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闡述了光電圖像處理的基本理論、方法及其應用,其中第1-7章為有關光電圖像處理的基本理論部分,第8-12章為光電圖像處理的應用部分,主要涉及機器視覺、紅外圖像處理、光電對抗以及目標識別、跟蹤應用的關鍵技術。
第一章圖像處理概論
1.1 圖像處理的基本概念
1.1.1 圖像的分類
1.1.2圖像的處理方法
1.1.3 圖像處理的發(fā)展和應用
1.2數字圖像的基礎知識
1.2.1數字圖像的表示
1.2.2數字圖像的主要類型
1.2.3分辨率
1.2.4數字圖像的主要研究內容
1.2.5數字圖像處理的特點
1.3數字圖像處理系統(tǒng)
1.3.1 圖像輸入設備
1.3.2 圖像輸出設備
1.3.3圖像存儲介質
1.3.4主機
習題
第二章 圖像處理的光學與視覺基礎知識
2.1 視覺基礎
2.1.1人眼構造
2.1.2圖像的形成
2.1.3視覺功能
2.1.4光覺和色覺
2.1.5視覺特性研究
2.2光學基礎知識
2.3色度學原理與顏色模型
2.3.1 色彩的基本屬性
2.3.2三基色原理
2.3.3 顏色模型
2.4亮度和顏色感覺的視覺特征
2.4.1刺激強度與人眼感覺
2.4.2亮度適應和顏色適應
2.4.3顏色對比
2.4.4亮度和顏色視覺的恒常性
2.4.5顏色錯覺
2.5視覺模型
2.5.1 點擴散函數和調制轉移函數
2.5.2空間深度感與立體視覺
習題
第三章圖像的數字化
3.1圖像數字化器
3.2電視信號基礎
3.2.1攝像與顯像方式
3.2.2掃描與同步
3.2.3模擬彩色電視
3.3圖像的數字化
3.3.1 采樣
3.3.2量化
3.3.3采樣、量化參數與數字化圖像間的關系
3.4圖像文件格式
3.4.1 BMP圖像文件格式
3.4.2 GIF文件格式
3.4.3 TIFF文件格式
3.4.4 JPEG文件格式
習題
第四章圖像變換
4.1二維連續(xù)線性系統(tǒng)
4.2傅里葉變換
4.2.1連續(xù)傅里葉變換
4.2.2離散傅里葉變換
4.2.3二維離散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4.2.4快速傅里葉變換
4.2.5傅里葉變換在圖像處理中的應用
4.3離散余弦變換
4.3.1一維離散余弦變換
4.3.2二維離散余弦變換
4.4離散沃爾什·哈達瑪變換
4.4.1 離散沃爾什變換
4.4.2離散哈達瑪變換
4.4.3 離散沃爾什一哈達瑪變換
4.5基于特征向量的變換——離散K—L變換
4.5.1 圖像的協方差矩陣
4.5.2 離散K—L變換
4.5.3 離散K—L變換的基本性質
4.6小波變換
4.6.1小波分析基礎
4.6.2連續(xù)小波變換
4.6.3 離散小波變換
4.6.4小波變換的多分辨率分析
4.6.5 圖像的小波變換
4.6.6提升小波變換
4.6.7小波變換的優(yōu)異性能與應用
4.7 S變換
4.7.1 S變換的基本原理
4.7.2二維信號S變換
4.7.3 廣義S變換
4.7.4 離散信號廣義S變換的算法實現
4.7.5 S變換實例分析
習題
第五章圖像增強
5.1 灰度變換
5.1.1線性拉伸
5.1.2分段線性變換
5.1.3非線性拉伸
5.2直方圖修正
5.2.1 直方圖的概念
5.2.2直方圖均衡
5.2.3直方圖規(guī)定化
5.3 圖像空域平滑
5.3.1鄰域平均
5.3.2梯度倒數加權濾波
5.3.3 中值濾波
5.3.4多幀累加平均
5.4 圖像銳化
5.4.1梯度法
5.4.2 Laplacian算子
5.5頻域濾波增強
5.5.1低通濾波
5.5.2高通濾波
5.6彩色圖像增強
5.6.1假彩色圖像處理
5.6.1偽彩色增強
習題
第六章圖像復原
6.1 圖像退化
6.1.1 圖像退化的原因及圖像復原的意義
6.1.2連續(xù)圖像退化的數學模型
6.1.3 離散圖像退化的數學模型
6.2非約束復原
6.2.1非約束復原的基本原理
6.2.2逆濾波復原
6.2.3均勻直線運動引起模糊的去除
6.3約束復原
6.3.1約束復原的基本原理
6.3.2維納濾波方法復原
6.3.3 平滑度約束 小平方濾波
6.4非線性復原方法
6.4.1后驗復原
6.4.2熵復原
6.4.3投影復原
6.4.4同態(tài)濾波復原
6.5盲圖像復原
6.5.1直接測量法
6.5.2間接估計法
……
第七章 圖像編碼與壓縮
第八章 圖像分割與描述
第九章圖像融合
第十章光電成像系統(tǒng)
第十一章運動目標檢測與成像跟蹤
第十二章紅外圖像處理及應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