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關于書籍與讀書的作品集,涉及如何讀書、如何選書、如何藏書、如何棄書等多方面。其中收錄了17世紀到20世紀的11篇散文、詩歌、講座和評論,11位富有影響力的人物,在此分享他們對書籍、對閱讀的思考與感悟。
在本書中,讀者可以盡情吸收前人的思想精華,如奧威爾談賣書、伍爾夫談如何讀書、艾柯談書本的演進,等等,增進對書的認識;也可以學習一下如何處理不小心買到的爛書,或如何讓心愛的藏書免受傷害……
一本好書,是珍貴的精神產(chǎn)品,充實頭腦,撫慰身心;一座書架,既是一個人的小世界,也建立起小世界和大世界的聯(lián)結(jié)。
1.選書、讀書、藏書、棄書指南。用寶貴空間收藏必要的書,用寶貴時間讀有價值的書。
2.學習如何通過讀書塑造人生。了解前輩讀書人的讀書經(jīng)歷和哲思,打造自己獨有的精神世界和成長路徑。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人們面前是浩如煙海的書卷。你可以住在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式旅店,慵懶地坐在扶手椅上,屋里的墻上有嵌入式書架;還可以在蘇格蘭經(jīng)營一周民宿式書店。這不僅僅是繞著書本打轉(zhuǎn),而是一種觸手可得的書盈四壁、書香四溢的生活哲學。用印有書櫥的墻紙裝飾起居室,在“羅密歐和朱麗葉”牌的砧板上切胡蘿卜,在身上撒點“達西先生”香氛,貼上一張頗為文藝的文身貼紙(寫著“我認為讀書是世上最快樂的事!”2),或是買一塊和比爾博家大門一樣的浴簾。
雖然隨著,科技的高速發(fā)展,現(xiàn)在我們能夠把一座圖書館輕而易舉地放在手袋里,但藏書癖卻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你手中的這本書收錄了四百年間世界范圍內(nèi)一些文學名家的文章,講述著他們對閱讀書籍的看法。
對那些關于讀書的書論,關于寫作的作品,我們總是興味盎然,許多讀者對這些名篇也并不陌生:奧威爾談賣書、伍爾夫談如何讀書、艾柯談書本的演進。
這本滿載沉思的文集,輕輕牽起我們的手,引領我們窺探作品幕后的世界,它揭示了書本的某些構(gòu)成部分,就像填補球迷胃口的日常轉(zhuǎn)會傳聞,或是影碟最后滿足影迷的一段拍攝花絮。
所以在這本書里,你既可以讀到頗有影響力的國家首相談論藏書的妙招,也可以了解到美國總統(tǒng)推薦的戶外讀物。你可以盡情沉浸在思想的海洋,或是認真思索十九世紀哲學家從心理學視角展開的分析,或是輕松瀏覽知識淵博的板球運動員談論如何棄書。這些文章和評注—尤其是其中一兩個作者的—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被人們遺忘了,誠然世事不公,但他們的作品并未過時,甚至應當被視作書架上的傳世瑰寶。
記者、博主,所著《一本關于書單的書》《我的書架》《異想天開圖書館》和《棚屋工作室:革新工作場所理念》均由大英博物館出版。他還開設了三家關于讀書、生活的網(wǎng)站。亞歷克斯和他的妻子以及三個孩子住在圣奧爾本斯,家中收藏了許多關于書的書。
論讀書
解讀書本對人的塑造之路
弗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有些書只需淺嘗輒止,有些書囫圇吞下便可。
讀書予人雅趣,陶冶情致,增長才智。人們獨居或歸隱之時,最能體會讀書的雅趣;高談闊論之間,博覽群書則能為辭令添彩;判識與謀略之際,則是躬行知識的最佳時機。世事練達而學識匱乏的人,雖能明辨細枝末節(jié)和操持塵垢秕糠,但高屋建瓴和統(tǒng)觀全局的要務唯有博學善思之人能勝任。
過度沉溺書卷引人怠惰,藻飾文辭則矯揉造作,而全憑學理判事則是學究劣根。學問能完善天資,實踐又能踐行學識。自然的草木尚需人工修剪,人之本性亦需學識的添補,而知識本身需以實踐檢驗,否則會變得迂腐空泛。
狡猾之人輕視知識,淺薄之人驚服知識,聰慧之人卻能利用知識。因為知識本身并不透露自身的用途,
那是在書本之外且超越書本的智慧,全憑悉心觀察才能尋獲。讀書不是為了巧言辯駁,也不是盲目信從,更不是為尋找談資,而是為了度情衡理。
有些書只需淺嘗輒止,有些書囫圇吞下便可,有些書則需細嚼慢咽。換言之,有的書只需摘取選讀,有的只需大體涉獵,有的卻需要全神貫注、精細研讀。有些書請人代讀,或閱讀摘要即可,但這僅限于內(nèi)容或價值較次的作品;否則刪節(jié)的書本猶如蒸餾水一樣,寡淡無味。讀書使人充實,論辯使人機敏,寫作使人嚴謹。如果一個人鮮少寫作,他需要很強的記憶力;如果他不常辯論,則需要有過人才智;如果他很少閱讀,就需要足夠的狡黠來掩蓋自己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縝密,自然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和修辭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此外,適當?shù)拈喿x可以疏通心理的瘀滯,正如適當?shù)倪\動能夠療愈身體的疾患。例如,滾球有益腎臟,射箭有益胸肺,散步有益腸胃,騎術有益頭腦,等等。因此,如若一個人心神散亂,最好讓他學習數(shù)學,因為在演算時定需全神貫注,注意力稍一分散,需得從頭做起。如若一個人不善分辨,便讓他去請教經(jīng)院哲學家,因為他們的思想細針密縷。如若一個人心靈遲滯,不善推演,最好讓他去研究律師的案件。所以每一種心理的瘀滯,皆有良藥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