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嗷嗷待哺到垂垂暮老,如何料理好樁樁煩心事,越活越有意思?
從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到購物癮、傳統(tǒng)節(jié)日綜合征、空巢綜合征,這些正統(tǒng)或不正統(tǒng)的心理問題又該如何應對?
有沒有可能將這些問題的答案匯集成一份觸手可及的資料,供人們隨用隨?
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接下挑戰(zhàn),將多年來患者常見的問題整合篩選,以人的一生成長為線索,采擇出近200條對東亞家庭*具價值的條目,運用自身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驗技巧作出解答,最終完成這一“家家必備的心理急救醫(yī)藥箱”。書中既有言簡意深的寬慰,又有條理清晰、步驟明確的應對方案,能幫助讀者走出心理誤區(qū),科學解決自身問題,擁有更健康、更美好的人生。
◎韓國第一部心理學百科全書,內容無懈可擊、編排科學合理的心理自助工具書
以人的一生為時間線索,將從小到老可能會遇到的心理問題悉數(shù)囊括。篇章短小,將知識化整為零,隨用隨翻,省時高效。
提煉生活困擾,側重引導解決,講解深入淺出,內容扎實全面,文風親切易讀。
◎專為東亞家庭定制,“家家必備的心理急救醫(yī)藥箱”
儒家傳統(tǒng)、長幼尊卑、婆媳關系、升學考試……從西方的心理學理論出發(fā),專注破解東亞家庭困局。
◎韓國國民MC劉在石盛贊,明星作者群聯(lián)合編寫
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將多年來在醫(yī)院、課堂、學會的經(jīng)驗及見聞與各自領域的知識有機結合,獻給每個家庭的每位讀者。
◎解救被生活扼住喉嚨的現(xiàn)代人,化解有口難言的小眾難題
父母做愛時被孩子看見了怎么辦?晚晚夜宵戒不掉怎么辦?為什么總是遇到渣男?不想再依靠父母,卻又為此感到害怕,怎么辦?剛生完孩子,覺得他特別丑怎么辦?總是想起從前父親出軌的往事怎么辦?
精神科醫(yī)生寫心理的書籍本身就很有趣,因為精神科的培訓基于醫(yī)學的模式,雖然人們提倡醫(yī)學—心理—社會的模式已經(jīng)多年,還是免不了受柏拉圖影響,即探索局部癥狀與病源之間的線性關系。心理治療看重人與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關注人際關系對人性格的影響。
本書問世,至少說明韓國的精神科醫(yī)生在用兩條腿走路,一條是醫(yī)學的,一條是心理的。
本書的第1部分從臨床案例出發(fā),對孩子、父母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梳理和回答,在說理方面采用了埃里克森的人生八個視角,該理論涉及原始信任與安全感、控制與孤獨感、自尊與羞恥感等話題,屬于直指人心的上帝視角。
而在介紹了近幾十年來流行的重要學術概念后,本書又轉向了親民的百科問題解答,挑明了孩子咬手指甲、不想上學、挑食等日常問題的可能原因,還羅列了人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生理與心理特點,一直覆蓋到青春期、中年及晚年。最后,針對一些想要進一步掌握心理學知識的讀者,本書的最后一部分還介紹了一些更有深度的理論。
因此,這本百科全書既可以作為學習心理學的敲門磚,又可以成為查閱常見心理問題的手冊,還可為遇到育兒難題、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苦惱、養(yǎng)老等問題的人們解憂。
作為東亞的近鄰,韓國與我國有很多文化上的相通之處。面對許多本土化的問題(比如奶奶照顧孩子是不是一個問題、孩子與繼父的關系如何處理、婆媳間如何相處,傳統(tǒng)節(jié)日時如何讓自己不那么身心俱疲等)時,本書的處理方式也都具有東方色彩和不同于西方的理解。讀到其中蘊含的東方情理時,我們也不禁莞爾一笑,所以,它發(fā)乎西方的經(jīng)典心理理論,卻止于東方式的文化理解。
相信本書能給讀者帶來愉快的閱讀體驗,促進父母對孩子的理解,也能加深我們對成人關系的理解。
施琪嘉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yī)學院教授
武漢心理衛(wèi)生研究所所長
20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