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版本《城堡》為麥家、蘇童、阿來、馬家輝,四位知名作家指定推薦版本,茅盾文學獎得主、作家蘇童作序深度解讀。
主人公K,深夜迎著大雪來到城堡腳下的村子投宿,自稱是城堡主人伯爵大人聘請來的土地測量員。按照常識,你想要去往某個地方,一定有很多條路可以到達。但是K每天在村子里奔來跑去,那座肉眼可見的、不遠處的城堡,卻始終無法進入。
城堡是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然而對其官僚制度有著強烈感受的人不是那里的村民,而是外來者K。村民默守著對城堡世代相傳的恐懼,只有K這個闖入者質(zhì)疑著一切的合理性。每個人都生活在制度之中,卻很少有人能透視制度,《城堡》只是寫下了一個土地測量員,就深入地處理了一個時代。余華曾評價“卡夫卡對水珠的關注,是為了讓全部的海水自動呈現(xiàn)出來。”
☆博爾赫斯、余華、木心、閻連科等作家推崇備至的小說
卡夫卡生前未竟之作,一本抵得上幾十本的奇書。博爾赫斯、余華、木心、閻連科等作家都曾讀過《城堡》,并專門撰文分析其內(nèi)涵。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蘇童作序深度解讀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蘇童,首次將《城堡》與卡夫卡經(jīng)典短篇小說《饑餓藝術家》進行文本比較,透徹剖析兩個故事背后的哲學深意和人生思考。
☆一字未刪的足本,德語原文直譯
中國社科院編審、外國文學翻譯大家韓耀成,德語原文直譯。韓耀成將原著中的凌厲語句、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精準呈現(xiàn),分寸拿捏恰到好處,是豆瓣、知乎、百度網(wǎng)友公認的權(quán)wei譯本。
☆精裝典藏版,讀者收藏之選
封面設計年輕化,質(zhì)感硬精裝,內(nèi)文特種紙印刷。封底和內(nèi)封以主人公K為設計元素,給你一個又冷又酷的卡夫卡。
導 讀
有一個地方,我們永遠無法抵達
蘇童
卡夫卡是一位我認為要“打包”推薦的作家,他的太多作品都值得我們?nèi)プx。因為我們的中學課本收錄了《變形記》的一部分,所以幾乎我們每個人都讀過卡夫卡的作品。《變形計》的厲害之處在于,在整個世界——無論是哲學思潮還是文學史背景上——都還沒有出現(xiàn)“異化”這個詞的時候,卡夫卡就已經(jīng)用小說為我們定義了“異化”。《變形計》可以代表卡夫卡作品的某一種風格,但只讀《變形計》,還是讀不出卡夫卡作品真正的深度。
卡夫卡是小說家中的哲學家,或者說是一個哲學家誤入“歧途”,寫了小說,讓哲學有了敘事、人物的因素。他的每一篇小說看似不是在寫現(xiàn)實,但其實處處都在寫現(xiàn)實,這些小說被賦予了哲學意義,其實就是對人類生活做出的某種預言和判斷。
《城堡》就是這樣一部典型的作品。小說的故事非常簡單,土地測量員K整天在小鎮(zhèn)里跑來跑去,目的是要進入城堡。很多次他能很近、很清楚地看到城堡,但怎么也抵達不了。
按照我們的常識,你想要去某個城堡,一定會有很多條路可以到達。但《城堡》告訴你的是,你看見了目的地——一座城堡,也看到了有很多路可以通向那兒,但是每一條路對你都是關閉的,都是死路,肉眼可見的、不遠處的城堡,你始終無法進入。這樣的問題其實完全是一個哲學問題,你能看見某一個地方,但就是無法抵達。
小說以捷克[ 那時候還叫奧匈帝國。
]為背景。那時的法律,在現(xiàn)在看來是一部漏洞百出、無比荒唐的法律。比如,小說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公文,被隨意滯留在某一個地方,公文上的信息沒有被順利傳達出去,使得小鎮(zhèn)居民都不知道這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這是一種對現(xiàn)實社會的影射。
小說里這樣的隱喻和表達很多,你可以理解為荒誕,也可以理解為黑色幽默,還可以理解為政治諷喻?傊,這部小說里藏著豐富的可闡述的意義。而主人公土地測量員K就成了這種哲學表達、政治表達甚至是社會學表達的一個符號。當然,更多的是文學表達的符號——一個人看見了一座城堡,卻無法抵達。
不同于很多小說家所慣用的敘事、描寫以及塑造人物的方式,卡夫卡將這個過程壓得很扁、很小。如果用現(xiàn)實主義的方法對《城堡》進行文本分析,那么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難以捕捉到的。然而讀完這部小說,每個人都會有一種感受,就是人生當中的某個時刻,你會發(fā)現(xiàn)你自己就是那個土地測量員K,你的命運有可能就像這樣:你每天看著“城堡”說,我要到那里去。你走第一條路,走不過去,你想反正人生還很長,那就走第二條路吧;但是第二條路也不通,幸好現(xiàn)在正逢中年,還可以走第三條路……但是你發(fā)現(xiàn)每一條路走到最后都是不通的。你一開始讀這部小說可能覺得有隔膜,但讀著讀著,你能進入到這本書里,領悟到原來這本書講的是自己,講的是自己的某個時刻,或者說是命運當中最幽暗的、最幽閉的某個階段。所以,每個人在每一個時刻都有可能成為卡夫卡筆下的K,那個土地測量員。
《城堡》描寫的不是我們?nèi)粘I罾锏氖澜纾且粋荒誕的世界。但卡夫卡就是用這種荒誕的寓言式的闡述方式,對人類生活做出某種充滿哲學性的預言,用一個“寓言”完成另外一個“預言”,用《伊索寓言》的這種“寓言”完成諾查丹馬斯的那種“預言”——這是卡夫卡作品最大的意義。這也是為什么一百多年以后,人們——無論是文學界的專業(yè)人士、愛好嚴肅文學的讀者還是大眾讀者——把《城堡》看作是《圣經(jīng)》一樣的經(jīng)典文本以及卡夫卡的必讀作品之一。
卡夫卡的另一部短篇小說《饑餓藝術家》,與《城堡》所表達的主題有些許類似。
《饑餓藝術家》寫了一個雜耍藝人,他不耍刀槍棍棒,也不耍猴子寵物。他的雜耍是指把自己關在鐵籠里,一直不吃飯,只“表演饑餓”。旁邊有一個像審判員一樣的人,帶著這位“饑餓藝術家”到處表演!梆囸I藝術家”有一個臺子,每天展示自己已經(jīng)饑餓到了第幾天,第三天……第三十天……最后餓得皮包骨頭。
……
卡夫卡(Kafka,1883—1924),奧地利小說家。同梵高一樣,卡夫卡是生前默默無聞,死后出了大名的人。他的一生并沒有什么傳奇經(jīng)歷,按部就班地上學和工作,只是擠出晚上睡覺的時間寫作。
他生前只發(fā)表過一些短篇小說,彌留之際囑托好友焚毀所有手稿。而友人惜才,并未遵守諾言,將他的作品整理出版,引發(fā)了世界文壇的大震動。其中又以長篇小說《城堡》《審判》,中篇小說《變形記》,短篇小說《判決》《饑餓藝術家》等為世人討論zui多。愛因斯坦聽聞卡夫卡的名聲,翻開他的小說后卻表示:“這反常得讓我看不下去,人類的大腦還沒有這么復雜。”
文學對于卡夫卡從不是謀生手段,也不是興趣愛好,誠如他自己所說:“我不是對文學感興趣,而是我本身就由文學構(gòu)成,我不是別的什么,也不可能是別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