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是一種美妙的信物,但在如今這個信息急速到達的時代,長信幾乎已經(jīng)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很多神圣的東西突然變成了快消品,比如愛情。人們在追求物質(zhì)的同時,心里滿滿長了一層防御的硬繭。而這些書信承載的愛情,會將人們心頭的硬繭變軟、脫落,讓人心重新變得柔軟。無論你是否經(jīng)歷過尺素傳情的年代,感受過愛情在等待和距離中發(fā)酵的滋味,不妨來看看在從前書信往來的世界里,愛情是什么模樣?
本書系精選已進入公版的國內(nèi)名人(雨果、貝多芬、紀伯倫、弗洛伊德、卡夫卡等)寫給自己愛人的書信篇目,帶你走進這些大師們光彩背后不為人知的浪漫和柔情。
真正的愛,是彼此眼中的獨一無二燕妮在給馬克思的回信中說到:我并不認為你在世界上優(yōu)秀到無人能及,但我卻無法在別人身上找到任何值得用一切信念去愛的東西;
真正的愛,是照亮彼此生命的陽光朱麗葉這樣回復雨果的熱情:只有你的愛才能讓我感到我是真實存在的;
真正的愛,是克服萬難的勇氣面對舒曼矢志不渝的信任,克拉拉堅定地回答:為愛而生又何懼危險?
……
每一句暖心熱烈的情話里,都閃爍著一顆火熱的心。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情書是愛情*美的寄托。翻閱這些情書,見信如面,你仿佛也順著這字里行間流淌的情感之河,看到了愛情*好的存在形式。
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18021885),法國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雨果的創(chuàng)作歷程長達60余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在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課中稱《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