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何以能夠來到中國,并在中國大地扎根、發(fā)芽、開花和結(jié)果?馬克思主義同儒學會通的歷史條件和機緣是什么?本書以馬克思與孔夫子自晚清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在中國的相遇為主線,通過特定歷史語境的還原和追溯,試圖從哲學觀念、文化原型、精神氣質(zhì)等層面,多維度地揭示這種相遇的內(nèi)在可能性及其學理依據(jù),以期更深層地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質(zhì)。
本書認為,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雖然在自覺的層面更多地表現(xiàn)為沖突,但在無意識層面卻更多地表現(xiàn)為融會貫通。本書主要從運思方式、歷史觀、自由觀、實踐觀、真理觀等多個方面,從對歷史本真性的敞顯、對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洞見、對人性超越性的指認、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追求等不同維度,探尋了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相會通的內(nèi)在理由。
本書考察了馬克思主義與儒學會通的歷史文化條件和契機:前現(xiàn)代的儒學與后現(xiàn)代的馬克思主義,有其否定之否定意義上相遇的機緣;中國文化與歐洲大陸文化之間的親和性,也為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會通提供了有利條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與西方近代文化遭遇后的嚴重受挫,“一戰(zhàn)”所暴露出來的西方文明的局限,使中國人對東西方文化產(chǎn)生了雙重失望,這是馬克思主義作為第三種可能性被中國人選擇的重要歷史原因。
何中華(1962— ),山東莒南人,現(xiàn)為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教授。
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社會發(fā)展理論。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tài)》《文史哲》等刊物發(fā)表論文300多篇,出版《哲學:走向本體澄明之境》《重讀馬克思:一種哲學觀的當代詮釋》《歷史地思:馬克思哲學新詮》《社會發(fā)展與現(xiàn)代性批判》等著作。有些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shù)文摘》等刊物轉(zhuǎn)(譯)載,在學界有較大反響。
曾獲 “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2006年)、人社部和教育部授予的“全國模范教師”稱號(2009年),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15年)、中組部“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lǐng)軍人才”(2016年)。
一、引言
二、中西體用之辯:回到歷史語境
中體中用
中體西用
西體西用
西體中用
超越中西體用之爭:新的可能性
三、馬克思主義與儒學會通的歷史—文化條件和機緣0
馬克思與孔夫子的“相遇”
中國何以選擇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互化”
現(xiàn)代性語境的吊詭:敞顯與遮蔽
土地、農(nóng)民、儒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從“西學中源”說到“馬克思主義中源”說
四、運思方式上的一致:“圣之時者”與歷史地思
“圣之時者”:儒家對歷史感的捕捉
歷史地思:馬克思的獨特運思方式
五、“誠”與歷史本真性的開顯
“誠”:儒家的“回到事情本身”
真理之開顯:人的存在的祛蔽
六、“天人合一”與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
“天人合一”:實體與境界兩層意涵
人與自然的雙重解放:兩者互化
七、人性論預設:對人的超越性的正視和確認
人性之凸顯:人對肉體存在的超越
預成與生成:人性論的內(nèi)在張力
八、“生生之謂易”與實踐辯證法
“易”之觀念:變化的永恒性
辯證法:從暫時性角度看問題
九、推崇“踐履”與實踐唯物主義
“踐履”:儒家的“親在”狀態(tài)
我實踐故我在:馬克思哲學的真諦
十、馬克思主義與儒學在歷史觀上的親和性
成事與謀事:儒家的命運觀
規(guī)律與目的:馬克思尋求其“合取”
十一、真正的自由:“為仁由己”與“自由王國”
“為仁由己”:儒家自由觀的要樞
“自由王國”:馬克思自由理想之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