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編著者丁福仁長期研究、推動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致力于將中國的悠久歷史與優(yōu)秀文化用陶瓷藝術形式加以呈現(xiàn)!爸袊话俚弁醪世L瓷雕像”正是這一努力的一項重要成果。在古代階級社會中,帝王代表著統(tǒng)治階級掌握了*權力,他們執(zhí)政時的政策不可避免地對整個國家、整個社會有著全局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帝王的一生,與相應時期的中國歷史是緊密相關的。在本書編著者的提議下,以景德鎮(zhèn)劉德明、李恭坤、高峰等工藝美術專家組成的創(chuàng)作團隊,歷時六年,創(chuàng)作完成了從炎帝至末代皇帝溥儀等共100尊歷代帝王彩繪瓷雕像。本書收錄了“中國一百帝王彩繪瓷雕像”的全部成果,以瓷雕像圖片為主,用中英文對照的方式,簡要介紹人物經(jīng)歷和歷史背景,力圖為中外讀者呈現(xiàn)100位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帝王。通過對百位歷代帝王的刻畫,本書將為世界讀者展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風云變幻以及中華民族光輝與苦難交織的歷史行程。
適讀人群 :null 本書收錄了100尊“中國一百帝王彩繪瓷雕”群像,囊括從炎黃二帝到末代皇帝溥儀等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帝王,既有賢君明主,也有昏王暴君,以時間為經(jīng),以帝王為緯,交織成一幅中國歷史長卷。同時,帝王瓷雕這一藝術形式具有創(chuàng)新性,為傳承、普及中國歷史文化帶來了新的嘗試和可能性。此次推出新版,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更加能令世界讀者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為“中國文化走出去”事業(yè)再添佳話。
序一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燦爛輝煌。縱橫八萬里,華夏江山如此多嬌;上下五千年,引無數(shù)帝王競折腰。
中華帝王,自傳說中的炎黃二帝起,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或以蓋世武功稱霸于世,或以絕妙文采震爍古今,或以雄韜偉略彪炳史冊,鑄就一部洋洋灑灑長達二千余年的王朝史;实圩鳛闅v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當時左右和影響國家、民族的關鍵人物,研究他們的是非功過、治亂興替,在一定意義上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個人成敗,并對我們現(xiàn)代人有極大的借鑒意義。秦王嬴政并吞六國統(tǒng)一天下,自認為“德高三皇,功蓋五帝”,號稱始皇帝,然刻毒天下,焚書坑儒,一番王圖霸業(yè)毀于楚人一炬。劉邦為一介市井流氓,然胸懷大志,長于用人,于是統(tǒng)帥群雄,逼西楚霸王自刎于烏江,將齊王韓信而統(tǒng)一天下。帷幄當中,則有張良、陳平;朝堂里內(nèi),伴有蕭何、曹參,為大漢帝國開創(chuàng)一代風氣。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尊儒術,扶南蠻,驅(qū)匈奴,開啟雄風萬里大漢王朝,成就四百年帝王榜樣。漢光武帝劉秀出身稼穡,志在天下,云臺二十八將輔佐左右,戎馬倥傯,南征北戰(zhàn),建立國力雄厚東漢王朝。魏武帝曹操,為一代梟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負我,然志在天下,壯心不已,唯才是舉,得而用之,東征西伐,紛亂北方成一統(tǒng)。隋煬帝楊廣,驕奢淫逸,縱欲迷樓,兇狠毒辣,弒父誅兄,好大喜功,遠征高麗于千里之外,勞民傷財,大興土木于九州之內(nèi),致使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大隋王朝土崩瓦解。唐太宗李世民力助父親李淵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包容性、學習性的姿態(tài)建立起中國歷*強大、*昌盛的大唐王朝,創(chuàng)下李唐盛世偉業(yè),成為歷代帝王楷模。武則天則以一種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蓋世風范從一位后宮才人躍居天下至尊的千古一帝。唐玄宗李隆基前期輝煌的成就和后期慟人的悲劇同樣令人浩嘆。宋太祖一棍打下三千里如花似錦好江山,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使中國在繁華中沉淪。宋徽宗醉心丹青,琴棋俱佳,書畫千秋聞名,是中國歷*有名的亡國文人皇帝。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雄才偉略,用兵如神,彎弓統(tǒng)一漠北,建立蒙古汗國。當蒙古鐵騎縱橫歐亞大陸時,元世祖忽必烈締造了中國歷史上疆域*為廣闊的大元帝國,馬上得天下,馬上治天下,但終是乏術,大元王朝九十余年,如曇花一現(xiàn)。乞丐和尚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以雄猜隱忍的心計成就帝業(yè),其后大明王朝歷史上接連不斷的政治斗爭是否觸動了中華數(shù)千年文明和倫理的根基?明末崇禎帝朱由檢心有余而力不足,苦苦支撐大明廣廈十七年,終是難挽狂瀾于既倒,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上吊于景山樹上,臨死仍說無傷百姓一人,昏君?賢君?以十萬八旗兵入中原的滿清帝王,把中國先賢的儒家經(jīng)典研究得登峰造極,爐火純青?涤呵鎸O三代,百年盛世,創(chuàng)造了中國封建社會*后的、*絢爛的回光返照。
中國一百帝王瓷雕制作是從炎帝開始到末代皇帝溥儀,歷經(jīng)歷史長河五千年,從四百多位帝王中選取或經(jīng)歷中華民族大發(fā)展的高峰,或崛起于民族危亡的低谷,或消沉在末路悲歌里,或墮落在盛世贊歌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百個帝王,通過對一百帝王的塑造,深刻揭示中國古代社會治亂興衰的內(nèi)在規(guī)律,詮釋中華民族嬗變興替的艱辛過程,使歷史研究更好地服務于當代,有鑒于未來。
中國一百帝王創(chuàng)作全體成員
2012年12月于景德鎮(zhèn)
序二
丁福仁先生大智慧、大胸懷的母校情緣
丁福仁先生是我校1965屆校友。他關心母校發(fā)展,為母校奉獻的赤子之心,五十多年從未改變。2009年9月,丁先生將珍藏多年的中國
100尊帝王彩繪瓷雕像捐贈給母校,促成嘉定二中“中國古代歷史文化教育館”的落成,此舉對于二中學子的成長大有裨益。如今先生主編的《中國一百帝王彩繪瓷雕像》一書即將付梓印刷,誠邀我作序,然我深感自己于歷史學識造詣淺陋,又對丁先生長懷感激之情,于是忝為此文,欲借此表達對丁先生的感謝之意。
大智慧里藏情懷!吨袊话俚弁醪世L瓷雕像》一書涵蓋了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明清各個朝代帝王代表的雕像。每一尊塑像刻畫細膩,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了一則則鮮活的歷史故事:大禹身披蓑衣、頭戴斗笠,講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越王勾踐坐在柴禾上,仰臉好像正在舔苦膽的樣子,講的是臥薪嘗膽的故事……。每尊瓷雕像的表情形態(tài),惟妙惟肖,設計者獨具匠心,沒有大智慧之人,想不到,也做不到。深究這百尊帝王雕像的設計初衷,可窺見藝術家們對于歷史典故之熟悉,其中不乏以史為鏡、曉諭世人的情懷。
大胸懷中彰德義。這百尊帝王像燒制成功后,一度有人欲高價購藏,但丁先生不為所動,拒絕了高額收購款,而是將百尊帝王像悉數(shù)無償捐贈給了嘉定二中。他能將這么珍貴、這么有價值的藝術品無償捐獻給他的母校,這里包含著一種濃濃的母校情懷。我們常講關愛他人、關愛社會是善舉,情系教育、反哺母校是義舉。善舉使人心存感激,倍受敬重,義舉之人德厚流光,流芳百世。丁先生不計較個人利益得與失,就是義舉、就是大胸懷!
將中國一百帝王串聯(lián)起來,就是華夏五千年燦爛歷史,就是一部厚重的史實典籍,嘉定二中基于此建起了占地300多平方米的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創(chuàng)新實驗室。徜徉其間,學生在時間隧道穿越,領略昔日的艱辛與輝煌,激起強烈的歷史使命感,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作為在上海市嘉定二中工作十年的現(xiàn)任校長,我為有丁福仁這樣的校友深感驕傲和自豪。正是一屆屆志存高遠的莘莘學子,用他們的不凡業(yè)績,為母校增光添彩,譜寫二中華彩篇章,成就二中事業(yè)輝煌!再次感謝丁福仁先生的母校情懷,情系教育的拳拳之心!
是為序。
上海市嘉定區(qū)第二中學校長 周鳳林
丁福仁,1945年生于上海嘉定。曾在江西工作二十多年,現(xiàn)為江西景德鎮(zhèn)陶瓷上海藝術中心董事長、上海福仁藝術館館長和“上海瓷林”藝術館館長。劉德明,1956年生,江西南昌人。江西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會員,江西省高級技師,在景德鎮(zhèn)雕塑瓷廠特藝研究所從事創(chuàng)作設計工作。
序一
序二 丁福仁先生大智慧、大胸懷的母校情緣
一百帝王上;崴辜o錄證書
一百帝王館
上海嘉定二中“中國古代歷史文化教育館”場景
中國歷史年代表
傳說時代
炎帝
黃帝
堯
舜
夏 朝
禹
夏啟
夏桀
商 朝
商湯
商王盤庚
商紂王
周 朝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發(fā)
周幽王姬宮湦
周平王姬宜臼
鄭莊公姬寤生
齊桓公姜小白
秦穆公嬴任好
宋襄公子茲甫
晉文公姬重耳
楚莊王羋侶
吳王闔閭
越王勾踐
魏文侯魏斯
楚懷王羋槐
趙武靈王趙雍
秦孝公嬴渠梁
秦 朝
秦始皇嬴政
西楚霸王項羽
漢 朝
漢高祖劉邦
漢文帝劉恒
漢景帝劉啟
漢武帝劉徹
漢哀帝劉欣
新朝王莽
漢光武帝劉秀
漢靈帝劉宏
魏晉南北朝
魏武帝曹操
漢昭烈帝劉備
吳大帝孫權
晉武帝司馬炎
晉惠帝司馬衷
晉愍帝司馬鄴
晉元帝司馬睿
漢王劉淵
趙王石勒
秦王苻堅
宋武帝劉裕
齊高帝蕭道成
梁武帝蕭衍
陳武帝陳霸先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北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武帝宇文邕
隋 朝
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唐 朝
唐高祖李淵
唐太宗李世民
武周皇帝武則天
唐玄宗李隆基
唐順宗李誦
唐憲宗李純
唐文宗李昂
五代十國
后梁太祖朱溫
后唐明宗李嗣源
后晉高祖石敬瑭
后漢高祖劉知遠
后周世宗柴榮
南唐后主李煜
遼 朝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遼太宗耶律德光
宋 朝
宋太祖趙匡胤
宋真宗趙恒
宋神宗趙頊
宋徽宗趙佶
宋欽宗趙桓
宋高宗趙構
西 夏
夏景宗李元昊
金 朝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金世宗完顏雍
元 朝
元太祖鐵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明 朝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明英宗朱祁鎮(zhèn)
明世宗朱厚熜
明神宗朱翊鈞
明思宗朱由檢
清 朝
清太祖努爾哈赤
清太宗皇太極
清世祖福臨
清圣祖玄燁
清世宗胤禛
清高宗弘歷
清仁宗颙琰
清宣宗旻寧
清文宗奕詝
清德宗載湉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
中國歷代世系表
后記一
后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