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8 元
叢書名:國家973計劃項目“中醫(yī)臨床各科診療理論框架結(jié)構(gòu)研究”成果
- 作者:戰(zhàn)佳陽,邰冬梅,王雪校注
- 出版時間:2021/6/1
- ISBN:9787030691651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R249.47
- 頁碼:75頁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朱丹溪為金元四大家之一,更被譽為金元四大家集大成者,其醫(yī)學思想及醫(yī)學實踐并重,對后世醫(yī)家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F(xiàn)將散在于他的學術著作之外的醫(yī)案,進行收集并歸類加以點校,集丹溪醫(yī)案于一冊,便于讀者翻檢。為了方便讀者對醫(yī)案的閱讀和理解,我們對文中的疑難詞語和中醫(yī)術語均加以注釋,并對一些醫(yī)案加注按語,于醫(yī)案后用序號標注,統(tǒng)一置于每章之后。本書將散在于朱丹溪的學術著作之外的醫(yī)案,進行收集并歸類加以點校,為了方便讀者對醫(yī)案的閱讀和理解,對文中的疑難詞語和中醫(yī)術語均加以注釋,并對一些醫(yī)案加注按語,于醫(yī)案后用序號標注,統(tǒng)一置于每章之后。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總前言
校注說明
一、中風 1
二、傷寒 4
三、傷風 9
四、火熱 9
五、濕 1□
六、諸氣 14
七、飲食傷 14
八、瘧疾 16
九、痢疾 18
十、嘔吐、吞酸 □0
十一、呃逆 □1
十二、厥 □□
十三、痙 □3
十四、疝 □4
十五、內(nèi)傷 □5
十六、虛損 □6
十七、消渴 □7
十八、血證 □8
十九、寒熱 □9
二十、情志傷 31
二十一、痰 3□
二十二、噎膈 35
二十三、瘖 36
二十四、咳喘 38
二十五、腫脹 40
二十六、癇 4□
二十七、夢遺滑精 4□
二十八、淋閉、不禁 44
二十九、大便秘結(jié) 46
三十、煎陰病 46
三十一、諸痛 47
三十二、痛風 50
三十三、痿 50
三十四、積聚 51
三十五、頭面、五官 5□
三十六、腿、足 54
三十七、癘風 56
三十八、丹、疹 57
三十九、痘瘡 58
四十、癰疽瘡瘍 59
四十一、經(jīng)帶 63
四十二、不孕 66
四十三、交腸 67
四十四、惡阻 67
四十五、轉(zhuǎn)胞 68
四十六、胎漏 70
四十七、墮胎 71
四十八、難產(chǎn) 7□
四十九、產(chǎn)后 73
五十、胎毒 74
五十一、中毒 75
五十二、其他 75
主要參考資料 76
一、中 風
丹溪治一人患滯下。一夕昏仆①,手舒撒,目上視,溲注,汗大泄,喉如拽鋸②,脈大無倫次。此陰虛陽暴絕也。蓋得之病后酒色。急灸氣海穴,以續(xù)陽氣,漸蘇。服人參膏數(shù)斤而愈。[1]
一肥人,中風,用蒼術、南星、酒芩、酒柏、茯苓、木通、升麻、厚樸、甘草、牛膝、紅花,水煎。先吐,后藥。
一人中風,口眼歪斜,語言不正,口角涎流,或③半身不遂,或全體如是。此因元氣虛弱而受外邪,又兼酒色之過也。以人參、防風、麻黃、羌活、升麻、桔梗、石膏、黃芩、荊芥、天麻、南星、薄荷、葛根、赤芍藥、杏仁、川歸、川芎、白術、細辛、皂角等分,加蔥姜水煎,入竹瀝半盞,隨灸風市、百會、曲池和絕骨、環(huán)跳、肩髃、三里等穴,以鑿竅疏風,得微汗而愈。
李真三,患中風,半身不遂。羌活愈風湯加天麻、荊芥、僵蠶各一錢而愈。
吳能三,患中風,卒中昏不知人,口眼*④斜,半身不遂。痰厥、氣厥。二陳湯加姜汁炒黃連、天麻、羌活、麥冬、僵蠶、南星、荊芥、獨活、姜汁、竹瀝。[□]
姜晟,年五十三歲,好飲酒,患中風,口*斜。搜風湯內(nèi)加姜汁炒黃連、地龍、全蝎各八分,羌活、荊芥各一錢。
邱信,年四十三歲,患中風,肚甚疼,口眼*斜。蘇合香丸服之,就⑤愈。后加姜汁竹瀝全愈。[3]
徐浦三,好色,妾四人有色,患中風,四肢麻木無力,半身不遂。四物湯加天麻、苦參、黃柏、知母、麥冬、人參、白術、黃芪、僵蠶、全蝎、地龍而愈。
顧京一,年三十二歲,患中風,半身不遂,臂如角弓反張⑥。二陳加麥冬、川芎、當歸各一錢,天麻、羌活、姜汁、炒黃連、黃芩各七分,荊芥、烏藥各五分。數(shù)十貼而愈。
邱敏六,年三十六歲,患中風,四肢如癱。此人好色,從幼做買賣,有外事。二陳與四物湯加人參、黃芪、白術、麥冬、姜汁、竹瀝。百十貼而愈。
周忠信,患中風,頭疼如破,言語蹇⑦澀。小續(xù)命湯加防己、肉桂、黃芩、杏仁、芍藥、甘草、芎藭、麻黃、人參、防風 一兩半,羌活、大附子 半兩,水三盅,棗二枚。食前煎服。
方延一,年三十九歲,患中風,一身俱麻。烏藥順氣散加人參、白術、麥冬、川芎、當歸。而愈。
陶文三,年五十六歲,患中風,身如刺痛。四物湯加防風、荊芥、蟬脫、麥冬、蔓荊子。王從一,年四十二歲,十指盡麻木并面麻。乃氣虛癥。補中益氣湯加木香、附子 各五分,愈。又加麥冬、羌活、防風、烏藥,服之,全愈。
汪文富,年四十六歲,患中風、偏枯⑧,四肢不隨,手足攣拳。二陳湯加防風、虎脛骨、當歸、杜仲、牛膝、續(xù)斷、金毛狗脊、巴戟、石斛 各一錢。[4]
言清一,年三十七歲,乃匠⑨者,勤于動作,能飲酒,患中風,頭目眩暈。二陳湯加防風、羌活、當歸、芍藥、人參、白術、黃連、熟地、川芎、甘蔗汁。
胡清,年三十六歲,平日好飲酒,大醉,一時暈倒,手足俱麻痹。用黃芪一兩,天麻 五錢,甘蔗汁半盞。
時付三,患中風,雙眼合閉,暈倒不知人,子也不識。四君子湯加竹瀝、姜汁,二合。愈。
鄧士付,患中風,卒⑩暴,涎流氣閉,牙關緊急,眼目俱被損傷。二陳湯加白芷、天南星、甜葶藶、姜汁、竹瀝,二合。愈。[5]
金付七,患中風,攻注四肢、骨節(jié)痛,遍身麻木,語言蹇澀。二陳湯加川芎、羌活、姜蠶、枳殼、麻黃、桔梗、烏藥。服之,愈。
徐太一,年二十三歲,患中風,一時暈倒不知人,母也不識。二陳湯加南星、當歸、芍藥、黃芪、熟地。
孫文正,年六十一歲,患中風,手足癱瘓,痰壅盛 ,頭眩。二陳加南星、姜汁、竹瀝,服之。愈。
宗京舍,年二十九歲,患中風,四肢麻木,雙足難行。二陳湯加當歸、人參、麥冬、黃柏、杜仲、牛膝、白術。
何澄,患中風,四肢不知痛癢,麻木,乃氣虛。大劑四君子湯加天麻、麥冬八分,黃芪、當歸身。
穆林,年五十四歲,患中風,并小腸疝氣。二陳湯加吳萸、葫蘆芭、小茴香、熟地 各一錢。(以上自《名醫(yī)類案》卷一)
『注釋』
、倨停旱瓜。
②喉如拽鋸:喉中痰鳴,呼吸困難而產(chǎn)生拉鋸樣的聲音。
、刍颍河袝r。
、*(wāi歪):同“歪”,不正。
、菥停航咏,趨向!
、藿枪磸垼翰∪说念^項強直,腰背反折,向后彎曲如角弓狀。
、咤浚╦iǎn撿):通“謇”,口吃,結(jié)巴。
、嗥荩褐敢粋(cè)肢體偏癱后,患肢比健側(cè)枯瘦,麻木不仁。
、峤常耗窘。
、庾洌╟ù促):通“猝”,突然。
壅盛:堵塞得十分嚴重。
『按語』
丹溪論中風以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為辨。以實邪治而效。丹溪治療中風重視順氣化痰,并兼顧活血、益氣、養(yǎng)血。
[1] 此為中風之脫證,救脫如救火,豈容稍緩。案中急灸氣海,是救急方法。然古人救脫用獨參湯,從無用參膏者,煎參膏一法,大可商榷。
[□] 責之于外邪而重用解表藥以鑿竅疏風,不同于丹溪對中風的病機認識和一般治法,效用如何,有待考證。
[3] 中風閉證,作痰治,組方甚佳。
[4] 以虎脛骨、牛膝、杜仲等養(yǎng)血暖筋,治法靈活,各種補腎藥的功效遠遠超過二陳湯。
[5] 此為中風閉證,以二陳湯加姜汁、竹瀝用其他藥物為治,符合丹溪“治痰為先”的原則。
二、傷 寒
丹溪治一人,舊有下疳瘡,忽頭疼、發(fā)熱、自汗,眾作傷寒治,反劇。脈弦甚,七至①,重則澀。丹溪曰:此病在厥陰,而與證不對。以小柴胡加草龍膽、胡黃連,熱服,四貼而安。[1]
施宗一,患傷寒,連飲水,大碗十數(shù)碗。小柴胡加花粉、干葛。
吳支七,患傷寒,發(fā)熱如火,口干要飲水。小柴胡去半夏加干葛、花粉、黃芩。
梁本一,患傷寒,胸脅疼。小柴胡加木通、枳殼、薏苡、香附、芍藥。
黃進,年五十六歲,好飲酒,患傷寒,發(fā)熱,口干似火燒。補中益氣湯內(nèi)加雞矩子 八分、甘蔗汁 二合、芍藥、地黃汁、當歸、川芎各一錢。服之愈。[□]
李謹三,年三十四歲,患傷寒,發(fā)熱,身如蒙②刺痛。四物加生地、紅花各八分,人參、白術,黃芪。
馬敬一,患傷寒,發(fā)熱身癢。小柴胡內(nèi)加紫背浮萍、川芎、當歸、牡丹皮、白芍、熟地黃。
吳亮,年六十三歲,患傷寒,發(fā)熱頭痛,泄瀉一日一夜二三十度③。五苓散加白術、神曲、芍藥、砂仁各一錢。服之,愈。
朱寬,年四十二歲,患傷寒,肚腹疼痛,發(fā)熱如火。人參養(yǎng)胃湯內(nèi)加柴胡、煨姜、干姜。服之,愈。[3]
姜連一,患傷寒,腰疼,左腳似冰。小柴胡湯加五味子十二粒,黃柏、杜仲、牛膝。
唐敬三,患傷寒,發(fā)熱心疼。人參養(yǎng)胃湯加知母、砂仁、草豆蔻各一錢。
邵璠一,患傷寒,發(fā)熱胸疼,痛如刀刺。小腸經(jīng)也。小柴胡加木通、前胡、燈心。
劉光澤,年七十一歲,患傷寒,頭疼發(fā)熱,四肢冷如冰。局方不換金正氣散加五味子、黃芪、人參、白術、當歸身。
顧曾八,年五十二歲,患傷寒,偏枯,四肢不隨,手足攣拳。濟生方加虎骨酒、石斛、石榴葉、防風、虎脛骨、當歸、茵芋葉、杜仲、牛膝、芎藭、苦參、金毛狗脊、蒼術、木通。
羅光遠,年六十三歲,患傷寒,發(fā)熱,四肢不隨。補中益氣湯而愈。
周本道,年三十七歲,患傷寒,頭痛略④惡寒。小柴胡湯加人參、白術、川芎、當歸、白芷。
浦海二,患傷寒,頭痛,人參養(yǎng)胃湯而愈。
張民一,患傷寒,發(fā)熱頭疼,四肢骨痛。人參養(yǎng)胃湯加枳殼、桔梗。
邱本三,患傷寒,發(fā)熱,四肢倦怠。補中益氣湯加柴胡、黃芩。
林信一,患傷寒,發(fā)熱,補中益氣湯而愈。
曹九三,患傷寒,腰肚疼痛。人參養(yǎng)胃湯加杜仲、姜汁。服之,愈。
吳中六,患傷寒,雙腳攣拳,寸步難行。補中益氣湯加黃柏、知母。服之而愈。
胡文亮,年三十五歲,好男色,患傷寒,發(fā)熱,四肢無力,兩膀酸疼。小柴胡加四物湯,加人參、白術。服之,愈。
言秉安,年五十歲,患傷寒,發(fā)熱,四肢厥冷。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木香、麥冬、丁香。
孔士能,患傷寒,發(fā)熱,四肢無力,腰疼。小柴胡加白術、黃芪、五味子、天花粉、干葛。
曹江,患傷寒,發(fā)熱,氣喘咳嗽,有痰。參蘇飲減去紫蘇,加麥冬、天冬、貝母、款花、白術各等分⑤。[4]
江亮,年三十六歲,患傷寒,咳嗽,夜發(fā)晝可⑥。作陰虛治之。補中益氣湯加天冬、麥冬、當歸身、五味子十五粒、貝母。[5]
許紀,年三十九歲,患傷寒,發(fā)熱,狂言⑦譫語⑧。小柴胡湯加黃連、人參、白術、生甘草。
高遠,年六十一歲,患傷寒,發(fā)熱,腹痛。人參養(yǎng)胃湯加木香、白芍藥。服之,愈。
方述,年四十九歲,患傷寒,胸熱口干,大便泄瀉數(shù)十次。五苓散加白術、神曲、白芍、麥冬、干葛、五味子。服之,愈。
毛能三,患傷寒,足冷到膝。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人參一錢五分。而愈。
項太一,年二十九歲,患傷寒,頭痛發(fā)熱,脅疼,四肢疼痛,胸痛不止。小柴胡湯加羌活、桔梗、香附、枳殼。愈。
許祖一,年十一,患傷寒,頭疼,發(fā)熱,自汗,連腰痛。小柴胡湯加枳殼、白術、香附、木通。
高陽三,年四十五歲,患傷寒,脅痛,膀疼。香蘇飲加人參、柴胡、桔梗、香附、黃芩。(以上自《名醫(yī)類案》卷一)
朱丹溪治一人,素⑨嗜⑩酒。因暴 風寒,衣薄遂覺倦怠,不思飲食,至夜大發(fā)熱,遍身疼痛如被 杖,微惡寒。天明診之,六脈浮大,按之豁然,左為甚。因作極虛受風寒治之。人參為君,黃芪、白術、歸身為臣,蒼術、甘草、木通、干葛為佐使。大劑與之,至五貼后,通 身汗如雨,凡 三易被,得睡覺來,諸證悉 除。[6]
盧兄,年四十九歲,自來大便下血,脈沉遲澀,面黃神倦者二年矣。九月間因勞倦發(fā)熱,自服參蘇飲二貼,熱退。早起小勞遇寒,兩手背與面紫黑,昏仆,少時卻 醒,身大熱、妄語、口干,身痛至不可眠。丹溪脈之,三部 不調(diào),微帶數(shù),重取虛豁,左手大于右手。以人參 二錢半,帶節(jié)麻黃、黃芪 各一錢,白術二錢,當歸 五分。與三五貼,得睡,醒來大汗如雨,即安。兩日后再發(fā)脅痛、咳嗽,若睡時,嗽不作而妄語,且微惡寒。診其脈似前,而左略帶緊。丹溪曰:此體虛再感寒也,仍以前藥加半夏、茯苓。至十余貼。再得大汗而安。后身倦不可久坐,不思飲食,用補中益氣去涼藥加神曲、半夏、砂仁。五七十貼而安。[7]
一人五月內(nèi),大發(fā)熱而譫語,肢體不能舉 ,喜冷飲。丹溪診其脈洪大而數(shù),用黃芪、茯苓濃煎如膏,卻用涼水調(diào)與之,三四服后,病者昏憒 如死狀,但顏色不改、氣息如常,至次早方醒,諸證悉退而安。[8]
『注釋』
、倨咧粒杭匆幌⑵咧。
②蒙:受,遭受。
、鄱龋捍。
④略:稍微。
、莸确郑合嗟鹊姆至。
、蘅桑荷锌,正常。
、呖裱裕翰B(tài)下言語粗魯狂妄,失卻理智控制的癥狀。
、嘧d語:患者在神志不清的情況下胡言亂語的癥狀。
⑨素:平時。
、馐龋禾貏e喜好。
暴:同“曝”,遭受。
被:遭受,蒙受。
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