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國別、派別、部門的哲學,以盡量公正的態(tài)度面對和探究人類的哲學智慧,由淺入深地導引學生從“宮墻外望”到“初識門庭”,生成關于哲學世界的基本圖景,使學生在進入哲學之門之時形成對哲學的高層次理解;提高學生的哲學、人文素養(yǎng),促進理論思維訓練;初步領略哲學風采和精華,逐漸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 教材在探討哲學的誕生、哲學與智慧、哲學與時代,哲學與思維、哲學與文明、哲學與民族、哲學的基本問題與派別的基礎上,分世界觀與本體論、認識論與知識論、歷史觀與歷史哲學、價值觀與價值哲學、人性論與人的哲學等部分介紹了哲學的基本內(nèi)容,并附有國內(nèi)外80位有名哲學家的思想簡介。教材在力求淺顯、生動的同時,大量引證哲學目前的名家觀點,介紹和反映哲學的近期新進展,具有鮮明的學術性和前沿性。
第一講 哲學的出場
一、人是特殊的在世者
二、人把握世界的各種方式
三、哲學的誕生
第二講 哲學是現(xiàn)世的智慧
一、哲學是對智慧的追求
二、哲學追求的是大智慧
三、哲學是追求智慧的激情
四、哲學是智慧的生存境界
第三講 哲學是思想的功夫
一、以思想的方式把握世界
二、思維的一般方法
三、哲學思維的獨特品質(zhì)
第四講 哲學是人類文明精神的精華
一、時代精神的精華與文明的活的靈魂
二、哲學就是哲學史
三、哲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第五講 東西文明及其哲學
一、五大文明及三大哲學傳統(tǒng)
二、東西哲學傳統(tǒng)特色比較
三、東西哲學的相互影響
第六講 哲學的基本問題、派別和學科領域
一、哲學的基本問題
二、哲學的主要派別
三、哲學的學科領域
第七講 世界觀與本體論
一、面向終極的追求
二、本體論的流變
三、現(xiàn)代哲學視野中的本體論
第八講 知識論和認識論
一、真理:追求與懷疑
二、認識及其檢驗
三、哲學認識論的現(xiàn)代走向
第九講 歷史觀與歷史哲學
一、哲學的“歷史性”轉折
二、歷史哲學的歷史
三、當代歷史哲學新進展
第十講 價值觀與哲學價值論
一、哲學價值論的一般理論
二、哲學價值論的主要領域
三、哲學價值論的前沿問題
第十一講 人性論與人的哲學
一、走向人的自我理解
二、人性與人的本質(zhì)
三、自我及其認同
四、人生意義與存在的勇氣
推薦閱讀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