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已構成我國社會一個龐大的獨特群體,農村留守兒童一直牽動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關心留守兒童,“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語重心長地對與會者說:“決不能讓留守兒童成為家庭之痛社會之殤!”
長期陪伴留守兒童的教師是孩子們*親近的人,也是疏導、關注孩子們心理、健康及發(fā)展的人。作者二十余年一直工作在鄉(xiāng)村,現在亦是繼續(xù)擔任鄉(xiāng)村教育的一線老師,教小學,她的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有長期寄宿學校的留守學生、有父母離異的留守孩子……數年來,她與留守學生朝夕相處,以最近的距離接觸,因此,擁有了留守學生*真實的一手材料。她是留守學生心中的“母親”,亦是再現留守學生一顰一笑的“攝影師”。
農村留守兒童一直牽動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關心留守兒童,“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語重心長地對與會者說:“決不能讓留守兒童成為家庭之痛社會之殤!”
各級政府部門主動作為,拓寬留守兒童問題破解路徑;各鄉(xiāng)村學校主動負責,讓留守兒童感受家的溫暖;社會各界全面呼吁,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面對留守兒童的鄉(xiāng)村教師,既是老師,又是親人,甚為父母!這些敏感的孩子需要親情的關懷,需要人生的指引,孩子們的老師便是承擔這些職責的角色。
馮燦梅,鄉(xiāng)村女教師,湖南湘鄉(xiāng)人。
1996年畢業(yè)于湘鄉(xiāng)師范學校,同年任教于湘鄉(xiāng)市育塅鄉(xiāng)安鄉(xiāng)小學(不完全村小,后因生源不足被取消);2005任教于育塅鄉(xiāng)育紅中學;2011年到育塅鄉(xiāng)偏遠小學石泉支教一年;2012至今任教于育塅鄉(xiāng)上山學校。
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小學,馮燦梅在農村從事教育工作20余年,她既是留守學生心中的“母親”,亦是再現留守學生一顰一笑的文字“攝影師”。
作者曾在《青春》《青春文學》《教師文學》《今日女報》《校園文學年度佳作》《湖南廣播電視報》等刊物上發(fā)表過多篇作品,并有《微光博物館》(湖北教育出版社)《致大世界里小小的你》(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等合著作品。
晨讀/1
一天從老師開始。
留守學生和老師的關系。
課間十分鐘/26
下課鈴:“下課時間到了,老師你們辛苦了!
留守學生家長和老師的關系。
語文課/38
父母遠離,父母不在家。
留守學生和爺爺奶奶的關系。
數學課/58
“寄”在別人家、轉回家來讀書……
留守學生在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下與各種人的關系。
大課間/75
短短半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有如父母回家的時間。
留守學生與父母的關系。
音樂課/90
不同的旋律,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
留守學生在學校和家里的兩種關系。
美術課/112
留守學生的情感畫板上,涂抹父母遠離的色彩。
留守學生與父母的關系。
體育課/119
更多自由的奔跑。
留守學生與自己的關系。
科學課/129
變化才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留守學生與家庭不和的父母的關系。
放學后/183
隨學生回家,社會與孩子們的對話。
留守學生與家里人、留守家庭與社會的關系。
晚課/235
寄宿在學校,夜晚來臨。
留守學生不能回家,留守學生與夜晚的關系。
后 記/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