhèn)老碼頭
橫斜交錯的老街
秀麗的平羌三峽
青竹神韻
中國竹藝城
神木園迎江樓
金峽煙云
老峨山四合院
大雅堂
深山藏古寺
丹棱白塔
幸福古村
龍鵠山
鄭山摩崖造像
丹棱文武廟
端淑故里
李昶元故居
老峨山人家
勝跡莊嚴
古樹巍然文獻一家
啟賢堂
木假山堂與來鳳軒
抱月亭
碧水相伴云嶼樓
蓮池小橋云嶼樓
瑞蓮留芳
快雨亭
古祠樓臺碧深深
百坡亭
百坡亭
披風榭
古井
三蘇祠披風榭記寫
居水靠山一盤陀
紅塔老宅院
奎星閣
能仁寺摩崖造像(局部)
高峽出平湖
奎星閣(局部)
能仁寺摩崖造像
龍巖石刻
香樟樹下的老會館
文星巖
甘泉寺
葉家祠
冒水鄉(xiāng)的拈花大佛
馮家大院
文宮老宅院
永清橋頭
抗日愛國名將潘文華故居
雙堡牌坊
天主堂
翳嘶山的老洋房
牛角寨大佛
千古一人
彭祖山下的五湖四海
江口大碼頭
彭門沉寶處
江口大碼頭(局部)
黃車柑橘之鄉(xiāng)
綠色佳園
彭山龔家堰水庫
象耳寺李白讀書臺
李密故里
慧光禪院
齊山雙佛
泥灣村的劉家大院
武陽古街
江口古鎮(zhèn)
江邊的古鎮(zhèn)(局部)
瓦屋山遠眺
泮池
瓦屋山遠眺(局部)
古鎮(zhèn)一線天
高廟萬順街小景
烈士紀念館
古榕相擁的吊腳樓
煙雨柳江
柳江春潮著煙雨
江邊的古鎮(zhèn)
罾鑄院
曾家大院
枕山面江的曾家大院
古鎮(zhèn)柳江
槽漁灘
牟家大院
臥伴濤聲
周家祠
宮保府
眺望金頂最佳處
風情小鎮(zhèn)
復興村
玉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