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科學還在,這本書就會在人間流傳。
從如此簡單的發(fā)端,發(fā)展出無窮的至美麗至驚奇的類型,
在這生命觀里蘊有一種恢宏
《物種起源》是耐心的、富有想象力的實驗,與清晰動人的論證相結合的典范。在一方不足一平方米的小小地面,觀察自然界競爭生存的殘酷規(guī)律;在一小片模擬的海水中,驗證植物種子能越過大洋。鴿子的奇異造型、蜜蜂造巢的本能、植物跨越冰山的分布、地層中埋藏的化石……紛雜的事實,首度被一個深刻的理念聯結在一起,構成一種至為宏偉的生命觀念,一個清晰動人的長篇論證!叭魺o演化論之光,生物學的一切都毫無意義!
1859年11月24日,《物種起源》出版,首版當日便銷售一空,此后160年來影響不衰。本書的譯稿是一個失而復得的奇跡,譯者韓安是中國近現代林業(yè)奠基人之一。譯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卻因故未能出版。韓安之子韓樂理,根據父親遺物中發(fā)現的十余卷原始譯稿,歷經數年重新錄入、核改、校譯,這一版寶貴的譯文才終于問世。譯自被認為更符合達爾文原始思想的第二版,清晰流暢,清朗典雅,經得起一讀再讀,珍藏必收。
本書附贈劍橋大學圖書館正式授·權達爾文手稿6張復刻版,高品質呈現手稿質感,完整見證劃時代巨作20年誕生歷程。
只要科學還在,這本書就會在人間流傳
精美硬殼裝幀+清朗典雅的大師譯文+達爾文珍貴手稿復刻贈品,典藏必收!
達爾文珍貴手稿6張,劍橋大學圖書館正式授·權,1:1復刻隨書贈送
譯自更符合達爾文原始思想的第二版,了解真正的達爾文學說。
過時?難懂?無聊?其實,《物種起源》和你想的不一樣!
人類世界觀的一場革命
人類文明史必讀作品之一。人類不再是創(chuàng)造的中心,卻因此獲得一個無限廣大的世界。
每一兩年我都要重讀這本書,F在我讀了大約有20遍,每一遍都有所得。——杰瑞·科因,生物學家
圣·經以外,再沒有一部作品能像《物種起源》一樣,對人類思想的各個方面都有如此重大的影響!⑹怖·蒙塔古,人類學家
海報: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Darwin,1809-1882)
英國博物學家、地質學家,生物演化理論的奠基者。1809年生于英國什魯斯伯里,少年時求學于愛丁堡大學和劍橋大學。1836年環(huán)球航行歸來后,開始構思關于物種變化的理論。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看待自然的方式。1882年逝世于唐恩。
導言
第一章 馴養(yǎng)狀況下的變異
第二章 自然狀況下的變異
第三章 競爭生存
第四章 自然選擇
第五章 變異的規(guī)律
第六章 學說的困難
第七章 本能現象
第八章 雜交現象
第九章 地質記錄的不完整
第十章 生物在地質內的演替
第十一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十二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續(xù))
第十三章 生物的相互親緣,形態(tài)學,胚胎學,發(fā)育不全的器官
第十四章 重述與結論