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品讀篇、自序篇、漫談篇和緬懷篇。品讀篇主要收錄作者撰寫的以宋史著作為主的書評,如評論《宋會要輯稿》、《宋代登科總錄》、《朱瑞熙文集》等,涉及宋代科舉、人物、文化、理學等方方面面;自序篇收錄作者近年來有關宋史的著作和論文集的序言,揭示了作者對于宋元變革、宋代人物研究等的基本認識;漫談篇收錄了近年來作者有關研治歷史尤其是宋史方面的隨筆,特別提出在新技術條件下所應警惕的研究陷阱等問題;緬懷篇則收錄了作者對幾位已故宋史學者劉浦江、張其凡等的悼念文章。
適讀人群 :大眾 本書為著名宋史學者王瑞來教授數(shù)十年來所撰寫的書評和自著序跋,以及追憶文章。主要與宋代相關,故取代表趙宋王朝的“天水”作為書名。由于作者是著名的宋史研究專家,整理、撰寫了多部宋代典籍和宋史著作,因此對宋史的關鍵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在本書的評論中點透了宋代歷史文化的大關節(jié),不僅可以為讀者揭示研讀宋史的門徑,指示宋史研究的優(yōu)秀著作,也體現(xiàn)了作者在宋史方面的獨到眼光和高論卓識。
自序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詩人卞之琳《斷章》中這兩句有些繞口卻饒有意味的詩,其實也可以用于形容書與書評的關系。著者在書中的講述,猶如站在特定的一座橋上看風景,書評則是讀者從不同視角的樓上對著者和書的觀察。一部書,一旦問世,也就成為大千世界中的一道風景,任由品評,由不得著者左右。
書評,有些是應邀而作,有些是因工作職責所寫,還有因心得而抒發(fā),更有不吐不快的宣泄。無論是怎樣一種動力的驅(qū)使,書評大都可以說是認真讀書留下的印記。以上對書評產(chǎn)生背景的歸納,其實也屬于“夫子自道”,是我自己的心得。我寫下的書評盡管不多,卻也超不出以上的歸納。
書評從內(nèi)容表達看,也可以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順著說。順著說并非全部是捧著說,也有逆著說的尖銳批評。之所以都歸納為順著說,是由于評論還是沿著著者的話題展開的言說。這種跟著者的對話,屬于舞臺上的對白。還有一類是隔著說。就學術著作來說,書評的寫作者或者不是同一領域的學界中人,或者是學界以外的對書的內(nèi)容感興趣的人。這類書評猶如戲劇中的旁白。
順著說跟書的內(nèi)容密切相關,對其他讀者理解書的內(nèi)容有比較切近的裨益。不過,我對隔著說也是情有獨鐘。這種隔著說由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往往會別具只眼,是從另一種視角對書的品讀。在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這種評論也許有些脫逸領域內(nèi)的常識,像是別一星球的話語,讀來有些隔膜,有些陌生,似乎未中肯綮,有時還會覺得淺顯而不屑一顧。其實,這種“第三只眼”的觀察,猶如無忌和無際的童言,有時會給讀者乃至作者帶來意外的啟發(fā)。
作為精神產(chǎn)品的書籍,特別是學術著作,能夠擁有廣泛的讀者,無疑是件可喜之事。隔著說的畫外音,會促進知識的廣泛傳播,也會促使著者加深對不同閱讀層次讀者群的認識,從而會思考著述的可讀性,讓著述走出專業(yè)領域的象牙塔,獲得廣泛的受眾。
對于我的著述的評論,既有學界同仁的順著說,也有不少完全不識評者的業(yè)外的隔著說。這兩類評論無論是褒是貶,都讓我十分珍視。而我對別人著述的評論,雖然順著說居多,也有不少外行的隔著說。無論是順著說還是隔著說,都不外是借他人的杯酒,澆自己胸中的塊壘。不介意中的與否,抒發(fā)讀后感而已。讀者、著者閱讀我的評論,從愚者之慮能聊獲一得,則可欣慰。除此之外,以平常心視之即可,卑之無甚高論。
相對著述來說,書評是他者之言,而序跋則是著者自語。
70 年代后期,剛上大學的時候,盡管信息時代還未到來,還沒有面臨知識爆炸的沖擊,不過人類文明的積累,書籍之多,也可以用一個古老的成語形容——浩如煙海。如何更多更快地博覽群書?有位老師告訴了我們一個方法,這就是讀序跋。過去稱作序跋的部分,今天通常叫作前言和后記。這兩個部分,不僅扼要具現(xiàn)了書的基本內(nèi)容,還可以從中窺見著者的邏輯理路或心路歷程,是比較吸引眼球的部分。于是,按照老師的教導,便大量地翻書讀序跋。有興趣有閑暇有需要,再來品讀全書。如此,居然可以不輸老杜,“讀書破萬卷”。讀序跋,的確是一個好的讀書捷徑。
喜歡讀別人的序跋,自己著書立說,也不免俗,照例寫下序或跋,講著述緣起,說要點構(gòu)架,抒書外心曲。既是盡著述導讀之責,更是為了貼近受眾,跟讀者做朋友。如何讀書,如何思考,如何治學,十余篇序跋已把我暴露無遺。丑媳婦從來不怕見公婆,褒貶且由人。年輕學子倘或從中汲取點滴啟發(fā),則也不枉匯編了這本小書。
除了他人書評與自著序跋,大多跟書有關,從傳統(tǒng)的書籍,到大數(shù)據(jù)時代,從治史到問學,本書還收錄有歷年寫下的一些雜議之作。
在“品讀篇”“自序篇”“漫談篇”之外,小書還辟有“緬懷篇”。學術研究和著書立說,都是一代接一代的文化接力,將一朵朵浪花匯入人類文明的長河。立德、立功、立言,古人對人生的體悟真好。不求靈丹妙藥,不滿百的個體生命,可以做到長生不老,萬壽無疆,著述其一也。逝去的師友,其生命即因著述而不朽。緬懷師友,砥礪我們更好地接力他們的征程。
宋代詩人陸游在《秋思》詩中寫道:“遺簪見取終安用,敝帚雖微亦自珍!狈盼炭芍^道我心。敝帚自珍,其實是有著一種價值認可的。至少自認為雖敝亦小有可取之處,因而珍之。無論自序還是書評,再加上漫談與緬懷,其實都點滴地訴說有我治學的思索與經(jīng)驗,構(gòu)成了未曾整理歸納的一部個人學術史。有心的讀者或許會從中獲得些許啟示。當然,這僅僅是自我觀感,認同與否,則有待讀者。
構(gòu)成這本小書的兩個主要部分,評書與自序,剛好應了這篇自序開頭所引用的詩句。我評書,是站在樓上觀察在橋上看風景的人,述說的是彼人彼書;我自序,則是站在橋上看風景,述說的是此情此景。而這本小書,無疑又定格為一橋一景一人。無數(shù)讀者則成為站在樓上的觀察家。觀人觀景,時間跨度近四十年的書評、序跋、漫談與緬懷文字,謹此奉上,以供評騭。各文之末,附記原載出處,未具出處者,則來自我的新浪博客或尚未刊布之近作。
是書之成,要歸功于責編張鈺翰兄的鼓勵。在差不多十年前, 尚未謀面的鈺翰兄,便作為樓上看風景的人評論過我的書。這次, 我們又共同制造了一道供人觀看的橋上風景。
末了,簡單解題!端问??五行志》云:“天水,國之姓望也! 通常因以“天水一朝”來指代宋朝。瑞來治史研文,以宋代為主, 本書內(nèi)容雖已超出宋代,亦以名書。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是精神創(chuàng)造的源頭活水。弱水三千,涓滴微量,僅取一勺。以勺名之,尚兼有母校北大“勺園”之懷。
是為序。
王瑞來
庚子仲夏于日本千葉寓所
王瑞來,198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獻專業(yè),現(xiàn)為四川大學講座教授、日本學習院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并執(zhí)教于早稻田大學。研究方向為宋代為主的歷史學和文獻學。著有《宋代の皇帝権力と士大夫政治》(日本汲古書院2001年)、《宰相故事》(中華書局2010年)、《立心立命: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隨筆》(中華書局2019年)等,整理古籍有《宋宰輔編年録校補》(中華書局1986年)、《隆平集校證》(中華書局2012年)等10余種,參與整理《司馬光全集》。
自序/1
品讀篇
《萬歷十五年》讀后/3
史學名家的勞瘁之作——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述評/8
“風吹草低見牛羊”—— 《籍貫與流動:北朝文士的歷史地理學研究》書后/15
拓荒者的耕耘——《唐代倉廩制度初探》評介/22
深入淺出,雅俗共賞——讀《三國志選注》/25
考源校訛,語林增色——《唐語林校證》書后/32
以農(nóng)立國——讀《唐五代農(nóng)業(yè)思想與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研究》/37
“斜暉脈脈水悠悠”——《唐代經(jīng)濟與社會研究》閱讀遐思/41
歷史的天空——讀《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47
金榜題名會有時——小識《南宋科舉制度史》/49
董理增訂愈轉(zhuǎn)精——《宋史職官志補正(增訂本)》跋尾/51
矻矻勞作,巍巍豐碑——喜獲《宋登科記考》感言/53
建檔立傳,追跡金榜題名人——《宋代登科總錄》評介/56
糾錯正訛,會要新生——點校本《宋會要輯稿》述評/66
“追尋歷史的活法”——《宋代民間財產(chǎn)糾紛與訴訟問題研究》跋尾/79
好氣任俠,崇禮重法——我觀《燕趙法文化研究》/81
朱熹功臣,勞瘁之作——《朱熹師友門人往還書札匯編》述評/83
考亭有知音——《朱熹文集編年評注》述評/91
南宋“祖宗之法”的記錄——《皇宋中興兩朝圣政輯!肥鲈u/105
“子自能久”——重讀《北宋文化史述論》/113
金字塔的底部——讀《宋代鄉(xiāng)村組織研究》/121
暗合前修誠可信——讀《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宋西夏卷》/127
根基堅實的大廈——再讀《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宋西夏卷》/133
知人方可論世——跋《張镃年譜》/138
月峰有光華,不掩賴茂生——《孫月峰年譜》小識/141
云貴樟氣——《清代云南瘴氣與生態(tài)變遷研究》讀后/144
“便引詩情到碧霄”——《重讀中國史:文化的江山》《通往立憲之路:告別晚清的近代史》小識/147
永久的紀念——《漆俠全集》書后/150
靜如平湖,崇若高山——《朱瑞熙文集》出版寄語/152
千秋說趙普——《趙普評傳》新版代序/159
吾儒有藏自茲始——記川版《儒藏》/172
“跳出三界外”——《市場·網(wǎng)絡·媒體與中國傳統(tǒng)戲劇研究》
讀后/178
《文獻通考》點校本跋尾/182宋元變革論”筆談主持人語/185
詩由情生——《在你的海里不需要岸》序言/188
自序篇
《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權(quán)力場》引言——寫在書前的后記/203
《宋史宰輔表考證》前言/218
《近世中國:從唐宋變革到宋元變革》自序/225
《知人論世:宋代人物考述》自序/238
《天地間氣:范仲淹研究》自序/247
《文獻可征:宋代史籍叢考》自序/250
《仇讎相對:版本?睂W述論》自序/253
“王瑞來學術文叢”跋語/256
古籍校勘,溫故知新——《古籍?狈椒ㄕ摗穼а/261
《立心立命: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隨筆》自序/270
《不廢江河》自序/276
《日知余錄:?驼勫蕖纷孕/279
“北大古文獻派的……”/282
漫談篇
治史尤應專/295
哈哈鏡的真實——歷史與文學漫談/298
“漢學”表述商兌/304
岳陽樓非青樓,古人不可厚誣/308
買書、藏書與用書/315
說余白——漫談網(wǎng)絡時代如何做書/318
飾品與食品——書給誰看/322
書籍之路,多向交流/325
以俗化雅,約定俗成——也談新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新增詞/330
警惕數(shù)據(jù)庫——研究親歷談/335
緬懷篇
遙祭浦江——生命以另一種形態(tài)不朽/355
謙謙君子,巍巍學人——我哭傅師/360
本性難移——題目不妥的追思/366
天堂也有宋史——遙祭其凡/371
昨夜星辰——哀嘉文/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