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湖脈學》,明代李時珍撰。李時珍(15161593),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春人,一代醫(yī)學巨匠,對中國醫(yī)學發(fā)展有多方面的貢獻,所著《本草綱目》舉世皆知,推動了中醫(yī)本草學發(fā)展,也是中國自然科學史的瑰寶,其《瀕湖脈學》一書,也是《脈經》之后,為世人推崇的脈學著作之一。自序述著書宗旨:宋有俗子,杜撰《脈訣》,鄙陋紕繆,醫(yī)學習誦,以為權輿。宋代后,習醫(yī)者多以《脈訣》為入門教材,因《脈經》文義晦澀,而《脈訣》采用歌訣形式撰寫,便于理解與習誦,所以雖言詞鄙俚,謬誤頗多,仍是初習脈學者的讀本。李時珍為糾正《脈訣》之誤,總結《脈經》與歷代諸家學說,并結合自己的臨證經驗撰成《瀕湖脈學》,全面地敘述有關脈學的各種問題,文體亦采用韻語,以便習讀,為脈指南。本書分為兩部分:部分為二十七種脈,主體部分為七言詩,各脈均有體狀詩,述脈象特征;相類詩,述相似脈象的鑒別要領;主病詩,述脈象所主病證;部分還有分部詩,論述脈象出現的寸、關、尺部位所主病證。第二部分為《四言舉要》,宋代崔嘉彥原著,李時珍之父李言聞刪補而成,也是易誦、易記的四言韻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醫(y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yī)藥古籍是中醫(yī)藥學術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培養(yǎng)優(yōu)秀臨床中醫(yī)醫(yī)生的重要源頭。本書精選底本,審校整理,以口袋書的形式出版,希望能幫助學習者利用閑暇時光熟讀成誦。
李時珍,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編寫《本草綱目》,為后世譽為藥圣。
徐謙,情報學碩士,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圖書館館員,主要從事中醫(yī)文化閱讀推廣、醫(yī)學信息檢索、數據挖掘等相關工作。發(fā)表論文6篇,參與多項課題,整理點校中醫(yī)講義一冊出版。
七言訣
一、浮(陽)……………………………………… 1
二、沉(陰)……………………………………… 3
三、遲(陰)……………………………………… 5
四、數(陽)……………………………………… 7
五、滑(陽中陰)………………………………… 9
六、澀(陰)……………………………………… 11
七、虛(陰)……………………………………… 13
八、實(陽)……………………………………… 15
九、長(陽)……………………………………… 17
十、短(陰)……………………………………… 18
十一、洪(陽)…………………………………… 20
十二、微(陰)…………………………………… 22
十三、緊(陽)…………………………………… 24
十四、緩(陰)…………………………………… 26
十五、芤(陽中陰)……………………………… 28
十六、弦(陽中陰)……………………………… 30
十七、革(陰)…………………………………… 32
十八、牢(陰中陽)……………………………… 34
十九、濡(陰)…………………………………… 36
二十、弱(陰)…………………………………… 38
二十一、散(陰)………………………………… 40
二十二、細(陰)………………………………… 42
二十三、伏(陰)………………………………… 44
二十四、動(陽)………………………………… 46
二十五、促(陽)………………………………… 48
二十六、結(陰)………………………………… 50
二十七、代(陰)………………………………… 52
四言舉要
一、經脈與脈氣…………………………………… 55
二、部位、診法…………………………………… 56
三、五臟平脈……………………………………… 56
四、辨脈提綱……………………………………… 57
五、諸脈形態(tài)……………………………………… 58
六、諸脈主病……………………………………… 59
七、雜病脈象……………………………………… 60
八、婦兒脈法……………………………………… 63
九、奇經八脈診法………………………………… 64
十、真臟絕脈………………………………………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