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被譽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包括《易經(jīng)》和《易傳》兩大部分,其中《易經(jīng)》部分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及卦辭、爻辭,自漢代以來,就將其分為上下兩篇。上經(jīng)三十卦,即從乾卦到離卦,下經(jīng)三十四卦,即從咸卦到未濟卦!吨芤住肥俏覈幕浼锖苌願W難懂的著作之一。在其神秘的外衣下,透露了上古社會的一些情況,保存了古人片斷的思想認識資料。它以獨特的結構形式和思想內(nèi)容,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大觀園里筑起了一座神秘的宮殿。在以政治、倫理為主要內(nèi)容的中國古代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開辟了廣闊的哲學天地。
馮國超,1965年10月出生,198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9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中國哲學史專業(yè)碩士學位。1986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哲學研究》編輯部中國哲學史組組長。專著有《道藏選粹》《圖說漢字王國》《中國傳統(tǒng)體育》《圖說周易》《圖說論語》《國學經(jīng)典規(guī)范讀本》系列叢書等。曾主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讀本》(叢書,共60冊,800萬字)、《新華大字典》等,并在國家一級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
上經(jīng)
(乾下乾上)乾
(坤下坤上)坤第二
(震下坎上)屯第三
(坎下艮上)蒙第四
(乾下坎上)需第五
(坎下乾上)訟第六
(坎下坤上)師第七
(坤下坎上)比第八
(乾下巽上)小畜第九
(兌下乾上)履第十
(乾下坤上)泰第十一
(坤下乾上)否第十二
(離下乾上)同人第十三
(乾下離上)大有第十四
(艮下坤上)謙第十五
(坤下震上)豫第十六
(震下兌上)隨第十七
(巽下艮上)蠱第十八
(兌下坤上)臨第十九
(坤下巽上)觀第二十
(震下離上)噬嗑第二十一
(離下艮上)賁第二十二
(坤下艮上)剝第二十三
(震下坤上)復第二十四
(震下乾上)無妄第二十五
(乾下艮上)大畜第二十六
(震下艮上)頤第二十七
(巽下兌上)大過第二十八
(坎下坎上)坎第二十九
(離下離上)離第三十
下經(jīng)
(艮下兌上)咸第三十一
(巽下震上)恒第三十二
(艮下乾上)遁第三十三
(乾下震上)大壯第三十四
(坤下離上)晉第三十五
(離下坤上)明夷第三十六
(離下巽上)家人第三十七
(兌下離上)睽第三十八
(艮下坎上)蹇第三十九
(坎下震上)解第四十
(兌下艮上)損第四十一
(震下巽上)益第四十二
(乾下兌上)夬第四十三
(巽下乾上)姤第四十四
(坤下兌上)萃第四十五
(巽下坤上)升第四十六
(坎下兌上)困第四十七
(巽下坎上)井第四十八
(離下兌上)革第四十九
(巽下離上)鼎第五十
(震下震上)震第五十一
(艮下艮上)艮第五十二
(艮下巽上)漸第五十三
(兌下震上)歸妹第五十四
(離下震上)豐第五十五
(艮下離上)旅第五十六
(巽下巽上)巽第五十七
(兌下兌上)兌第五十八
(坎下巽上)渙第五十九
(兌下坎上)節(jié)第六十
(兌下巽上)中孚第六十一
(艮下震上)小過第六十二
(離下坎上)既濟第六十三
(坎下離上)未濟第六十四
系辭傳上
系辭傳下
說卦傳
序卦傳
雜卦傳
附錄一:《周易》重要概念術語釋義
附錄二:古人用《周易》進行預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