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山東畫報出版社張歡君和我聯(lián)系,說要編輯先生的書房系列叢書,主要講書、書的意味、書的故事,希望我充數(shù)其間。我很高興,沒怎么細問就應(yīng)允下來。
這是因為,我每以讀書人自許。特殊年代曾自稱農(nóng)民,時人莫之許也。而若說是讀書人,無論時人還是今人無不慨然許之。是的,我的本職是教書匠,年年歲歲教了三四十載;教書之余譯書,花花綠綠譯了一百之數(shù);譯書之余寫書,厚厚薄薄寫了大約十本;寫書之余談書論書評書,勉勉強強混得了教授職稱。教書、譯書、寫書、評書,如此 四書俱全。設(shè)若某人從我的人生中忽一下子把書搶走偷走,我的人生勢必土崩瓦解,甚至世界上有沒有我這個人都成了有待上網(wǎng)檢索的信息。
說起書房,我所供職的中國海洋大學前年在主校區(qū)圖書館專門設(shè)立林少華書房。揭牌儀式上我起身致辭:大半生時間里,塞北嶺南,海內(nèi)海外,風霜雨雪,顛沛流離,一路上我失去了許許多多、許許多多。沒有失去的,幾乎只有書。毫無疑問,失去了書,也就失去了我,失去了今天的我。而另一方面,書也好像耽誤了我。不純粹是開玩笑,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很少有哪位漂亮姑娘對一個小書呆子感興趣……好在,只要拿起書,我對鄰院桃花樹下的漂亮姑娘也不怎么感興趣。這就是當年我和書的故事。但只講這個,想者不會感興趣,罵我是老書呆子或老不正經(jīng)也未可知。這么著,我就從二〇一七以來的四年間信筆涂抹的散文隨筆中把大凡與書有關(guān)的梳理出來,共得五十一篇。姑且分成四個小板塊:讀書歲月、教書生涯、譯書甘苦、評書點滴。
五十一篇,除了書這個共同點,還可能有個共同點:美。當然,再怎么敝帚自珍,我也不敢以美文自許,但審美、愛美、追求美的權(quán)利,哪怕年紀再老也還是有的。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可以說是歷朝歷代讀書人的不二共識,我也篤信不疑。文、文采者,大而言之,涉及中國文學乃至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有學者認為詩性追求與表達乃中國文化有別于西方文化主要的特征。詩性追求,也就是文的追求、美的追求。小而言之,即文章的修辭、語言的裝飾性。漫說詩詞曲賦等文學體裁,即使《文心雕龍》和《詩品》《六一詩話》《蕙風詞話》《人間詞話》等文論詩論詞論,甚至《史記》這樣的嚴肅史學著作,篇篇卷卷也無不寫得文采斐然。閱之琳瑯滿目,誦之鏗鏘悅耳。不錯,文以載道。道誠然,但若不輔之以文,再好的道也行而不遠。范文正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可謂 道文統(tǒng)一的顯例,庶幾勵志賞心,風行千載。不才如我,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v然只言片語,亦不敢率爾操觚。
或有自傲之嫌,實則自卑而已。作為一介書生 小書呆子也好老書呆子也罷不能從政造福一方,不能從軍呼嘯沙場,不能從商扶貧鄉(xiāng)里,不能搞科研造出中國芯,而若提筆作文再漫不經(jīng)心語病迭出,吾有何顏立于人世,有何顏頂著教授職稱笑納教授薪水!何況我畢竟外文出身,中文先天不足。同是外文出身的余光中,大約二十年前任臺大外文系主任時就曾自揚家丑:不幸中文和中國文學的修養(yǎng),正是外文系學生普遍的弱點。我國批評文體的生硬和翻譯文體的別扭,可以說大半起因于外文這一行的食洋不化和中文不濟。有幸讀得,既心驚肉跳,又心悅誠服。我出身于吉林大學外文系,先后在南北兩所名校的外文系任教,人在其中,耳聞目睹,深知余氏所言是何等確鑿的歷史和現(xiàn)實。以至每次伏案,未嘗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時刻警示自己切勿言之無文,以免將外文系 普遍的弱點剎那間暴露無遺。坐以待斃,遑論遠行!
烏鎮(zhèn)木心嘗言:世界文化的傳統(tǒng)中,漢語是微妙的,漢語可以寫出好的藝術(shù)品來。木心果然用來寫出了好的藝術(shù)品。作為我恕我重復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這一心情,用之于翻譯,使我追求審美忠實而匡正翻譯文體的別扭;用之于批評,使我探究審美意蘊而消解批評文體的生硬;用之于教學,避免食洋不化;用之于創(chuàng)作,克服中文不濟。如此這般,教書、譯書、寫書、評書,無不力求出之以文,出之以美文字之美、情思之美、意境之美。是以結(jié)集之際,名之為《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自不待言,實際行遠還是行不遠,較之文,必定更有賴于讀者朋友的惠閱。尚希諸君,多多關(guān)照!
后要說的是,書中所收拙文,已分別發(fā)表于《齊魯晚報》《新民晚報》《解放日報》《中華讀書報》《中國海洋大學報》和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請允許我借此機會,向吉祥君和五位女士致以由衷的謝意,她們是:殷健靈、黃瑋、咸江南、王淑芳、張瑩。我的老伙計村上君在他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后記中寫道:感謝過往人生中有幸遇上的許多靜謐的翠柳、綿軟的貓們和美麗的女性。如果沒有那種溫存那種鼓勵,我基本不可能寫出這樣一本書。此時此刻,我特別想在這里引用這兩句話。
當然也要感謝責任編輯張歡君。不說別的,倘無她的熱切約稿,這本小書就不會這么快在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濟南以如此文雅的面目問世。
林少華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九日于窺海齋
時青島垂楊初綠迎春花黃
林少華,祖籍山東蓬萊,生于吉林九臺。著名文學翻譯家,散文家,學者。曾任教于廣州暨南大學,訪學于日本東京大學,現(xiàn)為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著有《落花之美》《為了靈魂的自由》《鄉(xiāng)愁與良知》《高墻與雞蛋》《夜雨燈》《異鄉(xiāng)人》《小孤獨》《林少華看村上:從〈挪威的森林〉到〈刺殺騎士團長〉》。譯有《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奇鳥行狀錄》《刺殺騎士團長》等村上春樹系列作品,以及《心》《我是貓》《羅生門》《雪國》《金閣寺》《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日本名家作品凡九十余部,廣為流布,影響深遠。2018年以其杰出的翻譯成就和對中日文化交流的貢獻榮獲日本外務(wù)大臣獎。
寫在前面/ 1
Ⅰ 讀書歲月
別了,那個書攤,那家書店/ 3
我與《林海雪原》/ 9
少年時代讀書單/ 16
《千家詩》:我的古文啟蒙讀本/ 21
草房墻上的詩/ 28
文體與村上文體:作為譯者的閱讀/ 35
村上春樹:書和貓是朋友啊/ 43
村上春樹:貓和書再寶貝不過/ 50
余光中:另一種國防與美麗的中文 / 58
學校圖書館里的林少華書房/ 65
開卷有益,還是開機有益?/ 69
微博:不可小瞧的140 字/ 74
上海書展,上海班長/ 79
玉米地里的30000 冊書/ 84
Ⅱ 教書生涯
異國的花束/ 91
對于我,那才是語文課/ 95
我的三十五年:功成、名遂?/ 99
兩進一退,我的二〇一七/ 106
我的后一課/ 112
中國海洋大學2018 屆研究生畢業(yè)典禮致辭/ 117
他們并非無可救藥 / 122
我教過的本科生:從學士到博士/ 126
我老了,還是沒老?/ 131
中國海洋大學名師工程通識教育講座教授受聘致辭/ 135
退休與剩余價值 / 138
寫在教師節(jié):倘有來生,還當老師/ 142
Ⅲ 譯書甘苦
村頭譯村上/ 149
與騎士團長相伴的八十五天/ 153
美學天地:石黑一雄和村上春樹/ 158
翻譯村上和翻譯《失樂園》/ 166
I love you:原來你也在這里 / 170
方向感和《挪威的森林》/ 175
言之無文 行而不遠:讓美成為文學翻譯的壓艙石
(在浙大新時代文學翻譯的使命文學翻譯名家
高峰論壇上的發(fā)言)/ 179
一年之中我也有幾天不說謊
(日本外務(wù)大臣獎頒獎典禮致辭)/ 185
文學翻譯:語感與美感
(在第十五屆滬江杯翻譯競賽頒獎典禮上的發(fā)言)/ 188
我和山口百惠/ 192
鼠年和《我是貓》,以及小松鼠/ 201
得魚而不忘筌/ 207
Ⅳ 評書點滴
馬也有鄉(xiāng)愁/ 215
村上春樹眼中的芥川龍之介
關(guān)于《芥川龍之介論稿》/ 220
超驗性:村上與阿來/ 228
村上春樹:藝術(shù)便是這么一種玩意兒/ 235
《刺殺騎士團長》:劣性獎與女性描寫/ 240
人的幸運,書的幸運
關(guān)于《林少華看村上》/ 245
有語言才有故事
關(guān)于《村上春樹圖解辭典》/ 250
莼鱸之思與簡約之美
關(guān)于《西城菊叟》/ 256
上海人傅雷的倔 / 260
我對于生活如此認真
關(guān)于中國人三部曲 / 265
與木心相逢是意外的福氣 / 273
作為讀書人和文體家的木心/ 281
我是木心的粉絲/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